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_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我不断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了一些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阅读中渗透写作的指导,坚持读写结合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都是值得咀嚼品味的“营养品”,能弥补学生精神文化匮乏的“症结”。怎样在学习中让学生去吸收这些营养的精华,并使其转化为自身创作的一种能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也是教者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者要彻底吃透教材,发现文中值得吸收的精华所在。仔细品味、探究作者的创作方法,品味其成功之处,然后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探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句段的分析,引领学生感知文学语言表达的魅力。最后,在教学之余要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经典句段进行背诵、仿写,以弥补积累和训练的不足。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渗透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指导思想,读思写相结合,使学生随时与作文保持联系,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二、坚持练笔,厚积薄发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而作文则是将这种长期积累转化为精准的、有深度、有广度的语言表达过程,因此要想有好的作文在方法指导与训练之前应拓展学生的积累。因此在学生入学起,我就让他们写三种笔记:第一种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要求学生从手中的书籍入手,向外拓展多读书、读好书,把书文中的精彩语段摘抄、背诵、模仿,逐渐使之成为分析、欣赏、和由感而发的读书体会。第二种是观察笔记。现代中学生缺乏生活,更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因此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察景物、动物、人物,逐渐发展成为对事件的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注意细节,避免作文中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以及叙事环节脱节的现象,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事件的关注点,引发学生对社会现状与民众关注话题的注意,使学生学会选择作文的主题,并且主题有一定的深度。第三种是情感日记。让孩子们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提高自己的情商。要想写出好的作文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只有感情丰富的人才愿意用优美细腻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后,才会用自己的情感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三、“授之以渔”,注重方法指导与形式训练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还直接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作文技法。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作文技法,必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技法的讲授和指导,包括如何根据文题确立主题与选材,怎样使文章构思新巧立意别致,如何让细节描写更生动传神,如何巧妙利用主流文体与非主流文体等等。
  全方位的方法指导和规定的形式的训练中学生的作品未必是出色的,但经过这样的形式训练,初见效果的是学生作品形式丰富,构思不落俗套,中心明确突出。学生只有会作文,才敢作文,最后到爱作文。从这一点看,这些方法指导和形式上的训练必不可少。
  四、创建展示平台,体会成功的喜悦
  现代教育注重情感教育,更提倡成功教育。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快乐也是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爱上写作,我在班级开设了“作文一角”,将学生作文中的好语段、好的形式、好篇章等展示出来,让学生的作文成为同学学习的范例,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成功触手可及。在教学中把作文展示与作文讲评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每篇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高作文的能力。为鼓舞学生的写作劲头我还把学生的作品打印并积累成册,让学生们拥有自己的作文集。这样迎合了学生想要成功的心理,给学生创建了展示成功的平台,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自然也就提高了作文能力,好的作品也就不难出现了。
其他文献
一、应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  语言知识是英语教师最佳知识结构的主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英语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及整个语言系统的具体理论,同时具有这门语言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只有在语言专业上有较深的造诣及较好的功底,才能“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处理教材,活用教材,争取先让自己有“一桶水”,然后才能有能力给于学生“一碗水”。  二、应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期刊
一、规范学习习惯自觉发展  学生要主动发展,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学生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能学、会学、善学”的主动学习过程的必要步骤,也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意志力的手段,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书写端正,字迹清晰,不写错别字,不马虎了事,不应付作业,这个习惯形成了,无论对学习的基本功提高,还是对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都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实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丰富的情感,敏感的心灵,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当必备的,也是我多年来教育学生的一个目标。然而随着我教学时间的增加,我发觉现在的学生似乎更不易动情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似乎越来越冷漠。记得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时,我为学生朗读了《担子》《父亲挑书》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我为学生找来了《疯娘》,每当读到这些文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的共识。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启迪。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拓展、延伸。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传授“读”的方法,令学生受益终生呢?  一、教会学生“读”书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是前人数百年学习中强调阅读的
期刊
面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难题,迫使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认真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反复思考体验,就相关问题得出结论。下面,就研究的成果,操作模式,愿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一、阅读文本整体把握要一次成功  笔者认为文本解码到位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要从量和质上来明确“整体感知”的尺度。  1阅读现代文的时速,在中考是5~10分钟,但不能超过10分钟。平时的教学训练必须达到这个标准。  2质量标准:a边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学科教学承载的任务越来越重。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作为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者,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青年语文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更应该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在上——个新台阶。  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还应尽可能获得你自己喜欢的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俗话说的好“艺
期刊
在当今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坚持以立足课堂阅读教学为基础,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为原则,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体验,力求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立足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法指导  1保证自学。应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朗读并感悟课文。对于
期刊
运用多媒体,可以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声、像、动画为一体,艺术地再现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点亮思维的火花,有助于克服教师传统的、单项灌输的教学方法。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进入新课时,有时枯燥的讲解,或者煽情的言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可是巧用多媒体,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多媒体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学科,学起来就轻松愉快,事半功倍。因而,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应传授基础知识,更应教会学生如何愉快轻松地掌握知识的方法,而后者有时重于前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把这种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并掌握知识的方法称为兴趣教学法或愉快教学法。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兴趣教学法应从初一开始,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首先从听说入手。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考场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尽显风采,学生对命题作文比较熟悉,但一旦涉及材料作文就束手无策了,具体表现为:学生面对材料无从下手;或胡乱看一下材料,写的一团糟,驴唇不对马嘴,严重偏题;久而久之,他们对材料作文便产生惧怕心理,对任何命题的作文也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关键在于审题这一环节没有把握好。审题是作文的“切入口”,正确地理解题意好比写好作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