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12例误诊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此,消化性溃疡又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严重急腹症,需要紧急处理。典型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比较容易,而部分病例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易漏诊,部分病例有类似穿孔性腹膜炎的表现易引起误诊。在笔者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有12例出现诊断错误,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岁。发病时间6~36h。
  1.2误诊类型3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后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4例术前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术后2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2例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及糖尿病。3例术前分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和腹膜炎原因待查,保守治疗8~24h后病情加重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2例初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行术前准备肌注阿托品、鲁米那后症状明显减轻,进一步检查证实为肾绞痛合并消化性溃疡(活动期)。
  1.3误诊原因部分病例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不详细,3例有气腹术后证实非消化性溃疡穿孔,4例有气腹腹穿未抽出腹液而术后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2例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无明显升高。
  
  2结果
  
  1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10例,其中治愈9例,死亡1例。
  
  3讨论
  
  3.1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问题多数病人以往有溃疡症状或溃疡史,而近期又有溃疡活动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很快波及全腹,可有轻度休克表现;腹式呼吸消失,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并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根据以上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有部分病人无明显病史而突发穿孔。结合腹腔穿刺有助于明确诊断。
  3.2鉴别诊断和病例误诊原因分析急性阑尾炎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固定性压痛和反跳痛。消化性溃疡穿孔时,胃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流到右下腹,引起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特别是阑尾化脓穿孔后可有严重腹膜炎和气腹征。本组3例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询问腹痛发生经过:阑尾炎开始发病时上腹疼痛不十分剧烈,阑尾穿孔后腹痛加剧也不以上腹为主,腹膜炎体征则右下腹较上腹明显。急性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相似之处在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呕吐,也有早期腹膜刺激征的表现。但一般急性胰腺炎腹部疼痛偏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体检时腹肌压痛反跳痛明显而腹肌紧张度略轻,没有气腹征。腹腔穿刺抽出稀薄液体或淡红色液体。血清淀粉酶>500U,部分升高不明显,但胰腺广泛坏死后血、尿淀粉酶可不升高,而十二指肠溃疡可升高。这给两者的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组病例有2例没有从临床表现和充分检查上具体分析,仅从胃病史和急腹症体征上下结论而误诊。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一般为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多数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时,原发菌经血运到达腹腔引起腹膜炎。因腹腔感染范围广,可表现为严重腹膜炎,也常与胃肠穿孔腹膜炎相混淆引起误诊。腹腔脓液性质根据菌种而不同,常见的溶血性链球菌的脓液稀薄无臭味,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胃肠穿孔的腹膜炎是继发性的,主要病原菌为杆菌。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史及症状也没有胃肠穿孔腹膜炎的典型。本组2例病人发生误诊的原因为没有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忽视了重要的糖尿病病史,而腹腔抽出脓液没有经过涂片检查以协助诊断。其中1例术后2d才查出有糖尿病病史,结果术后5d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而导致死亡。肾绞痛一般呈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会阴部,肾区叩击痛,可有尿痛和血尿,无气腹征。但对疼痛敏感病人可有腰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等胃肠穿孔表现。本组病例中,有2例因为有胃病史,有急腹症体征和气腹而发生误诊。腹肌紧张考虑为患者对疼痛较敏感所致;气腹考虑为腹腔内产气菌产气导致,不排除腹透误诊或腹部穿刺时气体进入腹腔,女性患者可能是气体通过子宫附件进入腹腔所致。
  3.3对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的体会典型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比较容易,对非典型病例应注意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基层医院条件有限,高度怀疑者应做腹部平片检查,了解气腹情况;若无气腹,不排除穿孔小、胃肠壁肌肉收缩而暂时闭合或食糜阻塞所致,也不排除后壁穿孔;气体暂时存积小胃网膜所致,必要时插胃管减压后注入空气800~1000ml,然后摄片检查,绝大部分病例可见气腹而确诊。行腹腔穿刺术抽出液体检查也很必要,穿刺部位可取右下腹或左下腹,抽出液体肉眼或镜下观察脓液和残渣情况,可行淀粉酶测定,排除急性胰腺炎,也可行细菌涂片了解菌种。一次抽不到脓液,可多次多部位穿刺,有胃肠穿孔者一般都抽出带食物残渣的脓液或胆汁性脓液。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有严重腹膜炎而诊断困难时,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以避免误诊延误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马家骥.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9.
其他文献
【摘要】人工流产(包括刮宫、药物流产等)后,残留的组织不能尽快排出宫外,造成恶露排出时间延长。笔者自2004年7月~2008年12月临床应用自拟清宫敛血汤同西药联合治疗本病76例,并设76例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人工流产;恶露不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26岁,初孕妇15例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综合方法与常规方法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108例性消化道溃疡者为治疗小组,56例类似病情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08例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56例总有效率为60.7%,两组对照,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消化道溃疡在临床上要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综合治疗;常规治疗    消化道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病因,分析该病诊治方法及预后效果。方法:通过资料回顾性讨论18例DAI病人的临床诊治。结果:本组18例经治疗: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DAI死残率高,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与CT、MRI相结合,目前DAI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采取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并配合高压氧可提高DAI的疗效。  【关键词】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治疗仪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妇女月经干净d3,用臭氧水冲洗阴道后阴道上药。对照组:在妇女月经干净d3,用甘霖洗剂冲洗阴道后阴道上药。两组疗程完成后停药4周复查。结果:治疗组治愈103例(80% ),总有效率100%。治愈率跟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4. 5镜检查阳性为有效;白带减小小于80%或无变化,有轻度异味或无化,阴道充血,阴道分泌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灌肠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对应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结果,治愈有效率为92.5%。结论,中药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少腹逐瘀汤;灌肠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18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在23~50岁之间,25~40岁为发病率最高,病程最长达4年以上,最短为30天,其中包括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月在妇女病的诊治过程中发现68例宫颈糜烂采用微波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结果:68例宫颈糜烂人采用微波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后,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8%。结论:对宫颈糜烂适合采用微波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90例T2DM患者按照有无NAFLD标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各项是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的BMI、TC、TG、LDL-C、SBP、DBP、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中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
期刊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其发病原因为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导致以上发病原因的因素多种多样,在此报告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5例恶性肿瘤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并分析DVT危险因素。  【关键词】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皮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
期刊
【摘要】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由Adam于1959年首次报告,CPM常发生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患者,也可并发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9岁,主因“腹痛腹泻呕吐2天”入院。患者于2006年2月22日不洁饮食后出现腹痛,位于脐周,呈阵发性,腹泻每日10-12次,为稀水便,呕吐4
期刊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川崎病    川崎病是由日本川崎医生于197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小儿科疾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川崎病是一种少见疾病,病症主要表现在皮肤、粘膜和淋巴结,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但川崎病的危害并不在于发烧、出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症状,而其真正的危害在于心脏等脏器损害。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一般心脏彩超可明确诊断,CT诊断较少,但冠状动脉CTA成像也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