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作为开封市花的文化成因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菊花是一个古老的植物品种,起源于中国,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菊花与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封菊花甲天下,当第一场霜落在这个宋朝古都开封时,开封的菊花便真正地粉墨登场了,霜中争艳,繁英似锦,将整个古都撩拨得热辣辣的,她们是开封巷陌里四季轮换的花卉中的灵长,鲜艳的菊花花瓣勾勒出历史的痕迹和韵律。
  【关键词】:菊花;文化;古都;开封
  开封由于地处中原,环境和气候都非常适宜菊花的生长,并经过千百年来的培育和栽养,特别是近数十年的飞速发展,菊花栽培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菊花文化丰富多彩。1983年5月27日,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现如今,开封与菊花二者俨然已融为一体,在古都开封这篇悠久的历史篇章上,菊花像是一抹绚丽的色彩装点着这本耐人寻味的读物。
  在北宋的京都河南开封和南宋临安这两所古城中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艺菊中心。《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1]开封种植菊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到宋代(960-1279)开封的菊花栽培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地栽菊花发展到整型嫁接盆栽菊花,选择培育了一定数量的品种,并根据各种菊花的特点赋予具有诗情画意的名字。直至明清时期,开封的养菊、赏菊的风气依然盛行,清朝乾隆皇帝来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清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现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上。
  在人们的认识中,菊花和重阳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九月九这一天,日月都值阳数,古人因而称此日为重阳,而农历九月正值芳菊盛开时节,重阳节也叫菊花节[2]。在宋代,社会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朝野上下更加注重重阳节,在当时赏菊习俗最是盛举,皇帝与群臣共同赏花,民间并举行规模大小不等的菊花会。不仅在赏菊中,而且在宴会上,讲究的人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的形状来相赠佩戴,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戴菊花可以消除灾难。皇帝要给群臣赐花,由中史为之佩戴,朋友之间的便宴也可以簪花,男子在该节簪花达到兴盛,蔚然成俗。
  在重阳节中,人们不仅有赏菊、簪菊的习俗,更有饮菊花酒的习俗。宋人史正志说: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3]因为菊花本身具有能延年益寿的药效功能,菊花酒又称之为“长寿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在古代被看做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饮菊花酒还是重阳时拔除不祥的必要活动之一,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饮上一杯甘甜、益身的菊花酒成为了重阳节宴请宾客,或文人登高赏菊之中的重要活动内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们在这一天边赏菊,边细细品味芬芳的菊花酒,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宋代之前,酿造菊花酒的方法仍属自然发酵,所需时间较长,入宋之后,宋人已将菊花看成重要的做酒之物,宋朝时在重阳节饮的菊花酒,是在前一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这天将采下的菊花和枝叶,与黍米和在一起酿酒,然后封存待来年九月九日再开封。
  宋人不仅爱花、食花、更乐于颂花。宋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拨动着古今读者的心弦,而菊花是宋词家们最喜爱的花卉之一。在两宋的社会政治制度、民俗与文化传统及宋人爱菊的情境下,颂菊的风潮逐渐愈刮愈烈。屈原曾“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曾“采菊东篱下”,崇尚隐逸的文客、怀才不遇的志士、受小人迫害的官者,都借以屈菊或陶菊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映射出当时两宋的政治面貌。宋词是宋人生活的一面镜子,丰富多彩的两宋社会中菊文化快速发展,同时更加速了宋词的发展,黄花瘦比相思女用以表达宋词中的爱情,菊傲重阳是宋词中描述的重阳,而宋词中又有菊示长寿。在宋人嗜雅的生活中,人们不仅观赏雅物菊花,词人们将花中雅物菊花带入到词中,极其生动地展现出了两宋的人文社会生活。
  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代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人们习惯上把它与梅、兰、竹共称为四君子。“比德说”是儒家的自然审美观,即从山水花木的欣赏中可以体现出人类的高尚品德。受君子比德思想的长期影响,在赏菊文化中也注入了这种思想,把菊花比喻作君子,赋予它以人的形态,以菊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菊花在文人笔下是高洁的君子,它那凌寒不凋的可贵品质更体现着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并且还有着淡泊名利、正直不阿、生机勃勃、思想别离的意蕴。菊花之所以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与它的自身特性离不开的,除它自身所具有药用价值,还在于它的自然生长习性,有着不与群芳争艳的君子之德。历代诗人中咏菊者不胜枚举,既赞美菊花的不随波逐流、不谙世俗、高洁挺立的高尚品格,又喻示自己的心怀。词的发展经过唐、五代,至宋代已达到它的鼎盛时期,而隐逸风潮在宋朝又迅速兴起,因此文人墨客们常常把自己情怀用作品抒发出来。而陶渊明则是宋代词人最为欢迎的人物,菊花与酒是他隐逸生活的一部分,从此,菊花也便成为了清高隐逸的代名词。宋代词人们拿着自己创造佳话的神笔,描绘着一篇篇意蕴深长广为流传的诗句,重现了当时宋朝的繁荣经济、民俗风情、文化趣事、社会局势等。
  在宋词中,有的是用“黄花”、“黄菊”、“黄金”、“金英”、“金蕊”、“黄华”、“黄英”等词来代替菊花一词。钟会说菊花“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4]而“黄”字和“金”字则是君王的代表色,菊花则有着至高无上的君主地位。至此之后,各朝代皇帝便选用黄色为皇家御用颜色,皇帝的朝服便开始以黄色为主色一直沿用到清朝。而汴京作为宋朝的都城,每当菊花盛开时节是怎样的壮观,满城尽是菊花香,鲜艳是菊色装点着繁华的都城,使这所皇城更增添的威严的氛围。
  开封曾作为宋朝的古都,不仅将宋代繁华的记忆景象保存了下来,更是把其精神气节遗留了下来,厚实的文化底蕴使其别具一格,忠贞素雅的品格令人敬畏。这所城俨然已与菊花相辅相成,再也分不开了,共同的品格精神使得相映益彰。凌寒而开的菊花在这所静谧的古都的怀抱中,淡然地开着,不畏寒冷,不惧霜冻,为汴京增添着的绚丽颜色和高贵品格。开封的菊花正如著名作家穆青所说:“现在的开封,人们养菊、赏菊,却是一种丰衣足食之后的精神追求,菊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精神已经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一起,融入古城人的血液里。”
