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芬芳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0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的熊芳芳老师又要出版新书了。她索序于我,我婉言回绝再三,但她不依不饶。
  我告诉她,我只为新教育老师写序。她说,她也是在新教育阵营中成长起来的,是我旗下的小兵。
  我告诉她,我真的不懂语文。她说,我的“阅读改变人生”就是“最语文”的。
  总之,我有多少理由回绝,她就有多少理由坚持。在坚持面前,唯有更强的坚持。面对她的坚持,我不再坚持。但是,我暗中想用拖延的办法不了了之。
  她也不动声色。隔三岔五告诉我,书稿给我发来了,于漪老师的题词到了,潘知常先生的序言写好了;询问我哪里有新教育的公益培训,她想做志愿者;她还要报考我的博士生。
  我心知肚明,她是打迂回战。不得已告诉她,文债甚多,需要一点耐心。她咬咬牙说:等。面对她的坚持,我只好让步。
  当然,我不再坚持,主要是被她感动的。我知道,在语文教学界,她已经是大佬级的名师了。她的著作已经很多,从《生命语文》《语文不过如此》《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到《高考微作文》《高考大作文》《生命语文课堂观察》,都是不小的部头,于漪、孙绍振、曹文轩、王开岭、王尚文、潘知常、潘新和、刘亮程等许多知名学者都为她的著作写过推荐文字,也不缺我这一篇。她的荣誉也已经很多,从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到百度优课年度优秀讲师、2018“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等,也不需要我更多的赞誉。
  我不再坚持,也是因为在看了她的书稿及潘先生的序言之后,的确有些话要说。
  我对语文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仅因为在中小学就特别喜欢语文课,更因为语文在我心中的位置。我曾经想过,如果学校只能够开一门课程,最应该保留什么科目。我自己的答案是语文。因为,语文是离生活与生命最近的科目。
  新教育主张,让知识与师生的生活和生命产生深刻的共鸣,语文是最能够也最应该做到的。
  熊芳芳第一本书《生命语文》出版的时候,我题写了“生命语文”四个字放在扉页。当时我就想问,为什么不叫“生活语文”呢?是不是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和专家,总觉得生活是肤浅的琐碎的,生命才是高雅的珍贵的呢?语文的工具性天生就比语文的人文性低一等吗?听说读写作为语文教育的最基础功能,不是实现人文性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径吗?
  我曾经说过,语文教育首先就是要把听说读写的事情弄明白,因为语文首先就是要把语言和文字、文学的根底夯实。听说读写虽然是工具,但哪一件同时不又是人文?
  现在的语文是不太管“听”这件事情的。其实,“听”恰恰是一门大学问。儿童最初就是依靠“听”认识了周围的世界,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观察,学会了交流。用心聆听,把握要领,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听”,是对人的尊重。现在许多人与人交流时心不在焉,或者看手机,或者旁若无人地讲话,这些当然也是违背基本的“审美”要求的。
  现在的语文也是不太管“说”这件事情的。甚至,我们许多学校经常不允许孩子随便说,不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主张。其实,“说”也是一门大学问。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陈述自己的故事?如何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对象及时调整自己“说”的内容?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是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基础。新教育有“听读绘说”和“儿童说写”的课程,都是把“说”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特别给予关注。其实,说得精彩,本身也是一种美,与语文教育的审美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现在的语文开始关注“读”了。一方面是书香校园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与高考改革更加重视阅读有关。但是,必须承认,我们离阅读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的距离,无论是阅读的内容还是对阅读的方法研究都是不够的。语文教育也更多的是教大家深耕范文,精读课文,反复练习,对于真正的广泛阅读、自由阅读、整本书共读等问题,关注还是非常不够的。只有当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仍然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才能算是阅读教学的真正成功。阅读当然不仅仅是工具性的,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现在的语文对“写”的重视,也是围绕考试展开的。如果仅仅把“写”与考试联系起来,是大大窄化了“写”的内涵,缩小了“写”的功能。我曾经说过,写作的人,是文字的魔术师,是伟大的观察家,是深刻的思想者,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离开了写作,恐怕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很赞同熊芳芳所说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以谋求人类自身的幸福为目的。新教育实验的宗旨,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但是,我不贊成把语文教育的手段、工具、载体与情感、内容和意义分而言之。语言与文字、文学,与思想、价值、情感是不可分割的。而且,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从听、说、读、写这四种最基本的能力做起。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做实了,做深了,自然会“引导生命向善,求真,审美”,自然会让我们的孩子抵达理想的彼岸。其实,向善、求真、审美并不只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也是所有教育的共同指向。
  熊芳芳是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我看过她的读书清单,长长的一大摞,哲学的书单有《回忆苏格拉底》《柏拉图对话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爱与生的苦恼》《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国哲学简史》《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等;美学的书单有《审美教育书简》《朱光潜全集》《美学》《康德美学文集》《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美的历程》《美学原理》《美学散步》《审丑:万物美学》《金蔷薇》《艺术:让人成为人》等等;还有大量的文学、教育学、心理学著作。所以,她的著作总是能够条分缕析,把握问题的本质,追溯事物的本源,总是力求情理交融,具有审美的魅力。
  当然,熊芳芳不是一个学究。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与她对理论的热爱相比毫不逊色。在苏州工作的时候,我曾经多次去过她所在的学校,多次与她教的学生交流。尤其是她教授的内地新疆班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她在苏州新区一中时的学生、北京大学的达吾力江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中,从3万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全国12强。她的学生介绍说,在语文教学中,她经常将学生的作品按专题汇编成册,设置阅读导航,供班与班之间交流,或为优秀作文配上音乐、图片,制成课件,在全班播放评讲,或把学生作文当中精妙的句子或段落打印出来,编辑成精彩语录进行展示。为学生命名更是她的神功绝活。她给自己的学生取了许多“绰号”,如“江南才子”“姑苏才女”“时评第一炮手”“民国风第一人”“杂文三剑客”“左手的缪斯”“小小小说家”等等;她还为学生的作品流派命名:理性派、诙谐派、文采派、婉约派、灵秀派、冷峻派、睿智派、儒风派、率真派、温和派、严谨派、性灵派等等。
