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父母都是教师,从小我就跟着他们在学校生活,感受着他们和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有时候,和父母上街,碰到他们以前的学生,都会热情地上来问候父母,充满感恩之情。那时,我能感受到父母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深深地影响着我,并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做一名教师真好!于是,1999年毕业,我毅然选择追随父母的道路,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教育,培养孩子成才,更是培养孩子成人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教育,不是简单的开发智力,还包括培养品德、塑造人格、养成习惯、认识社会等。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和技术,而是学会做人做事。
从教十余年,我更看重孩子们内心的快乐,品格的坚强,生活的独立,负责的态度,专注耐心的倾听、文明得体的表达与交流,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班上,孩子们给我两个称呼,一个是“商导”,在学习上,我是他们的导师,尽我所能给他们答疑解惑;另一个是“颖姐”,在生活上是他们的朋友,关注他们的感情世界,他们很乐意跟我说说心里话。
2009年,我班上有一个叫李宁的男生,那年他上初三,我中途接班,发现他上课不是睡觉就是不抬头,反正就是不听课,课后了解到这个学生基础太差,对学习丝毫没有兴趣,同学们也总是忽略他的存在,为此他很是自卑,我曾找他谈过话,但效果甚微。一次,我去上课,发现他站着听课,问清原因是因为他犯错误班主任在惩罚他,我当时说:“李宁,你先坐下听课,我的课堂人人平等,课后我再找班主任解释。”这节课上,他抬起了他的头,没有了以往的瞌睡和小动作,听得非常认真。在后来的每节语文课上,都能够感觉到他的进步,期末考试他由原来的三四十分上升到八十多分,后来班里同学向我反映,李宁只在语文课上认真听,得知这些,我又找到他,我俩约定,每天下午放学漫步在操场,谈谈每天的收获,说说每天的困惑,慢慢帮他树立信心,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他能够正确对待每一门学科了,我想他的这种转变应该是他感到了我对他的尊重,找到了存在感。所以,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也会回报你更多的尊重。
2015年,我校赶上阳光分班,把原来的班级打乱,组成新的班级,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老师,适应了班级,突然换成新的环境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当时班内有一个女生,由于对前任班主任的留恋,很难接受我,她多次在作文中写到对原来班主任的留恋,要想让她相信我,接受我,我必须找机会。一次,她迟到了,我看到她头发梳得很潦草,校服衣领也没翻出来,一看就知道她肯定是起晚了,肯定连饭也没吃,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给她钱先让她去买个面包,当时她一愣,在后来她的作文中写到这件事,她原以为会挨批评,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批评她,反而关心她有没有吃饭,很是感动。从此,我们的心近了,能够感觉出她对我态度的转变。前几天她妈妈还给我发微信,说孩子今天上语文课时想到了我。
这件事让我思考:如果当时我像孙悟空一样,大发雷霆,或者像唐僧一样碎碎念,像猪八戒一样草草了事,都不会有这种教育效果,所以有时我们得做沙僧式的教育者——温和、沉着、善沉思。
教学,重视引导,更重视启发
在教学中,我提倡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模式,可以遵循四字方针,即“激、启、授、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刚开始,教师应该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兴趣的手段有许多,比如:讲《木兰诗》,播放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讲《苏州园林》,用图片导入;讲《出师表》故事导入等,这样,激发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则适时地引导、帮助、点拨,从而启迪学生思维。
提问是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比如,在讲课文《口技》时,我利用文章开头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设计了课堂的主问题:口技者善于口技都表现在哪里?用这个主问题来启发学生对全文的阅读理解,又在主问题生成过程中再进行巧妙追问。
我在讲《老王》这课时,有一段话:“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当你读完这段话时,你会产生什么联想?
生:让人想起恐怖片。
师:读者这样残忍的文字,你有什么预感?
生:暗示老王日子不多了。
师:老王在生命最后时刻还惦记着别人,来送鸡蛋,杨绛的感受是什么?
生:感到老王可怕。
师:杨绛有何举动?
生:付钱!
师:在老王心里,杨绛是什么人?
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师:在杨绛眼中,老王是什么人?
生:外人,收下鸡蛋理应付钱。
师:情能用钱买吗?
生:不能!
师:作者多年后醒悟到这一点了吗?
