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灿烂悠久的艺术发展史上,重彩具有无可匹敌的重要作用,其本身固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等多重审美特性支撑其发展至今。可以说重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一大代表,在积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工笔花鸟画当中随处可见重彩的身影,通过在创作中运用重彩使其在技法、肌理等方面的展示更加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关键词】:重彩;工笔;花鸟画;创作;應用
引言:早在我国宋代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通过在工笔花鸟画创作当中运用重彩,使得其本身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因此在重彩的合理运用之下,我国工笔花鸟画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高峰并且享誉海内外。本文将在此基础下,结合重彩的具体概念以及分类特点,着重围绕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重彩的简要概述
(一)具体概念
重着色被看做是重彩的前身,所谓的重着色指的就是使用纯天然矿物色为主的粉质颜料作为绘画创作的主要颜料,此类颜料中含有的矿物质能够使得颜色更好的附着在画作当中,并且与透明的植物色形成鲜明对比,过去人们将矿物色定义为重色,现如今则被称作是重彩。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重彩的定义也逐渐被扩大化,由原来单穿指矿物质颜料转变为以此类颜料为主的绘画作品[1]。
(二)分类特点
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重彩通常是由天然矿石通过粉碎、研漂洗等一系列工艺加工处理之后形成的矿物颜料。一般情况下将重彩按照颜色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以松石绿、青金石等为主的青色;第二种是以朱砂、胭脂、黄丹等为代表的赤色;第三种指的是以车渠白、高岭土、石膏等为主的白色;第四种指的是以黑烟子和黑石脂为主的黑色;第五种指的是以雄黄、栀黄和藤黄为代表的黄色。由于重彩是由天然矿石加工而成,因此其本身具有晶体结构,相较于植物性颜料而言,重彩颜料更加具有闪光性,色泽光亮具有一定厚度的同时却也晶莹剔透。不仅如此,重彩的色彩相当稳定,不易变色而其内部带有的粗细各异的颗粒物质也使得绘画作品增添了一次别样的体积感[2]。
二、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
(一)传统创作
在我国大部分的壁画以及卷轴画当中均能够感受到传统重彩的运用,尤其是通过研究和观赏敦化壁画、各大寺院庙宇中的壁画,几乎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颜料的发展历程。重彩在中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当中运用较为广泛,以我国著名重彩画家蒋采萍的《筛月》为例,整体画作的色彩既单纯又厚重,为广大观赏者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蒋采萍在《筛月》当中主要描绘了残荷与莲蓬两大意象,与人们传统印象中枯黄的残荷以及墨绿的莲蓬不同的是,蒋采萍使用了大量矿物质色石青进行描绘,整幅画作呈现出大面积的蓝灰色,通过喷染法与生纸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展现出残荷与莲蓬的挺立之姿,而在画作左上方位置处采用虚化手法勾勒出一抹月光,矿物色石青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朦胧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展现出一种恬淡悠然的理想意境。
(二)设计创作
在追求个性和设计感的当代工笔花鸟画当中,有部分画家为了能够充分展现出画作的节奏秩序,选择将客观物象进行适当弱化,并借助点、线、面增强工笔花鸟画的现代感。以著名画家唐秀玲的《走过四季》为例,在画作当中画家描绘了插在玻璃瓶中的一大簇丁香花,在花的旁边摆放着一杯绿茶。唐秀玲使用了蛤粉作为矿物质颜料用以描绘大簇的丁香花,而蛤粉本身具有的厚度和斑驳效果使得丁香花的颜色层次分明,将传统的中国式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与旁边的绿茶构成鲜明对比,隐含着四季轮回、人生沉浮的内在哲理[3]。再比如在《盛开的鲜花》当中,画家使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将整幅画作分割成若干部分,同时运用了带有闪光特性的金箔、银箔用以描绘郁金香的花瓣和叶子,除此之外画家还是用了矿物质石青用以描绘蓝色的郁金香,强烈的颜色对比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
(三)技法创作
在以技法创作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当中,画家基本上不再受到传统重彩绘画的影响,选用带有晶莹颗粒的矿物质颜料用以强调整体轮廓,增强画作的肌理和个性化色彩。比方说在胡明哲的《夜曲》当中,选择使用亚麻布作为画纸,整幅画作的背景色为大面积的矿物质蓝颜料,借助点描、平铺和勾勒等技法使用水干色由浅至深、由薄至厚范反复刷涂三至四遍,不断增强粗粒肌质,并且使用蛤粉、高岭土等矿物质白色颜料勾勒出朵朵白花,增强颜色的对比度。物体阴暗部分画家选择使用矿物质孔雀蓝颜料,该种颜料较为浓重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覆盖住阴暗部分之后隐约能够看出物体的轮廓线。大大加强了物体的空间立体感。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过程当中,画家反复将色块之间的色彩关系进行调整,力求画作的整体统一且富于变化。借助于重彩的运用使得《夜曲》中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将单纯的矿物质重彩颜料上升至展现内在精神的高度。