  读过熊芳芳的好几本书。有的书更接近学术著作,有的书更注重应用实战。我感觉她一直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自由地穿梭而行,但无论是哪一种书,我都能够感觉到她对语文的爱,对生命的爱。正是由于这种爱,在熊芳芳的语文教育中,在她的语文课堂里,语文是有味道的,是满满的清香与芬芳。
  感谢熊芳芳,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语文的芬芳。
  (责任编辑:林彦 黄晓夏)
其他文献
数的运算包含了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迁移思想、模型思想等。如何让这些数学关键能力落实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谈谈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一、融合算法,培养数学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关键能力之一,指的是学生运用运算的知识技能,根据法则和计算律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运用合理的运算方法来
期刊
【编者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长课文、难课文。教材主编陈先云说,这是为了满足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需要,为了增强教科书的可操作性,方便教学。统编教材在长课文、难课文的编排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明确了阅读目标与要求,提示了阅读方法或策略。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长、难课文时,应如何吃透教材,做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对此话题刊发两篇文章,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期刊
统编版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对课文的“复述”,在对学生进行复述能力的培养上,教材的编排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那么,如何根据教材中精心準备的故事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呢?下面笔者以统编版二年级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为复述故事搭建支架  低年级学生的情感丰富,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可以将文本内容转化为直观生动的画面,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让学生顺利地融入文本故事中,并为学生搭
期刊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气都能直观地反映大自然的气候、物候变化,其内容和习俗纷繁多彩,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时,可以古诗词教学为载体,恰如其分地嵌入二十四节气文化,让二者相融相契,美美与共,从而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中,语文素养得到充分滋养和提升。下面以笔者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时契入“夏至”节气的内容为例,探讨在古诗
期刊
【编者按】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关注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践行深度学习理念,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为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呢?本专辑这几篇文章围绕“以深度学习助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了阐述。  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培育来看,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低阶思维问题多,良构问题多,就事论事多;高
期刊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全球化、标新立异化的发展背景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的学习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明确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科学融合其他各种文化元素,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植根文本,在识字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植根于文本,将识字教学中对于字义的理解融入文本内容的学习中,避免识字教
期刊
笔者认为,借助课堂前测,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学情,从而精准地开展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谈谈如何做好前测,达成精准教学。  一、前测分析,精准定位  为了更好地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在教学前设计了4道前测题目,随机对学校三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抽查,参与前测的人数为43人。具体分析如下。  前测题一,你了解“几分之一”
期刊
【导读目标】  1. 借助“节选”,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运用默读、浏览、猜读、品读、速读、选读、跳读等方法,展开从节选到整本书的导读过程。  2. 通过阅读“节选”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内容。借助整本书目录厘清小说的故事情节,运用思维导图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由“节选”促发整本书的导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3. 通过阅读初步体会汤姆正直、勇敢、真诚的品质和敢于探险、追求
期刊
“认识面积”是一节图形概念课,大部分教师教学本课时会组织学生比较黑板面、国旗面、书本面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模仿着表述,“教”的痕迹较重。许卫兵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他立足于数学课程整体,用结构化的方式处理教材。抓住了“面积”的上位概念,将“面积”纳入学生已有的时间、长度、质量等计量结构中进行教学,凸显了它的计量意义,让学生充分感知了面积计量的生活需求。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师:这是一
期刊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岁月,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在前进的道路上,想要行稳致远,就要清楚自己从哪出发,要到哪去。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历史承担着“述往以为来者师”的重大使命,人们通过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以指导当下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号召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