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沟通文本与生活的桥梁,促使语文与生活相融。在活动中拓展语文课堂,丰富语文学习的素材,在黔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正是综合性学习的魅力之所在,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偏重形式,忽视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有效开综合性学习的多种途径:依托教材,合理优化;融入本地文化;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根据农村学生实情,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改进单一的评价方式,以促进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这是农村中学探索开发校本资源的一种有益尝试。
【关键词】现状;优化;信息技术;方法;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列入了“课程目标”,它成了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项任务,如何把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融入其中,取得实效,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
1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既能体现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
自主、协作、分享、提高综合素养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的最好体现。
综合性学习提升、拓展了语文课本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索创设了问题情境、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和勃勃生机。
2 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现状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表现为一种功利性和短视性。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几乎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内容。要么教师只是从中考应试的角度,抓几种题型,进行“巧妙”地讲解与练习,以达到考试得分的目的;要么,依葫芦画瓢,照着课本上的活动设计方案,应付性开展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很难收到实效。目前许多老师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加以重视,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
即使展开学习活动,又因农村中学受环境的制约,学生接触的媒体有限,收集资料的渠道狭窄,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充分体现;由于时间的制约,一些老师仍未能很好地转变观念, 急功近利,越俎代庖,不敢放手给学生,为了片面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惜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了导演兼主角,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体现出来。有些活动的出发点没有落在探究、交流上,导致庸俗化、娱乐化倾向,许多学生在喧闹的氛围里并无太多的收获。
3 如何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1 让学生成为主角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要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主持活动,真正地让学生成为综合性学习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起到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并协调组织好学生活动,使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地展开活动。
在设计《我也追星》这个综合活动中,我调动全班学生围绕心中的偶像去搜集相关资料,有关偶像的生平经历、成长历程、趣闻轶事等,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素材,并结合搜集的资料,撰写精彩、简短的解说词,根据他们的选择,分为影视歌星、科学巨星、艺术明星、体育明星、文化之星五个小组,教师帮助他们制成电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主持、解说演讲、畅谈感想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在活动结束时作简短总结。整个活动,学生的热情很高,不仅让他们体验了如何去搜集、筛选信息,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收到了实效。
让学生唱主角,还可让学生自愿组建兴趣小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开展和主持学习活动,使他们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现他们的强项,发展自己的特长。如爱好书法的同学,可定期展示他们的书法作品,教师也可把他们的作品,制成电子演示文稿,在全班展评。如爱好朗诵的同学,可在每周给他们安排固定的展示时间(可利用晨读),让他们来带动全体同学。如爱好写作的同学,可让他们每月围绕一主题,创作2到3篇文章,老师帮助编辑成文集,让其他同学阅读欣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开展和主持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2 优化教学资源
1、依托教材,合理优化
初中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这些活动与课文学习紧密相连,可有些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致不高。教师在依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和优化。
如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而学生所处于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而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让学生因循教材安排去做黄河的文化巡礼,不若结合本地实际,改为对长江的了解,探究。
再如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马”已在本地学生的视野中逝去,缺少感性知识,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和激情,可作这样变通,让学生以“(动物)的形象”开展探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其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让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2、融入本地文化
