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扎根高校应成为新常态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cl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一)“花儿”是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项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曲儿”
  流传在大西北广袤土地上的山野民歌“花儿”,2006年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范围,2009年被联合国纳入人类非遗项目保护范围。两次认定,体现了“花儿”独具特色的本质特点,使“花儿”迈上了两大台阶。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曲儿”,以它雅俗共赏的姿态登上大雅之堂。是非遗项目,就得保护和传承,真正体现它的文化价值。价值决定人们的认识,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高校,更应放下身段,克服偏见,以全新的认识和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一朵奇葩。
  (二)“花儿”文化是最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青海“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一支,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花儿”发源于河湟地区这一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相碰撞的高天厚土,受地理自然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曲令高亢、音乐生动、情感丰富、特色各异等多民族风格多元化文化的明显特征,形成了青海特色。特色形成,有赖于宏大而独特的文化背景。青海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融合,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汉族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民间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相融合,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宏大而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的青海“花儿”成为多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最具民族亲和力、最大民间认可度和最富青海特色。青海“花儿”的特点是,多样性地貌与多种气候影响了多样化的曲令;各个民族的习俗和传统理念相融,形成了多风格的语言;多元文化共存和多民族共有培育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形象。迄今为止,“花儿”已从东部走向西部,从农村走进城市,从田野登上舞台,从“野曲儿”变为特色艺术,登堂入室,“花儿”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显然,“花儿”已成为富有个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显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青藏高原上民族和地方风味浓郁的“花儿”文化,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特殊文化粘合剂,日益显现着特色文化“以文化人”的社会功能、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受到人们关注。
  (三)五大优势决定了“花儿”是世界级的高雅艺术
  “花儿”文化的五大优势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历史悠久,有确切的记载表明,早在明代就已唱红河湟地区,其起源当在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地域辽阔,河湟“花儿”传唱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以及与四省区相连的陕西、内蒙、西藏、四川一些地区,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也在传唱;青海省境内,除玉树、果洛以外的所有州地市都有传唱。曲令众多,河湟“花儿”曲令至今多达200余种,成为民族和地域特色鲜明的音乐语言,旋律独特,感情丰富,生动形象,堪称高原音乐宝库。内涵深邃,唱词涉及社会历史、民情风俗、天文地理、民间传说、方言口语等许多方面,具有多门类多学科的文化研究价值,堪称地方文化“小百科”。民族众多,世居青海高原的9个兄弟民族热爱和传唱“花儿”,培育和繁荣“花儿”,使之具有极强的民族认同性,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特殊文化粘合剂。实践表明,青海“花儿”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表现了极强的生命力、传播力和渗透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全方位全景式的高雅艺术,可当之无愧地成为高校的一门学科。
  (四)传承和繁荣“花儿”是贯彻十八大关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
  这个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和市场经济直接联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成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的联合体,具有了经济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驰骋市场经济,开展竞争的平台;成为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和载体。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因此,文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中竞争激烈的一个方面军。它随着现代化经济竞争而日趋激烈,这种软实力对经济和社会进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体现其独特价值。青海“花儿”要想在新时期为民造福,走出高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必须放眼全球,放眼未来,用超前的思维构思未来,用全新的眼光认识未来。新的竞争,就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意的竞争。谁率先认识了未来,认识了自身,抢占了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高校应当理直气壮地将地方文化纳入国民教育大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花儿”讲座以及相关课程,切实改变身在青海、不知青海“花儿”的尴尬状况。
