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肩周炎患者共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龄32~73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平均3.5年。
诊断标准:①年龄50岁左右,无明显外伤史,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夜间尤为疼痛;②肩关节功能检查:触耳试验(手指上举不能触同侧耳为重度,过耳不能触头顶为中度,过顶不能触对耳为轻度)、胸前搭肩试验(手经胸前搭对侧肩,肘贴胸壁,肘尖距前正中线10cm以上者为重度,5~10cm为中度,5cm以内为轻度)、后背触肩试验(手从背后触对侧肩,只能触骶尾及髋部为重度,触腰部位为中度,腰带以上为轻度);③压痛点:常见肩周围压痛点为喙突、三角肌中点及前后缘、冈下肌、大小圆肌等,有时颈部及前臂也可出现压痛点 。
小针刀治疗: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将针刀按压软组织达一定的深度,刀口线应与软组织的肌纤维线平行,运用腕部的力量,带动夹持刀口上端的手指,使刀体作与肌纤维垂直方向的摆动。开始摆动时其弧度应小,按压的力度亦小,此后逐渐增大,摆动刀体时,刀口不离开肌肤。一般一个点摆动30~60次,摆动幅度以每分钟120~160次为佳。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分别作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法。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痛点,可在该痛点上作适当针刀松解术。根据病灶范围大小,每次施术3~10个点,每5~7天治疗1次。
手法治疗:在针刀松解的基础上,运用手法松解肩关节,使肩关节周围的粘连得到较为彻底的松解。具体操作是: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患侧,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对握三角肌束,作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的弹拨手法5~6次,再弹拨痛点附近的冈上肌、胸肌等处各5~6次。力量均由轻至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接着在肩前、肩后及肩外侧作按、揉、点等手法各10~20次;然后,术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病人的患手,帮助其作牵引前屈、高举过头、外展外旋、内收摸肩、后伸内旋等活动5~6次。最后,医者双手握住患手作牵引抖动10余次,并用搓法由肩至前臂反复搓动5~6次。推拿治疗至此结束。
疗效标准:①治愈:肩痛消失,无压痛,活动范围恢复正常;②显效:肩痛基本消失,仅在活动时有轻度酸痛或不舒,压痛轻微,活动范围接近正常;③好转:肩痛减轻,重按仍有压痛,活动范围有一定改善,不影响工作;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治愈48例(80.0%),显效10例(16.7%),好转2例(3.3%),总有效率100.0%。
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平均治疗次数3.5次。
讨 论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程度最大的一个关节,最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肌腱的撕裂和慢性无菌性炎症的发生。人至中年,素体已虚,各种组织器官相继发生退行性改变,代谢产物排泄缓慢。若再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则经络往往受阻,不通则痛。痛而不动,极易引起组织粘连,肌肉紧张挛缩,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注意事项:①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②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③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④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⑤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⑥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针刀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针刀治疗通过闭合性松解粘连及对一些肌肉、韧带的高应力点松解,从而阻断了疼痛和肌紧张之间的恶性循环,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渗出,松解粘连,减少结缔组织增生,减轻瘢痕粘连,达到消炎止痛,通经活络,从根本上治愈的功效,这与祖国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是一致的。针刀治疗时需要十分精细和小心,要求术者对解剖结构了如指掌,否则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从解剖的角度上来讲,喙突的内下方为臂丛神经和腋动脉;三角肌肱骨外科颈处,易伤及腋神经;三角肌下端后侧缘处为桡神经沟。针刀治疗肩周炎的过程中,要避免伤及这些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临床操作一定要规范。配合手法在患肩部进行推拿治疗,可以加强该处的血液循环,缓解相关肌肉的紧张痉挛,帮助炎性产物和水肿的吸收,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解除疼痛,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小针刀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疗效巩固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资料与方法
本组肩周炎患者共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龄32~73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平均3.5年。
诊断标准:①年龄50岁左右,无明显外伤史,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夜间尤为疼痛;②肩关节功能检查:触耳试验(手指上举不能触同侧耳为重度,过耳不能触头顶为中度,过顶不能触对耳为轻度)、胸前搭肩试验(手经胸前搭对侧肩,肘贴胸壁,肘尖距前正中线10cm以上者为重度,5~10cm为中度,5cm以内为轻度)、后背触肩试验(手从背后触对侧肩,只能触骶尾及髋部为重度,触腰部位为中度,腰带以上为轻度);③压痛点:常见肩周围压痛点为喙突、三角肌中点及前后缘、冈下肌、大小圆肌等,有时颈部及前臂也可出现压痛点 。
小针刀治疗: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将针刀按压软组织达一定的深度,刀口线应与软组织的肌纤维线平行,运用腕部的力量,带动夹持刀口上端的手指,使刀体作与肌纤维垂直方向的摆动。开始摆动时其弧度应小,按压的力度亦小,此后逐渐增大,摆动刀体时,刀口不离开肌肤。一般一个点摆动30~60次,摆动幅度以每分钟120~160次为佳。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分别作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法。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痛点,可在该痛点上作适当针刀松解术。根据病灶范围大小,每次施术3~10个点,每5~7天治疗1次。
手法治疗:在针刀松解的基础上,运用手法松解肩关节,使肩关节周围的粘连得到较为彻底的松解。具体操作是: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患侧,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对握三角肌束,作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的弹拨手法5~6次,再弹拨痛点附近的冈上肌、胸肌等处各5~6次。力量均由轻至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接着在肩前、肩后及肩外侧作按、揉、点等手法各10~20次;然后,术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病人的患手,帮助其作牵引前屈、高举过头、外展外旋、内收摸肩、后伸内旋等活动5~6次。最后,医者双手握住患手作牵引抖动10余次,并用搓法由肩至前臂反复搓动5~6次。推拿治疗至此结束。
疗效标准:①治愈:肩痛消失,无压痛,活动范围恢复正常;②显效:肩痛基本消失,仅在活动时有轻度酸痛或不舒,压痛轻微,活动范围接近正常;③好转:肩痛减轻,重按仍有压痛,活动范围有一定改善,不影响工作;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治愈48例(80.0%),显效10例(16.7%),好转2例(3.3%),总有效率100.0%。
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平均治疗次数3.5次。
讨 论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程度最大的一个关节,最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肌腱的撕裂和慢性无菌性炎症的发生。人至中年,素体已虚,各种组织器官相继发生退行性改变,代谢产物排泄缓慢。若再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则经络往往受阻,不通则痛。痛而不动,极易引起组织粘连,肌肉紧张挛缩,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注意事项:①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②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③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④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⑤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⑥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针刀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针刀治疗通过闭合性松解粘连及对一些肌肉、韧带的高应力点松解,从而阻断了疼痛和肌紧张之间的恶性循环,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渗出,松解粘连,减少结缔组织增生,减轻瘢痕粘连,达到消炎止痛,通经活络,从根本上治愈的功效,这与祖国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是一致的。针刀治疗时需要十分精细和小心,要求术者对解剖结构了如指掌,否则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从解剖的角度上来讲,喙突的内下方为臂丛神经和腋动脉;三角肌肱骨外科颈处,易伤及腋神经;三角肌下端后侧缘处为桡神经沟。针刀治疗肩周炎的过程中,要避免伤及这些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临床操作一定要规范。配合手法在患肩部进行推拿治疗,可以加强该处的血液循环,缓解相关肌肉的紧张痉挛,帮助炎性产物和水肿的吸收,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解除疼痛,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小针刀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疗效巩固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