为学术而生存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789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有机会参加严老师的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前面孙玉石老师提到了,严老师发表的学术成果不是特别多的,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基础性建设和文学史研究、编写以及学生培养这些方面,我觉得这个概括非常精确,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如此。
  时间过得非常快。三十一年之前的春天,我从北大毕业,秋天我就跟严家炎老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虽说过去三十多年了,却还像去年或者前年发生的事情一样。当时,我办完报到手续打算拜见老师。刚出五院,就碰到了严老师。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因为我们本科的时候严老师没有给我们上过现代文学的基础课。当时严老师刚刚虚岁五十,是知天命之年。印象当中老师很高,不苟言笑,穿着一件发白的蓝灰色中山装,这个我记得非常清楚,而且还觉得当时严老师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我的这个感觉好像还有一定的普遍性。我曾经听到樊骏老师说起,有一次和严老师一起坐公交车,别人给严老师让座,不给他让,实际上樊骏老师比严老师岁数还要大一些。不过我觉得比较神奇的就是这以后三十年当中,好像严老师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更老。以前七八年或者五六年见一次严老师,总觉得他还是老样子。一直到现在,特别最近几年,甚至觉得他的气色更加润泽。如果说他越活越年轻,恐怕有一点溢美之嫌。但是,在我心目当中的严老师一直是五十岁的人,像他的文字,永远是中年般的浑厚和深沉。
  我跟着严老师读研究生有两年半的时间。我现在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个学期,也就是从1982年9月到1983年1月。严老师当时给我们开了一门小课,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每周两个课时,地点就在五院的现代文学教研室。虽然是小课,但是严老师准备了密密麻麻的讲稿,还有一摞一摞的参考书。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当年朱自清先生给王瑶和季镇淮两位先生讲课的风采。当时差不多是六七人吧,我们四个“严家军”,加上两位当代文学的学兄,五院的这个课堂有一种古老而又幽深的诗意。
  刚才各位老师都谈到了,严老师确实是人如其名,俨然是中文系学风和教风的形象代表。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流传一个著名答问,问你们老师要求严不严?同学就回答说,严啊,严加严。做了严老师的学生以后,我对于他的“严”就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我觉得他的“严”首先是源于他的勤勉。我读书的时候,严老师要求我们每学期要写两篇读书报告。我在准备第一篇读书报告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突发奇想,一定要引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我胡乱翻书,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处在哪里。于是我冒冒失失跑去问严老师,严老师对我突然袭击式的造访并不在意,好像预先知道我要问这个问题,脱口就说:“这段话出自《这也是生活……》,是吧?《且介亭杂文末编》里的。”说着就顺手从书架上把《鲁迅全集》这一册抽出来,第6卷,1981年版的,当时刚刚初版不久,然后叮嘱我把这段话抄下来。
  另外,严老师的“严”也体现在他惊人的洞彻和敏锐上。记得有一次和我们约谈读书报告的时候,他突然问我们同学,就是现在在美国的孟悦,说:“孟悦,你没读过高中吧?”孟悦就说:“是是,我没读过。”因为孟悦初中毕业之后就效力于北京青年女排。当时我们其他几个人也有点心虚,我们作为老知青,实际上也有几个没读过,至少没读完过高中。我至今也不知道严老师是如何从研究生阶段的读书报告当中,看出我们基础教育的缺失。总之,我觉得很惊人。
