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将运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中“二元对立”方法解析《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自身的两组对立: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通过对比这两组独立,找出保罗身份危机的成因。
关键词: 《儿子与情人》,二元对立,身份危机
Abstract: By method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Structural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binary oppositions in protagonist, Paul himself, in Sons and Lovers:mental and physical, reason and sensibility. By comparing the two binary oppositions, this paper will find out the causes of Paul’s identity crisis.
Key Words: Sons and Lovers, binary oppositions, identity crisis
【中圖分类号】 110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049-01
一、引言
《儿子与情人》围绕主人公保罗的一家展开。保罗的母亲莫雷尔夫人年轻时在一个舞会上,与保罗的父亲莫雷尔一见钟情,之后两人便不管不顾家庭、阶级的差异,缔结了婚姻。但好景不长,由于两人之间各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使得莫雷尔夫人渐渐对这段婚姻丧失了信心,继而开始把自己的一腔热情转嫁到了大儿子威廉的身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儿子英年早逝。在遭此打击后,莫雷尔夫人又把情感加倍地寄托到次子保罗的身上。在这种强烈、畸形的母爱保护下,保罗在情感中显得尤为矛盾与不知所措。第一段恋情是他与米丽亚姆之间“柏拉图”式的爱情。但米丽亚姆对人的精神的沉迷以及保罗母亲精神上对保罗的束缚,最终导致他们关系的破裂。(万莉,1998)第二段恋情是他与克莱拉之间“肉欲”的爱情。母亲并没有干涉过多。但是保罗自己意识到了,尽管他得到了肉体的满足,他的身心也没有变得真正完整。一直到母亲死后,保罗才在挣扎中找回自己的道路。
二、精神与肉体的对立
《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两段恋情都非常极端化。他与米丽亚姆之间是一种纯精神恋爱,而与克莱拉则是纯肉体上的恋爱。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极端是源于保罗在感情中分离了对于精神与肉体的需求。初恋时的保罗还是一个不谙情事的少年。他只是觉得与米丽亚姆在一起,分享诗歌、绘画,共同欣赏风景很有趣。但他实际上没有把米丽亚姆当作是恋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一直是一种十分抽象的神交,是纯粹的思想的交往,他只把它看作一种柏拉图式的友谊。(王巧俐译,2009,199)而他的初恋米丽亚姆是个在文明压抑下成长的少女,文明的教化和渴求浪漫的天性把她变成了一个柏拉图式的恋人。(杨笑青,赵越,2006)并且她高傲得认为只有她才与保罗有灵魂上的共鸣,因此是否有肉体上亲密的接触对她来说无足轻重。但实际上,这种纯粹的精神恋爱并不能使保罗完全得到满足。于是在与米丽亚姆分手后,他找到了克莱拉。与克莱拉之间的激情释放了他被压抑许久的需求。但他对于克莱拉肉体上的需求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他明白在激情得到释放后他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克莱拉也意识到了她并没有完全地得到保罗,因此拼命地想要抓住他,但全是徒劳,反而让保罗与她愈行愈远,最终与她分离。
两位恋人都没能让保罗满意,他没能体味到完整的爱情,却认识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对立关系。(杨笑青,赵越,2006)这使他进入痛苦的思索。在经历两段恋情后却依然得不到归属感,因此他不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完整的爱情以及对于未来情感道路的迷惘。
三、感性与理性
《儿子与情人》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了保罗的父亲莫雷尔与母亲莫雷尔夫人的婚姻生活。这一段看似与保罗自身并无多大关联,但实际上揭示了保罗身份危机的成因。保罗的父亲莫雷尔是一名普通的矿工,生活信条就是“依附情感,享受生活”(胡亚敏,1999)。他可以看作是感性的代表。而莫雷尔夫人从小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崇尚理智,追求成功”(胡亚敏,1999)是她的人生目标。可以把她看作是理性的代表。这个由于一时冲动而结合产生的婚姻,由于互相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调和,因此性格中迥异的部分为他们日后不幸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伏笔。除此之外,小说创作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为资本家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整个社会都浸淫在一种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氛围之中,因此这也毫无疑问是一个崇尚理性的时代。但这些负面的情绪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压迫下,无法在外部找到一个宣泄的窗口。因此酗酒、虐待妻子成了他发泄心头烦恼和忘却疲劳的途径。(万莉,1998)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四个子女成长在一个以母亲为主导,而父亲近乎于“缺失”的家庭之中。
四、结语
主人公保罗由于受其家庭的影响,一直在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中彷徨。但文章的最后,在保罗经过母亲去世这一重大打击的彻底洗礼后,他似乎终于找到了这两组对立的平衡点,重新回归到了喧闹而又充满光明的世俗社会。而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只有保持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能坚守住真正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王巧俐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2] 胡亚敏,“理智与情感在现代文明中的撞击——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1999:35。
[3] 万莉,“劳伦斯精神自我的成长与“柏拉图式恋爱”的关系——《儿子与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1998:11-12。
[4] 杨笑青 赵越,“解读劳伦斯的二元论创作思想”,《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006:307
关键词: 《儿子与情人》,二元对立,身份危机
Abstract: By method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Structural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binary oppositions in protagonist, Paul himself, in Sons and Lovers:mental and physical, reason and sensibility. By comparing the two binary oppositions, this paper will find out the causes of Paul’s identity crisis.
