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这是《秋夜》开篇第一句话,也是《野草》除题辞外的第一句话。一反常规的叙述方式迅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使诗歌的主体——“枣树”,在读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大大加深。同时,重复用词突出了景色的单调,奠定了全诗寂寞孤立的情感基础。
我读:“只有”和“全”两个副词,塑造出一个在无边黑暗里独自消亡的“影”的形象。“暗”之广大与“影”之单薄形成的强烈反差,传达了一种庄严的牺牲精神。而愿意“独自远行”,不求青年跟随,做好了自我清灭准备的“影”,则是那时期鲁迅先生内心的真实写照。正如其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所言:“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先生对青年的爱护与关怀,可见一斑。
我读:本段是作者内心的一种自白,与前文“我”对求乞者冷漠的态度相呼应。在鲁迅先生看来,“布施”与“布施心”与其说是善意,不如说是麻痹奴隶,是使他们安于现状的手段。因此“我”最终选择“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不仅表达了对国民奴隶性的憎恶,也暗含对浅薄“人道主义者”深深的不满。正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看似求乞实则鄙夷的态度,应当是先生希望求乞者们对社会做出反抗。
我读:短短一段话,由皮肤到鲜红的热血,让人一下子感受到生命的“热气腾腾”。血液在血管里奔涌,如地幔里汩汩涌动的岩浆。随后连用的六个动词,简明扼要,鲜活有力,将人渴求生命的血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诗歌般的意境和散文灵动的语言,造就了散文诗独特的魅力。
我读:用“槐蚕”和“马蚁”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人发现有热闹看时一股脑儿涌来的场景。“拼命地伸长颈子”,更是传神地描摹了看客们争先恐后的丑态。“赏鉴”一词原用于评点艺术作品,此处用以形容一出闹剧,暗含辛辣的讽刺之意。从《狂人日记》《阿Q正传》到《明天》《示众》《祝福》,都能看出鲁迅先生对中国人麻木旁观的“看客心理”的憎恨。这是否与他去日本留学时看到关于中国人津津有味地围观同胞被处决的影片的经历有关?我觉得或许可以联系起来想一想。
我读:不同于本书中其他的作品,这篇散文诗大胆采用了话剧的形式,没有过多的动作描写或环境渲染,只通过老翁、女孩和过客的对话,营造出一种老电影般的韵味。这段交谈,正是老翁与过客之间,关于“走或不走”展开的讨论。此时的过客,已经是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模样甚至称得上狼狈了——“状态困顿”“眼光阴沉”,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情况都不容乐观。按理说他应当休息,然而面对老翁好心的规劝,这位过客的回复却是斩钉截铁的“不”,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一方面因为他不愿回到原来憎恶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内心深植的使命感。老翁是过来人,曾经也有与过客相仿的意气,面对远方呼唤的声音,他选择置之不理,并试图劝阻过客继续前行,过客却将其视为必达的目标,为此不惜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作为一篇象征意味浓厚的作品,老翁与过客之间的冲突,或许代表了鲁迅先生心中两股思想力量的斗争。身为那个时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先生清晰地认识到了前路的黑暗和危险,明白这路“料不定可能走完”,更明白“休息一下”即可卸下肩上的重担。但他仍毅然决然地向前走去,只因“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这是过客在回转去还是继续向前的抉择和思考中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先生向我们发出的坚定的宣言——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文坛——“我不回转去!”
我读:读这段文字,心绪不觉被调动起来,随着荒野上这位赤身裸体的老妇一起,发抖,痉挛,最后归于平静。文字背后的力量,强烈情感的不断冲击,配以“无边的荒野”这一意象蕴含的宏伟与苍茫,不能不让灵魂战栗。夜色里,没有虫鸟飞过的高天是那样深远,然而并不像《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中的星空那样使人沉醉,却平添几分寒意,好像要让一切在它下面跪倒,让温暖和生命死绝。这里写景不是为了强调景,而是为烘托出足以表现老妇情绪的气氛,“人”和“人心”才是最重要的。在将老妇曲折的心路历程利剑般刺入读者心中之后,先生笔锋一转,“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并合”,连带出一串在人生中几乎两极对立的矛盾。这些包袱沉甸甸地压在老妇身上,于是读者似乎能感受到老妇的痛苦,听见她心底愤怒的哀嚎。她遭受的打击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寻常语句竟不能表达,只有转靠“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以显出一种全盘的倾颓,无言的悲壮。
我读:若是平常的作家,或许会爱名园里的奇花静女、仙鹤白云,鲁迅先生却爱魂灵被风沙打击后的粗暴,爱它的伤痕累累,爱它的鲜血淋漓。这固然有时代背景的影响,但我想更多的是先生骨子里叛逆的抗争精神。他不要美好的“桃花源”式的生活,却投身于风沙之间,悍然直面打压和攻击的飞石乱箭。《华盖集·题记》中,先生曾言:“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砂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与此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未尝不可“躲进小楼成一统”,但终究选择了站起来反抗,因为责任感,因为大爱,因为“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
所谓“英雄”
