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进入高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时间弹性的增大,从被动式的时间适应者,需要迅速转变成适应高校氛围的时间管理者。文章从时间利用现状入手,通过开展线上与线下的双轨调研,从学生时间管理动力、时间管理障碍、时间管理心理预期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时间管理意识、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拓宽时间管理路径、评估时间管理效果的大学生时间管理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研究报告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让同学们学会珍惜和利用美好的大学时光,金融学院组织本次“时间去哪了”问卷调查活动,更好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科学地开展教育管理和育人工作。以期真实地了解金融学院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状况,协助学生有效地把握时间,以度过一个无悔的青春。
(二)调研对象与方式
选取金融学院在校42个本科班级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采取发放二维码、网址调研和派发问卷结合个别访谈的方式,共收取问卷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72份,有效问卷率高达98%,随机访谈学生20余人。
(三)问卷设计思路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信息,第二部分为大学生时间管理意识量表,第三部分为时间管理约束量表。第四部分为时间使用内容及管理预期。
二、金融学院学生时间利用情况
大学生的时间主要由课堂内和课余时间两大部分构成,由于大学的教育实行大课堂和小课堂穿插制,学生上课有较强的自主性,课堂管理比较宽松,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课堂上的时间。因此,弄清大学生课堂内的时间去哪了也在我们的研究范畴内。一方面研究学生对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本学院自身的教学安排的可行性可以做一个满意度调查。
(一)时间去向分类
为了分析学生的课堂时间去向,我们预先对被调查的372名同学做出了两个答题假设,首先课堂吸引力不强,其次缺乏兴趣。通过设计“无聊的课堂你会做什么”的问题,以不定项选择的方式,收集学生利用课堂内时间的状况。
1、课堂上的时间去向
当课堂缺乏吸引力的时候,大学生在课堂上以玩手机、看其他专业书为首选,聊天、发呆和其他成了第二选择,另外一部分同学也选择了吃东西、看杂志、睡觉。
2、课余时间去向
金融学院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前三位的是宅在宿舍或睡觉、网络娱乐和兼职工作。紧随其后的是外出游玩、专业课程学习和阅读课外书籍。出乎意料的是,金融学院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倒数三位依次为锻炼身体、恋爱社交和社团活动。
(二)时间利用现状
1、从性别看时间利用
通过性别的交叉分析,发现在时利用方面,男生的分配最多的是网络娱乐,女生则为宅在宿舍或睡觉。
2、从年级高低看时间利用
由于本院的课程设置,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时间主要是用来进行专业学习;大学生的恋爱社交的高峰期处于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的二、三年级;而阅读课外读物和参加兼职均集中在一、三年级,这体现出大学生课余兼职的一种心理回归,一年级新生兼职为了“与社会第一次亲密接触”,二年级学生兼职率回落为了“回学校查缺补漏”,三年级学生兼职率最高是为了让经验和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摩拳擦掌“欲闯江湖”,兼职已经不再是首选。
3、从经济状况看时间利用
调研发现,金融学院学生的生活费在800元到1000元之间的居多。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每个月的生活费上涨,利用课余时间提升实践能力和开心随意安排时间的情况却分别呈现下滑与上升趋势,每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下的学生超过一半把时间利用在提升自己实践能力上,而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的学生对时间管理超过一半都是开心随意,且集中在发展兴趣爱好上,反常的是他们几乎不关注学习充电。只有培养社交能力是对经济情况敏感度较低的。
三、调查问卷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信息特征
此次被调查的372名同学中,男生占19.14%、女生占80.86%,而省内学生占了总学生人数的九成以上。其中省内农村与城镇的学生比例为5:4,省外农村与城镇的学生比例为2:1。四个年级的填报比例除大四低于10个百分点外,其余三个年级较为平均。
(二)时间管理的动力体系
大学生主动管理时间可以体现在课堂上的自律性、课余时间安排的合理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曾思考过如何管理好时间,他们的共性体现为均喜欢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且认为自己能有计划的安排好学习与生活。
(三)时间管理的障碍分析
1、自身约束
时间管理的自身约束体现在健康约束、技巧约束、意识约束三个方面。通过调研发现,29.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影响了管理时间的能力;58.9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管理时间的技巧;39.1%的学生认为比起时间管理他们更喜欢顺其自然的生活。
2、人际约束
时间管理的人际约束体现在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亲情约束、友情约束、爱情约束三个方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时间管理受到家庭、社交圈的约束,同时,针对这些约束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也会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3、结构约束
金融学院学生的时间管理结构约束体现在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技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持久度等方面。
(四)金融学院学生时间管理的心理分析
