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却令人担忧:教师苦恼于文言文与学生的脱节,课堂设计既缺乏文言味,也满足不了趣味性,不小心就陷入教师串讲一统天下,学生机械吸收的“沼泽”;学生呢,埋怨课堂的僵化,质疑学文言文的意义。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也逐步摸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策略。我认为只有唤起学生的自觉语用[2],唤醒学生表达意识和表现意识的动机,让他们乐于表达、享受表达,才能实现文言课堂上学生从“无我”变成“有我”、“大我”,实现课堂的融合。
下面我以《治水必躬亲》为例,谈一点促进文言课堂教学融合的具体做法。
一、贴近学生心理的导入,消除生本隔阂
设计目的是打破文言文渺远陌生的魔障,唤起学生自觉语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尝试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初步融合。
待课阶段,我在PPT上出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习文言文?”并抛出了三个维度:最现实的理由、最爱国的理由、最新潮的理由。这是一个贴近学生心理的提问。学生觉得很新鲜,他们平时只是埋怨,没有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过,于是全班兴奋地整理出了以下答案:最现实的理由——考试有文言文阅读,还有成语选择题,很多成语出自文言文。最爱国的理由——中国的灿烂文明大多是文言文,古籍里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日本人在挖掘,韩国人在抢夺,中国人自己怎能落后?最新潮的理由——网络流行语“重要的事说三遍!!!”“秀恩爱,死得快”换了文言文表述更牛气:“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爱而不藏自取其亡”,另外,如今流行穿越,万一到了古代,学好文言文,走遍天下都不怕……
明显能够看到,学生即使吐槽考试,脸上依然有愉悦的表情;原来高大上的爱国理由,瞬间变得接地气而更深入人心;至于新潮的网络流行语、穿越论与当下学生关注的信息接轨。这波讨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好感,甚至还会带动一波课后的“流行语”文言改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导入换来学生兴致勃勃的开始,每个学生开始自觉语用,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唤醒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欲表达的大门的同时,消除了生本隔阂,初步实现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融合。
二、满足竞争精神的过程,营造共生氛围
设计目的是以最轻松的方式,维持学生自觉语用意识,实现竞争与求知的双线并进,让课堂过程、知识、学生、老师形成共生关系,促进彼此良性发展,让学生获得递进式的收获,最终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进一步融合。
我在学生因为导入而兴奋的时候,趁热打铁,建议用游戏闯关的方式挑战本课程的学习。把整个《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成了游戏的各个关卡。
第一关:播疑。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的困惑,做好标注,不作解答,等下面闯关环节自己逐个击破。一方面提醒学生预习时质疑的重要性,播下“学贵有疑”的种子;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疑而学有的放矢,一课至少一得;还有一方面,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我认为若是能引导学生自己边学边“解惑”,是更值得提倡的。
第二关:浅读。先集体朗读生字词,教师进行必要点拨;然后随机邀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以是否读准字音来评价;最后学生齐声朗读,要求仍是读准字音。这个环节的活动,一是对预习的检查,二是对文本内容的熟悉,难度系数比较低,适应所有学生的能力,是解决文言“言”的第一步,也是为下一关蓄势。
第三关:深说。先用PPT展示需要學生理解的问题(具体在下一个设计中说明),请学生先用文言文原文回答,再用白话文解说问题和答案。这个环节的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与亮点。一改串讲的旧传统,给予学生课堂上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思索相互探讨;也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借助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再进一步积累新词语、掌握新语法句式,做到了“学文带言”;学生在梳理“言”的过程中,了解作者,了解古人的生活、感情、智慧等,实现了“理言解文”。学生由自觉语用而得知识,文言并进,增强了自我效能,促进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进一步融合。
在这一关还安排了“说朗读”,与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不同,第二遍要求读准节奏。例如“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在理解文义基础上,学生轻而易举地准确断句“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并明确了语义是断句的重要标准。第三遍、第四遍朗读,是在了解情感思想等前提下读出情感。“说朗读”,是对第二关的呼应与延伸。
整个闯关竞争学习,对学生要求是步步提升,让学生的自觉语用持续保持在兴奋状态,学生的收获也是阶梯式递进。当然把教学融于竞争游戏中,要考虑到以下方面:1.适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处于“跳一跳”的课堂状态;2.照顾个别差异,使人人有参与感;3.步骤要紧凑,环节与环节呈阶梯性递进;4.最终还是要达到教学目的,给学生正面引导。
三、契合文言语境的提问,通融古今情理