(四)装饰创作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不断借鉴和吸收西方美术创作手法及创作理念的基础之上,在构图和色彩运用方面颇有心得。通过借助重彩表现手法,使得整体画作更加具有节奏感和秩序感,而装饰性的创作更是画家对自身情绪和个人情怀的一种直接宣泄。具有装饰性的工笔花鸟画中常常可以看见大面积的色彩对比,个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艺术冲击。在装饰性工笔花鸟画创作当中以林若熹造诣最深,他能够及时归纳调整自然客观事物,之后借助自身的主观意识重新将其排列組合,并适当突出重点舍去不必要的细节,最终呈现出完美的画面效果。譬如说林若熹的《旱金莲》,作家在对于花、叶以及背景色的运用方面凸显出强烈的主观色彩,使用大量具有鲜明对比的冷暖色用以描绘花叶,色相极为单纯,使得整幅作品既充满装饰性又保有绘画本身的艺术性[4]。而在作品《骄阳》当中,通过使用概括性和平面化的处理,用色彩鲜艳的矿物质颜料朱砂表现花朵和鸟,使用灰色作为整幅画作的背景色,红灰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色彩单纯,分布位置讲究。画面秩序感立刻得以凸显,整幅画作更加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结论:总而言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当中运用重彩这一绘画材料,使得自身的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扩大,也吸引了大批量的艺术爱好者和观赏者。重彩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而借助重彩本身的矿物色能够将工笔花鸟画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无论是在技法表现还是肌理展示等方面均获得了极大突破。重彩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工笔花鸟画,重彩为其带来了充满自由、个性和多样性的风格,因此在未来,工笔花鸟画创作当中还可以积极运用重彩,不断推动我国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峰,徐文强,金雯雯. 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分析[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53-156.
[2]殷晓蕾,谢海燕,付志杰. 试论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81-86.
[3]王丹,赵德聪,文俊鸿. 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重彩运用的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61-164.
[4]黄莉莉,刘毅之,谢海燕. 浅析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以及陈之佛的花鸟画艺术[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02:4-10.
【关键词】:重彩;工笔;花鸟画;创作;應用
引言:早在我国宋代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通过在工笔花鸟画创作当中运用重彩,使得其本身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因此在重彩的合理运用之下,我国工笔花鸟画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高峰并且享誉海内外。本文将在此基础下,结合重彩的具体概念以及分类特点,着重围绕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重彩的简要概述
(一)具体概念
重着色被看做是重彩的前身,所谓的重着色指的就是使用纯天然矿物色为主的粉质颜料作为绘画创作的主要颜料,此类颜料中含有的矿物质能够使得颜色更好的附着在画作当中,并且与透明的植物色形成鲜明对比,过去人们将矿物色定义为重色,现如今则被称作是重彩。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重彩的定义也逐渐被扩大化,由原来单穿指矿物质颜料转变为以此类颜料为主的绘画作品[1]。
(二)分类特点
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重彩通常是由天然矿石通过粉碎、研漂洗等一系列工艺加工处理之后形成的矿物颜料。一般情况下将重彩按照颜色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以松石绿、青金石等为主的青色;第二种是以朱砂、胭脂、黄丹等为代表的赤色;第三种指的是以车渠白、高岭土、石膏等为主的白色;第四种指的是以黑烟子和黑石脂为主的黑色;第五种指的是以雄黄、栀黄和藤黄为代表的黄色。由于重彩是由天然矿石加工而成,因此其本身具有晶体结构,相较于植物性颜料而言,重彩颜料更加具有闪光性,色泽光亮具有一定厚度的同时却也晶莹剔透。不仅如此,重彩的色彩相当稳定,不易变色而其内部带有的粗细各异的颗粒物质也使得绘画作品增添了一次别样的体积感[2]。
二、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
(一)传统创作
