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核心素养”在新课改中的基础性地位,指明了新课改的方向。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方法、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要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加强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首先要全面提高政治教师的素养
  1.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师德形象
  只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所信服,才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培养学生的素养是不可能的。作为政治教师,就要端正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方向。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实施“青蓝工程”,发挥师傅的“传、帮、带”作用 老教师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学校要挑选师德好、业务精的老教师做青年教
  师的指导教师,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
  地成长,成为学校的骨干、为人师表、育人高手,为国树人。
  3.提升教育教学素养,富脑袋,长智慧,践技能
  课堂教学应做到几点:一是科学地制定好“三维目标,”目标正确才能形成良好的修养。二是善于激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多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三是提炼技巧。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创设非常轻松的课堂氛围,会留给学生充分探究思考的空间去引思,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并很巧妙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事半功倍。四是语言要幽默、生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学生的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更加吸引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修养。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
  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研究相关学科知识,以研促教。要以阅读、网络学习交流激发研究热情,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结合教学教学实际以课题立项引导专题性研究学生的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对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长期跟踪指导
  1.课前结合时政新闻演讲,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和理性精神
  政治课比较灵活,我们一直坚持课前5分钟“时政新闻演讲”,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新闻演讲活动,讲述自己关心的时政新闻、社会现象和国际形势。使同学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3]学生比较认真倾听和点评,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在提升了政治素养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指导学生从新闻中引出教材观点,寓理论于天下事,树立了正确的“三观”,从而获得普遍的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
  2.课堂教学要渗透情感与法治素材,培养法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出教学的引领作用,要注重知识的"深度"与教学情感的"温度",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由浅入深,不断深化、迁移,既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又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问题对话和情感、法治素材分析,经过学生思考后,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养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培育了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如讲授“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良的陋习: “随地吐痰、乱抛垃圾,乘车不排队……”。很多国人、学生认为这是小事,但外国许多重要城市的垃圾桶、厕所、公共场所旁边都写着一行中国字,要求我国公民要注意哦!在那些国家、地方还是小事吗? 这时,课堂上静悄悄的,显然,学生的情感被触动了。我们应该感到羞愧,更不能把国家的脸全丢了。教育学生要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维护公共卫生和安宁,维护国人的良好形象。须谨记“事虽小,勿乱为”,严守法,树形象,铸国魂。这些亲切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政活课并非枯燥无味,能为国树人、学会做人处事。
  3.构建课外活动型课程,引领学生参与公共活动,增强公民责任意识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具有主人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活动的实践经验;提高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构建学科逻辑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表现,立足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把教材理论应用到活动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主旨与乐趣,让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活动过程提升素养。让学生逐步增强对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一步明辨是非、端正态度,做一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公民。
  4.引领学生整合学科知识,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高中政治学科学习后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政治学科特征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态度、和精神面貌等。高考重视考查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学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和综合素养,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总之,高中政治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要坚信,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一、课程信念内涵  民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程信念,是教师在民族高中教学中形成的一种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认知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理解和判断的内化结果。这种信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教学对象的基本认知,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的判断,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课程信念具体分析  民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程信念主要由四个核心维度构成:课程本质的信念;课程价值的信念;课程改
期刊
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毫无疑问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每小学生都要从小学英语。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毕竟是第二语言,其学习和习得必须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学得快。正因如此,才有了卡通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可是,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卡通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这一方法也不例外。本文将试论卡通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背后的利弊,让教师们有所反思。  卡通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
期刊
养殖专业经过我校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有的养殖专业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等都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养殖课程进行系统改革势在必行。改革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同时结合社会需求、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对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期刊
语言学习者在接受性和产出性语言使用方面的诸多困难都来源于词汇的贫乏。对于缺乏听说环节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学习词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作为语言习得的一种手段和途径,阅读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词汇量的大小从侧面上决定了阅读理解的程度。词汇量小不仅限制着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最重要的是影响学生们阅读的信心。新课程的教材中生词量大,大部分生词都被涵盖在阅读文章
期刊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语言文字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加强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阅读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渗透于各学科当中。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是拓宽小学生知识视野、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完善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
期刊
学习是需要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双方共同合作的,它是一种合作关系,因此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更应该掌控学习的主动权,在自主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应用题,让不同的学生来做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只有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一味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答案,不仅缺少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思维自由的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刘云山也表示,要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具备丰富情感性、渊博知识性和鲜明时代性,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会是培育祖国有梦接班人的一方沃土。  一、语文课上的爱国教育  叶圣陶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而做人的基本道德情操便是爱国。有爱才有梦,爱拼才会赢。  中国的文化、人民、智慧等都值得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也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从生活素材中去开发和利用可以用于教学的资源,使数学教学源于生活,适应生活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主判断难免有疏漏,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有效地引导,追问就是实现这种提升的最佳途径。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下面,笔者结合实例,浅谈数学课堂上常用的几种追问形式:  一、“逗趣式”追问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思考
期刊
学校教室新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于是我精心准备了一堂多媒体课进行试讲。一堂课下来,我发现这节课一改以前的沉闷,无精打采的学生没有了、平常总是低着头的同学也抬起了头、甚至还主动回答问题、学生的参与度相当高、认真思考和讨论……这是我这学期上得最轻松,也是效果最好的一堂课。我惊讶了,下课后我专门把学习委员找来问了原因,她一脸心奋地说:“今天多媒体上课,太新颖了,直观形象、形式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