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每个人的。”
一、“区域内职教资源均衡”等相关概念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给予全体受教育者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发展状态。“区域”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与周围或邻近部分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本文中所有涉及到的“区域内”指的是“××市”范围内,是指该市所辖制的包括区在内的狭义范围,不包括所辖制的下级县及县级市的广义范围。
“基于教育公平的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均衡”指的是在某个市区范围内,为确保每个受职业教育者的教育公平,让他们享受平等的中职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二、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分布现状
区域内的职教资源分布现状主要体现在实训基地建设(硬件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软件资源)这两个方面的不均衡。
1.实训基地建设(硬件资源)不均衡
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政府投入,政府对学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学校发展的状况。目前,市直管的中等职业学校,在经费上的投入较大;而区管中职学校的政府投资就相形见绌了,学生的实训条件也得不到保障。这一严峻的现实,给区属中职学校的发展形成了一道不容忽视的障碍。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同一区域内就读于这两类学校的中职学生,在职教资源的享用上就是不平等的。
2.师资队伍建设(软件资源)不均衡
师资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软件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学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区域内,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和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师资力量上。具体表现为是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硕士研究生比例,“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就读于这两类学校的中职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三、基于教育公平的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均衡模式
基于教育公平的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均衡模式是促进该地区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1.服务地方经济,有效整合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符合。同一区域内,政府要加以调控,以“服务地方经济、瞄准市场需求”为目标,将区域内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有效整合,使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将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办出特色,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政府企业联手,建立区域公共实训基地
建立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由学校进行具体管理。该区域内的学生平等地享有实践锻炼机会;也可以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的需求,给出实训锻炼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的就业进行准备性训练。举例说明,对于精密模具专业,可以和富士康模具公司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进行按照富士康集团的生产要求进行具体的实训锻炼,该学生毕业以后去富士康公司工作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对于企业来讲,少了培训新手的过程和费用;对于学校来讲,学生的就业得到了保证,提高了就业率;对于政府而言,培养了技术型工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既促进了地方中职教育的公平,又使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获益,何乐而不为呢?
3.促进师资流通,建立区域公共师资团队
同一区域内,要促进教师的流通,建立一支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域公共师资团队,并加强该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应放在强化区域内公共师资团队的技能培训上。要鼓励专业教师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下厂锻炼、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方式,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积累实训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使专业理论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转变。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区域内中职学校合理的专业设置、公共的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可以使受中职教育的人员享受平等的职教资源。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一、“区域内职教资源均衡”等相关概念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给予全体受教育者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发展状态。“区域”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与周围或邻近部分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本文中所有涉及到的“区域内”指的是“××市”范围内,是指该市所辖制的包括区在内的狭义范围,不包括所辖制的下级县及县级市的广义范围。
“基于教育公平的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均衡”指的是在某个市区范围内,为确保每个受职业教育者的教育公平,让他们享受平等的中职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二、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分布现状
区域内的职教资源分布现状主要体现在实训基地建设(硬件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软件资源)这两个方面的不均衡。
1.实训基地建设(硬件资源)不均衡
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政府投入,政府对学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学校发展的状况。目前,市直管的中等职业学校,在经费上的投入较大;而区管中职学校的政府投资就相形见绌了,学生的实训条件也得不到保障。这一严峻的现实,给区属中职学校的发展形成了一道不容忽视的障碍。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同一区域内就读于这两类学校的中职学生,在职教资源的享用上就是不平等的。
2.师资队伍建设(软件资源)不均衡
师资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软件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学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区域内,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和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师资力量上。具体表现为是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硕士研究生比例,“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就读于这两类学校的中职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三、基于教育公平的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均衡模式
基于教育公平的区域内,中职教育资源均衡模式是促进该地区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1.服务地方经济,有效整合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符合。同一区域内,政府要加以调控,以“服务地方经济、瞄准市场需求”为目标,将区域内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有效整合,使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将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办出特色,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政府企业联手,建立区域公共实训基地
建立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由学校进行具体管理。该区域内的学生平等地享有实践锻炼机会;也可以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的需求,给出实训锻炼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的就业进行准备性训练。举例说明,对于精密模具专业,可以和富士康模具公司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进行按照富士康集团的生产要求进行具体的实训锻炼,该学生毕业以后去富士康公司工作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对于企业来讲,少了培训新手的过程和费用;对于学校来讲,学生的就业得到了保证,提高了就业率;对于政府而言,培养了技术型工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既促进了地方中职教育的公平,又使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获益,何乐而不为呢?
3.促进师资流通,建立区域公共师资团队
同一区域内,要促进教师的流通,建立一支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域公共师资团队,并加强该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应放在强化区域内公共师资团队的技能培训上。要鼓励专业教师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下厂锻炼、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方式,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积累实训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使专业理论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转变。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区域内中职学校合理的专业设置、公共的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可以使受中职教育的人员享受平等的职教资源。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