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小说善于留白,善于实处落笔虚处见意,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里,这样的“不写”之写很多,也很有意味。
“不写”之一:林冲的一语不发
草料场交接工作时,林冲和老军有一番对话,原文是这样写的: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这段文字写草料场的环境、布局以及差拨和老军的安排、交代,非常详尽,而林冲只有短短一句话,主要是在听、在看、在想,服从安排,不多言语。草料场周遭是黄土墙,入口两扇大门,内里七八间草房,四下里皆草堆,中间两间草厅,又适逢大雪纷飞、天地茫茫,可谓萧条凄凉、破烂寒碜,大英雄林冲几乎一语不发,看在眼里。面对老军借给他的“火盆、锅子、碗、碟”,破破烂烂,坛坛罐罐,所有的家当极端简陋,他不置可否。换作一般人,早就怨天尤人,愤愤不平,甚至会火冒三丈。作者这样写是有其考虑的:一个字也不写,刚好暗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隐忍性格,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要是作者写了林冲的反应,比如发几句牢骚,或者做出几个激烈的动作,扮出一副惊诧的表情,反而显得林冲激动、粗鲁、莽撞,有违其隐忍静默、得过且过的性格。
“不写”之二:消失的钥匙
小说高潮部分,林冲手刃三个恶人之后,提着花枪,投东而去。这个情节里面,林冲扔下了被子、葫芦、解腕尖刀,带走了花枪、毡笠子,独有一件东西不见了,或者说作者故意不写了,那是什么呢?就是那草料场的钥匙。钥匙在前面的故事情节里多次出现。
(1)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
(2)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3)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廟里来。
以上三个句段四次写到钥匙。第一次是老军拿着钥匙给林冲清点仓库草堆数量,说明老军工作细致、认真负责,也说明这把钥匙重要,这份工作重要,林冲不可以马虎大意。第二、三次写林冲出门买酒,两次带了钥匙,一定关好门才离开,说明林冲做事沉稳细心、谨小慎微。第四次写林冲买酒回来,发现草厅倒了,离开的时候依旧将门拽上锁了,可见其做事严谨细致,以至到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程度。四次写钥匙,说明钥匙重要,也说明林冲做事踏实、细心、沉稳,更重要的是,钥匙对林冲来说意味着一扇门,一份职业,一处归宿,一个暂时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天地之大,风雪茫茫,还有一扇门等着林冲啊,他的生活还有希望,还有奔头,他对此比较满足。可是到了小说的结尾,草料场烧了,林冲又杀了三个恶人,本身还是罪囚,可谓罪上加罪,何处是归宿,哪里可以安身?风雪呼啸,英雄无路,世界上所有的大门都对林冲关上了,钥匙对他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呢?钥匙不见了,暗示林冲前路茫茫、无处安身。
“不写”之三:藏在风雪后的人
小说描写风雪,也特别有韵味。林冲前往草料场交接工作,“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联系林冲的处境来看,风雪弥漫其实暗示了林冲前途未卜、处境险恶,风雪严寒在明处,人物境遇在暗处。林冲出门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买酒回来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天越来越晚,越来越黯淡,雪下得越来越紧,两次突出一个“紧”字,金圣叹盛赞其“神妙”,鲁迅对此也推崇备至。神在何处?妙在何处?表面上写雪大、雪猛、雪冷,实际上是在暗示或者烘托人物命运——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越来越严峻,而他毫无所知。于读者而言,读一天风雪,读一段即将来临的阴谋诡计,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压抑,恨不得跳将出来,大吼一声,告诉林冲真相。这些描写,只写风雪,不写人物,将人物藏在风雪之后,读者浸润其中,自然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
总之,作家构思小说之时,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写实还是写虚,写多还是写少,浓墨重彩还是轻笔淡描,一定是依据人物塑造、主旨展现等方面的需要来选择的。很多内容作者刻意不写,巧用各种方式暗示,让读者生发联想,就境分析,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这正是作者的匠心高明之所在,也是作者对读者信任与尊重的一种表现。我们读小说,不可忽略诸多重要的“不写”之写。