我读:我想,对任何一个渴望了解鲁迅的人而言,《野草》都是一本极好的书。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题辞的第一句话,便将我们拉回到那个笼罩着白色恐怖的时代。这时的鲁迅先生,刚刚耳闻目睹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正处于巨大的悲愤痛苦之中。两千多条鲜活生命的丧失,喷涌而出的青年的鲜血,引发了先生丰富、深刻的思考。《野草》便是在这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丛生出来。它不畏死亡,不惧朽腐——因为唯有死亡能佐证生命,唯有朽腐能否定空虚。苦难并非生命的损失而是充实,所以先生“坦然,欣然”“将大笑”“将歌唱”。这是他对这静穆天地的抗争,对践踏者的蔑视,也是对杀戮者的示威和挑战。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样的宣言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而希望野草火速朽腐的预言,简直就是对国民党黑暗统治下的大地的诅咒了。先生甘愿用死证生,其体现的勇气和不畏牺牲的气概,令人动容。最后“去罢,野草”的疾呼,更将整篇题辞的情绪推向高潮,向每位读者发出“起来”的呐喊。 鲁迅先生说,《野草》中包含了他的全部哲学。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素来以针砭时事为业,将锐利的笔刺入民族致命病灶里的先生,在这23篇散文诗中,剖心自食、自啮其身,把无情的利刃对准了自己的灵魂,让我们不仅看到他的爱憎分明、卓识远见,也看到他魂灵中的黑暗,看到他的挣扎与迷茫,看到他孤独的、绝望的斗争。然而他却仍在反抗,即使怀疑,即使受挫,也用战栗的声音,向“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送出“报恩和复仇”。我们可以从中明白,原来鲁迅先生也非一直泰然自若,却因此更感受到他的伟大。
阳光下的英雄固然辉煌威武,引人景仰,但总要有些许飘来的阴云告诉我们,他也有伤,他也会累,因此才从对其景仰变为敬爱,从崇拜变为追随。
原文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
原文2: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影的告别》
原文3: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求乞者》
原文4: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复仇》
原文5: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复仇》
原文6:翁——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过客》
原文7: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四面都是荒野,头上只有高天,并无一个虫鸟飞过。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一刹那间照见过往的一切:饥餓、苦痛、惊异、羞辱、欢欣,于是发抖;害苦、委屈、带累,于是痉挛;杀,于是平静。……又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并合: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颓败线的颤动》
原文8:魂灵被风沙打击得粗暴,因为这是人的魂灵,我爱这样的魂灵;我愿意在无形无色的鲜血淋漓的粗暴上接吻。漂渺的名园中,奇花盛开着,红颜的静女正在超然无事地逍遥,鹤唳一声,白云郁然而起……这自然使人神往的罢,然而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一觉》
原文9: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题辞》
我读:“只有”和“全”两个副词,塑造出一个在无边黑暗里独自消亡的“影”的形象。“暗”之广大与“影”之单薄形成的强烈反差,传达了一种庄严的牺牲精神。而愿意“独自远行”,不求青年跟随,做好了自我清灭准备的“影”,则是那时期鲁迅先生内心的真实写照。正如其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所言:“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先生对青年的爱护与关怀,可见一斑。
我读:本段是作者内心的一种自白,与前文“我”对求乞者冷漠的态度相呼应。在鲁迅先生看来,“布施”与“布施心”与其说是善意,不如说是麻痹奴隶,是使他们安于现状的手段。因此“我”最终选择“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不仅表达了对国民奴隶性的憎恶,也暗含对浅薄“人道主义者”深深的不满。正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看似求乞实则鄙夷的态度,应当是先生希望求乞者们对社会做出反抗。
我读:短短一段话,由皮肤到鲜红的热血,让人一下子感受到生命的“热气腾腾”。血液在血管里奔涌,如地幔里汩汩涌动的岩浆。随后连用的六个动词,简明扼要,鲜活有力,将人渴求生命的血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诗歌般的意境和散文灵动的语言,造就了散文诗独特的魅力。
我读:用“槐蚕”和“马蚁”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人发现有热闹看时一股脑儿涌来的场景。“拼命地伸长颈子”,更是传神地描摹了看客们争先恐后的丑态。“赏鉴”一词原用于评点艺术作品,此处用以形容一出闹剧,暗含辛辣的讽刺之意。从《狂人日记》《阿Q正传》到《明天》《示众》《祝福》,都能看出鲁迅先生对中国人麻木旁观的“看客心理”的憎恨。这是否与他去日本留学时看到关于中国人津津有味地围观同胞被处决的影片的经历有关?我觉得或许可以联系起来想一想。
我读:不同于本书中其他的作品,这篇散文诗大胆采用了话剧的形式,没有过多的动作描写或环境渲染,只通过老翁、女孩和过客的对话,营造出一种老电影般的韵味。这段交谈,正是老翁与过客之间,关于“走或不走”展开的讨论。此时的过客,已经是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模样甚至称得上狼狈了——“状态困顿”“眼光阴沉”,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情况都不容乐观。按理说他应当休息,然而面对老翁好心的规劝,这位过客的回复却是斩钉截铁的“不”,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一方面因为他不愿回到原来憎恶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内心深植的使命感。老翁是过来人,曾经也有与过客相仿的意气,面对远方呼唤的声音,他选择置之不理,并试图劝阻过客继续前行,过客却将其视为必达的目标,为此不惜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作为一篇象征意味浓厚的作品,老翁与过客之间的冲突,或许代表了鲁迅先生心中两股思想力量的斗争。身为那个时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先生清晰地认识到了前路的黑暗和危险,明白这路“料不定可能走完”,更明白“休息一下”即可卸下肩上的重担。但他仍毅然决然地向前走去,只因“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这是过客在回转去还是继续向前的抉择和思考中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先生向我们发出的坚定的宣言——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文坛——“我不回转去!”
