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述“双师型”教师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双师型; 职业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08-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经济结构与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加快职业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求职业学校建立和培养一支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关键。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外延
目前,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尚无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双师型”教师,从内涵上讲,是指职业学校中那些既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又同时具有技师、工程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及以上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从外延上讲,既包括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又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双师型”教师具有理论与技能兼备的特色,既可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又能够顺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从作用发挥上讲,他们既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佼佼者,又是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续航动力的带头人。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教师能力偏低,数量严重不足。由于职业学校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实践机会很少,基本上靠教师自学成才,很少有专业教师经过系统的专业实践训练。由此导致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偏低。而且有资料显示,目前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老师师生比例分别为55%、40%、5%,而我校比例甚至达到70%、27%、3%。可见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使得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时量过多,教师无暇学习提高、知识更新,结果导致知识陈旧,教法保守,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
2.2 编制等原因造成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录用上受限,使“双师型”比例难以达标。在许多地区,本来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就小,但是在人事编制的定额上却还卡得较紧,使学校紧缺的双师型教师难以引进,造成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同时由于薪酬待遇和福利方面聘任制专业教师远不如在编教师,职业学校难以聘请和留住优秀人才,人才流动性大,影响了师资的稳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难以达到国家的要求。
2.3 学校自身认识不足,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职业教育尽管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还有许多学校对技能训练重视不够,对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具备高技能的专业课教师对专业的规模建设和学校的健康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使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出现领导重视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机会很少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2.4 纯粹的“双证型”“双师型”教师,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由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未统一,使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了,教师个人不再注重技能的提高了,学校也不再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了,这样一来,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大打折扣。
2.5 缺乏相应的规定和激励措施,无兴趣成为“双师型”。由于我国的教师职业比较稳定,目前职业学校大部分老师存在铁饭碗思想,同时大部分学校没有相应的规定和激励措施,使教师认为能否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他们目前的职位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对成为“双师型”教师缺乏兴趣和动力。
3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是当前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工资待遇仅按职称分配,“双师型”与非“双师型”教师在待遇上相同;劳动、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不健全。因此,职业学校应在教师编制、资格、职务、薪酬等方面加以完善,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促使更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
3.2 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 要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把具有多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具有技师以上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同时,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把兼职教师作为中职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有计划地聘请与本校专业相关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能够熟练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融入不仅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优化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达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之目的。
3.3 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 (1)将现有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校每年可以利用假期等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的生产建设一线,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专业实践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一些接触生产实际,了解企业经营运作、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良好机会,使他们既能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又能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增强专业技能。教师回到学校后,在教学中能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4 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考核,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职校应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1)实行定期进修学习制度,保证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先进性。鼓励教师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2)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考核专业课教师技能的计划,每一、二年组织本校专业课教师参加一轮次的技能考核,获取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5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力度。 由于“双师型”教师承担着较一般教师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应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力度,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使“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要充分发挥职称评审、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根据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特殊性,把技能考核作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适当调整相关考评标准,真正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综上所述,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素质特征是由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的,而“双师型”教师则是对具有这一素质特征的教师的高度概括。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汪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2] 朱静,蒋华,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和策略研究,成人教育,2008年10期
[3] 蒋漓生,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机械职业教育,2008年08期
[4] 闻凤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2001年
[5] 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关键词】双师型; 职业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08-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经济结构与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加快职业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求职业学校建立和培养一支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关键。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外延
目前,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尚无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双师型”教师,从内涵上讲,是指职业学校中那些既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又同时具有技师、工程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及以上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从外延上讲,既包括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又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双师型”教师具有理论与技能兼备的特色,既可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又能够顺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从作用发挥上讲,他们既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佼佼者,又是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续航动力的带头人。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教师能力偏低,数量严重不足。由于职业学校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实践机会很少,基本上靠教师自学成才,很少有专业教师经过系统的专业实践训练。由此导致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偏低。而且有资料显示,目前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老师师生比例分别为55%、40%、5%,而我校比例甚至达到70%、27%、3%。可见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使得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时量过多,教师无暇学习提高、知识更新,结果导致知识陈旧,教法保守,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
2.2 编制等原因造成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录用上受限,使“双师型”比例难以达标。在许多地区,本来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就小,但是在人事编制的定额上却还卡得较紧,使学校紧缺的双师型教师难以引进,造成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同时由于薪酬待遇和福利方面聘任制专业教师远不如在编教师,职业学校难以聘请和留住优秀人才,人才流动性大,影响了师资的稳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难以达到国家的要求。
2.3 学校自身认识不足,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职业教育尽管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还有许多学校对技能训练重视不够,对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具备高技能的专业课教师对专业的规模建设和学校的健康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使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出现领导重视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机会很少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2.4 纯粹的“双证型”“双师型”教师,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由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未统一,使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了,教师个人不再注重技能的提高了,学校也不再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了,这样一来,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大打折扣。
2.5 缺乏相应的规定和激励措施,无兴趣成为“双师型”。由于我国的教师职业比较稳定,目前职业学校大部分老师存在铁饭碗思想,同时大部分学校没有相应的规定和激励措施,使教师认为能否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他们目前的职位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对成为“双师型”教师缺乏兴趣和动力。
3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是当前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工资待遇仅按职称分配,“双师型”与非“双师型”教师在待遇上相同;劳动、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不健全。因此,职业学校应在教师编制、资格、职务、薪酬等方面加以完善,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促使更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
3.2 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 要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把具有多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具有技师以上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同时,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把兼职教师作为中职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有计划地聘请与本校专业相关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能够熟练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融入不仅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优化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达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之目的。
3.3 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 (1)将现有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校每年可以利用假期等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的生产建设一线,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专业实践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一些接触生产实际,了解企业经营运作、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良好机会,使他们既能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又能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增强专业技能。教师回到学校后,在教学中能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4 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考核,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职校应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1)实行定期进修学习制度,保证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先进性。鼓励教师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2)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考核专业课教师技能的计划,每一、二年组织本校专业课教师参加一轮次的技能考核,获取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5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力度。 由于“双师型”教师承担着较一般教师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应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力度,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使“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要充分发挥职称评审、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根据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特殊性,把技能考核作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适当调整相关考评标准,真正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综上所述,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素质特征是由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的,而“双师型”教师则是对具有这一素质特征的教师的高度概括。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汪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2] 朱静,蒋华,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和策略研究,成人教育,2008年10期
[3] 蒋漓生,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机械职业教育,2008年08期
[4] 闻凤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2001年
[5] 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