1、时间管理的动因
通过多选的形式观察学生管理时间的动因发现,学生们管理时间的动机依次是充实大学生活、培养社交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平衡学习、社会与生活、提高表達及工作能力。
2、接受时间管理的方式 通过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即大学生与父母、师长的互动较低,从时间管理的方法统计中可见,超过七成的学生希望通过自我管理和协同管理的办法进行,朋辈力量在时间管理的传递与影响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金融学院学生进行“时间都去哪了”调研,发现金融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时间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管理诉求高,管理能力低,且管理方法匮乏。同时,对时间管理抱有积极乐观且信任的态度。通过此次调研让我们看到学生真实的心理诉求,明白了学生时间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找出了他们坚持时间管理的“拦路虎”,这有助于形成配套的支持方案,帮助学生拨开时间管理的迷雾。
(二)建议
1、强化管理时间的意识,提升时间的“浓度”与“质感”
调研结果显示,九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的时间是需要有计划的管理,这说明大家认同大学生应该学会管理时间,但是其中仅有不到六成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去管理时间,而三成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管理时间。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虽然认识到做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有做好时间管理意识和行为。
2、利用TO DO法则,培养管理时间的能力
管理时间的方法可以分为“TO DO”和“NOT TO DO”两大类。“TO DO”方法分为设计计划、协调、控制、自省、组织五个步骤。首先,需要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学期计划等,有的放矢。
“NOT TO DO”方法主要是幫助学生排除外界干扰,修炼完成计划的定力。因此,需要制作“不做”清单和划定生活底线。
3、重视学生群体差异,启发管理时间的路径
成功或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或路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适用的人群不一样,所以自己的性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4、强化纵向一体化管理,评估管理时间的效果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学生只进行时间的事前管理,没有延伸到事后管理,无法正确评估时间管理的效果;其二,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技巧,时间管理存在“随意性”、“盲目性”、“想当然”的特点。的评估效果下,才能激发学生管理时间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杨维思,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12(10).
[2]周海霞,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研究述评.时代教育[J],2014(9).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研究报告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让同学们学会珍惜和利用美好的大学时光,金融学院组织本次“时间去哪了”问卷调查活动,更好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科学地开展教育管理和育人工作。以期真实地了解金融学院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状况,协助学生有效地把握时间,以度过一个无悔的青春。
(二)调研对象与方式
选取金融学院在校42个本科班级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采取发放二维码、网址调研和派发问卷结合个别访谈的方式,共收取问卷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72份,有效问卷率高达98%,随机访谈学生20余人。
(三)问卷设计思路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信息,第二部分为大学生时间管理意识量表,第三部分为时间管理约束量表。第四部分为时间使用内容及管理预期。
二、金融学院学生时间利用情况
大学生的时间主要由课堂内和课余时间两大部分构成,由于大学的教育实行大课堂和小课堂穿插制,学生上课有较强的自主性,课堂管理比较宽松,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课堂上的时间。因此,弄清大学生课堂内的时间去哪了也在我们的研究范畴内。一方面研究学生对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本学院自身的教学安排的可行性可以做一个满意度调查。
(一)时间去向分类
为了分析学生的课堂时间去向,我们预先对被调查的372名同学做出了两个答题假设,首先课堂吸引力不强,其次缺乏兴趣。通过设计“无聊的课堂你会做什么”的问题,以不定项选择的方式,收集学生利用课堂内时间的状况。
1、课堂上的时间去向
当课堂缺乏吸引力的时候,大学生在课堂上以玩手机、看其他专业书为首选,聊天、发呆和其他成了第二选择,另外一部分同学也选择了吃东西、看杂志、睡觉。
2、课余时间去向
金融学院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前三位的是宅在宿舍或睡觉、网络娱乐和兼职工作。紧随其后的是外出游玩、专业课程学习和阅读课外书籍。出乎意料的是,金融学院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倒数三位依次为锻炼身体、恋爱社交和社团活动。
(二)时间利用现状
1、从性别看时间利用
通过性别的交叉分析,发现在时利用方面,男生的分配最多的是网络娱乐,女生则为宅在宿舍或睡觉。
2、从年级高低看时间利用
由于本院的课程设置,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时间主要是用来进行专业学习;大学生的恋爱社交的高峰期处于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的二、三年级;而阅读课外读物和参加兼职均集中在一、三年级,这体现出大学生课余兼职的一种心理回归,一年级新生兼职为了“与社会第一次亲密接触”,二年级学生兼职率回落为了“回学校查缺补漏”,三年级学生兼职率最高是为了让经验和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摩拳擦掌“欲闯江湖”,兼职已经不再是首选。
