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康选集的翻译问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览群书编辑部:
  偶然读到发表于贵刊2006年第12期的马元龙的文章《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我所翻译的《拉康选集》。读了之后颇有几点感想,乞借贵刊一角略述,亦可就教于关心拉康译文的读者。
  译事无止境,只有切琢中才能进步。我翻译的《拉康选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后,一直未见专家对译文的评判,这次看到有人来点评,甚是欣喜,但是细读之下,却感到非常失望。翻译,是个从原文到目标文的过程;评论翻译,当然是在对比原文和译成的文字后做的判断,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将拉康所写的法文原文造译成中文,马博士却凭借英译本来评判我的中译文,似乎对拉康的原文过于轻视了吧。当然,马博士特地指出,拉康的英译本是得到拉康的继承人认可的本子,但他却不知拙译亦是。拉康著作版权所有者及其出版社埘翻译质量很是挑剔,他们请了权威人士对我的译文认真鉴定之后才授予版权同意三联出版这部译作。英译本无疑是个好译本,我也不在这里评论英译和中译孰优孰劣,只是想说,就拉康著作的责任人的信任而言,中译本和英译本具有同等地位,对它们的任何评论都应该以拉康的原文为依据。
  实际上马博士自己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他文章的开始处郑重声明,他的批评“不仅参照了法语原文,而且参考了布鲁斯·芬克的权威英译本”,似乎拉康的法文原文还是他的主要参照。但是他的“参照”结果有点奇怪。例如,马博士指摘我不该把拉康文中作者的第一人称译成复数的“我们”。他引用了拉康的一段原文,然后言之凿凿地说:“拉康这里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单数而非复数,这对意义的理解虽然关系不大,但却歪曲了拉康行文的风格,拉康是一个非常骄傲的思想家,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很少用虚幻的第一人称复数,而是用第一人称单数,这是不可不察的”。我“察”了一下,不禁莞尔:马博士抄在那里的拉康原文里明明白白用的是第一人称复数“nous”而不是单数的“je”。何以能够参照拉康原文的马博士“察”不出呢?原来英译本用的是“I”而不是“We”,但是拉康写的是法文,法文的习惯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复数式来自指,这是常识,不是什么“虚幻”的表示。中文里作者自指的习惯正与法文相似,所以我也用中文的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译拉康原文中的第一人称复数“nous”。而英文则不同,在英语文章里作者以单数的“I”来自称是相当普遍的,所以英译者采用了“I”,这也是可以的。这些本是翻译实践中的ABC,孰料不识“nous”“je”之分的马博士却看出了我“歪曲了拉康行文的风格”的罪责。其实,马博士文中许多无谓的批评都与他不能读法语原文有关。
  事实上,如果马博士根据英译本对我的中译本的批评能予我以启发,我也会乐意接受以改进我的译文。可惜,读了他的全文,并无这样的机会。马博士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术语的翻译上,区区不才,在翻译术语时从未敢率尔下笔,一词之定,斟酌再三。这里不妨对马博士提到的译名做些解释。
  正是考虑到在拉康理论里“phallus”和“penis”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所以我以“男根”来泽“phallus”,以“阴茎”来译“penis”。马博士文中“能指”、“所指”云云,是每本拉康理论入门书都必谈的,恐怕无助于证明我的译名“完全违背了拉康的本意”。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慨念有区别更有联系,如果以马博士建议的“菲勒斯”来译“phallus”,一般读者将看不出这个拉丁词的意思正是法语词“penis”。拉丁语之于法语,正像古汉语之于现代汉语,所以我以略微古雅的“男根”来译“phallus”而以现代汉语的“阴茎”来译“penis”,窃以为还是妥善的。再说,译音本不合中文习惯,汉语翻译中的译音词最后大都被译意词取代,这是人所共知的,选择译音词是中文翻译的下下策。还有,近年来西方精神分析学界对弗洛伊德著作的英译本颇多微词,原因就是早期的译者太多地使用译音词,结果弗洛伊德原文中意义明白的德文词在英译本中都变成了深奥莫测的译音词,这显然影响了对弗氏理论的正确理解。我们翻译拉康可不能重蹈覆辙
  “transfert”足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常见术语,过去多译为“移情”,我不随人流,弃之不用,是因为所“移”者不止是“情”,因此选了一个和法语原文的“trans-fert”一样普通而含义广泛的中文词“转移”,以期更能涵盖原义涉及的范围。
  拉康的理论中区分了大写的“Autre”和小写的“autre”,这个区别我以“人写的他者”和“小写的他者”来表示,虽然显得笨重了点,没有拉康原文那样轻灵,但是意思还是清楚的,乱和汉语中已有的“大写的我”和“小写的我”这样的说法相合。马博士提出要以“他者”和“他人”这两个同义词来显示区别,其中奥妙恐怕只有马博士自己能体会得了。
  在我翻译拉康文中“anticiper”这个词时,马博士提议的“先行”是我最先排除的选择之一,道理很简单,在拉康的理论中本没有“行”,何来“先行”?
