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但是,不少学生几乎不会把一件事写具体,许多老师都感到头疼,孩子们也一筹莫展。因此,本文探讨小学四年级的习作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關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230
语文作文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作文教学最关键的还是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生活、收集素材的习惯。我们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好各种活动的契机,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联系生活,学生学会观察
习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只有源于细心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让写作内容真实、理智而生动。让学生牢记好作文口诀《观察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运用,轻轻松松地学会“摄取生活材料”,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写作。
例如:四年级《爬山虎的脚》一课学习时。教师明确课文的介绍重点——爬山虎的脚。对于爬山虎这个植物,教师教给学生观察认知的方法。教师通过读文选图这种有趣又充满思辨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并了解作者之所以能将爬山虎的脚介绍清楚是源于仔细观察。最后采用读文本、分步骤、观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清了爬山虎的脚往上爬的过程,并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观察的连续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详略得当和用词的精准。在本课作为习作案例后,教师请学生仿写《爬山虎的脚》。学生们用到了爬山虎一文中的观察手法,进行习作迁移。有的学生写自己在楼顶观察到的丝瓜:“丝瓜的根长在护栏边的土堆里,茎却爬在护栏上,丝瓜的叶子呈“山”字形。”有关丝瓜生长环境的空间感就写出来了。学生接着对“丝瓜叶”和“丝瓜藤”展开了细致的描写。写到丝瓜花:“瓜叶间开着几朵淡黄色的丝瓜花,里面有数也数不清的绒毛。时不时有蚂蚁光顾,我猜那里面可能有香甜的花蜜吧!花的中间有五根淡黄色的花蕊,有的像是被揉成一团团的黄色纸,有的如同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蘑菇”。”,总之,学生作文里有粗糙的丝瓜叶,五棱形的丝瓜藤,淡黄色的丝瓜花,花萼,丝瓜,丝瓜的手——细丝等等。
二、拓展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源头活水是生活,是阅读。平时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积累写作语言和写作素材,这样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才能写出生动的作品。从书本中汲取精华,培养学生读书习惯,营造读书氛围,拓宽阅读的面,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都可以读,还要挖掘阅读深度收到实效。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让读为写助力。做到“读思结合”、 “读记结合”、 “读写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取舍”。养成学生圈点批注的好习惯;学生要有摘抄本,经常背国学经典和时文中一些精彩文段,日积月累增强文化积淀;列提纲从整体上把握所读文章,从布局谋篇上借鉴;建立读书存折,记录所读书目及时间。
例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从量变到质变。在阅读教学中有读写结合的练笔,也可经常开展专项的小练笔训练。由仿句到仿段、仿篇,从仿语、仿意和仿势等方面训练,“螺旋式”上升;续写、引写、扩写、改编、故事新编;将几个词镶嵌进文中(顺序可打乱),规定字数(比如300字左右),进行联词作文等。在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中,要十分注意阅读活动外延的拓展,寓阅读于交流、竞赛、运用、评比等系列兴趣浓郁的活动之中,诸如晨读的“经典诵读”,每节语文课前的“美文欣赏”“说事拉理”,下午课前十分钟的“百家讲坛”,每周进行札记评比交流等,遇到意见有争执的就把它当成是辩题举行辩论赛。这些活动寓读于乐、生动有趣、吸引力强,贯穿于整个课外阅读活动的始终,学生参与其中,其乐无穷。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之星”等评选来规范、促进阅读活动开展,使之落在实处、富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采用多元评价
注重学生的习作兴趣的培养;重视修改在习作中的作用。重视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学生在习作原文上做出的修改,教师应当给出自己的点评,如有必要还需给出一定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作文讲评课,教师采取的是学生互评互改的作文讲评方式,从字、词、句、段、篇五个方面,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意识。习作题目是《难忘的一次活动》,有学生以此为标题写了一次在班级里师生辩论的事件。教师就此题目点题说:“”遇到‘难忘的一次活动’这样宽泛的题目,我们应该把它具体化,突显记叙内容,这样写起来容易入题。我们在通读原文后,建议题目修改成《一次班级辩论会》,这样一看就知写的是什么内容,起到了标题应有的作用,当然,也完全符合“难忘的一次活动”的主题。原文作文为五段,师生合作,分段修改点评。在较为简短的原文第一、二段,师生讨论。有学生建议在开篇第一段加上“班级辩论会即将开战”,是为点题,更加凸显主题。显然也有学生注意到了第二段叙述层次的前后顺序问题,于是大家调整句子顺序,主次令读者一目了然。原文第三段修改,教师提议以辩论的阶段性分段,将长长的一整段分成递进的三段。有学生注意到叙述交代的详与略。加了一个“对方”,以强调是对方先开战。同样合适的位置加上“我方”,聪明的学生给出理由:这样不仅强调了双方的论战阵营,也增强了现场感。原文第四段和第五段,对于活动类叙作文教师给出了一点提示,学生也在原文评价修改中添加了比喻等手法,将第五段结尾画蛇添足的地方去掉。总之,整个讲评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互批互改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锻炼了综合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指导阅读,习作积累(生活、阅读、情感)、表达、运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爱上习作;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仿写;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记录的习惯;教师上好作文评改,教会评改作文的方法,训练学生评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淑娟. 生活·积累·表达——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探讨[J]. 华夏教师, 2017(02):41-42.