本地文化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一个重要资源。老师在教学语文课本的同时,积极引入本地的一些自然风物、人文景观、文化积淀等,把课本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知识、热爱家乡的情怀。
各地的自然风光迥异,积淀的文化底蕴异彩纷呈。可合理利用,让其成为优质的学习资源。
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农村学生就有着参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观察燕子、蜜蜂等的活动、花的开放、草的萌发,也可以集体组织学生去校园周边的山林、河岸、草坡踏春,让他们在活动中对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接触、认识、感悟、记录,然后让他们以自己喜爱的语文形式表述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对自然美的切身体验。
又如我校地处汉江之源,金牛古道横贯东西。大禹治水的遗迹依存。五丁关、石牛洞、禹宫古桂……文化底蕴深厚,可据此开展“汉江(长江)文化追溯”“古诗中的金牛古道”“家乡风景独好”等活动。让学生去搜集、聆听传说故事,去追寻文化名人在此留下的足迹,去感知本土文化的精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逢年过节的风俗,衣食住行的习惯,仔细探究起来,无不包含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对农村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节日资源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可开展“走近端午”“古诗中的清明节”“徜徉中秋节”“趣话过年”等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
3.3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
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活动,既拓展了资源、丰富了内容、激发了兴趣、扩大了时空范围,又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1、视频示例,使综合性学习活动科学化
开展活动,教师耐心细致的解说,不如形象化的展示。如在开展朗诵活动前,播放在网上提前搜集的优质的朗诵大赛的现场实录,主持、表演展示等都可作为范例。又如开展“辩论会”综合性活动,我从网上搜集到“国际大专辩论赛”视频资料,精选适合初中生的内容,让其观赏。学生不仅领略了大专生们的睿智、机敏、善辩的风采,更掌握了辩论会的筹划:主持人如何主持,辩手如何辩论,评委如何点评,以及辩论会的进程安排。我班开展的“上网有益(有害)”辩论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主持人、评委、辩手,学生自主推选,活动程序科学而合理,这完全得益于视频的范例展示。
2、融合音乐,激发学生热情
学生对音乐情有独钟,可利用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引导到对语言魅力的欣赏感悟上。如在开展朗诵活动时,配上相应的音乐,或低回、或激昂的乐曲伴着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力自不必说。如在开展《古诗苑漫步》活动中,可安排“唱古诗”这一环节,课外收集古往今来被用于演唱的优秀诗歌,如:“阳关三叠”、“一剪梅”、“明月几时有”“雨巷”等等,视频音乐欣赏和学生演唱相结合,让学生在演唱中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会纯文学与流行文化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力,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诗歌的热情。
3、丰富资源,拓展视野
农村中学,多数学生拘囿于狭窄的生活空间,视野狭窄,拥有的信息量太少。网络资源可作为有力的补充。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进程,多方搜集相关资源展示,以拓展视野。同时,如何在生活中学语文,多媒体的适度运用,可使学生形成关注生活的习惯,渐渐养成自觉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元素。如开展《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性活动,在“火眼金睛”板块,通过图片展示电视屏幕、街头广告(启事、宣传品)、电影场景等中的错别字,让学生明辨、改正,从而养成关注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的习惯,不断地丰富词汇语言。在“广告我评说”板块,通过精选广告视频的展示、评议中,让学生明了电视中也有语文,进而懂得生活即语文,养成处处留心学语文的习惯。
3.4 根据农村学生实情,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
农村中学的学生有其特点:他们不善于表在自己的看法、见解,不爱写作,没有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对此,我们可以随课文内容开展一些切实的活动。如“我眼中的 ”人物评点活动,可就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谈谈自己的印象、看法。学生都有相关的文本资源,还可融入课外搜集的素材,大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风解。
还可在每堂课前安排“一分钟演讲”。讲演的同学可以谈最近的所见所闻、说说你喜欢的名人名言、推荐大家一本好书等等。既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大家一起增长知识见闻。
竞赛的方式,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契机,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可采取“辩论赛”“知识竞赛”“擂台赛”“智力大比拼”等多种方式,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课外语文知识。
3.5 改进单一的评价方式,以促进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最普遍的是以考试试题方式,虽然试题在不断地改进中,可它毕竟不能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进行准确、全面、公正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效果在过程中显现。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可只依靠书面答题测验,而应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可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详细记录平时状况。有些活动,也有可能不能达到全体参与,我们可采用加分制,来激起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实验证明:把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考查纳入期末评价和奖励的范围,对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对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需要老师被动地指名,他就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展示。当通过努力获得了高分、获得了奖励,喜悦感、成就感会产生更大的动力。
总之。在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发挥农村学生的优势,把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从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获。让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出版)