  不过,像刚才凌宇老师说的那样,严老师的“严”更多的还是一种特别的温情,一种严谨。严老师每次给我们发回来的读书报告,大都改得满纸通红。有一次他突然跑到勺园找到我,说我这篇报告写得还不错,只是其中有几句话写得不妥当,可以稍加删改,并且说打算推荐发表,问我有什么意见。我感到喜出望外,当然没什么意见。这篇读书报告后来发表了,题目是《闻一多的<死水>和<庄子>研究》,也成为我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后来学位论文开题的时候,我多次向严老师求教,严老师从我一团乱麻似的想法当中梳理出比较清晰的线索。当时他谈到这个问题,说我实际上是有两个题目可以写。一个是新诗绘画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个就是现实主义新诗研究。严老师认为这两个题目的讨论空间都很大,以后可以继续做下去。接着,严老师又给我做了一个非常认真周密的指导,认为现实主义新诗这个题目以我当时的准备恐怕难以驾驭,而新诗绘画的题目,由于和我本科毕业的论文一脉相承,资料线索、理论背景都比较熟悉,可能比较容易上手。经过严老师这样点拨,论文果然写得比较顺手。所以在同门的师兄弟当中,我也是首先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的。等到我学位论文定稿的时候,严老师并没有放松对我论文的要求。那个时候的论文都是手写的,没有打印的条件。严老师在我的手写稿上发现我有些字写得有问题,比如“末”和“未”两个字写得很相似,于是干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修改过来。那个时候论文只能复印五六份,呈送给参加论文的答辩老师。他说外审专家如果看到这些问题,人家会认为你的基本功不扎实,你不能以你是手写的为借口。这样的一些细枝末节,严老师都想到了。
  后来离开了北大,每年只要有机会到北京来,总还是要想方设法去看严老师。最近一次见到严老师是2010年。秋冬之际,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期间,大概是11月26号,严老师做了一次专题学术报告。那个时候看到严老师也是精神矍铄,思想清晰活跃。差不多两个小时,严老师都没有倦意。当天下午是孙玉石老师的文集首发座谈会,严老师本来打算是留下来参加的,但是老师们包括孙老师本人都认为他不宜过劳。下午座谈会上,张恩和老师讲到一件趣事。他说几天以前,严老师给他打电话,说恩和兄,当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当中,创造社这部分是你自己写的吧?又问张恩和老师说,其中创造社图书的书目,你是一本一本找到以后实录的呢,还是根据创造社的广告写的?恩和老师当时就蒙了,半天没反应过来。这个是四五十年以前的事情,恩和老师说我怎么能一下说清楚呢?所以只好以外交辞令来应对,说对不起,无可奉告。最后,张恩和老师还开玩笑说,你看跟严家炎老师是不太好打交道的。我觉得這是同时代人眼中的严老师。严老师时时铭记,心中只有学术。如果借用方锡德老师的话来说,他是为学术而生存。学术是他生命的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些为生存而学术的人来说,学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三十年,我一直没有忘记严老师的教诲,甚至可以说,正是严老师当年的这样一些教诲,使得我们在这三十年当中过得既紧张又充实。我也经常扪心自问,就是我能不能像严老师对待我这样来对待我的学生?非常惭愧,我可能做不到,但是我想,我会努力像严老师那样去做。
  (江锡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著有《中匡现实主义新诗艺术散论》等)
其他文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书。自齐梁人敬胤、刘孝标先后为《世说》作注以来,接受和研究《世说》的历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当代中国,阅读与研究《世说》的热潮方兴未艾,《世说》研究者不断奉献出出色的学术成果。刘强教授是其中特别活跃的一位。二十年来,他在《世说》这块宝地上深入耕耘,硕果累累,已出版《世说新语会评》《世说学引论》《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世说三昧>等多部著作,
期刊
张枣关于汉语诗歌对现代性诉求的论文,对诗界,甚至当代文学,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作者本人就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而且,长期思考着母语和今天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这篇论文,凝聚了他全部的思考。这无论就今后对张枣的个体研究,还是对汉语现代诗衍变迄今的观察,都是很珍贵的一份材料。正因为如此,关于它,我才觉得十分有必要,而且也有责任和义务,先澄清些事实。因为诗歌界近来有流言,说这篇论文是别人的代笔,越传越走调
期刊