Key Words: Sons and Lovers, binary oppositions, identity crisis
【中圖分类号】 110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049-01
一、引言
《儿子与情人》围绕主人公保罗的一家展开。保罗的母亲莫雷尔夫人年轻时在一个舞会上,与保罗的父亲莫雷尔一见钟情,之后两人便不管不顾家庭、阶级的差异,缔结了婚姻。但好景不长,由于两人之间各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使得莫雷尔夫人渐渐对这段婚姻丧失了信心,继而开始把自己的一腔热情转嫁到了大儿子威廉的身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儿子英年早逝。在遭此打击后,莫雷尔夫人又把情感加倍地寄托到次子保罗的身上。在这种强烈、畸形的母爱保护下,保罗在情感中显得尤为矛盾与不知所措。第一段恋情是他与米丽亚姆之间“柏拉图”式的爱情。但米丽亚姆对人的精神的沉迷以及保罗母亲精神上对保罗的束缚,最终导致他们关系的破裂。(万莉,1998)第二段恋情是他与克莱拉之间“肉欲”的爱情。母亲并没有干涉过多。但是保罗自己意识到了,尽管他得到了肉体的满足,他的身心也没有变得真正完整。一直到母亲死后,保罗才在挣扎中找回自己的道路。
二、精神与肉体的对立
《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两段恋情都非常极端化。他与米丽亚姆之间是一种纯精神恋爱,而与克莱拉则是纯肉体上的恋爱。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极端是源于保罗在感情中分离了对于精神与肉体的需求。初恋时的保罗还是一个不谙情事的少年。他只是觉得与米丽亚姆在一起,分享诗歌、绘画,共同欣赏风景很有趣。但他实际上没有把米丽亚姆当作是恋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一直是一种十分抽象的神交,是纯粹的思想的交往,他只把它看作一种柏拉图式的友谊。(王巧俐译,2009,199)而他的初恋米丽亚姆是个在文明压抑下成长的少女,文明的教化和渴求浪漫的天性把她变成了一个柏拉图式的恋人。(杨笑青,赵越,2006)并且她高傲得认为只有她才与保罗有灵魂上的共鸣,因此是否有肉体上亲密的接触对她来说无足轻重。但实际上,这种纯粹的精神恋爱并不能使保罗完全得到满足。于是在与米丽亚姆分手后,他找到了克莱拉。与克莱拉之间的激情释放了他被压抑许久的需求。但他对于克莱拉肉体上的需求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他明白在激情得到释放后他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克莱拉也意识到了她并没有完全地得到保罗,因此拼命地想要抓住他,但全是徒劳,反而让保罗与她愈行愈远,最终与她分离。
两位恋人都没能让保罗满意,他没能体味到完整的爱情,却认识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对立关系。(杨笑青,赵越,2006)这使他进入痛苦的思索。在经历两段恋情后却依然得不到归属感,因此他不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完整的爱情以及对于未来情感道路的迷惘。
三、感性与理性
《儿子与情人》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了保罗的父亲莫雷尔与母亲莫雷尔夫人的婚姻生活。这一段看似与保罗自身并无多大关联,但实际上揭示了保罗身份危机的成因。保罗的父亲莫雷尔是一名普通的矿工,生活信条就是“依附情感,享受生活”(胡亚敏,1999)。他可以看作是感性的代表。而莫雷尔夫人从小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崇尚理智,追求成功”(胡亚敏,1999)是她的人生目标。可以把她看作是理性的代表。这个由于一时冲动而结合产生的婚姻,由于互相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调和,因此性格中迥异的部分为他们日后不幸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伏笔。除此之外,小说创作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为资本家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整个社会都浸淫在一种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氛围之中,因此这也毫无疑问是一个崇尚理性的时代。但这些负面的情绪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压迫下,无法在外部找到一个宣泄的窗口。因此酗酒、虐待妻子成了他发泄心头烦恼和忘却疲劳的途径。(万莉,1998)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四个子女成长在一个以母亲为主导,而父亲近乎于“缺失”的家庭之中。
四、结语
主人公保罗由于受其家庭的影响,一直在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中彷徨。但文章的最后,在保罗经过母亲去世这一重大打击的彻底洗礼后,他似乎终于找到了这两组对立的平衡点,重新回归到了喧闹而又充满光明的世俗社会。而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只有保持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能坚守住真正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王巧俐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2] 胡亚敏,“理智与情感在现代文明中的撞击——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1999:35。
[3] 万莉,“劳伦斯精神自我的成长与“柏拉图式恋爱”的关系——《儿子与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1998:11-12。
[4] 杨笑青 赵越,“解读劳伦斯的二元论创作思想”,《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0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