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基因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人血肉中的革命精神,是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所凝练出的典型品格。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红色有着光明与力量的含义,正如一轮朝阳挥洒大地给世间带来无限温暖,翻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而基因则是一种延续、一种传承,一种本就流淌在血液中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改变人的性格、习惯、外貌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教育实际对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内涵及路径进行初步探究,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红色基因;传承
一、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的内涵研究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在其影响下所衍生出的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抢险救灾精神等都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体现,其因红色基因而始,为红色基因赋予更多新的含义。红色基因见证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坚韧不拔、勇往拼搏、敢于奉献地向着伟大中国梦努力前行。
中小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战场,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青少年没有理想信念便会失去精气神,祖国的明天靠何人挑梁?所以,教育部贯彻并要求各中小学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将传统革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的诸多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保障红色基因传承。我们传递给中小学生的红色基因不仅包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更富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艰苦奋斗等多重精神内涵,通过全方面、多途径的有效教育,对学生健全“三观”形成及日后发展产生良多裨益。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通过有效的德育促成学生的红色基因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充分重视此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并将红色基因传承落于实际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二、中小学融合红色基因的路徑研究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内容
红色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红色教育本身就是间接德育的一种,具有实际价值高、效果显著的突出作用,因此,结合学科特性深度思考可行的融合策略对红色基因传承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科的主体地位,适当渗透德育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指引,以德育为辅,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知识与专项技能,沉浸其中的同时获得精神感悟,量变产生质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总量增加,对学生价值观形成、身心态度调整有不小的帮助。
教师要寻找红色教育融入的关键点,从每一个学科的小处入手,展开全面的德育。如,语文学科中有各类红色篇章;历史学科中有鲜明且具体的史料佐证;音乐学科中有诸多的红色歌曲;美术学科中有丰富的红色作品;地理学科更是包含祖国山川大地、各地风土人情、特色文化尽收眼底,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引入红色文化知识、渲染红色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挖掘并传承红色基因并非只是道法与思品教师一人的任务,每个学科教师都应承担此重任,并且立足学科内容深层挖掘有关教学内容,将红色基因传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群体共性有针对性思考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寻找适应其思维发展规律、身心成长状态的内容,才能真正作用于学生,最终达到传承红色基因的目标。充分将学生的喜好、兴趣特点与红色基因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相融合,找到适合学生认识发展的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开发与完善红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展示特性、彰显其优势教育功能的标志,以红色基因传承为主题开发相关校本课程,一方面是顺应新时代教育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是为推动红色教育日常化、规范化做铺垫。在实际操作中,学校首先应该结合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思考如何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中进行发掘,以打造具备鲜明特点的校本课程,以生活化元素来快速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为其提供较大思维空间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激趣效果,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要顺应中小学生的认知与身心的发展规律等客观条件,以免出现拔苗助长、故步自封等问题,毕竟传统的中小学校本课程本身就缺乏合理规划,学校领导层往往强行施加主观意志,有着明显的无规性特征;最后,红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红色氛围,加之各类红色绘本、红色活动的辅助,能满足中小学全学龄段学生的具体需求。
(三)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在开展红色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拉开帷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有目共睹,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授课辅助手段,而在红色教育没有符合地方特性的具体教材时,多媒体的优势功能可很好地适应其实际需要。多媒体设备有着两大优势功能:一是具象化的展示教学资料;二是有助于特定情境的构筑。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优势资源,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如纪录片、短视频、照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且由于区域红色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除了从网上搜寻可用素材外,教师也可以在生活中取材,比如,自己所拍摄的照片、视频等,这样在上课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区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在。此外,教师要发挥多媒体设备的情景构筑功能,计算机、幕布、投影仪在联动作用下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与舞台、灯光、布景尤为相似,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虚景、一个是实景,但多媒体情景构筑有着还原性高、成本低的效果,可起到听觉、视觉的双重刺激,改变传统德育课堂中场景单一、代入感差的现状。教师可借助这两个优势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之中,只要搜集到适合的教学素材便能创设出以假乱真的情景,如炮火纷飞的战壕、萧条无人的街道、冰封一切的雪山等,不仅有助于教学内容引出,更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四)积极组织参观活动
红色基因的传承遵从知晓、升华情感、改变主观意识、影响个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这类教育看似高效,但实质上是一种强压式的单方面传递。为改变此现状,学校应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保障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组织各类参观活动,努力调整理论与实践间的比重,以达到最佳水平。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寻求社会协助,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或与各红色纪念性景点达成长效沟通机制,让学生实地感受历史、体会伟大人物身上所流淌出的不朽精神。当然,也可组织社会公益类活动,在奉献中践行红色精神,磨炼意志、提升自我,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求知奋进的正确人生观,逐步形成家国情怀,生成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开拓创新,以优质的内容、多变的形式去激发根植于学生心里的爱国情怀,使其意识到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间的内在联系,让革命精神在其稚嫩的灵魂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刘庆伟,李建生.小学红色研学“三四五”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沂南双语红军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8(5):24.
[2]任晓彤.铭记百年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N].渭南日报,2021-06-26(2).
[3]潘政.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N].中国国防报,2021-06-23(3).
