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想要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课前准备显得更加重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们备课时的立足点不再是“我想怎样去讲这堂课”,而是已经转变成了“我的学生们希望我怎么去更有趣地讲这堂课”。本文将立足于笔者自己开展过的一节公开课,试探究教师们在备课时应更加重视备学生。
关键词:课前准备;学生感受;教育教学
作为一名已有20年教龄的教师,本学期学校让每一位数学语文教师上一节教学公开课,教学公开课几乎每学期都上,我感觉很淡然,马上选课,定课,写教案,做课件,做教具,我教学的课题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并且辨析了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研究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经历“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理解面积的含义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认为教案设计上有所突破,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一堂好课。可是,上完课后,我却发现自己在备课上存在只备教材没有重视备学生的问题,这是本堂课不足之處的集中体现,
例如:我准备了若干个标准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没有考虑它太小,学生的小手拿不住,速度慢,摆的图形不美观,学生操作的时间过长,耽误教学时间,结果课上这些问题真的出现了,如果我在备课时重视备学生,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应该用田字格中的田字,告诉学生这是我制作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在田字格中拼摆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操作会得心应手,时间也会节省很多,效果会更好一些。
又如在设计“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这个问题时,我上节已经研究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没有直接关系,课上我又拿出这个问题时,学生说:“没关系。”“为什么?”我继续追问,学生不会说,结果我又讲了一遍,这部分时间占用了很多,导致知识迁移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没研究透,还有一道练习题没做,非常遗憾。课下我反思自己的问法,“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这部分内容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课前没有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说的讲课时不仅要认真备课,更要重视备学生。
仔细阅读笔者上述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很多老师之前的课前准备好像更多地是在为自己准备,反而忽略了知识的真正接收方——学生。许多老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常常会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评估,这也导致老师们高估学生们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老师费尽心思备课,学生却不能真正有效理解课堂内容,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通过阅读各类文献,了解了一些教育理念后,笔者想到了几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陈述,以供各位老师参考。
首先,不仅仅是学生需要学习,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我们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备课能力和教学能力。现代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先进,我们可以定期通过网络了解一些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加以合理利用。我们也可以在网上观看一些国内外知名教师的教学视频,将其中的精华部分融入我们的备课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维,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对知识的接收程度才是备课效果的真实体现,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多去思考“学生们希望我怎样去讲这节课”“学生们希望我拓展一些什么内容”。我们要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积极去发现作为孩子的他们所关注的热点事件,再进一步将学生们的关注热点和知识需求融入我们的课前准备中,做好课前检查,在上课时用学生们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们充满兴致,全程认真听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其学习效果必然也会变好。
最后,笔者认为老师们应该养成总结的习惯,每节课结束后定时进行总结:总结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总结本堂课的成功点和做得不足的地方,在下节课的备课中进行合理取舍,这样也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李心灵,小教中级,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第二小学。
关键词:课前准备;学生感受;教育教学
作为一名已有20年教龄的教师,本学期学校让每一位数学语文教师上一节教学公开课,教学公开课几乎每学期都上,我感觉很淡然,马上选课,定课,写教案,做课件,做教具,我教学的课题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并且辨析了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研究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经历“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理解面积的含义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认为教案设计上有所突破,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一堂好课。可是,上完课后,我却发现自己在备课上存在只备教材没有重视备学生的问题,这是本堂课不足之處的集中体现,
例如:我准备了若干个标准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没有考虑它太小,学生的小手拿不住,速度慢,摆的图形不美观,学生操作的时间过长,耽误教学时间,结果课上这些问题真的出现了,如果我在备课时重视备学生,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应该用田字格中的田字,告诉学生这是我制作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在田字格中拼摆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操作会得心应手,时间也会节省很多,效果会更好一些。
又如在设计“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这个问题时,我上节已经研究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没有直接关系,课上我又拿出这个问题时,学生说:“没关系。”“为什么?”我继续追问,学生不会说,结果我又讲了一遍,这部分时间占用了很多,导致知识迁移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没研究透,还有一道练习题没做,非常遗憾。课下我反思自己的问法,“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这部分内容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课前没有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说的讲课时不仅要认真备课,更要重视备学生。
仔细阅读笔者上述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很多老师之前的课前准备好像更多地是在为自己准备,反而忽略了知识的真正接收方——学生。许多老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常常会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评估,这也导致老师们高估学生们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老师费尽心思备课,学生却不能真正有效理解课堂内容,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通过阅读各类文献,了解了一些教育理念后,笔者想到了几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陈述,以供各位老师参考。
首先,不仅仅是学生需要学习,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我们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备课能力和教学能力。现代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先进,我们可以定期通过网络了解一些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加以合理利用。我们也可以在网上观看一些国内外知名教师的教学视频,将其中的精华部分融入我们的备课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维,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对知识的接收程度才是备课效果的真实体现,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多去思考“学生们希望我怎样去讲这节课”“学生们希望我拓展一些什么内容”。我们要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积极去发现作为孩子的他们所关注的热点事件,再进一步将学生们的关注热点和知识需求融入我们的课前准备中,做好课前检查,在上课时用学生们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们充满兴致,全程认真听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其学习效果必然也会变好。
最后,笔者认为老师们应该养成总结的习惯,每节课结束后定时进行总结:总结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总结本堂课的成功点和做得不足的地方,在下节课的备课中进行合理取舍,这样也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李心灵,小教中级,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