在我国大部分的壁画以及卷轴画当中均能够感受到传统重彩的运用,尤其是通过研究和观赏敦化壁画、各大寺院庙宇中的壁画,几乎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颜料的发展历程。重彩在中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当中运用较为广泛,以我国著名重彩画家蒋采萍的《筛月》为例,整体画作的色彩既单纯又厚重,为广大观赏者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蒋采萍在《筛月》当中主要描绘了残荷与莲蓬两大意象,与人们传统印象中枯黄的残荷以及墨绿的莲蓬不同的是,蒋采萍使用了大量矿物质色石青进行描绘,整幅画作呈现出大面积的蓝灰色,通过喷染法与生纸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展现出残荷与莲蓬的挺立之姿,而在画作左上方位置处采用虚化手法勾勒出一抹月光,矿物色石青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朦胧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展现出一种恬淡悠然的理想意境。
(二)设计创作
在追求个性和设计感的当代工笔花鸟画当中,有部分画家为了能够充分展现出画作的节奏秩序,选择将客观物象进行适当弱化,并借助点、线、面增强工笔花鸟画的现代感。以著名画家唐秀玲的《走过四季》为例,在画作当中画家描绘了插在玻璃瓶中的一大簇丁香花,在花的旁边摆放着一杯绿茶。唐秀玲使用了蛤粉作为矿物质颜料用以描绘大簇的丁香花,而蛤粉本身具有的厚度和斑驳效果使得丁香花的颜色层次分明,将传统的中国式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与旁边的绿茶构成鲜明对比,隐含着四季轮回、人生沉浮的内在哲理[3]。再比如在《盛开的鲜花》当中,画家使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将整幅画作分割成若干部分,同时运用了带有闪光特性的金箔、银箔用以描绘郁金香的花瓣和叶子,除此之外画家还是用了矿物质石青用以描绘蓝色的郁金香,强烈的颜色对比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
(三)技法创作
在以技法创作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当中,画家基本上不再受到传统重彩绘画的影响,选用带有晶莹颗粒的矿物质颜料用以强调整体轮廓,增强画作的肌理和个性化色彩。比方说在胡明哲的《夜曲》当中,选择使用亚麻布作为画纸,整幅画作的背景色为大面积的矿物质蓝颜料,借助点描、平铺和勾勒等技法使用水干色由浅至深、由薄至厚范反复刷涂三至四遍,不断增强粗粒肌质,并且使用蛤粉、高岭土等矿物质白色颜料勾勒出朵朵白花,增强颜色的对比度。物体阴暗部分画家选择使用矿物质孔雀蓝颜料,该种颜料较为浓重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覆盖住阴暗部分之后隐约能够看出物体的轮廓线。大大加强了物体的空间立体感。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过程当中,画家反复将色块之间的色彩关系进行调整,力求画作的整体统一且富于变化。借助于重彩的运用使得《夜曲》中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将单纯的矿物质重彩颜料上升至展现内在精神的高度。
(四)装饰创作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不断借鉴和吸收西方美术创作手法及创作理念的基础之上,在构图和色彩运用方面颇有心得。通过借助重彩表现手法,使得整体画作更加具有节奏感和秩序感,而装饰性的创作更是画家对自身情绪和个人情怀的一种直接宣泄。具有装饰性的工笔花鸟画中常常可以看见大面积的色彩对比,个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艺术冲击。在装饰性工笔花鸟画创作当中以林若熹造诣最深,他能够及时归纳调整自然客观事物,之后借助自身的主观意识重新将其排列組合,并适当突出重点舍去不必要的细节,最终呈现出完美的画面效果。譬如说林若熹的《旱金莲》,作家在对于花、叶以及背景色的运用方面凸显出强烈的主观色彩,使用大量具有鲜明对比的冷暖色用以描绘花叶,色相极为单纯,使得整幅作品既充满装饰性又保有绘画本身的艺术性[4]。而在作品《骄阳》当中,通过使用概括性和平面化的处理,用色彩鲜艳的矿物质颜料朱砂表现花朵和鸟,使用灰色作为整幅画作的背景色,红灰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色彩单纯,分布位置讲究。画面秩序感立刻得以凸显,整幅画作更加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结论:总而言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当中运用重彩这一绘画材料,使得自身的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扩大,也吸引了大批量的艺术爱好者和观赏者。重彩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而借助重彩本身的矿物色能够将工笔花鸟画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无论是在技法表现还是肌理展示等方面均获得了极大突破。重彩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工笔花鸟画,重彩为其带来了充满自由、个性和多样性的风格,因此在未来,工笔花鸟画创作当中还可以积极运用重彩,不断推动我国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峰,徐文强,金雯雯. 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分析[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53-156.
[2]殷晓蕾,谢海燕,付志杰. 试论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81-86.
[3]王丹,赵德聪,文俊鸿. 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重彩运用的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61-164.
[4]黄莉莉,刘毅之,谢海燕. 浅析重彩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以及陈之佛的花鸟画艺术[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