  我想不必再逐条地解释了,只是要补充一句,马博士在一点上是对的,他说我的译文“遣词造句也常常令人莫名其妙”,“还有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长句不断,难以卒读”。很抱歉,这是我刻意为之。找任何一个读过拉康原作的读者问一下,他都会告诉你,拉康用词晦涩深奥,句法奇崛古怪,毫不夸张地说是法语作者中最难读的一位。如果我把他的文字译成明白晓畅的中文,这算是对拉康大师的“敬畏”呢还是对他的亵渎?
  马博士的批评文章倒很有令人难懂之处。他开首全盘否定我的翻译,断言“这足一本非常令人失望的译著”,下面举例,则仅是些他认为“不很准确”、“很不准确”的译法。评骘一何苛,所据一何弱,不禁使人叹息。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褚孝泉
其他文献
2006年3月22日,是萨顿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当代科学史的开山鼻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敦请江晓原、刘兵两教授领衔主持,策划了“萨顿科学史丛书”,经历一年多悉心的组织与审校,赶在2007上海书市前夜,一鼓作气出版了全套五种,其中有四种为萨顿作品的译作,分别为《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科学的生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观》(上、下)、《科学的历史研究》,另一种为刘兵的萨顿研究专著,也是萨顿作品
得到卓南生先生惠赠的《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是2006年12月上旬在京都,厚厚的三大册,总字数近180万,真正的“皇皇巨著”。当时我是从东京去京都、大阪一带旅游,把三本大书从京都提到大阪再提回东京,切身感到的是物理上的重量。“时论文集”收录的是卓南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约四十年间撰写的日本评论,按内容分为《日本社会》《日本政治》和《日本外交》三卷。一读之后,深感其内容比其体积更为厚重。这
“正确”、“可证实性”,按田松的分类,都是些大词、好词。某种科学,当然要把这样的词汇贴到自己身上。不过,依照波普尔的科学哲学,“错误”、“可证伪性”,同样是“好词”。一个命题或理论,成为科学的命题或科学的理论的必要条件是,它是可错的、可证伪的。至少粗略地讲,事情就是这样。  按此逻辑,1846年8月31日法国人勒威耶就可能存在的一颗新行星提交的一份报告《论使天王星运行失常的那颗行星,它的质量、轨道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主人公伽西莫多的许多行为表现有许多异常之处,但在通常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处理,直接归结为“善良纯真的性格特征”这种类似结论,大多数教辅资料,包括教参,也对其相应的深层情感心理却少作探析,即使有也过于简略,从而遮蔽和过滤掉了一些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个性特征的隐在的心理情感内容,使得这一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物形象流为概念化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通常是借助人物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作出重要贡献的,无产阶级观察、认识战争基本问题的最根本的看法,它为我们揭示战争基本规律、正确认识战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然而近年来,由于世界军事变革的日新月异,当代战争现象的纷繁复杂,以及军事新观点、新思想的层出不穷,使得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在当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原本耳熟能详的基本原理受到质疑甚至否定,而一些似是而非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在北京语文高考中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相比2015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中仅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中提到“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以外,并没有其他对于经典阅读篇目的明显例举,但在2016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附录处增加了“《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
中国作为诗的国度,素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对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的肯定。古典诗歌固然精妙绝伦,但随着当代人的生活愈发丰富多姿,其情感表达无法再囿于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等拘束,新诗应运而生。  新诗又称现代汉诗,是用精粹的现代汉语书写现代人内在的情感与思想的富有音乐性的文学样式。施蛰存曾说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
鲁迅先生小说《祝福》自问世以来,评论不断,而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大部分教师却只着重人物分析,以祥林嫂为中心,重点解读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探析祥林嫂的死因。这样将对祥林嫂的分析来代替《祝福》的解读是不正确的,熟不知,《祝福》这部小说是以“我”为叙述者,将“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套在一起的叙事结构,解读文本时要注意结合两个故事的关联,这样才能深刻的了解并挖掘作品的主题。  一般人解读《祝福》时,仅仅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学生习作思路清晰但内容肤浅,总在一个层面翻来覆去,变着法子重复开头的意思,在一个观点上浅尝辄止,用大量的例举或华美的语言来掩盖思维的缺陷。总之,文章思路清晰,但層次内部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为了丰富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凸显论证的层次感和深度,笔者以南京、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试题为例来谈谈如何在议论文内部凸显层次感和深刻性,使文章内容条分缕析由浅入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道作文题都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作,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说:“充满生趣的美的情境,能吸引全体儿童快乐地学习……是情境的美激发了儿童热烈的情绪。”[1] 情境是一种引人设身处地置身其间的环境,是一种蕴含着特殊意味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