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加强越来越重要,而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但是我国的美术教学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为了使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得到改善,初中教师要对该方面的教学予以重视。其中,要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培训,而且要学会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
引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正在形成,并且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学习素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初中美术审美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素养得到提升。本文将针对如何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列出一些方法,为初中美术教师做基本参考。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教師对美术欣赏课不够重视
现阶段的教育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初中教师只根据中考试卷的题型培养学生,而学生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好学校,导致教师和家长都忽略了对学生素质以及艺术的培养,并且他们认为美术类学科学不学都没有关系[1]。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学生不认真,教师也不重视,而这种情况已经脱离了美术教学的初衷,即培养人的审美观。
(二)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过于死板
在实际的美术课堂上,大多数教师过于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其中对“文学”类的内容讲授的很多,而美术欣赏类的内容介绍的太少,有些教师会介绍,但只是一带而过,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没有欣赏的空间,只能和同学一起讨论,且讨论的也只是名作的经济价值而已。同时,这样的教学活动会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误解,会使学生认为评价美术作品好坏的基础就是看这个作品是否有经济价值,这就违背了艺术的初衷。
二、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美术教学课程的好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决定着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质量与学校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并且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审美能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其中,音乐、诗歌、文学方面的涉及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审美能力与教学能力[2]。另外,教师讲课的最高要求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幽默、热情,并且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以“开拓他们的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准。
(二)让学生作为美术课程的主体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仅仅处于低级状态,对于画的风格、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本不知道从何得知,如何下手进行分析。为了打破这样尴尬的情景,教师要通过将课堂分为两个课时来提高学生美术的欣赏能力。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中国人物画,并且从各个方面剖析画的风格及所表达的情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对画进行分析欣赏,从而改变现状,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在第一课时内,教师将课本中出现的中国人物画进行了划分,且划分为三种类型:神话传说人物;王侯将相;普通人物[3]。这三类的风格可谓天差地别、别有洞天。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人物画,使学生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进程。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步辇图》和《幽篁坐啸图》两幅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并让他们互相讨论,讲解作品的欣赏方法。
在第二课时中,教师布置课堂人物,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分组进行完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了解,且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教学、科技促学
课堂教学本身是非常严谨的,但是这种环境会使学生倍感压力,而且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聊,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科技的优点,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图片、音乐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激发他们了解某个事物最好的办法。其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要将学生带带室外,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这样做的原因是大自然的美能够刺激他们的绘画灵感以及审美的感知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其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作品,了解作品的风格以及所表达的感情。同时,教师要通过不同美术作品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兰.探究构建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课堂的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172.
[2]郑和青,闫荣妮.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8,2011:192.
[3]卢丽.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67-68.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
引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正在形成,并且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学习素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初中美术审美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素养得到提升。本文将针对如何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列出一些方法,为初中美术教师做基本参考。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教師对美术欣赏课不够重视
现阶段的教育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初中教师只根据中考试卷的题型培养学生,而学生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好学校,导致教师和家长都忽略了对学生素质以及艺术的培养,并且他们认为美术类学科学不学都没有关系[1]。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学生不认真,教师也不重视,而这种情况已经脱离了美术教学的初衷,即培养人的审美观。
(二)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过于死板
在实际的美术课堂上,大多数教师过于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其中对“文学”类的内容讲授的很多,而美术欣赏类的内容介绍的太少,有些教师会介绍,但只是一带而过,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没有欣赏的空间,只能和同学一起讨论,且讨论的也只是名作的经济价值而已。同时,这样的教学活动会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误解,会使学生认为评价美术作品好坏的基础就是看这个作品是否有经济价值,这就违背了艺术的初衷。
二、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美术教学课程的好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决定着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质量与学校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并且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审美能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其中,音乐、诗歌、文学方面的涉及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审美能力与教学能力[2]。另外,教师讲课的最高要求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幽默、热情,并且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以“开拓他们的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准。
(二)让学生作为美术课程的主体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仅仅处于低级状态,对于画的风格、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本不知道从何得知,如何下手进行分析。为了打破这样尴尬的情景,教师要通过将课堂分为两个课时来提高学生美术的欣赏能力。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中国人物画,并且从各个方面剖析画的风格及所表达的情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对画进行分析欣赏,从而改变现状,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在第一课时内,教师将课本中出现的中国人物画进行了划分,且划分为三种类型:神话传说人物;王侯将相;普通人物[3]。这三类的风格可谓天差地别、别有洞天。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人物画,使学生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进程。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步辇图》和《幽篁坐啸图》两幅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并让他们互相讨论,讲解作品的欣赏方法。
在第二课时中,教师布置课堂人物,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分组进行完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了解,且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教学、科技促学
课堂教学本身是非常严谨的,但是这种环境会使学生倍感压力,而且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聊,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科技的优点,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图片、音乐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激发他们了解某个事物最好的办法。其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要将学生带带室外,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这样做的原因是大自然的美能够刺激他们的绘画灵感以及审美的感知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其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作品,了解作品的风格以及所表达的感情。同时,教师要通过不同美术作品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兰.探究构建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课堂的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172.
[2]郑和青,闫荣妮.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8,2011:192.
[3]卢丽.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