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节课《一株紫丁香》,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这节课真正还原了语文本色,让简约、有效成为教学的永恒追求,也让“做好人、读好书、写好字”的教育理念贯串始终。
一、思索之一:这节课带给教师的是什么
这节课明净纯洁,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豪华的辅助手段,让人有一种清新亮丽之感。唐代禅师青原惟信参禅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可以说,这节课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简约灵动,魅力无穷。
1.简单教语文,求课程本色。
纵观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点:检查预习——指导朗读——指导写字。三个环节简简单单,清清楚楚。没有华丽的课件展示,没有迂回的环节设计,呈现出来的却是深厚的语文素养。
当轻轻的朗读声响起,把听课者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也跟随朗读的节奏融入了课堂。于是顿悟:原来这种朗读已润物无声,完全替代了教师絮絮叨叨的环节分析,读中悟情,尽在眼前。
2.轻松教学生,务儿童本真。
“老师,你读书读得好。”“老师,我喜欢你写的字。”“老师,你真搞笑。”一句句童稚的语言反映了学生内心最最真实的想法,正是这种魅力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喜欢上了教师。尤其是在引导一个学生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用鼓励的眼神和语言一步步让学生准确地说出了课文内容,不仅教给了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这个学生在后面的教学中,总是高举小手,成为课堂中最想表达的学生。
整堂课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特级教师于永正那么大的年龄,却依然弯下腰来和学生对话,蹲下身子来写字,和学生一样做着童稚的动作,这些都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因此,整堂课师生相处得是那样轻松、默契,那样接地气。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说:“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大美。
3.扎实求发展,夯语文基础。
整堂课中,从教学生理解“踮起脚尖儿”到课文的朗读,生字的书写,无一不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老人是在用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深情演绎语文的激情,是在用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诠释本色语文的内涵。
二、思索之二:教师的课堂之路该如何走
1.让语文课走向简单。简单亦如这节课的样子: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单。但这简单里,却包含了深厚的语文素养,亦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提到的“三个敢于”:要敢于向学生说“看我写”,要敢于向学生说“听我读”,要敢于向学生说“跟我说,跟我做”。如果这些能做到了,教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大道至简亦是如此。
2.让教师的眼睛关注学生。或许有的教师会说:“我哪一次上课不是在关注学生?”是的,教师每天、每节课都在关注着学生,但在这关注里包含的应是对学生深深的爱。 纵观这节课,普普通通的二年级学生,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到了这里就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像被魔术棒点化了一般,居然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结果。这个魔术棒是什么?就是用爱心去教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教学应该如此。
“朴素是优雅的灵魂”,简约语文,别样魅力,教师应该用毕生的努力去追寻这样的境界。
一、思索之一:这节课带给教师的是什么
这节课明净纯洁,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豪华的辅助手段,让人有一种清新亮丽之感。唐代禅师青原惟信参禅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可以说,这节课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简约灵动,魅力无穷。
1.简单教语文,求课程本色。
纵观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点:检查预习——指导朗读——指导写字。三个环节简简单单,清清楚楚。没有华丽的课件展示,没有迂回的环节设计,呈现出来的却是深厚的语文素养。
当轻轻的朗读声响起,把听课者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也跟随朗读的节奏融入了课堂。于是顿悟:原来这种朗读已润物无声,完全替代了教师絮絮叨叨的环节分析,读中悟情,尽在眼前。
2.轻松教学生,务儿童本真。
“老师,你读书读得好。”“老师,我喜欢你写的字。”“老师,你真搞笑。”一句句童稚的语言反映了学生内心最最真实的想法,正是这种魅力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喜欢上了教师。尤其是在引导一个学生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用鼓励的眼神和语言一步步让学生准确地说出了课文内容,不仅教给了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这个学生在后面的教学中,总是高举小手,成为课堂中最想表达的学生。
整堂课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特级教师于永正那么大的年龄,却依然弯下腰来和学生对话,蹲下身子来写字,和学生一样做着童稚的动作,这些都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因此,整堂课师生相处得是那样轻松、默契,那样接地气。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说:“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大美。
3.扎实求发展,夯语文基础。
整堂课中,从教学生理解“踮起脚尖儿”到课文的朗读,生字的书写,无一不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老人是在用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深情演绎语文的激情,是在用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诠释本色语文的内涵。
二、思索之二:教师的课堂之路该如何走
1.让语文课走向简单。简单亦如这节课的样子: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单。但这简单里,却包含了深厚的语文素养,亦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提到的“三个敢于”:要敢于向学生说“看我写”,要敢于向学生说“听我读”,要敢于向学生说“跟我说,跟我做”。如果这些能做到了,教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大道至简亦是如此。
2.让教师的眼睛关注学生。或许有的教师会说:“我哪一次上课不是在关注学生?”是的,教师每天、每节课都在关注着学生,但在这关注里包含的应是对学生深深的爱。 纵观这节课,普普通通的二年级学生,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到了这里就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像被魔术棒点化了一般,居然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结果。这个魔术棒是什么?就是用爱心去教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教学应该如此。
“朴素是优雅的灵魂”,简约语文,别样魅力,教师应该用毕生的努力去追寻这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