“不写”之一:林冲的一语不发
草料场交接工作时,林冲和老军有一番对话,原文是这样写的: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这段文字写草料场的环境、布局以及差拨和老军的安排、交代,非常详尽,而林冲只有短短一句话,主要是在听、在看、在想,服从安排,不多言语。草料场周遭是黄土墙,入口两扇大门,内里七八间草房,四下里皆草堆,中间两间草厅,又适逢大雪纷飞、天地茫茫,可谓萧条凄凉、破烂寒碜,大英雄林冲几乎一语不发,看在眼里。面对老军借给他的“火盆、锅子、碗、碟”,破破烂烂,坛坛罐罐,所有的家当极端简陋,他不置可否。换作一般人,早就怨天尤人,愤愤不平,甚至会火冒三丈。作者这样写是有其考虑的:一个字也不写,刚好暗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隐忍性格,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要是作者写了林冲的反应,比如发几句牢骚,或者做出几个激烈的动作,扮出一副惊诧的表情,反而显得林冲激动、粗鲁、莽撞,有违其隐忍静默、得过且过的性格。
“不写”之二:消失的钥匙
小说高潮部分,林冲手刃三个恶人之后,提着花枪,投东而去。这个情节里面,林冲扔下了被子、葫芦、解腕尖刀,带走了花枪、毡笠子,独有一件东西不见了,或者说作者故意不写了,那是什么呢?就是那草料场的钥匙。钥匙在前面的故事情节里多次出现。
(1)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
(2)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3)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廟里来。
以上三个句段四次写到钥匙。第一次是老军拿着钥匙给林冲清点仓库草堆数量,说明老军工作细致、认真负责,也说明这把钥匙重要,这份工作重要,林冲不可以马虎大意。第二、三次写林冲出门买酒,两次带了钥匙,一定关好门才离开,说明林冲做事沉稳细心、谨小慎微。第四次写林冲买酒回来,发现草厅倒了,离开的时候依旧将门拽上锁了,可见其做事严谨细致,以至到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程度。四次写钥匙,说明钥匙重要,也说明林冲做事踏实、细心、沉稳,更重要的是,钥匙对林冲来说意味着一扇门,一份职业,一处归宿,一个暂时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天地之大,风雪茫茫,还有一扇门等着林冲啊,他的生活还有希望,还有奔头,他对此比较满足。可是到了小说的结尾,草料场烧了,林冲又杀了三个恶人,本身还是罪囚,可谓罪上加罪,何处是归宿,哪里可以安身?风雪呼啸,英雄无路,世界上所有的大门都对林冲关上了,钥匙对他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呢?钥匙不见了,暗示林冲前路茫茫、无处安身。
“不写”之三:藏在风雪后的人
小说描写风雪,也特别有韵味。林冲前往草料场交接工作,“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联系林冲的处境来看,风雪弥漫其实暗示了林冲前途未卜、处境险恶,风雪严寒在明处,人物境遇在暗处。林冲出门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买酒回来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天越来越晚,越来越黯淡,雪下得越来越紧,两次突出一个“紧”字,金圣叹盛赞其“神妙”,鲁迅对此也推崇备至。神在何处?妙在何处?表面上写雪大、雪猛、雪冷,实际上是在暗示或者烘托人物命运——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越来越严峻,而他毫无所知。于读者而言,读一天风雪,读一段即将来临的阴谋诡计,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压抑,恨不得跳将出来,大吼一声,告诉林冲真相。这些描写,只写风雪,不写人物,将人物藏在风雪之后,读者浸润其中,自然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
总之,作家构思小说之时,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写实还是写虚,写多还是写少,浓墨重彩还是轻笔淡描,一定是依据人物塑造、主旨展现等方面的需要来选择的。很多内容作者刻意不写,巧用各种方式暗示,让读者生发联想,就境分析,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这正是作者的匠心高明之所在,也是作者对读者信任与尊重的一种表现。我们读小说,不可忽略诸多重要的“不写”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