[2]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海南省三亚市羊栏中学 张燕
[3] 《关于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的调查分析》何毅明贵州学习网
【关键词】现状;优化;信息技术;方法;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列入了“课程目标”,它成了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项任务,如何把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融入其中,取得实效,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
1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既能体现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
自主、协作、分享、提高综合素养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的最好体现。
综合性学习提升、拓展了语文课本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索创设了问题情境、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和勃勃生机。
2 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现状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表现为一种功利性和短视性。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几乎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内容。要么教师只是从中考应试的角度,抓几种题型,进行“巧妙”地讲解与练习,以达到考试得分的目的;要么,依葫芦画瓢,照着课本上的活动设计方案,应付性开展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很难收到实效。目前许多老师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加以重视,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
即使展开学习活动,又因农村中学受环境的制约,学生接触的媒体有限,收集资料的渠道狭窄,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充分体现;由于时间的制约,一些老师仍未能很好地转变观念, 急功近利,越俎代庖,不敢放手给学生,为了片面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惜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了导演兼主角,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体现出来。有些活动的出发点没有落在探究、交流上,导致庸俗化、娱乐化倾向,许多学生在喧闹的氛围里并无太多的收获。
3 如何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1 让学生成为主角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要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主持活动,真正地让学生成为综合性学习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起到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并协调组织好学生活动,使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地展开活动。
在设计《我也追星》这个综合活动中,我调动全班学生围绕心中的偶像去搜集相关资料,有关偶像的生平经历、成长历程、趣闻轶事等,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素材,并结合搜集的资料,撰写精彩、简短的解说词,根据他们的选择,分为影视歌星、科学巨星、艺术明星、体育明星、文化之星五个小组,教师帮助他们制成电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主持、解说演讲、畅谈感想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在活动结束时作简短总结。整个活动,学生的热情很高,不仅让他们体验了如何去搜集、筛选信息,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收到了实效。
让学生唱主角,还可让学生自愿组建兴趣小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开展和主持学习活动,使他们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现他们的强项,发展自己的特长。如爱好书法的同学,可定期展示他们的书法作品,教师也可把他们的作品,制成电子演示文稿,在全班展评。如爱好朗诵的同学,可在每周给他们安排固定的展示时间(可利用晨读),让他们来带动全体同学。如爱好写作的同学,可让他们每月围绕一主题,创作2到3篇文章,老师帮助编辑成文集,让其他同学阅读欣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开展和主持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2 优化教学资源
1、依托教材,合理优化
初中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这些活动与课文学习紧密相连,可有些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致不高。教师在依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和优化。
如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而学生所处于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而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让学生因循教材安排去做黄河的文化巡礼,不若结合本地实际,改为对长江的了解,探究。
再如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马”已在本地学生的视野中逝去,缺少感性知识,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和激情,可作这样变通,让学生以“(动物)的形象”开展探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其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让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2、融入本地文化
本地文化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一个重要资源。老师在教学语文课本的同时,积极引入本地的一些自然风物、人文景观、文化积淀等,把课本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知识、热爱家乡的情怀。
各地的自然风光迥异,积淀的文化底蕴异彩纷呈。可合理利用,让其成为优质的学习资源。