设计目的是以有效的提问方式,更深层次挖掘学生的自觉语用能力,营造丰富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更深融合,实现学生知识起点与终点的融合,实现作者课程、教师课程、学生课程的融合。
我在第三关“深说”环节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先用文言文原文回答,再用白话文解读问题与答案。
(1)治水必躬亲,所以然者何?(出自《晏子使楚》)(要求集体回答)
(2)治水之法何患焉?(“患其塔动”出自《梵天寺木塔》)(学生推荐一个语文尖子生来回答)
(3)海忠介治水,水利兴,何也?(随机抽一个学生来回答)
这个设计的效果一下子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改变了以往遇文言沉默是金、机械认知的传统学习习惯,争先展示自己的知识才情或演绎自己的思辨能力。学生散发着激扬生命的自豪,散发着主体在场的魅力。
究其原因,首先提问方式新颖有效,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再次被激发,主动回归文言文本,直接与作者对话,复活了作者、复活了时代,通融了古今情理;另一方面减少了教师解读,学生获得了生产知识的主动权,较好融合了作者课程、教师课程、学生课程。其次,提问以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为起点,鼓励学生走向思维的远点,更深地挖掘了学生自觉语用能力,既满足学生兴趣也符合提升学生能力的要求。第三,从文言到白话,从白话到文言,从学生全体到个体,从指定到随机,既契合语境又符合认知规律,既全员参与又照顾差异,课堂成为了人与人融合的课堂,文言文促进了这一融合,也加入了这一融合。
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认为:文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是问题而不是既成的结论;探究问题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不该以权威或书本上的观点来封锁学生的思维疆界。[3]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
在进行《治水必躬亲》教学时,我设计的“贴近学生心理的导入,消除生本隔阂”,“满足竞争精神的过程,营造共生氛围”,“契合文言语境的提问,通融古今情理”三步法策略,正是为了唤起并维持着学生的自觉语用能力,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满足感,乐于表达享受表达。
然而正如“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老师所言:一堂课的力量是微小的,师生能乐在其中,是种进步。[4]一堂有效的文言课并不能让整个文言文教学发生质的改变。教师还得寻找更多策略,唤醒学生自觉语用乃至积极语用,才能更好地砥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用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文言课堂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熊芳芳,剑男.“语文”何为?——熊芳芳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8.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也逐步摸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策略。我认为只有唤起学生的自觉语用[2],唤醒学生表达意识和表现意识的动机,让他们乐于表达、享受表达,才能实现文言课堂上学生从“无我”变成“有我”、“大我”,实现课堂的融合。
下面我以《治水必躬亲》为例,谈一点促进文言课堂教学融合的具体做法。
一、贴近学生心理的导入,消除生本隔阂
设计目的是打破文言文渺远陌生的魔障,唤起学生自觉语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尝试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初步融合。
待课阶段,我在PPT上出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习文言文?”并抛出了三个维度:最现实的理由、最爱国的理由、最新潮的理由。这是一个贴近学生心理的提问。学生觉得很新鲜,他们平时只是埋怨,没有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过,于是全班兴奋地整理出了以下答案:最现实的理由——考试有文言文阅读,还有成语选择题,很多成语出自文言文。最爱国的理由——中国的灿烂文明大多是文言文,古籍里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日本人在挖掘,韩国人在抢夺,中国人自己怎能落后?最新潮的理由——网络流行语“重要的事说三遍!!!”“秀恩爱,死得快”换了文言文表述更牛气:“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爱而不藏自取其亡”,另外,如今流行穿越,万一到了古代,学好文言文,走遍天下都不怕……
明显能够看到,学生即使吐槽考试,脸上依然有愉悦的表情;原来高大上的爱国理由,瞬间变得接地气而更深入人心;至于新潮的网络流行语、穿越论与当下学生关注的信息接轨。这波讨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好感,甚至还会带动一波课后的“流行语”文言改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导入换来学生兴致勃勃的开始,每个学生开始自觉语用,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唤醒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欲表达的大门的同时,消除了生本隔阂,初步实现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融合。
二、满足竞争精神的过程,营造共生氛围
设计目的是以最轻松的方式,维持学生自觉语用意识,实现竞争与求知的双线并进,让课堂过程、知识、学生、老师形成共生关系,促进彼此良性发展,让学生获得递进式的收获,最终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进一步融合。
