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大多数小学目前都比较缺乏对写作进行具体指导,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前进步伐。本文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综合前人写作教学的经验并加以思考,进一步完善对小学生作文进行具体指导的方法。
【关键词】写作教学;具体指导;小学语文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若把小学生比作泥土,那么教师就是雕塑家。几年过后,泥土会变成烂泥或者是普通雕塑,亦或是会成为精致的艺术品,就要看教师了。尽管具体指导对学生如此重要,然而在写作教学中具体指导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阅读大量范文,或者是给学生一些模板,然后让他们套用模板练习写作,自己摸索出写作的窍门;二是注重写作知识的讲解,教给他们写作技法。这两种方式,都没有给学生提供具体切实可行的指导。由于缺乏写作过程的具体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就没法得到解决,导致出现学生“谈作文色变”的情况。为了解决学生畏写作文的状况,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本文主要从写作前的指导、写作中的指导以及写作后的指导三个方面入手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
一、写作前的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平时活动范围局限在学校或者家里,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有的学生还不懂观察和积累,以致写起作文来没有东西可写。之前笔者教过的学生,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他们通常写到300字左右就已经写不下去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他们缺少生活体验,不懂观察和积累,不懂怎样去获取作文材料。教师在写作前的指导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怎样获取作文材料上。获取作文材料的路径有四条,分别是从生活中获取、从阅读中获取、从观察中获取、从网络中获取。
(一)从生活中获取
2011年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其实,这就表明了作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便是作文最好的素材库。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生活素材库,把自己在家、在学校以及在社会的点滴用笔记录下来。家庭生活的素材库可包括:亲人的故事或者成长经历、与亲人生活的日常(碰撞、摩擦或者感动、温暖)、自己与宠物的点滴、植物的养成、手工DIY等。学校生活的素材库可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的故事、同学的故事、与同学发生的点点滴滴、班级的大小事件等。社会生活的素材库可包括:抗疫逆行者的故事、自己所在街道的变化、流浪猫狗等。安排学生建立素材库之后,从每天的上课时间里抽5-8分钟出来,让2位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积累到的素材,进行素材共享。这样一来,既能检查学生素材积累的情况,也能让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分享中得到锻炼,还能让他们在共享中扩大自己的素材库。
(二)从阅读中获取
小学生年龄还小,缺乏阅历,很多事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閱读来填补人生中的空缺,阅读时亦能发现许多好的素材。从阅读中获取素材可分两个方面:一是从阅读教材中获取,二是从阅读名著或课外优秀文章中获取。教材中其实也有许多有价值的素材,例如,《慈母情深》《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猫》《荷花》《圆明园的毁灭》《草原》等,这些教材内容,从范围上看包含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从文体上看包含了叙事、写景、写人、写物类。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可以引导、提醒学生从课文中积累素材,培养他们的素材积累意识。除了教材外,许多名著和课外优秀文章中也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可以构建高效课堂,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就别拖到课下。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鼓励他们边看边写读书笔记。
(三)从观察中获取
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基本渠道。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很容易跳过这一步,或者草草了事,带学生外出观察事物,观察完后就让学生开始写作文了。这样就如同走马观花,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样的观察对写作完全起不到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应该是要让他们带着目的去认识一件事物。在开始观察前,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在观察的时候把事物拍下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取到写作的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观察得来的内容具体化,把自己的所读所感写下来,并配上观察时拍的照片,图文并茂,加深记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四)从网络中获取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素材的途径也就更广了。在网络中,有着丰富的资源,是学生写作庞大的素材库。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去获取有利的信息,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打游戏上。教师可推荐一些启发性和富有内涵的电影、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比的视频以及一些微信上的优秀文学推文给学生看。在课堂上,可以跟学生分享一下当天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利用网络搜索并了解热点,然后积累下来。
二、写作中的指导
王荣生教授提出,中小学的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这样的现状:从学生正式开始写作的过程,以及学生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几乎没有进行指导。
其实,这一部分的写作,是问题出现最多的,最需要教师指导的。笔者认为,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主要包括审题、立意、结构的安排、遣词造句四个方面。
(一)审题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审不好题,作文就会偏题或者离题,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审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明晰写作的要求,告诉学生审题时不能心急,要做足准备工作再去构思我们的文章。在看题目时,可以教学生把要求划下来,看清题目要求我们写的文体、字数和要求我们写的内容。
不同的作文题型,写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指导学生审题,首先要判断出是什么题型的作文。小学阶段以命题作文为主,包括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文眼,也就是题目的关键词,例如,《总会想起那张照片》,题目的文眼就是表示频率的“总”字,写作时只要扣住“总”这个字就可以避免出现离题、偏题的情况了。半命题作文审题时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的意思,再根据提示获取对填空的限制与要求,然后再选取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充进去。 (二)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写作意向,表达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即向读者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想让文章脱颖而出、不落俗套,立意除了达到正确这一基本要求外,还要往“高”处想和新颖。往“高”处想,就是文章不仅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还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意义。新颖就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新的启示。为了令立意达到“高”和新颖,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办法:1.确立中心时,转换视角看问题,打破常规思维。就拿“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来说,小伙伴们想的是怎样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想的是怎样让水离开人。例如,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