3、从经济状况看时间利用
调研发现,金融学院学生的生活费在800元到1000元之间的居多。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每个月的生活费上涨,利用课余时间提升实践能力和开心随意安排时间的情况却分别呈现下滑与上升趋势,每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下的学生超过一半把时间利用在提升自己实践能力上,而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的学生对时间管理超过一半都是开心随意,且集中在发展兴趣爱好上,反常的是他们几乎不关注学习充电。只有培养社交能力是对经济情况敏感度较低的。
三、调查问卷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信息特征
此次被调查的372名同学中,男生占19.14%、女生占80.86%,而省内学生占了总学生人数的九成以上。其中省内农村与城镇的学生比例为5:4,省外农村与城镇的学生比例为2:1。四个年级的填报比例除大四低于10个百分点外,其余三个年级较为平均。
(二)时间管理的动力体系
大学生主动管理时间可以体现在课堂上的自律性、课余时间安排的合理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曾思考过如何管理好时间,他们的共性体现为均喜欢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且认为自己能有计划的安排好学习与生活。
(三)时间管理的障碍分析
1、自身约束
时间管理的自身约束体现在健康约束、技巧约束、意识约束三个方面。通过调研发现,29.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影响了管理时间的能力;58.9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管理时间的技巧;39.1%的学生认为比起时间管理他们更喜欢顺其自然的生活。
2、人际约束
时间管理的人际约束体现在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亲情约束、友情约束、爱情约束三个方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时间管理受到家庭、社交圈的约束,同时,针对这些约束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也会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3、结构约束
金融学院学生的时间管理结构约束体现在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技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持久度等方面。
(四)金融学院学生时间管理的心理分析
1、时间管理的动因
通过多选的形式观察学生管理时间的动因发现,学生们管理时间的动机依次是充实大学生活、培养社交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平衡学习、社会与生活、提高表達及工作能力。
2、接受时间管理的方式 通过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即大学生与父母、师长的互动较低,从时间管理的方法统计中可见,超过七成的学生希望通过自我管理和协同管理的办法进行,朋辈力量在时间管理的传递与影响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金融学院学生进行“时间都去哪了”调研,发现金融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时间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管理诉求高,管理能力低,且管理方法匮乏。同时,对时间管理抱有积极乐观且信任的态度。通过此次调研让我们看到学生真实的心理诉求,明白了学生时间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找出了他们坚持时间管理的“拦路虎”,这有助于形成配套的支持方案,帮助学生拨开时间管理的迷雾。
(二)建议
1、强化管理时间的意识,提升时间的“浓度”与“质感”
调研结果显示,九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的时间是需要有计划的管理,这说明大家认同大学生应该学会管理时间,但是其中仅有不到六成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去管理时间,而三成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管理时间。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虽然认识到做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有做好时间管理意识和行为。
2、利用TO DO法则,培养管理时间的能力
管理时间的方法可以分为“TO DO”和“NOT TO DO”两大类。“TO DO”方法分为设计计划、协调、控制、自省、组织五个步骤。首先,需要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学期计划等,有的放矢。
“NOT TO DO”方法主要是幫助学生排除外界干扰,修炼完成计划的定力。因此,需要制作“不做”清单和划定生活底线。
3、重视学生群体差异,启发管理时间的路径
成功或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或路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适用的人群不一样,所以自己的性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4、强化纵向一体化管理,评估管理时间的效果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学生只进行时间的事前管理,没有延伸到事后管理,无法正确评估时间管理的效果;其二,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技巧,时间管理存在“随意性”、“盲目性”、“想当然”的特点。的评估效果下,才能激发学生管理时间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杨维思,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12(10).
[2]周海霞,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研究述评.时代教育[J],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