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将这四个方面紧密结合,并均衡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校针对大多数学生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状,开展了《“以文引路,以读引说”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读说相长的目的。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用字为主,所谓“用字”就是要大量阅读和大量的说话训练,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准备。而中高年级则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其中阅读方面,要能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老师采取了以课本为基础,以课堂说话为中心,调动各种有利积极因素为其服务,让学生逐步从“不想说、不会说”过渡到“我想说、我会说”,为写作和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谈谈在课题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说文”的作用
(一)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低年级的课文里出现了大量的儿歌、童话,学生喜欢读也易于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他们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绝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味“满堂灌”,学生只能是一个听众。以读为本的课堂,一定要尽可能减少老师的讲解,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读书时间和活动,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二)读中引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学习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文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多么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更加广阔,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进行教学。学生说话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就有话可说了,才能大胆去说,他们说话的能力自然就得到提高了。同时学生自己在说与听说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灵活拓展,多种办法强化说话训练
阅读和生活经验积累是培养孩子说话兴趣的阶梯,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和生活话题有兴趣地问,满怀喜悦地听,还可以跟学生一起交流。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强化说话训练,就是为了让孩子爱上说话,懂得说话。
二、结合文本,以读引说,提高讲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定能为我们的学生搭建许多训练、展示的平台。
第一,在识字、学词中训练说话能力。
识字是为说话和阅读打基础的。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我在教学识字课《操场上》的生字“球”时,引导学生给“球”字组词,学生说到了“足球”“打球”“拍皮球”等。接着我再让学生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在说话前我先说了一个例子:老师很喜欢打球。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说话的欲望很强,都积极举手发言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实现了从“字”到“词”再到“句”及“篇章”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说话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材料,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材料进行的,学生在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思维和智力会得到同步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两手抓”,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共同发展。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抓住机会进行了说话训练。
第三,在口语交际课中训练说话能力。
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其中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的目的。
比如,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二,主要围绕节日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工艺品等方面交流。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然后小组里先练习交流,再向全班汇报。层层交流,环环相扣,学生说话的能力得到训练。还有口语交际四,主题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我首先让大家一起回顾《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又是怎样一一克服的;然后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或灾难;最后,再说说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危险或灾难。因为学校经常有这方面的教育,加上媒体也多有宣传,所以学生有话可说。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应对危险灾难的方法,而且说话训练得以落实。
三、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说话能力
近几年,课外阅读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而且学生能习得一些表达方法,并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运用。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得到交流展示的机会,并能从中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
我校李老师在指导一年级的小同学课外阅读《狼大叔的红焖鸡》时,她是这样做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封面,从封面上了解这本书的题目叫什么,作者是谁,画了什么,并猜猜狼大叔遇上了聪明的鸡妈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接着指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狼大叔发现了一只肥嫩的母鸡》,并引导学生用“蹑手蹑脚”说话。最后指导观察第三幅图《狼大叔与鸡宝宝们》,引导学生围绕“图上有什么?鸡宝宝们都怎样了?假如你是当中的一只鸡宝宝,你会对狼大叔说什么?”这几个问题进行说话。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李老师截取了三幅有代表性的图,让学生有层次地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读书的目的是为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其实“引读”和“引说”是同时交互进行,相互促进的。读了要靠说来表达,说要以读作为基础,为此教师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要做到读、思、说有效地结合,达到读说相长的目的,为以后更好地写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用字为主,所谓“用字”就是要大量阅读和大量的说话训练,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准备。而中高年级则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其中阅读方面,要能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老师采取了以课本为基础,以课堂说话为中心,调动各种有利积极因素为其服务,让学生逐步从“不想说、不会说”过渡到“我想说、我会说”,为写作和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谈谈在课题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说文”的作用
(一)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低年级的课文里出现了大量的儿歌、童话,学生喜欢读也易于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他们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绝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味“满堂灌”,学生只能是一个听众。以读为本的课堂,一定要尽可能减少老师的讲解,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读书时间和活动,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二)读中引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学习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文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多么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更加广阔,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进行教学。学生说话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就有话可说了,才能大胆去说,他们说话的能力自然就得到提高了。同时学生自己在说与听说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灵活拓展,多种办法强化说话训练
阅读和生活经验积累是培养孩子说话兴趣的阶梯,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和生活话题有兴趣地问,满怀喜悦地听,还可以跟学生一起交流。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强化说话训练,就是为了让孩子爱上说话,懂得说话。
二、结合文本,以读引说,提高讲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定能为我们的学生搭建许多训练、展示的平台。
第一,在识字、学词中训练说话能力。
识字是为说话和阅读打基础的。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我在教学识字课《操场上》的生字“球”时,引导学生给“球”字组词,学生说到了“足球”“打球”“拍皮球”等。接着我再让学生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在说话前我先说了一个例子:老师很喜欢打球。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说话的欲望很强,都积极举手发言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实现了从“字”到“词”再到“句”及“篇章”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说话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材料,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材料进行的,学生在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思维和智力会得到同步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两手抓”,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共同发展。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抓住机会进行了说话训练。
第三,在口语交际课中训练说话能力。
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其中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的目的。
比如,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二,主要围绕节日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工艺品等方面交流。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然后小组里先练习交流,再向全班汇报。层层交流,环环相扣,学生说话的能力得到训练。还有口语交际四,主题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我首先让大家一起回顾《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又是怎样一一克服的;然后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或灾难;最后,再说说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危险或灾难。因为学校经常有这方面的教育,加上媒体也多有宣传,所以学生有话可说。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应对危险灾难的方法,而且说话训练得以落实。
三、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说话能力
近几年,课外阅读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而且学生能习得一些表达方法,并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运用。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得到交流展示的机会,并能从中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
我校李老师在指导一年级的小同学课外阅读《狼大叔的红焖鸡》时,她是这样做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封面,从封面上了解这本书的题目叫什么,作者是谁,画了什么,并猜猜狼大叔遇上了聪明的鸡妈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接着指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狼大叔发现了一只肥嫩的母鸡》,并引导学生用“蹑手蹑脚”说话。最后指导观察第三幅图《狼大叔与鸡宝宝们》,引导学生围绕“图上有什么?鸡宝宝们都怎样了?假如你是当中的一只鸡宝宝,你会对狼大叔说什么?”这几个问题进行说话。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李老师截取了三幅有代表性的图,让学生有层次地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读书的目的是为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其实“引读”和“引说”是同时交互进行,相互促进的。读了要靠说来表达,说要以读作为基础,为此教师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要做到读、思、说有效地结合,达到读说相长的目的,为以后更好地写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