【关键词】写作教学;具体指导;小学语文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若把小学生比作泥土,那么教师就是雕塑家。几年过后,泥土会变成烂泥或者是普通雕塑,亦或是会成为精致的艺术品,就要看教师了。尽管具体指导对学生如此重要,然而在写作教学中具体指导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阅读大量范文,或者是给学生一些模板,然后让他们套用模板练习写作,自己摸索出写作的窍门;二是注重写作知识的讲解,教给他们写作技法。这两种方式,都没有给学生提供具体切实可行的指导。由于缺乏写作过程的具体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就没法得到解决,导致出现学生“谈作文色变”的情况。为了解决学生畏写作文的状况,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本文主要从写作前的指导、写作中的指导以及写作后的指导三个方面入手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
一、写作前的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平时活动范围局限在学校或者家里,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有的学生还不懂观察和积累,以致写起作文来没有东西可写。之前笔者教过的学生,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他们通常写到300字左右就已经写不下去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他们缺少生活体验,不懂观察和积累,不懂怎样去获取作文材料。教师在写作前的指导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怎样获取作文材料上。获取作文材料的路径有四条,分别是从生活中获取、从阅读中获取、从观察中获取、从网络中获取。
(一)从生活中获取
2011年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其实,这就表明了作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便是作文最好的素材库。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生活素材库,把自己在家、在学校以及在社会的点滴用笔记录下来。家庭生活的素材库可包括:亲人的故事或者成长经历、与亲人生活的日常(碰撞、摩擦或者感动、温暖)、自己与宠物的点滴、植物的养成、手工DIY等。学校生活的素材库可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的故事、同学的故事、与同学发生的点点滴滴、班级的大小事件等。社会生活的素材库可包括:抗疫逆行者的故事、自己所在街道的变化、流浪猫狗等。安排学生建立素材库之后,从每天的上课时间里抽5-8分钟出来,让2位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积累到的素材,进行素材共享。这样一来,既能检查学生素材积累的情况,也能让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分享中得到锻炼,还能让他们在共享中扩大自己的素材库。
(二)从阅读中获取
小学生年龄还小,缺乏阅历,很多事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閱读来填补人生中的空缺,阅读时亦能发现许多好的素材。从阅读中获取素材可分两个方面:一是从阅读教材中获取,二是从阅读名著或课外优秀文章中获取。教材中其实也有许多有价值的素材,例如,《慈母情深》《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猫》《荷花》《圆明园的毁灭》《草原》等,这些教材内容,从范围上看包含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从文体上看包含了叙事、写景、写人、写物类。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可以引导、提醒学生从课文中积累素材,培养他们的素材积累意识。除了教材外,许多名著和课外优秀文章中也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可以构建高效课堂,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就别拖到课下。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鼓励他们边看边写读书笔记。
(三)从观察中获取
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基本渠道。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很容易跳过这一步,或者草草了事,带学生外出观察事物,观察完后就让学生开始写作文了。这样就如同走马观花,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样的观察对写作完全起不到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应该是要让他们带着目的去认识一件事物。在开始观察前,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在观察的时候把事物拍下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取到写作的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观察得来的内容具体化,把自己的所读所感写下来,并配上观察时拍的照片,图文并茂,加深记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四)从网络中获取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素材的途径也就更广了。在网络中,有着丰富的资源,是学生写作庞大的素材库。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去获取有利的信息,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打游戏上。教师可推荐一些启发性和富有内涵的电影、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比的视频以及一些微信上的优秀文学推文给学生看。在课堂上,可以跟学生分享一下当天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利用网络搜索并了解热点,然后积累下来。
二、写作中的指导
王荣生教授提出,中小学的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这样的现状:从学生正式开始写作的过程,以及学生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几乎没有进行指导。
其实,这一部分的写作,是问题出现最多的,最需要教师指导的。笔者认为,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主要包括审题、立意、结构的安排、遣词造句四个方面。
(一)审题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审不好题,作文就会偏题或者离题,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审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明晰写作的要求,告诉学生审题时不能心急,要做足准备工作再去构思我们的文章。在看题目时,可以教学生把要求划下来,看清题目要求我们写的文体、字数和要求我们写的内容。
不同的作文题型,写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指导学生审题,首先要判断出是什么题型的作文。小学阶段以命题作文为主,包括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文眼,也就是题目的关键词,例如,《总会想起那张照片》,题目的文眼就是表示频率的“总”字,写作时只要扣住“总”这个字就可以避免出现离题、偏题的情况了。半命题作文审题时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的意思,再根据提示获取对填空的限制与要求,然后再选取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充进去。 (二)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写作意向,表达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即向读者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想让文章脱颖而出、不落俗套,立意除了达到正确这一基本要求外,还要往“高”处想和新颖。往“高”处想,就是文章不仅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还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意义。新颖就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新的启示。为了令立意达到“高”和新颖,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办法:1.确立中心时,转换视角看问题,打破常规思维。就拿“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来说,小伙伴们想的是怎样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想的是怎样让水离开人。例如,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