我在学生因为导入而兴奋的时候,趁热打铁,建议用游戏闯关的方式挑战本课程的学习。把整个《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成了游戏的各个关卡。
第一关:播疑。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的困惑,做好标注,不作解答,等下面闯关环节自己逐个击破。一方面提醒学生预习时质疑的重要性,播下“学贵有疑”的种子;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疑而学有的放矢,一课至少一得;还有一方面,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我认为若是能引导学生自己边学边“解惑”,是更值得提倡的。
第二关:浅读。先集体朗读生字词,教师进行必要点拨;然后随机邀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以是否读准字音来评价;最后学生齐声朗读,要求仍是读准字音。这个环节的活动,一是对预习的检查,二是对文本内容的熟悉,难度系数比较低,适应所有学生的能力,是解决文言“言”的第一步,也是为下一关蓄势。
第三关:深说。先用PPT展示需要學生理解的问题(具体在下一个设计中说明),请学生先用文言文原文回答,再用白话文解说问题和答案。这个环节的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与亮点。一改串讲的旧传统,给予学生课堂上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思索相互探讨;也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借助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再进一步积累新词语、掌握新语法句式,做到了“学文带言”;学生在梳理“言”的过程中,了解作者,了解古人的生活、感情、智慧等,实现了“理言解文”。学生由自觉语用而得知识,文言并进,增强了自我效能,促进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进一步融合。
在这一关还安排了“说朗读”,与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不同,第二遍要求读准节奏。例如“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在理解文义基础上,学生轻而易举地准确断句“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并明确了语义是断句的重要标准。第三遍、第四遍朗读,是在了解情感思想等前提下读出情感。“说朗读”,是对第二关的呼应与延伸。
整个闯关竞争学习,对学生要求是步步提升,让学生的自觉语用持续保持在兴奋状态,学生的收获也是阶梯式递进。当然把教学融于竞争游戏中,要考虑到以下方面:1.适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处于“跳一跳”的课堂状态;2.照顾个别差异,使人人有参与感;3.步骤要紧凑,环节与环节呈阶梯性递进;4.最终还是要达到教学目的,给学生正面引导。
三、契合文言语境的提问,通融古今情理
设计目的是以有效的提问方式,更深层次挖掘学生的自觉语用能力,营造丰富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更深融合,实现学生知识起点与终点的融合,实现作者课程、教师课程、学生课程的融合。
我在第三关“深说”环节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先用文言文原文回答,再用白话文解读问题与答案。
(1)治水必躬亲,所以然者何?(出自《晏子使楚》)(要求集体回答)
(2)治水之法何患焉?(“患其塔动”出自《梵天寺木塔》)(学生推荐一个语文尖子生来回答)
(3)海忠介治水,水利兴,何也?(随机抽一个学生来回答)
这个设计的效果一下子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改变了以往遇文言沉默是金、机械认知的传统学习习惯,争先展示自己的知识才情或演绎自己的思辨能力。学生散发着激扬生命的自豪,散发着主体在场的魅力。
究其原因,首先提问方式新颖有效,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再次被激发,主动回归文言文本,直接与作者对话,复活了作者、复活了时代,通融了古今情理;另一方面减少了教师解读,学生获得了生产知识的主动权,较好融合了作者课程、教师课程、学生课程。其次,提问以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为起点,鼓励学生走向思维的远点,更深地挖掘了学生自觉语用能力,既满足学生兴趣也符合提升学生能力的要求。第三,从文言到白话,从白话到文言,从学生全体到个体,从指定到随机,既契合语境又符合认知规律,既全员参与又照顾差异,课堂成为了人与人融合的课堂,文言文促进了这一融合,也加入了这一融合。
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认为:文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是问题而不是既成的结论;探究问题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不该以权威或书本上的观点来封锁学生的思维疆界。[3]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
在进行《治水必躬亲》教学时,我设计的“贴近学生心理的导入,消除生本隔阂”,“满足竞争精神的过程,营造共生氛围”,“契合文言语境的提问,通融古今情理”三步法策略,正是为了唤起并维持着学生的自觉语用能力,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满足感,乐于表达享受表达。
然而正如“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老师所言:一堂课的力量是微小的,师生能乐在其中,是种进步。[4]一堂有效的文言课并不能让整个文言文教学发生质的改变。教师还得寻找更多策略,唤醒学生自觉语用乃至积极语用,才能更好地砥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用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文言课堂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熊芳芳,剑男.“语文”何为?——熊芳芳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