  (五)打造“花儿”品牌,高校应该率先垂范
  “花儿”文化品牌说,已在全省形成共识。“花儿”的传承,也逐渐呈现出原生态保护与创新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大趋势。作为前沿阵地的高校音乐艺术专业,已经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应当顺势而为,加快改革步伐,摈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走在全省前面,尽快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设立专业,抢占人才高地,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使“花儿”扎根高校,成为新常态。其实,这也是另类形式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六)时不我待,兄弟省区已经迈出了“花儿”扎根校园的步伐
  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需求就是教育的目标,平静的教坛也充满着竞争。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旧观念旧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模式。既需要战略眼光,也需要战术勇气,更需要速度和效益。让“花儿”扎根高校,宁夏已经走在前面。我们应急起直追,不失时机地乘着“传承经典,放飞梦想”,“花儿”进校园活动的东风,构筑起培养专门人才的坚固阵地。
  二、“花儿”扎根高校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一)必然性
  1、高校应该抢抓高层次保护与传承的机遇。决策的高层次,决定了保护与传承举措的高层次。高校应该抢抓机遇,让“花儿”落户扎根,这是一项关系到全社会在保护原生态“花儿”的同时,与时俱进,鼓励创新与发展,使之向艺术殿堂迈进,进而大规模培养专门人才的战略决策。这方面,高校责无旁贷。   2、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创业的理念和模式都是全新的,跨界竞争屡见不鲜。马云的网购,十几年尽赚14500亿,使众多的传统企业望尘莫及;苹果手机的市值6235亿美元高于165个国家的GDP;传统新华书店由原5000家萎缩到一半,而当当网购书的营业额相当于700家新华书店;腾讯凭借微信再入世界创新50强。这些事例说明,在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时,应以新思维面对新形势,勇于创新,拿出吃螃蟹的勇气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将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3、“花儿”的优势和特色是它进入高校的有利因素。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民歌完全具有“花儿”的优势和特色;也很少有一个文化像“花儿’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内涵。难道这些不是我们让它扎根高校的理由吗?
  4、高校要加快培养打造“花儿”品牌亟需的高端人才。打造品牌实际上是保护与传承两条腿走路举措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创新,需要精品,更需要众多的专门人才。而这些恰恰是目前的一个缺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门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脱节,高级人才培养没能跟上,先天不足,是教育界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
  5、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是高校艺术专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就是为发展地方经济与社会进步服务,地方的文化特色应该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地方的人才需求应该是学校的培养方向。当下的保护与传承,是一种社会行为。尤其是对草根阶层产生巨大影响的“花儿”的保护与传承,举全社会之力,才能取得实效。高校是其中一份子,有着优势和长处的音乐艺术专业,更应当仁不让。
  (二)可行性
  1、全社会形成品牌的共识,宝贵的民间资源,是“花儿”能扎根高校的外部有利因素。“花儿”品牌共识的形成,反映了一种社会的倾向和草根的愿望,这是难得的社会基础。有了这种基础,高校就有了选拔人才的富矿。富矿越广越多,人才选拔的概率就越大。“花儿”还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广阔的流传地域、广泛的民族认可度这些极为宝贵的民间资源,这使它成为全人类的文化。所有这些,无疑会增加办学信心,坚定办学方向。这些良好的外部因素,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最佳入口。
  2、关注和传承地方艺术的群众需求,是内部的有利因素。综上所述,办学必须和当地经济与社会紧密相连,做到息息相关,这是成功的保证。音乐艺术专业,应主动成为保护非遗和打造“花儿”品牌所需的人才基地,给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使他们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花儿”歌手张朵儿,之所以能够在声带小擞唱法的探索中获得成功,与她所受的高层次教育,高层次辅导是分不开的。
  3、高校已有的人才优势,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青海师大的音乐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广大师生的努力,饱含了所有领导和老师们的艰辛和心血。这些奋斗,是可贵的财富,也给“花儿”扎根高校,积累了宝贵的人才优势。这是办学所必须的软件,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是我们发挥正能量的保证。
  4、音乐专业的硬件优势,是设置相关专业的基础。逐步具有基本的硬件设施,是让“花儿”扎根高校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应看到资源的优势,坚定信心,开创新局面。
  5、西北五省区“花儿”人才奇缺,人才出口顺畅。“花儿”登上两大台阶后,兄弟省区纷纷采取举措,争抢奇葩落户。但人才奇缺成为创新的瓶颈,多次以优惠条件吸引我省歌手。情况表明,高级人才的渴求势头可至少持续10年,人才输送是顺畅的。
