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里明确指出:“3―4岁儿童应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新升入小班的幼儿,年龄尚小,刚刚步入社会和一群陌生的小朋友接触,难免有些摩擦。刚开始总能听到,“老师,她撞到我了。”“老师,他踩到我了。”诸如此类的“告状”。最初作为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被告状的幼儿要道歉。可是孩子们根本不明白“道歉”的含义,对着小朋友只是说了两个生硬的字——“道歉”,总是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还有一次,有一天早上来了,晨晨告诉老师“昨天悦悦撞到我了,还没有和我道歉。”作为教师,要先了解情况,所以叫来了悦悦,问她昨天有没有撞到晨晨。悦悦委屈的说“我昨天哭了。”老师继续追问,“那你昨天和晨晨道歉了吗?”悦悦突然大哭了起来还是强调说“我昨天哭了。”这时候老师才明白,原来小朋友觉得自己哭了就是表示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只是不知道自己如何去“道歉”。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一、原生家庭教育具有局限性。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里六个大人为他一个人服务,所以造成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家长们总是不断地让步,满足他的一切要求,道歉這件事,对他来讲是陌生的,“对不起”三个字可能从来没有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过。
二、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有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4岁的幼儿是处于无律阶段。他认为,幼儿的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与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此时幼儿还没有道德意识。幼儿年纪尚小,还没有真正的接触过社会,社会经验尚浅,认知水平有限。幼儿的道歉,是机械化的,像背诗歌一样背下来,并不知道这个词的具体含义,所以就更不会说“对不起”。
三、教师的引导容易受限。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知识水平、自身素质、道德水平等,对幼儿的道德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没有耐心、细心地给幼儿讲解“道歉”的具体含义,也没有重视幼儿产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和如何通过道歉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在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积极主动的承认错误,并学会如何进行“道歉”,学会说“对不起”“没关系”,我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进行“对不起”“没关系”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运用讲故事、视频课件、游戏等方式,可以教幼儿正确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轻松愉悦,还可以增加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讲故事“我会说对不起”,孩子们明亮的眼睛,纯真的头脑,迸发出灿烂的火花。让幼儿真正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从而正确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仅仅会化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还会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开心。再比如说通过礼仪歌等音乐教育方式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能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还可以从诗歌中学到很多通俗易懂的知识。“对不起”“没关系”这句简单地礼貌用语对话,幼儿通过歌曲演唱出来,朗朗上口。先要学会说这句话,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运用这句话。
2、换位思考,鼓励幼儿积极道歉。通过换位思考,让幼儿产生同理心,促使幼儿真正的感受到他人的心情。换位思考,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幼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教师的引导,慢慢的产生同理心,发自内心的知道自己的错误,从而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来进行道歉。比如说有一天,明明撞到了欣欣,欣欣跑过来给明明告状。我拉着明明,问他,“如果被撞倒的人是你,你会不会很疼啊?”明明说“是的”。“那你想想,你撞了欣欣,她会不会也很疼啊?”明明低下了头,说“是的”。我对他说“快去和欣欣说对不起。”明明对欣欣说了“对不起。”欣欣转身就要走,我拉住了她,问她“你原谅明明了吗?”“我原谅他了”“那你应该说什么”欣欣想了想说,“没关系,我原谅你了”。之后,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明明勇于承认错误并进行了道歉,也表扬了欣欣会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鼓励所有的小朋友都像他们学习。
3、创设良好的礼貌用语环境。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每天都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在园期间,教师主要担当教育者、引导者的角色,是幼儿心目中的榜样。在日常教育中抓住适当的教育契机,比如,老师在不小心碰到小朋友的时候,要及时的说“对不起”,在幼儿和老师说“对不起”的时候,要及时说“没关系”。教师注重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教室环境创设的时候,制作礼貌用语墙饰,贴上“对不起” “没关系”的相关图画,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随时更换具体的礼貌用语内容。还可以在适当的、醒目的位置,贴上“对不起”“没关系”等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用的卡通图画,幼儿可以不经意间随时观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4、家园共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最了解幼儿的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到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在和孩子相处期间,主动和孩子承认错误,说“对不起”,并且引导孩子说出“没关系”。其次幼儿教育要求家园统一,应该主动和老师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告诉教师幼儿在家的表现,同时要多了解一些幼儿在园表现,适当的进行教育,配合老师,共同创设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礼貌用语使用环境,让幼儿勇于表达,正确引导幼儿礼貌用语能力的发展,共同促进幼儿礼貌用语使用习惯的养成。
“对不起,没关系”一句简单的对话,一句简单的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我们礼仪之邦的缩影。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貌用语的使用要从娃娃抓起。小班幼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还不能力理解和重视礼貌用语的使用,他们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则进行活动。作为教师,培养幼儿养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不能是简单的纸上谈兵,要贯彻一日生活之中。小班幼儿是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礼貌用语使用的环境,从小培养幼儿讲礼貌,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往,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EB/OL].2001,(08).
[2] 教育部办公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
[3] 孟明霞.观察儿童,解读儿童心灵的秘密[J].当代学前教育,2016,(04.)