  菊花作为开封的市花,两者俨然已可以划上一个等号,菊花的精神将这所古城所蕴含的精神气节充分显露出来,开封人依旧保持着养菊赏菊赛菊颂菊的传统文化,每到菊花开放,姹紫嫣红的菊花把开封这所古城映衬得更加动人,菊花开放的开封也不仅仅只是具有“古”的印象。站在开满金色菊花的龙庭上,金色的菊花与古建筑的红相得益彰,一不留神仿佛便置身于繁华似锦的汴梁都城内。
  注释:
  [1]孟元老 等著,《东京梦华录》,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第1版,卷第八重阳。
  [2]高树田 主编,《文化开封—民俗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10,第110页。
  [3]史正志 著,《史老圃菊谱》,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12月。
  [4]钟会《菊花赋》,见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第八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1391页。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而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客观表现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上层建筑方面。正确认识和辩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社会实践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理论依据;客观表现;对立统一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否孕育社会主义社会因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期刊
【摘要】:当今腐败犯罪不断滋生和蔓延,“反腐”在我国任重道远。其实在我国古代,吏治为历来统治者所重视。源中国历史长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实行的“重典治吏”有一定借鉴意义。明朝为了达到防范权力腐败之目的,制定了严密的治官之法,对当时吏治的澄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重典治吏;腐败;反思;启示  一、朱元璋“重典治吏”的原因  (一)、对前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元朝以后,封建官吏的贪污腐
期刊
【摘要】:宋徽宗是古代帝王中被公认为书画艺术成就非凡的皇帝,他不只是一位书法爱好者,还是一位业内水平很高的书法家。创造了一种瘦硬挺拔的楷书字体——瘦金体。他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善于书画,精于鉴别。他同时又积极促进皇家画院的发展,大力提倡花鸟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宋徽宗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绘画作品的表现力,他极赋个人气息的风格是对传统融会贯通的学习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
期刊
【摘要】:《近思录》是由朱熹和吕祖谦共同编纂的,帮助初学者了解理学的入门之作。其中卷一《道体》部分,共收录了五十一条语录,全面深刻的概括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位理学家对“道”的论述。  【关键词】:《近思录》;道体;道论;理学  (一) 周敦颐的道体说  关于周敦颐的道体观念,朱熹在《近思录》中全文引用了《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期刊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学说创立之初就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而毛泽东不仅坚持了这些思想,并且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深刻整理和分析,形成了适合中国的统一战线思想。统一战线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它不仅在新民主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以及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毛泽东的几篇著作为例对
期刊
【摘要】:银行服务礼仪是在银行服务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课程的模块来培养适应银行发展需要的,有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有娴熟的待人接物技巧,有标准和规范的岗位礼仪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  【关键词】:银行服务礼仪;课程;改革思考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
期刊
【摘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得出了两大飞跃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智慧结晶,也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纯正中国营养所得到的收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两大理论成果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时代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期刊
【摘要】: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通过分析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建立,揭示了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现状。当前大学生自我自我同一性培育的必要性主要是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内心深处对自我意识的强烈渴望、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借鉴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可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大学生自己三个层面探究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培育路径。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大学生
期刊
【摘要】:北洋政府统治前期,由于执政者的横征暴敛,激起全国性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形成众多民变事件。本文从当时一些报纸上的报道入手,还原当时民变事件的过程,探求当时民变事件的特点和当时报刊对民变事件报道特点,及报刊报道对民变事件有何影响进行探析。  关键词 :北洋时期;民变事件;报刊报道  民变,辞海中的解释为:“旧指人民聚众反抗”[1]在一般观点认为“民变”是乡民进行各种形式的聚众反抗斗争,包括农
期刊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发挥人民主体地位为原则。本文从人民作为党终身“考官”的赶考精神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  【关键词】:人民主体;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