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性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只有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科学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普及,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缺乏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受学校教育条件的限制,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对小学科学课程感到乏味,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一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习惯,以便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思维模式发现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轻素质教育、重视升学的问题,导致小学科学教育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难以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相提并论。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作为一门启蒙学科,其价值不亚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在小学阶段不重视科学教育,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由于小学科学教育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落后。部分小学科学教育中,部分教师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鼠标书本知识和科学实践人为地分裂开,忽视了科学教育的复杂性和实践性,科学教育仅依靠科学理论知识讲授,未通过科学研究开展教学,不能培养学生探究性自主研究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方面,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念、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机械地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加钱科学教育,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并以此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更为重视学生语文、数学等核心课程,对科学、美术、体育等课程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甚至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职小学科学课程,而这些教师不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科学教育课程知识了解和研究不足,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更多地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对部分学生的提问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大大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部分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未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科学实验完成率不高。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更为偏重于科学实验理论讲授,而对于科学实验操作要求的精度要求较高,而小学学生缺少的实验实践经验,因此,部分教师为避免教学设备损坏,人为降低了科学教育中实验操作比重,更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同时,部分科学实验缺乏生活色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实验过程枯燥、缺乏生趣,降低了科学实验的有效性,不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进而影响了科学实验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和教师应提高认识,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重視教学教法的改进。小学科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学生,其基础知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最大化地运用学生现有的经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实现向“创新型”教师的转变。在以往基础教育工作中,教师只需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导致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和参考书,难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3、重视教学教研的实效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落实一线教学行为,重视教、科、研的实效性,加强对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借鉴。
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建设。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满足科学教育形势变化基础,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培养一批年轻化、专业化、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为科学教学课程起到教学带头人作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5、优化科学实验,增强生活色彩。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对科学教育的课时进行了明确,可见我国教育部门对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视,学校和教师应提高认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验操作并重,避免小学科学教育成为“假课”。针对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实验生活色彩不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的情况,教师应搜集和挖掘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科学知识,利用科学实验进行演示和讲解,提高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科学教育,形成更为融洽的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良好的科学实验的技能。
三、结语
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和教师应当提高认识,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科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在线学习和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学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将科学实验延伸至学生生活实际,增强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科学课堂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才能真正达成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科学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普及,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缺乏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受学校教育条件的限制,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对小学科学课程感到乏味,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一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习惯,以便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思维模式发现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轻素质教育、重视升学的问题,导致小学科学教育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难以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相提并论。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作为一门启蒙学科,其价值不亚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在小学阶段不重视科学教育,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由于小学科学教育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落后。部分小学科学教育中,部分教师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鼠标书本知识和科学实践人为地分裂开,忽视了科学教育的复杂性和实践性,科学教育仅依靠科学理论知识讲授,未通过科学研究开展教学,不能培养学生探究性自主研究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方面,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念、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机械地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加钱科学教育,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并以此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更为重视学生语文、数学等核心课程,对科学、美术、体育等课程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甚至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职小学科学课程,而这些教师不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科学教育课程知识了解和研究不足,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更多地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对部分学生的提问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大大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部分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未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科学实验完成率不高。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更为偏重于科学实验理论讲授,而对于科学实验操作要求的精度要求较高,而小学学生缺少的实验实践经验,因此,部分教师为避免教学设备损坏,人为降低了科学教育中实验操作比重,更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同时,部分科学实验缺乏生活色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实验过程枯燥、缺乏生趣,降低了科学实验的有效性,不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进而影响了科学实验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和教师应提高认识,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重視教学教法的改进。小学科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学生,其基础知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最大化地运用学生现有的经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实现向“创新型”教师的转变。在以往基础教育工作中,教师只需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导致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和参考书,难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3、重视教学教研的实效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落实一线教学行为,重视教、科、研的实效性,加强对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借鉴。
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建设。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满足科学教育形势变化基础,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培养一批年轻化、专业化、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为科学教学课程起到教学带头人作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5、优化科学实验,增强生活色彩。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对科学教育的课时进行了明确,可见我国教育部门对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视,学校和教师应提高认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验操作并重,避免小学科学教育成为“假课”。针对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实验生活色彩不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的情况,教师应搜集和挖掘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科学知识,利用科学实验进行演示和讲解,提高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科学教育,形成更为融洽的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良好的科学实验的技能。
三、结语
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和教师应当提高认识,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科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在线学习和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学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将科学实验延伸至学生生活实际,增强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科学课堂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才能真正达成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