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涵泳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加以借鉴,让学生在背诵、朗读、涵泳品味中整体感知和把握诗歌作品,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诗歌 教学 涵泳
诗与音乐同源,朱光潜说“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使用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形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重要标志。中国诗歌在音律上起伏变化,回环跌宕,富有美感,一首好诗往往是情感、形象、音乐的完美结合,学习诗歌一定要重视诵读。中国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主张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历代蒙童教育以诵读为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朱熹读书法讲究熟读精思,虚心涵泳。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诵读经验,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提高阅读能力。诵读涵泳的几个步骤应步步深入,逐级上升,不凌节而施,不躐等而上。
一、不求甚解的背诵
背诵是要通过记忆的方式,把诗词深刻地存在大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提取。不管学习的方式如何变革,学习语言是离不开记忆和背诵的。背诵是学诗的根本。朱自清《论诗学门径》谈到:“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轻松的浏览,随意的阅读容易淡忘,扎扎实实地背诵,强化记忆,才能达到效果。
背诵的作用重在积累。要积累知识就必须有一定的记忆量,学习任何语言,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语言素材的记忆是不行的。一旦有几百首诗词垫底,说话、作文多少就有了底气。背诵古诗词既符合中国语言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中国诗歌大多短小精致,琅琅上口,少儿时期是人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所以,让学生通过背诵掌握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并不是难事。背诵时可以不求甚解,不懂没有关系,先强化记忆,读通文章,念到不再疙疙瘩瘩。记忆的内容牢牢地储存在大脑里,一旦被击活,就会产生效应,这就是反刍。正如郭沫若所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先吞下,再经过反刍来慢慢消化,也许这个消化要用一生阅历、经验去反刍,效果也许并不立竿见影,却奠定了一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二、有意味的朗读
背诵的主要目的在于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力。如果说背诵有点不求甚解,朗读则是清晰、响亮、有情感、有理解的阅读,读时有声有情。诵读可以培养美感,怡悦人的性情。语言是有声音的,而诗的语言更是一种充满和谐美感的声音,不读不足以感受与体会。
中国诗歌具有的音乐美感,不仅表现在它的平仄押韵,更妙的是古代诗人用字的讲究,常利用汉语的音律变化,委婉曲折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音律的技巧就在选择富于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比如形容马跑时宜多用铿锵疾徐的字音,形容水流宜多用圆滑轻快的字音,表示哀感时宜多用阴暗低沉的字音,表示乐感时宜用响亮清脆的字音。”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或轻松或凝重、或昂扬或沉郁、或舒缓或急促的节奏韵律的变化正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变化。《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表示响亮的雨声,不可换仄声字;切切表示低沉的私语,也决不可换平声。因为汉语独特的声调变化,使情感甚至可以通过声音来传达。声音的传情作用,又往往使读者领悟到作品的思想感情。
基于诗歌本身的音乐性,以及诗人往往选用最能表情达意的语音来传达情感,所以,即使学生不完全理解诗歌的意义,只要能用清晰、准确的声音朗读出来,就可以感受到诗歌一定的音乐美感和思想感情。
三、反复的涵泳品味
涵泳品味是在吟诵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涵泳是建立在诵读基础上,在诵读时的一种“有所思”的心态,即读思结合。它强调在诵读时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进入虚静状态,保持专一,把全部心力倾注到艺术形象的品赏中,凝神专注,感文入心,身临其境,反复玩味,深入精思。
要仔细揣摩,抓住诗眼品读语言。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关键词就是“卷”和“飞”,细读之后,可以感受到激荡在耳际的风吼雪舞的声音,加深了学生对塞外雪景的感受。读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反复品味,可以感受到诗人淡泊清雅的灵魂以及物我两忘的境界。要善于比较,反复推敲语言。比较是认识事物、辨别优劣的有效方式,也是思维深化的过程。诗歌的语言是最精炼准确的,换一字就完全不能表现出作品的意味。所以古人作诗有“推敲”之说。教师应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设计比较议题,引导学生比较优劣品味语言。例如《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试用“飞”,太一般,没气势;用“游”,不太恰当,显得太悠闲,而且“游”用在水中生物;用“振”,也不精当,振一般指撼动,而且发出声响。比照探幽之后,还是“击”准确地形容出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身姿,写出了气势,显得生动传神。汉语的同义词有许多细微的差别,认真推敲比较才能有鉴别,有了鉴别才能有欣赏,才能领悟到“涵泳功夫兴味长”。
