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清县(武康)置县始于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现有考古资料,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德清就有先人生息,并形成聚落。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在德清留下史前文明遗迹。古籍史料将德清的历史追溯到夏代的古防风氏之国。唐五代号称“一剑双寒十四州”的吴越国王钱鏐,为褒扬防风氏的功绩,在重建防风祠时刻下的留存至今的“封山灵德王庙记碑”,似乎见证着这一历史的存在。
德清这方古土,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钟灵毓秀,孕育了像沈约、孟郊、管道升和赵孟頫夫妇、俞樾、俞平伯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吴越春秋时期莫邪、干将炼剑的传说,神奇中透着悲壮。越国范蠡、西施泛舟五湖,隐居于此,传授蚕道,播送蚕花的传说,使人遐想无边。孟郊的一曲《游子吟》唱得多少游子肝肠寸断,翘盼家乡……但是,德清县的历史远不只人文历史所留存的辉煌,更有存世至今的珍贵文物,见证着德清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矗立在古防风国境内,现三合乡下渚湖上的寿昌桥(俗名上渚桥),横跨于下渚湖入口处,单孔横跨17.3米,犹似翠虹横空,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南宋桥梁建筑,类似这样完整的宋代大拱跨石桥,在浙北首屈一指,见证着宋代造桥技术的完美。德清境内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宋元古桥群,其砌筑采用的石材,都是本地的武康石,“宋代花石纲,志载武康石”,千百年来,“武康石”的名字世代相传,形成具有特色的“桥文化”历史。“云岫藏云云不飞,老僧长日伴云栖……”,位于三合乡二都石井山上的云岫寺,迎面冈峦起伏,山泉潺潺,白云沉浮其间。作为杭、嘉、湖地区保留宋、元、明、清各朝代建筑特点的一座古代建筑,又何尝不是德清人的骄傲。此外,现存于德清境内的古建筑、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古碑碣、古字画以及历代的摩崖题记等,均反映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忠实地记载了德清的兴起与发展,记载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与发明,记载了德清的沧桑与变迁,这无疑是人民的历史遗产与宝贵财富。
德清先民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的文明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然而,在漫长岁月中,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多少已自然化为尘土、归于清风?又有多少因人事而支离破碎、空留唏嘘?一脉相承的历史,记录着人类从蹒跚学步到昂首奔跑的成长足迹,其中让我们最为感动的,无疑是那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第一步:第一次钻木取火,第一次制造工具,第一次使用文字……无数的第一次,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抹去岁月的风霜,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这些人类文明源头之中,德清也有属于自己的一泓清泉——瓷之源。
德清历史悠久,灿烂的文明犹如满天熠熠生辉的繁星般不胜枚举,瓷,便是其中异常璀璨夺目的一颗。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已证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瓷业曾是德清的主要手工业产品,制瓷工艺世代相传和积累,德清窑久负盛名、影响广泛。随着近年来对德清窑考古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伴随着厚重沧桑的脚步声,德清窑棱角分明的脸庞在我们面前越来越清晰起来。去年上半年,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火烧山窑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结果表明: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揭露了属于龙窑的窑床遗迹,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段空白。其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在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龙胜村东山自然村的亭子桥,发掘了一处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窑址,发现了大量原始青瓷中的精品,从质地到釉色,可与东汉成熟青瓷相媲美。
由陶而瓷的演变,是无数次经验累积而成的质变,火烧山上,亭子桥边,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光洁的釉色之上,交相辉映着德清先民写满喜悦与自豪的笑脸;我们依稀能够听到,清脆的瓷之声中,回荡着德清先民追求梦想与开拓创新的心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08年4月24日至25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在德清县武康镇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进行了周密的论证与研讨,一致认为德清县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原始瓷器诞生地及中心产地,至战国时期原始瓷烧造达到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德清所在地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德清辉煌的历史,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品味;德清美好的未来,值得我们去憧憬、去创造。今天的成就,就是明天的历史,昨日的德清先民已为我们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动人乐章,相信德清人民会不断续写新的传奇……
德清这方古土,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钟灵毓秀,孕育了像沈约、孟郊、管道升和赵孟頫夫妇、俞樾、俞平伯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吴越春秋时期莫邪、干将炼剑的传说,神奇中透着悲壮。越国范蠡、西施泛舟五湖,隐居于此,传授蚕道,播送蚕花的传说,使人遐想无边。孟郊的一曲《游子吟》唱得多少游子肝肠寸断,翘盼家乡……但是,德清县的历史远不只人文历史所留存的辉煌,更有存世至今的珍贵文物,见证着德清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矗立在古防风国境内,现三合乡下渚湖上的寿昌桥(俗名上渚桥),横跨于下渚湖入口处,单孔横跨17.3米,犹似翠虹横空,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南宋桥梁建筑,类似这样完整的宋代大拱跨石桥,在浙北首屈一指,见证着宋代造桥技术的完美。德清境内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宋元古桥群,其砌筑采用的石材,都是本地的武康石,“宋代花石纲,志载武康石”,千百年来,“武康石”的名字世代相传,形成具有特色的“桥文化”历史。“云岫藏云云不飞,老僧长日伴云栖……”,位于三合乡二都石井山上的云岫寺,迎面冈峦起伏,山泉潺潺,白云沉浮其间。作为杭、嘉、湖地区保留宋、元、明、清各朝代建筑特点的一座古代建筑,又何尝不是德清人的骄傲。此外,现存于德清境内的古建筑、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古碑碣、古字画以及历代的摩崖题记等,均反映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忠实地记载了德清的兴起与发展,记载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与发明,记载了德清的沧桑与变迁,这无疑是人民的历史遗产与宝贵财富。
德清先民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的文明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然而,在漫长岁月中,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多少已自然化为尘土、归于清风?又有多少因人事而支离破碎、空留唏嘘?一脉相承的历史,记录着人类从蹒跚学步到昂首奔跑的成长足迹,其中让我们最为感动的,无疑是那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第一步:第一次钻木取火,第一次制造工具,第一次使用文字……无数的第一次,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抹去岁月的风霜,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这些人类文明源头之中,德清也有属于自己的一泓清泉——瓷之源。
德清历史悠久,灿烂的文明犹如满天熠熠生辉的繁星般不胜枚举,瓷,便是其中异常璀璨夺目的一颗。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已证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瓷业曾是德清的主要手工业产品,制瓷工艺世代相传和积累,德清窑久负盛名、影响广泛。随着近年来对德清窑考古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伴随着厚重沧桑的脚步声,德清窑棱角分明的脸庞在我们面前越来越清晰起来。去年上半年,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火烧山窑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结果表明: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揭露了属于龙窑的窑床遗迹,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段空白。其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在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龙胜村东山自然村的亭子桥,发掘了一处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窑址,发现了大量原始青瓷中的精品,从质地到釉色,可与东汉成熟青瓷相媲美。
由陶而瓷的演变,是无数次经验累积而成的质变,火烧山上,亭子桥边,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光洁的釉色之上,交相辉映着德清先民写满喜悦与自豪的笑脸;我们依稀能够听到,清脆的瓷之声中,回荡着德清先民追求梦想与开拓创新的心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08年4月24日至25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在德清县武康镇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进行了周密的论证与研讨,一致认为德清县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原始瓷器诞生地及中心产地,至战国时期原始瓷烧造达到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德清所在地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德清辉煌的历史,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品味;德清美好的未来,值得我们去憧憬、去创造。今天的成就,就是明天的历史,昨日的德清先民已为我们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动人乐章,相信德清人民会不断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