[2]康玉华. 浅谈"三性教育"背景下中年级作文教学[J]. 考试周刊, 2017(29):188.
關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230
语文作文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作文教学最关键的还是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生活、收集素材的习惯。我们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好各种活动的契机,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联系生活,学生学会观察
习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只有源于细心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让写作内容真实、理智而生动。让学生牢记好作文口诀《观察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运用,轻轻松松地学会“摄取生活材料”,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写作。
例如:四年级《爬山虎的脚》一课学习时。教师明确课文的介绍重点——爬山虎的脚。对于爬山虎这个植物,教师教给学生观察认知的方法。教师通过读文选图这种有趣又充满思辨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并了解作者之所以能将爬山虎的脚介绍清楚是源于仔细观察。最后采用读文本、分步骤、观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清了爬山虎的脚往上爬的过程,并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观察的连续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详略得当和用词的精准。在本课作为习作案例后,教师请学生仿写《爬山虎的脚》。学生们用到了爬山虎一文中的观察手法,进行习作迁移。有的学生写自己在楼顶观察到的丝瓜:“丝瓜的根长在护栏边的土堆里,茎却爬在护栏上,丝瓜的叶子呈“山”字形。”有关丝瓜生长环境的空间感就写出来了。学生接着对“丝瓜叶”和“丝瓜藤”展开了细致的描写。写到丝瓜花:“瓜叶间开着几朵淡黄色的丝瓜花,里面有数也数不清的绒毛。时不时有蚂蚁光顾,我猜那里面可能有香甜的花蜜吧!花的中间有五根淡黄色的花蕊,有的像是被揉成一团团的黄色纸,有的如同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蘑菇”。”,总之,学生作文里有粗糙的丝瓜叶,五棱形的丝瓜藤,淡黄色的丝瓜花,花萼,丝瓜,丝瓜的手——细丝等等。
二、拓展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源头活水是生活,是阅读。平时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积累写作语言和写作素材,这样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才能写出生动的作品。从书本中汲取精华,培养学生读书习惯,营造读书氛围,拓宽阅读的面,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都可以读,还要挖掘阅读深度收到实效。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让读为写助力。做到“读思结合”、 “读记结合”、 “读写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取舍”。养成学生圈点批注的好习惯;学生要有摘抄本,经常背国学经典和时文中一些精彩文段,日积月累增强文化积淀;列提纲从整体上把握所读文章,从布局谋篇上借鉴;建立读书存折,记录所读书目及时间。
例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从量变到质变。在阅读教学中有读写结合的练笔,也可经常开展专项的小练笔训练。由仿句到仿段、仿篇,从仿语、仿意和仿势等方面训练,“螺旋式”上升;续写、引写、扩写、改编、故事新编;将几个词镶嵌进文中(顺序可打乱),规定字数(比如300字左右),进行联词作文等。在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中,要十分注意阅读活动外延的拓展,寓阅读于交流、竞赛、运用、评比等系列兴趣浓郁的活动之中,诸如晨读的“经典诵读”,每节语文课前的“美文欣赏”“说事拉理”,下午课前十分钟的“百家讲坛”,每周进行札记评比交流等,遇到意见有争执的就把它当成是辩题举行辩论赛。这些活动寓读于乐、生动有趣、吸引力强,贯穿于整个课外阅读活动的始终,学生参与其中,其乐无穷。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之星”等评选来规范、促进阅读活动开展,使之落在实处、富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采用多元评价
注重学生的习作兴趣的培养;重视修改在习作中的作用。重视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学生在习作原文上做出的修改,教师应当给出自己的点评,如有必要还需给出一定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作文讲评课,教师采取的是学生互评互改的作文讲评方式,从字、词、句、段、篇五个方面,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意识。习作题目是《难忘的一次活动》,有学生以此为标题写了一次在班级里师生辩论的事件。教师就此题目点题说:“”遇到‘难忘的一次活动’这样宽泛的题目,我们应该把它具体化,突显记叙内容,这样写起来容易入题。我们在通读原文后,建议题目修改成《一次班级辩论会》,这样一看就知写的是什么内容,起到了标题应有的作用,当然,也完全符合“难忘的一次活动”的主题。原文作文为五段,师生合作,分段修改点评。在较为简短的原文第一、二段,师生讨论。有学生建议在开篇第一段加上“班级辩论会即将开战”,是为点题,更加凸显主题。显然也有学生注意到了第二段叙述层次的前后顺序问题,于是大家调整句子顺序,主次令读者一目了然。原文第三段修改,教师提议以辩论的阶段性分段,将长长的一整段分成递进的三段。有学生注意到叙述交代的详与略。加了一个“对方”,以强调是对方先开战。同样合适的位置加上“我方”,聪明的学生给出理由:这样不仅强调了双方的论战阵营,也增强了现场感。原文第四段和第五段,对于活动类叙作文教师给出了一点提示,学生也在原文评价修改中添加了比喻等手法,将第五段结尾画蛇添足的地方去掉。总之,整个讲评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互批互改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锻炼了综合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指导阅读,习作积累(生活、阅读、情感)、表达、运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爱上习作;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仿写;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记录的习惯;教师上好作文评改,教会评改作文的方法,训练学生评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淑娟. 生活·积累·表达——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探讨[J]. 华夏教师, 2017(02):41-42.
[2]康玉华. 浅谈"三性教育"背景下中年级作文教学[J]. 考试周刊, 2017(2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