王聪菁(1989年),女,汉族,天津市人,二级教师,法学及文学学士双学位,主要研究对话式教学在区域游戏分享环节的实践研究。
《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里明确指出:“3―4岁儿童应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新升入小班的幼儿,年龄尚小,刚刚步入社会和一群陌生的小朋友接触,难免有些摩擦。刚开始总能听到,“老师,她撞到我了。”“老师,他踩到我了。”诸如此类的“告状”。最初作为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被告状的幼儿要道歉。可是孩子们根本不明白“道歉”的含义,对着小朋友只是说了两个生硬的字——“道歉”,总是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还有一次,有一天早上来了,晨晨告诉老师“昨天悦悦撞到我了,还没有和我道歉。”作为教师,要先了解情况,所以叫来了悦悦,问她昨天有没有撞到晨晨。悦悦委屈的说“我昨天哭了。”老师继续追问,“那你昨天和晨晨道歉了吗?”悦悦突然大哭了起来还是强调说“我昨天哭了。”这时候老师才明白,原来小朋友觉得自己哭了就是表示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只是不知道自己如何去“道歉”。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一、原生家庭教育具有局限性。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里六个大人为他一个人服务,所以造成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家长们总是不断地让步,满足他的一切要求,道歉這件事,对他来讲是陌生的,“对不起”三个字可能从来没有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过。
二、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有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4岁的幼儿是处于无律阶段。他认为,幼儿的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与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此时幼儿还没有道德意识。幼儿年纪尚小,还没有真正的接触过社会,社会经验尚浅,认知水平有限。幼儿的道歉,是机械化的,像背诗歌一样背下来,并不知道这个词的具体含义,所以就更不会说“对不起”。
三、教师的引导容易受限。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知识水平、自身素质、道德水平等,对幼儿的道德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没有耐心、细心地给幼儿讲解“道歉”的具体含义,也没有重视幼儿产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和如何通过道歉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在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积极主动的承认错误,并学会如何进行“道歉”,学会说“对不起”“没关系”,我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进行“对不起”“没关系”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运用讲故事、视频课件、游戏等方式,可以教幼儿正确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轻松愉悦,还可以增加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讲故事“我会说对不起”,孩子们明亮的眼睛,纯真的头脑,迸发出灿烂的火花。让幼儿真正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从而正确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仅仅会化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还会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开心。再比如说通过礼仪歌等音乐教育方式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能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还可以从诗歌中学到很多通俗易懂的知识。“对不起”“没关系”这句简单地礼貌用语对话,幼儿通过歌曲演唱出来,朗朗上口。先要学会说这句话,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运用这句话。
2、换位思考,鼓励幼儿积极道歉。通过换位思考,让幼儿产生同理心,促使幼儿真正的感受到他人的心情。换位思考,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幼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教师的引导,慢慢的产生同理心,发自内心的知道自己的错误,从而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来进行道歉。比如说有一天,明明撞到了欣欣,欣欣跑过来给明明告状。我拉着明明,问他,“如果被撞倒的人是你,你会不会很疼啊?”明明说“是的”。“那你想想,你撞了欣欣,她会不会也很疼啊?”明明低下了头,说“是的”。我对他说“快去和欣欣说对不起。”明明对欣欣说了“对不起。”欣欣转身就要走,我拉住了她,问她“你原谅明明了吗?”“我原谅他了”“那你应该说什么”欣欣想了想说,“没关系,我原谅你了”。之后,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明明勇于承认错误并进行了道歉,也表扬了欣欣会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鼓励所有的小朋友都像他们学习。
3、创设良好的礼貌用语环境。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每天都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在园期间,教师主要担当教育者、引导者的角色,是幼儿心目中的榜样。在日常教育中抓住适当的教育契机,比如,老师在不小心碰到小朋友的时候,要及时的说“对不起”,在幼儿和老师说“对不起”的时候,要及时说“没关系”。教师注重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教室环境创设的时候,制作礼貌用语墙饰,贴上“对不起” “没关系”的相关图画,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随时更换具体的礼貌用语内容。还可以在适当的、醒目的位置,贴上“对不起”“没关系”等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用的卡通图画,幼儿可以不经意间随时观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4、家园共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最了解幼儿的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到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在和孩子相处期间,主动和孩子承认错误,说“对不起”,并且引导孩子说出“没关系”。其次幼儿教育要求家园统一,应该主动和老师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告诉教师幼儿在家的表现,同时要多了解一些幼儿在园表现,适当的进行教育,配合老师,共同创设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礼貌用语使用环境,让幼儿勇于表达,正确引导幼儿礼貌用语能力的发展,共同促进幼儿礼貌用语使用习惯的养成。
“对不起,没关系”一句简单的对话,一句简单的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我们礼仪之邦的缩影。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貌用语的使用要从娃娃抓起。小班幼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还不能力理解和重视礼貌用语的使用,他们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则进行活动。作为教师,培养幼儿养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不能是简单的纸上谈兵,要贯彻一日生活之中。小班幼儿是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礼貌用语使用的环境,从小培养幼儿讲礼貌,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往,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EB/OL].2001,(08).
[2] 教育部办公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
[3] 孟明霞.观察儿童,解读儿童心灵的秘密[J].当代学前教育,2016,(04.)
王聪菁(1989年),女,汉族,天津市人,二级教师,法学及文学学士双学位,主要研究对话式教学在区域游戏分享环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