  6、青海师大已开设相关专业,取得成功的实践,是有力的借鉴。它就是再创辉煌的前提。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只争朝夕,迈开大步,坚定不移地沿着教改的正确方向迈进。
其他文献
西藏残牍,不分卷(移本)。不著撰人姓氏。清光绪三十一年,英兵入藏,达赖喇嘛出亡,诏以班禅额尔德尼留摄后藏,兼管全藏事务。英国派卧克纳入后藏,强迫班禅额尔德尼赴印,会见英太子。尔时驻藏办事大臣有泰极力阻止……而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商卓特巴等受印度政府运动遂怂其成行。于是年番闰九月十二日启程,由江孜过帕克里、靖西、亚东等处赴印晤英储。旋于十二月由印返,翌年正月十五日抵后藏。此书详载当时来往公牍,印政府之
期刊
近日,中宣部公布了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我省海北州祁连县文化图书馆、西宁市城中区石坡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海东市艺馨戏曲研究艺术剧团等11家单位受到表彰,这不仅是对我省基层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我省着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进群众文化福祉的生动体现。   “十三五”以来,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相关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
期刊
2018年3月25日至31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组织,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全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采取“理论教学+研讨交流+实地观摩”的形式开展。一、集中授课、强化理论。本次培训班力邀6名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和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紧紧围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主题为学员集中授课。二、交流研讨、共谋发展。组织学员围绕“青海
期刊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是青海省博物馆2018年牵头策划举办的重点巡回展览项目,该展览汇集了青海、陕西、甘肃、四川、宁夏、新疆、西藏七省区十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文物精品,全面、系统、集中地反映出唐蕃古道的繁荣盛况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风貌,再现了唐蕃古道这条线性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2018年11月30日——2019年3月5日,该展览首次在青海省博物馆对外展出,青海省博物馆也
期刊
近年来,青海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文明青海建设的核心主题,贯穿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融入到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凝聚价值共识,提高精神境界,培养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见诸行动,为青海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1、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加大媒体宣传教育力度。明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为新闻媒体宣传工作
期刊
引言  40年的光阴宛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回首来时路,眺望新征程,雄踞在世界屋脊,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厚重人文底蕴的高原省份———
期刊
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青海江河源文化研究会、青海省文化馆协会于2015年8月21日联合召开了“青海的抗战”学术研讨会。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参会的专家学者,会前大都做了一定的调研和深入思考,以正确的历史观对青海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特点及贡献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与探讨,使得这次研讨会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在结集出版的这部书稿就是这
期刊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的传统文化底蕴,展现非遗精彩魅力,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向更高水平发展,泰州市委宣传部、泰州市文广新局在去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于6月12日至18日,在泰州市體育馆成功举办了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的首届泰州非遗博览会。所辖市(区)的130多个非遗项目,80多名非遗传承人,以及10多家文化产业项目集中亮相博览会。博览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布展新颖,
期刊
人老了,忘性大,刚刚想起要办的事,转过身就忘了,本来手上拿着笔,却到处找笔,手上拿着筷子,却又到筷子篓去拿筷子,常常惹得自己和家人笑。但也怪,就是这样的老人,往往对旧事、往事、童年事却记得一清二楚,常常怀念它,回忆它。现在我把我忆起的一些零零碎碎的往事记录下来,名曰“童年往事拾碎”。  仙 河  我们家住在关防铺庐家场,门前有一条小河,名曰仙河,平时,水只有腰深,最深的潭,也只不过齐胸深。每到夏天
期刊
20年前,我刚刚上班不久,接到采访青海民间“花儿”艺术团的任务,由此认识了冶进元。  记得当时是去化隆群科演出,一辆车顶载满演出道具的小中巴,从西宁出发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到达。一路上挤挤匝匝的车里,年轻的演员、如今活跃在青海“花”坛的唱将们,又说又笑,好不热闹。唯有坐在司机后面座位上的冶进元,不声不响,捋着山羊胡,压低了头上的草帽,眯着眼睛看窗外,好像有很多的心思一样。  当晚,在群科一个尘土飞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