我读:读这段文字,心绪不觉被调动起来,随着荒野上这位赤身裸体的老妇一起,发抖,痉挛,最后归于平静。文字背后的力量,强烈情感的不断冲击,配以“无边的荒野”这一意象蕴含的宏伟与苍茫,不能不让灵魂战栗。夜色里,没有虫鸟飞过的高天是那样深远,然而并不像《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中的星空那样使人沉醉,却平添几分寒意,好像要让一切在它下面跪倒,让温暖和生命死绝。这里写景不是为了强调景,而是为烘托出足以表现老妇情绪的气氛,“人”和“人心”才是最重要的。在将老妇曲折的心路历程利剑般刺入读者心中之后,先生笔锋一转,“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并合”,连带出一串在人生中几乎两极对立的矛盾。这些包袱沉甸甸地压在老妇身上,于是读者似乎能感受到老妇的痛苦,听见她心底愤怒的哀嚎。她遭受的打击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寻常语句竟不能表达,只有转靠“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以显出一种全盘的倾颓,无言的悲壮。
我读:若是平常的作家,或许会爱名园里的奇花静女、仙鹤白云,鲁迅先生却爱魂灵被风沙打击后的粗暴,爱它的伤痕累累,爱它的鲜血淋漓。这固然有时代背景的影响,但我想更多的是先生骨子里叛逆的抗争精神。他不要美好的“桃花源”式的生活,却投身于风沙之间,悍然直面打压和攻击的飞石乱箭。《华盖集·题记》中,先生曾言:“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砂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与此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未尝不可“躲进小楼成一统”,但终究选择了站起来反抗,因为责任感,因为大爱,因为“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
所谓“英雄”
我读:我想,对任何一个渴望了解鲁迅的人而言,《野草》都是一本极好的书。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题辞的第一句话,便将我们拉回到那个笼罩着白色恐怖的时代。这时的鲁迅先生,刚刚耳闻目睹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正处于巨大的悲愤痛苦之中。两千多条鲜活生命的丧失,喷涌而出的青年的鲜血,引发了先生丰富、深刻的思考。《野草》便是在这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丛生出来。它不畏死亡,不惧朽腐——因为唯有死亡能佐证生命,唯有朽腐能否定空虚。苦难并非生命的损失而是充实,所以先生“坦然,欣然”“将大笑”“将歌唱”。这是他对这静穆天地的抗争,对践踏者的蔑视,也是对杀戮者的示威和挑战。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样的宣言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而希望野草火速朽腐的预言,简直就是对国民党黑暗统治下的大地的诅咒了。先生甘愿用死证生,其体现的勇气和不畏牺牲的气概,令人动容。最后“去罢,野草”的疾呼,更将整篇题辞的情绪推向高潮,向每位读者发出“起来”的呐喊。 鲁迅先生说,《野草》中包含了他的全部哲学。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素来以针砭时事为业,将锐利的笔刺入民族致命病灶里的先生,在这23篇散文诗中,剖心自食、自啮其身,把无情的利刃对准了自己的灵魂,让我们不仅看到他的爱憎分明、卓识远见,也看到他魂灵中的黑暗,看到他的挣扎与迷茫,看到他孤独的、绝望的斗争。然而他却仍在反抗,即使怀疑,即使受挫,也用战栗的声音,向“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送出“报恩和复仇”。我们可以从中明白,原来鲁迅先生也非一直泰然自若,却因此更感受到他的伟大。
阳光下的英雄固然辉煌威武,引人景仰,但总要有些许飘来的阴云告诉我们,他也有伤,他也会累,因此才从对其景仰变为敬爱,从崇拜变为追随。
原文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
原文2: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影的告别》
原文3: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求乞者》
原文4: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复仇》
原文5: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复仇》
原文6:翁——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过客》
原文7: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四面都是荒野,头上只有高天,并无一个虫鸟飞过。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一刹那间照见过往的一切:饥餓、苦痛、惊异、羞辱、欢欣,于是发抖;害苦、委屈、带累,于是痉挛;杀,于是平静。……又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并合: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颓败线的颤动》
原文8:魂灵被风沙打击得粗暴,因为这是人的魂灵,我爱这样的魂灵;我愿意在无形无色的鲜血淋漓的粗暴上接吻。漂渺的名园中,奇花盛开着,红颜的静女正在超然无事地逍遥,鹤唳一声,白云郁然而起……这自然使人神往的罢,然而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一觉》
原文9: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