[4]张莉.审视与建构:立德树人导向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21(5):87-91.
[5]徐高虹,朱素玲.红色基因传承在中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1(5):3-6.
责任编辑 温铁雄
【关键词】中小学;红色基因;传承
一、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的内涵研究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在其影响下所衍生出的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抢险救灾精神等都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体现,其因红色基因而始,为红色基因赋予更多新的含义。红色基因见证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坚韧不拔、勇往拼搏、敢于奉献地向着伟大中国梦努力前行。
中小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战场,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青少年没有理想信念便会失去精气神,祖国的明天靠何人挑梁?所以,教育部贯彻并要求各中小学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将传统革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的诸多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保障红色基因传承。我们传递给中小学生的红色基因不仅包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更富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艰苦奋斗等多重精神内涵,通过全方面、多途径的有效教育,对学生健全“三观”形成及日后发展产生良多裨益。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通过有效的德育促成学生的红色基因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充分重视此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并将红色基因传承落于实际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二、中小学融合红色基因的路徑研究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内容
红色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红色教育本身就是间接德育的一种,具有实际价值高、效果显著的突出作用,因此,结合学科特性深度思考可行的融合策略对红色基因传承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科的主体地位,适当渗透德育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指引,以德育为辅,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知识与专项技能,沉浸其中的同时获得精神感悟,量变产生质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总量增加,对学生价值观形成、身心态度调整有不小的帮助。
教师要寻找红色教育融入的关键点,从每一个学科的小处入手,展开全面的德育。如,语文学科中有各类红色篇章;历史学科中有鲜明且具体的史料佐证;音乐学科中有诸多的红色歌曲;美术学科中有丰富的红色作品;地理学科更是包含祖国山川大地、各地风土人情、特色文化尽收眼底,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引入红色文化知识、渲染红色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挖掘并传承红色基因并非只是道法与思品教师一人的任务,每个学科教师都应承担此重任,并且立足学科内容深层挖掘有关教学内容,将红色基因传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群体共性有针对性思考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寻找适应其思维发展规律、身心成长状态的内容,才能真正作用于学生,最终达到传承红色基因的目标。充分将学生的喜好、兴趣特点与红色基因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相融合,找到适合学生认识发展的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开发与完善红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展示特性、彰显其优势教育功能的标志,以红色基因传承为主题开发相关校本课程,一方面是顺应新时代教育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是为推动红色教育日常化、规范化做铺垫。在实际操作中,学校首先应该结合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思考如何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中进行发掘,以打造具备鲜明特点的校本课程,以生活化元素来快速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为其提供较大思维空间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激趣效果,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要顺应中小学生的认知与身心的发展规律等客观条件,以免出现拔苗助长、故步自封等问题,毕竟传统的中小学校本课程本身就缺乏合理规划,学校领导层往往强行施加主观意志,有着明显的无规性特征;最后,红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红色氛围,加之各类红色绘本、红色活动的辅助,能满足中小学全学龄段学生的具体需求。
(三)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在开展红色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拉开帷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有目共睹,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授课辅助手段,而在红色教育没有符合地方特性的具体教材时,多媒体的优势功能可很好地适应其实际需要。多媒体设备有着两大优势功能:一是具象化的展示教学资料;二是有助于特定情境的构筑。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优势资源,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如纪录片、短视频、照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且由于区域红色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除了从网上搜寻可用素材外,教师也可以在生活中取材,比如,自己所拍摄的照片、视频等,这样在上课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区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在。此外,教师要发挥多媒体设备的情景构筑功能,计算机、幕布、投影仪在联动作用下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与舞台、灯光、布景尤为相似,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虚景、一个是实景,但多媒体情景构筑有着还原性高、成本低的效果,可起到听觉、视觉的双重刺激,改变传统德育课堂中场景单一、代入感差的现状。教师可借助这两个优势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之中,只要搜集到适合的教学素材便能创设出以假乱真的情景,如炮火纷飞的战壕、萧条无人的街道、冰封一切的雪山等,不仅有助于教学内容引出,更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四)积极组织参观活动
红色基因的传承遵从知晓、升华情感、改变主观意识、影响个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这类教育看似高效,但实质上是一种强压式的单方面传递。为改变此现状,学校应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保障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组织各类参观活动,努力调整理论与实践间的比重,以达到最佳水平。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寻求社会协助,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或与各红色纪念性景点达成长效沟通机制,让学生实地感受历史、体会伟大人物身上所流淌出的不朽精神。当然,也可组织社会公益类活动,在奉献中践行红色精神,磨炼意志、提升自我,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求知奋进的正确人生观,逐步形成家国情怀,生成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开拓创新,以优质的内容、多变的形式去激发根植于学生心里的爱国情怀,使其意识到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间的内在联系,让革命精神在其稚嫩的灵魂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刘庆伟,李建生.小学红色研学“三四五”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沂南双语红军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8(5):24.
[2]任晓彤.铭记百年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N].渭南日报,2021-06-26(2).
[3]潘政.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N].中国国防报,2021-06-23(3).
[4]张莉.审视与建构:立德树人导向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21(5):87-91.
[5]徐高虹,朱素玲.红色基因传承在中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1(5):3-6.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