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反复品味。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对作家情感、作品情境进行再度体验。反复涵泳品味的益处在于,一方面读者只有通过有所思的涵泳品味,才能达到对诗歌深层意蕴的探究,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哲思美,达到对诗歌作品深入、全方位的感知和体悟。另一方面,只有涵泳品味,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
四、以史为线,进行疏理
学习是为了同遗忘做斗争,中国人谓之:“温故而知新。”为了达到鉴赏诗词的目的,我们不仅需要朗读背诵,还需要更切实的记忆。记忆最好将材料进行有序列的编码,这样才有利于回忆提取。因此,我们提倡以史为线,对诗歌进行梳理。
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文学史为线索,对学习过的诗歌按照时代进行有序的整理。中国古代诗歌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归纳。历代诗词曲精品,从《诗经》到《楚辞》,从汉魏诗、南北朝诗到唐宋诗、唐宋词,再到元明散曲,有重点地进行阅读鉴赏,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对汉魏诗的总结: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操的《短歌行》、陶潜的《归园田居》,同时可以进行伸展拓宽,比照《上邪》《十五从军行》《龟虽寿》等诗。在归纳比较中,了解诗歌的时代特点。除了以史为线,也可以人为主,单选某个作家的作品,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梳理。除了按时代,按作家,也可以按题材,如山水、田园、边塞、登临,都可以进行组合加以阅读,把握共同特征,比较不同特点。
默写、填充是进行文学梳理、巩固诗词学习的主要办法。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纠正错别字,加深记忆。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高考、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以填充默写为主,因此还可以熟悉应试的题型。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有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阅读教学新理念倡导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诗歌教学中,不能以大量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诵读的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学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在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诵读吟咏,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其感知诗歌语言的优美,领悟作品的韵味,形成语感,强化美感,加深对诗歌语言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语文史》(张隆华、曾仲珊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2]《诗论》(朱光潜著,三联书店出版社)
[3]《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诗歌 教学 涵泳
诗与音乐同源,朱光潜说“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使用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形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重要标志。中国诗歌在音律上起伏变化,回环跌宕,富有美感,一首好诗往往是情感、形象、音乐的完美结合,学习诗歌一定要重视诵读。中国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主张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历代蒙童教育以诵读为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朱熹读书法讲究熟读精思,虚心涵泳。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诵读经验,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提高阅读能力。诵读涵泳的几个步骤应步步深入,逐级上升,不凌节而施,不躐等而上。
一、不求甚解的背诵
背诵是要通过记忆的方式,把诗词深刻地存在大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提取。不管学习的方式如何变革,学习语言是离不开记忆和背诵的。背诵是学诗的根本。朱自清《论诗学门径》谈到:“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轻松的浏览,随意的阅读容易淡忘,扎扎实实地背诵,强化记忆,才能达到效果。
背诵的作用重在积累。要积累知识就必须有一定的记忆量,学习任何语言,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语言素材的记忆是不行的。一旦有几百首诗词垫底,说话、作文多少就有了底气。背诵古诗词既符合中国语言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中国诗歌大多短小精致,琅琅上口,少儿时期是人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所以,让学生通过背诵掌握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并不是难事。背诵时可以不求甚解,不懂没有关系,先强化记忆,读通文章,念到不再疙疙瘩瘩。记忆的内容牢牢地储存在大脑里,一旦被击活,就会产生效应,这就是反刍。正如郭沫若所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先吞下,再经过反刍来慢慢消化,也许这个消化要用一生阅历、经验去反刍,效果也许并不立竿见影,却奠定了一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二、有意味的朗读
背诵的主要目的在于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力。如果说背诵有点不求甚解,朗读则是清晰、响亮、有情感、有理解的阅读,读时有声有情。诵读可以培养美感,怡悦人的性情。语言是有声音的,而诗的语言更是一种充满和谐美感的声音,不读不足以感受与体会。