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农村学生就有着参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观察燕子、蜜蜂等的活动、花的开放、草的萌发,也可以集体组织学生去校园周边的山林、河岸、草坡踏春,让他们在活动中对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接触、认识、感悟、记录,然后让他们以自己喜爱的语文形式表述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对自然美的切身体验。
又如我校地处汉江之源,金牛古道横贯东西。大禹治水的遗迹依存。五丁关、石牛洞、禹宫古桂……文化底蕴深厚,可据此开展“汉江(长江)文化追溯”“古诗中的金牛古道”“家乡风景独好”等活动。让学生去搜集、聆听传说故事,去追寻文化名人在此留下的足迹,去感知本土文化的精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逢年过节的风俗,衣食住行的习惯,仔细探究起来,无不包含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对农村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节日资源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可开展“走近端午”“古诗中的清明节”“徜徉中秋节”“趣话过年”等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
3.3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
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活动,既拓展了资源、丰富了内容、激发了兴趣、扩大了时空范围,又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1、视频示例,使综合性学习活动科学化
开展活动,教师耐心细致的解说,不如形象化的展示。如在开展朗诵活动前,播放在网上提前搜集的优质的朗诵大赛的现场实录,主持、表演展示等都可作为范例。又如开展“辩论会”综合性活动,我从网上搜集到“国际大专辩论赛”视频资料,精选适合初中生的内容,让其观赏。学生不仅领略了大专生们的睿智、机敏、善辩的风采,更掌握了辩论会的筹划:主持人如何主持,辩手如何辩论,评委如何点评,以及辩论会的进程安排。我班开展的“上网有益(有害)”辩论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主持人、评委、辩手,学生自主推选,活动程序科学而合理,这完全得益于视频的范例展示。
2、融合音乐,激发学生热情
学生对音乐情有独钟,可利用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引导到对语言魅力的欣赏感悟上。如在开展朗诵活动时,配上相应的音乐,或低回、或激昂的乐曲伴着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力自不必说。如在开展《古诗苑漫步》活动中,可安排“唱古诗”这一环节,课外收集古往今来被用于演唱的优秀诗歌,如:“阳关三叠”、“一剪梅”、“明月几时有”“雨巷”等等,视频音乐欣赏和学生演唱相结合,让学生在演唱中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会纯文学与流行文化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力,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诗歌的热情。
3、丰富资源,拓展视野
农村中学,多数学生拘囿于狭窄的生活空间,视野狭窄,拥有的信息量太少。网络资源可作为有力的补充。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进程,多方搜集相关资源展示,以拓展视野。同时,如何在生活中学语文,多媒体的适度运用,可使学生形成关注生活的习惯,渐渐养成自觉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元素。如开展《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性活动,在“火眼金睛”板块,通过图片展示电视屏幕、街头广告(启事、宣传品)、电影场景等中的错别字,让学生明辨、改正,从而养成关注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的习惯,不断地丰富词汇语言。在“广告我评说”板块,通过精选广告视频的展示、评议中,让学生明了电视中也有语文,进而懂得生活即语文,养成处处留心学语文的习惯。
3.4 根据农村学生实情,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
农村中学的学生有其特点:他们不善于表在自己的看法、见解,不爱写作,没有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对此,我们可以随课文内容开展一些切实的活动。如“我眼中的 ”人物评点活动,可就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谈谈自己的印象、看法。学生都有相关的文本资源,还可融入课外搜集的素材,大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风解。
还可在每堂课前安排“一分钟演讲”。讲演的同学可以谈最近的所见所闻、说说你喜欢的名人名言、推荐大家一本好书等等。既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大家一起增长知识见闻。
竞赛的方式,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契机,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可采取“辩论赛”“知识竞赛”“擂台赛”“智力大比拼”等多种方式,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课外语文知识。
3.5 改进单一的评价方式,以促进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最普遍的是以考试试题方式,虽然试题在不断地改进中,可它毕竟不能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进行准确、全面、公正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效果在过程中显现。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可只依靠书面答题测验,而应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可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详细记录平时状况。有些活动,也有可能不能达到全体参与,我们可采用加分制,来激起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实验证明:把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考查纳入期末评价和奖励的范围,对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对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需要老师被动地指名,他就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展示。当通过努力获得了高分、获得了奖励,喜悦感、成就感会产生更大的动力。
总之。在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发挥农村学生的优势,把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从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获。让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年出版)
[2]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海南省三亚市羊栏中学 张燕
[3] 《关于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的调查分析》何毅明贵州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