生:醒悟到了,这正是多年后作者感到愧怍的原因。
这样在层层剥开,步步深入追问中,学生就理解了结尾的:“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语文教学,是学科教育,更是素养培养
语文学科,我总觉得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还是有很多区别。有时,我会带点自己的随性创意在里面。
比如,在讲《天净沙·秋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首散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手法,我将美术、音乐和语文整合,让孩子们画出本首诗的意境,再解说这样构图的理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调唱出来,这样孩子对这首散曲的情感理解就更透彻了。本堂课还加入了眼下比较流行的“飞花令”环节,围绕“思乡”这一主题学生吟诵古诗词,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向课外进行了拓展。
在进行写景散文《春》的写作时,为了让孩子们有内容可写,写得生动,我不惜花整节课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寻找“春意”,这次作文比以往要强很多,因为孩子们用眼观察了,用心感悟了,写起来就容易很多,就避免了平时凭空想象的弊端。
写作离不开积累,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他们不感兴趣,但我发现他们对歌词感兴趣,我就建议他们摘歌词并且写上喜欢的理由,这样一来,摘抄的兴趣浓了,也受一些词作者的影响,作文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如果说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从小坚持的梦想,那么,成为语文教师就是我从教路上一直享受着的满足与充实,这里,不仅仅有与学生朝夕相處的情感充盈,也有在语文海洋里遨游的知识充沛。教着、学着、幸福着。
教育,培养孩子成才,更是培养孩子成人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教育,不是简单的开发智力,还包括培养品德、塑造人格、养成习惯、认识社会等。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和技术,而是学会做人做事。
从教十余年,我更看重孩子们内心的快乐,品格的坚强,生活的独立,负责的态度,专注耐心的倾听、文明得体的表达与交流,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班上,孩子们给我两个称呼,一个是“商导”,在学习上,我是他们的导师,尽我所能给他们答疑解惑;另一个是“颖姐”,在生活上是他们的朋友,关注他们的感情世界,他们很乐意跟我说说心里话。
2009年,我班上有一个叫李宁的男生,那年他上初三,我中途接班,发现他上课不是睡觉就是不抬头,反正就是不听课,课后了解到这个学生基础太差,对学习丝毫没有兴趣,同学们也总是忽略他的存在,为此他很是自卑,我曾找他谈过话,但效果甚微。一次,我去上课,发现他站着听课,问清原因是因为他犯错误班主任在惩罚他,我当时说:“李宁,你先坐下听课,我的课堂人人平等,课后我再找班主任解释。”这节课上,他抬起了他的头,没有了以往的瞌睡和小动作,听得非常认真。在后来的每节语文课上,都能够感觉到他的进步,期末考试他由原来的三四十分上升到八十多分,后来班里同学向我反映,李宁只在语文课上认真听,得知这些,我又找到他,我俩约定,每天下午放学漫步在操场,谈谈每天的收获,说说每天的困惑,慢慢帮他树立信心,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他能够正确对待每一门学科了,我想他的这种转变应该是他感到了我对他的尊重,找到了存在感。所以,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也会回报你更多的尊重。
2015年,我校赶上阳光分班,把原来的班级打乱,组成新的班级,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老师,适应了班级,突然换成新的环境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当时班内有一个女生,由于对前任班主任的留恋,很难接受我,她多次在作文中写到对原来班主任的留恋,要想让她相信我,接受我,我必须找机会。一次,她迟到了,我看到她头发梳得很潦草,校服衣领也没翻出来,一看就知道她肯定是起晚了,肯定连饭也没吃,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给她钱先让她去买个面包,当时她一愣,在后来她的作文中写到这件事,她原以为会挨批评,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批评她,反而关心她有没有吃饭,很是感动。从此,我们的心近了,能够感觉出她对我态度的转变。前几天她妈妈还给我发微信,说孩子今天上语文课时想到了我。
这件事让我思考:如果当时我像孙悟空一样,大发雷霆,或者像唐僧一样碎碎念,像猪八戒一样草草了事,都不会有这种教育效果,所以有时我们得做沙僧式的教育者——温和、沉着、善沉思。
教学,重视引导,更重视启发
在教学中,我提倡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模式,可以遵循四字方针,即“激、启、授、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刚开始,教师应该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兴趣的手段有许多,比如:讲《木兰诗》,播放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讲《苏州园林》,用图片导入;讲《出师表》故事导入等,这样,激发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则适时地引导、帮助、点拨,从而启迪学生思维。
提问是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比如,在讲课文《口技》时,我利用文章开头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设计了课堂的主问题:口技者善于口技都表现在哪里?用这个主问题来启发学生对全文的阅读理解,又在主问题生成过程中再进行巧妙追问。
我在讲《老王》这课时,有一段话:“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当你读完这段话时,你会产生什么联想?
生:让人想起恐怖片。
师:读者这样残忍的文字,你有什么预感?
生:暗示老王日子不多了。
师:老王在生命最后时刻还惦记着别人,来送鸡蛋,杨绛的感受是什么?
生:感到老王可怕。
师:杨绛有何举动?
生:付钱!
师:在老王心里,杨绛是什么人?
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师:在杨绛眼中,老王是什么人?
生:外人,收下鸡蛋理应付钱。
师:情能用钱买吗?
生:不能!
师:作者多年后醒悟到这一点了吗?
生:醒悟到了,这正是多年后作者感到愧怍的原因。
这样在层层剥开,步步深入追问中,学生就理解了结尾的:“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语文教学,是学科教育,更是素养培养
语文学科,我总觉得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还是有很多区别。有时,我会带点自己的随性创意在里面。
比如,在讲《天净沙·秋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首散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手法,我将美术、音乐和语文整合,让孩子们画出本首诗的意境,再解说这样构图的理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调唱出来,这样孩子对这首散曲的情感理解就更透彻了。本堂课还加入了眼下比较流行的“飞花令”环节,围绕“思乡”这一主题学生吟诵古诗词,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向课外进行了拓展。
在进行写景散文《春》的写作时,为了让孩子们有内容可写,写得生动,我不惜花整节课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寻找“春意”,这次作文比以往要强很多,因为孩子们用眼观察了,用心感悟了,写起来就容易很多,就避免了平时凭空想象的弊端。
写作离不开积累,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他们不感兴趣,但我发现他们对歌词感兴趣,我就建议他们摘歌词并且写上喜欢的理由,这样一来,摘抄的兴趣浓了,也受一些词作者的影响,作文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如果说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从小坚持的梦想,那么,成为语文教师就是我从教路上一直享受着的满足与充实,这里,不仅仅有与学生朝夕相處的情感充盈,也有在语文海洋里遨游的知识充沛。教着、学着、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