中国诗歌具有的音乐美感,不仅表现在它的平仄押韵,更妙的是古代诗人用字的讲究,常利用汉语的音律变化,委婉曲折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音律的技巧就在选择富于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比如形容马跑时宜多用铿锵疾徐的字音,形容水流宜多用圆滑轻快的字音,表示哀感时宜多用阴暗低沉的字音,表示乐感时宜用响亮清脆的字音。”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或轻松或凝重、或昂扬或沉郁、或舒缓或急促的节奏韵律的变化正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变化。《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表示响亮的雨声,不可换仄声字;切切表示低沉的私语,也决不可换平声。因为汉语独特的声调变化,使情感甚至可以通过声音来传达。声音的传情作用,又往往使读者领悟到作品的思想感情。
基于诗歌本身的音乐性,以及诗人往往选用最能表情达意的语音来传达情感,所以,即使学生不完全理解诗歌的意义,只要能用清晰、准确的声音朗读出来,就可以感受到诗歌一定的音乐美感和思想感情。
三、反复的涵泳品味
涵泳品味是在吟诵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涵泳是建立在诵读基础上,在诵读时的一种“有所思”的心态,即读思结合。它强调在诵读时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进入虚静状态,保持专一,把全部心力倾注到艺术形象的品赏中,凝神专注,感文入心,身临其境,反复玩味,深入精思。
要仔细揣摩,抓住诗眼品读语言。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关键词就是“卷”和“飞”,细读之后,可以感受到激荡在耳际的风吼雪舞的声音,加深了学生对塞外雪景的感受。读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反复品味,可以感受到诗人淡泊清雅的灵魂以及物我两忘的境界。要善于比较,反复推敲语言。比较是认识事物、辨别优劣的有效方式,也是思维深化的过程。诗歌的语言是最精炼准确的,换一字就完全不能表现出作品的意味。所以古人作诗有“推敲”之说。教师应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设计比较议题,引导学生比较优劣品味语言。例如《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试用“飞”,太一般,没气势;用“游”,不太恰当,显得太悠闲,而且“游”用在水中生物;用“振”,也不精当,振一般指撼动,而且发出声响。比照探幽之后,还是“击”准确地形容出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身姿,写出了气势,显得生动传神。汉语的同义词有许多细微的差别,认真推敲比较才能有鉴别,有了鉴别才能有欣赏,才能领悟到“涵泳功夫兴味长”。
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反复品味。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对作家情感、作品情境进行再度体验。反复涵泳品味的益处在于,一方面读者只有通过有所思的涵泳品味,才能达到对诗歌深层意蕴的探究,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哲思美,达到对诗歌作品深入、全方位的感知和体悟。另一方面,只有涵泳品味,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
四、以史为线,进行疏理
学习是为了同遗忘做斗争,中国人谓之:“温故而知新。”为了达到鉴赏诗词的目的,我们不仅需要朗读背诵,还需要更切实的记忆。记忆最好将材料进行有序列的编码,这样才有利于回忆提取。因此,我们提倡以史为线,对诗歌进行梳理。
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文学史为线索,对学习过的诗歌按照时代进行有序的整理。中国古代诗歌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归纳。历代诗词曲精品,从《诗经》到《楚辞》,从汉魏诗、南北朝诗到唐宋诗、唐宋词,再到元明散曲,有重点地进行阅读鉴赏,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对汉魏诗的总结: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操的《短歌行》、陶潜的《归园田居》,同时可以进行伸展拓宽,比照《上邪》《十五从军行》《龟虽寿》等诗。在归纳比较中,了解诗歌的时代特点。除了以史为线,也可以人为主,单选某个作家的作品,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梳理。除了按时代,按作家,也可以按题材,如山水、田园、边塞、登临,都可以进行组合加以阅读,把握共同特征,比较不同特点。
默写、填充是进行文学梳理、巩固诗词学习的主要办法。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纠正错别字,加深记忆。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高考、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以填充默写为主,因此还可以熟悉应试的题型。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有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阅读教学新理念倡导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诗歌教学中,不能以大量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诵读的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学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在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诵读吟咏,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其感知诗歌语言的优美,领悟作品的韵味,形成语感,强化美感,加深对诗歌语言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语文史》(张隆华、曾仲珊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2]《诗论》(朱光潜著,三联书店出版社)
[3]《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