今天是严先生八十华诞,我非常高兴。现在交通方便,从长沙到这里只要6个小时。来了以后,我见到严先生满面红光,精神也好。来之前,不少同事、熟人、朋友,尤其是学界的许多人,托我代表他们向严先生祝贺八十寿辰。作为学生,我对刚才高远东老师讲的“严上加严”有所想。“严上加严”大概说的是严老师很严。其实这句话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既是真相,又是假象。  说是真相,是我们作为学生而言的。记得当年单独到严先生家里去的时
期刊
今天的这个会非常有意义。我们可以夸大点说,北京大学现代文学这个学科,以王瑶先生为首,是一个具有开辟意义的单位。尽管以后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新的成果,但就开辟的意义、开头的意义来说,北大的这个历史地位是无法改变的。而在开辟者中间,我觉得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王瑶先生,另外一个就是严家炎先生。  严先生比我大两岁,我入学的时候,他是副博士研究生,然后调去工作了。我的导师是王瑶先生,但是在我心目中实践的榜样
期刊
经由为学、修身、孝悌、忠恕、仁爱、义权、诚敬、正直诸道,一路走来,盈科后进,移步换景,此刻,我们终于来到了“中庸”之道的门前。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庸”之道,饱受诟病,以其“虚伪”者有之,以其“骑墙”“两面光”“随风倒”甚至“卑怯”者亦有之。鲁迅在其杂文《最艺术的国家》中,曾以不无讽刺的口吻感叹:“呵,中国真是个最艺术的国家,最中庸的民族。然而小百姓还要不满意,呜呼,君子之中庸,小人之反中庸
期刊
摘要:羯鼓源于羯族,兴起于丝绸之路,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于中土,并为玄宗君臣所喜好,成为盛唐之音的一种代表。宋朝歌词之风兴起,羯鼓以独奏、伴奏、协奏的演奏方式参与到宋人歌舞之中,为宋词的创作与表演注入了豪放旷逸的气质,成为丝路风尚与中土文艺结合的一个典范。宋词演唱之风消歇之后,主流音乐中的羯鼓使用随之衰落,羯鼓几近消亡。近代以来,在蒙古族音乐中尚有使用。  关键词:羯鼓 应用 形制 宋词演唱  词产生
期刊
李白的《敬亭山》,应该是他的诗作至少是五绝的代表作之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中的“孤云”之“孤”与“众鸟”之“众”固然是强烈的多与少的对照,但“孤云”意象是否另有寄托呢?觅迹寻踪,早于李白三百多年,我们就曾在陶渊明的诗中看到它的身影。  陶渊明的诗多次写到高天的云,“霭霭停云,漾漾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这是时年四十的他写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的《停云》,那凝而不散的云是写实也是
期刊
最近纪念活动还是比较密集的。樊骏先生去世后,我们组织了一批纪念文章,一直拖到了2013年才出版,题目挺好:“告别一个学术时代”。我自己觉得一次次参加这种活动,实际上是我个人的一个告别仪式。我从来没有“我是为学术而生”的这种想法,也不希望是这样。大家的志向还是有点不同的,所以我不认为有清浊高下之分,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2014年是王瑶先生诞辰一百周年,2013年是唐弢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唐先生纪念活
期刊
我就接着赵园,也说说我的故事。我也有赵园那样的记忆。记得当年报考北大的时候,我非常紧张。我在“文革”中确实写过一些东西,后来通过一位朋友把这些文章给严老师,是严老师向王瑶先生推荐我的。我被录取以后,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事情。因为当时严老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就举了我这个例子,使我在贵州非常出名,出名以后就引起一些反感,于是有一群人联合起来,向北大写了一封匿名信,告我说“文革”后期我曾经写过文章批
期刊
今天是严家炎老师的寿辰,我自己觉得也像过生日一样。按照刚才说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烧进去?我这几年参加过几次严老师的讨论会,我觉得在学术方面,我们赞佩老师,跟随老师。他的贡献,刚才孙老师、钱老师已经说得比较全面了。所以我想换个话头。我建议咱们北大中文系搜集各种各样典故,其中就可以把“严加严”收录进去。因为刚才我们发言的各位,有一半以上都提到。  我们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在文学史楼,我就感觉到严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