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主体间性思维是政治理论创新的新思维,它强调各个政治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各自的主体地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生态理念。它有利于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群众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格局。本文重点探讨它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治主体间性 概念 当代意义
政治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理论创新的重要逻辑形态,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应运而生,成为政治理论创新的新思维、新成果。在"十二五"中,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思想武器。
一、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概念
"主体间性"是一个哲学概念,是哲学主题历史演变的必然产物。纵观人类的哲学发展史,总共经历了从古代的本体哲学到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到现代的方法论哲学再到当代的价值论哲学的主题历史演变,"主体间性"正是从近代哲学开始,在哲学焦点向人回归的发展进程中逐渐产生的。
政治主体间性是政治主体间通过互动形成的特性,是主体间性哲学在政治领域的投射。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强调各个政治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各自的主体地位,使得强势政治主体与弱势政治体能"和平共处",如和谐社会就是主体间性思维。主体间性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生态理念。
二、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当代意义
政治主体间性思维是在当代政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理念。总体而言,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当代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中国政治实践的主体是革命者,标志着进步的力量。政治实践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主体的能动性。人民群众是主体,领导者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进行实践。因此,中国政治实践的根本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阶级斗争的革命力量来自被剥削者,是弱势主体指向强势主体的过程。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依然承担起建设主体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3]人民群众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实践主体,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治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实践发展的历史结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首要的就是调动和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政治理论创新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因此,在当下的政治领域中,执政者亟需树立主体间性思维,保障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的地位。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尊重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的主体地位,这样使得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得到上升,有利于保证人民在政治领域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保证选举权、监督权的行使。
"十二五"规划中,民生问题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政治主体间性思维下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但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等问题日显突出和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因素,也成为人民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所处的特定阶段及其特征,决定了更加关注民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为此,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1年"两会"特别强调,"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体现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鲜明导向。
(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强调各个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生态、和谐理念,有利于加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交流,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创造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
(三)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群众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目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稳妥推进和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市场参与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社会治理是以政府占据强势主导地位的一元化格局,公民和市场的参与程度不高,不利于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在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指导下,市场和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相应提高,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强,有利于打破单一的政府主导思维模式,形成政府、市场和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新格局。
三、结语
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本质是对人的价值的集中肯定,因此,它在提倡贯彻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中国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必将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元因.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OL].北京:新浪网,2009
[3]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8
作者简介:翟晓青(1987--),女,陕西宝鸡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毛政(1988--),男,江苏扬州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政治主体间性 概念 当代意义
政治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理论创新的重要逻辑形态,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应运而生,成为政治理论创新的新思维、新成果。在"十二五"中,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思想武器。
一、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概念
"主体间性"是一个哲学概念,是哲学主题历史演变的必然产物。纵观人类的哲学发展史,总共经历了从古代的本体哲学到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到现代的方法论哲学再到当代的价值论哲学的主题历史演变,"主体间性"正是从近代哲学开始,在哲学焦点向人回归的发展进程中逐渐产生的。
政治主体间性是政治主体间通过互动形成的特性,是主体间性哲学在政治领域的投射。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强调各个政治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各自的主体地位,使得强势政治主体与弱势政治体能"和平共处",如和谐社会就是主体间性思维。主体间性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生态理念。
二、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当代意义
政治主体间性思维是在当代政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理念。总体而言,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当代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中国政治实践的主体是革命者,标志着进步的力量。政治实践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主体的能动性。人民群众是主体,领导者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进行实践。因此,中国政治实践的根本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阶级斗争的革命力量来自被剥削者,是弱势主体指向强势主体的过程。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依然承担起建设主体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3]人民群众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实践主体,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治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实践发展的历史结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首要的就是调动和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政治理论创新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因此,在当下的政治领域中,执政者亟需树立主体间性思维,保障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的地位。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尊重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的主体地位,这样使得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得到上升,有利于保证人民在政治领域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保证选举权、监督权的行使。
"十二五"规划中,民生问题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政治主体间性思维下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但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等问题日显突出和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因素,也成为人民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所处的特定阶段及其特征,决定了更加关注民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为此,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1年"两会"特别强调,"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体现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鲜明导向。
(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强调各个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生态、和谐理念,有利于加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交流,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创造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
(三)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群众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目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稳妥推进和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市场参与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社会治理是以政府占据强势主导地位的一元化格局,公民和市场的参与程度不高,不利于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在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指导下,市场和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相应提高,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强,有利于打破单一的政府主导思维模式,形成政府、市场和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新格局。
三、结语
政治主体间性思维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本质是对人的价值的集中肯定,因此,它在提倡贯彻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中国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主体间性思维必将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元因.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OL].北京:新浪网,2009
[3]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8
作者简介:翟晓青(1987--),女,陕西宝鸡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毛政(1988--),男,江苏扬州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