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研究组 甘肃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课题研究 课题编号:[2012]GSG182
摘要: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有效性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不再是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做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引导者,创新精神和相应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本文从1.新课程环境下呼吁教师角色转换;2.提高教师角色转换意识。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新课程迫使教师角色转换。
关键字:教师角色 转换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新课程转变,教师角色就必须发生质的变化,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促进者转化为引导者。那么,迫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新课程环境下呼吁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程改革迫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巨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跟着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与学生要互动互进。
首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进入信息时代,教师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面对新知识和信息更新,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知识面拓展,师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从而提高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启发智慧才是良师。过去,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做;今天,教师要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想。这就是教师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源,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寻找求知的渠道,教会学生学会对知识信息的判断和选择。使学生懂得现成知识的获取是需要孜孜探求所得。
因此,教师不再是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创新精神和相应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所以,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必将发生质的转变。
1.向促进者指导者转变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认真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向指导型转变,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指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2.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而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教师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传授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设计者。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扩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还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在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向综合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环境下,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教师不可能再囫囵吞枣的传授,对学科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教师要努力去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转换自身角色,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4.向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环境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恰当地制作课件,直观地将新的知识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间发展的新动向,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获取所学知识。现代化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从而迫使教师必须改变角色,这是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发生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二、提高教师角色的转换意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口号是教师角色意识的一种体现。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有教师的角色意识,也就是要有一种教师对学生的威信、尊严、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角色思考。角色意识渗透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文明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提高角色转换意识,以适应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改革,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1.做真正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新课程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方式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是把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新课程强调的教与学的交互方式。交互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而这真正的共同体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2.做创新型的研究者。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而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终身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见解和教育教学理论与同仁的观点不断碰撞,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3.做教学中的引导者。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自身要确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师生学习的对象不是预设的,是由教师和学生所共同探究的,并在探究中共同创造知识。所以,教师不仅是平等者,而应是学生的引导者。
4.做学习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环境下,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见识广,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拓展的知识宽。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开阔了学生视野,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获取了更宽阔的知识技能。往往有许多教师所不知道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承认自己的无力与无奈,承认自己某方面的无知,相对于学生来讲,教师只是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走一步而已。为此,我们要做一个永远的学习者,要不断的学习,并且主动向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是常常从学生那里得到不少的灵感与启发吗?因此,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学生,教师要以此为基点,真正地意识到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这股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与学生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社会合作,我们才能更快更好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环境下,必将给教师角色带来更大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走在时代的前列。
摘要: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有效性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不再是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做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引导者,创新精神和相应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本文从1.新课程环境下呼吁教师角色转换;2.提高教师角色转换意识。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新课程迫使教师角色转换。
关键字:教师角色 转换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新课程转变,教师角色就必须发生质的变化,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促进者转化为引导者。那么,迫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新课程环境下呼吁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程改革迫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巨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跟着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与学生要互动互进。
首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进入信息时代,教师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面对新知识和信息更新,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知识面拓展,师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从而提高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启发智慧才是良师。过去,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做;今天,教师要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想。这就是教师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源,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寻找求知的渠道,教会学生学会对知识信息的判断和选择。使学生懂得现成知识的获取是需要孜孜探求所得。
因此,教师不再是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创新精神和相应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所以,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必将发生质的转变。
1.向促进者指导者转变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认真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向指导型转变,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指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2.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而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教师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传授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设计者。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扩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还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在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向综合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环境下,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教师不可能再囫囵吞枣的传授,对学科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教师要努力去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转换自身角色,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4.向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环境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恰当地制作课件,直观地将新的知识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间发展的新动向,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获取所学知识。现代化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从而迫使教师必须改变角色,这是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发生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二、提高教师角色的转换意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口号是教师角色意识的一种体现。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有教师的角色意识,也就是要有一种教师对学生的威信、尊严、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角色思考。角色意识渗透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文明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提高角色转换意识,以适应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改革,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1.做真正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新课程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方式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是把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新课程强调的教与学的交互方式。交互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而这真正的共同体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2.做创新型的研究者。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而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终身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见解和教育教学理论与同仁的观点不断碰撞,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3.做教学中的引导者。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自身要确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师生学习的对象不是预设的,是由教师和学生所共同探究的,并在探究中共同创造知识。所以,教师不仅是平等者,而应是学生的引导者。
4.做学习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环境下,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见识广,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拓展的知识宽。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开阔了学生视野,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获取了更宽阔的知识技能。往往有许多教师所不知道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承认自己的无力与无奈,承认自己某方面的无知,相对于学生来讲,教师只是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走一步而已。为此,我们要做一个永远的学习者,要不断的学习,并且主动向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是常常从学生那里得到不少的灵感与启发吗?因此,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学生,教师要以此为基点,真正地意识到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这股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与学生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社会合作,我们才能更快更好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环境下,必将给教师角色带来更大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走在时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