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语文别样美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节课《一株紫丁香》,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这节课真正还原了语文本色,让简约、有效成为教学的永恒追求,也让“做好人、读好书、写好字”的教育理念贯串始终。
  一、思索之一:这节课带给教师的是什么
  这节课明净纯洁,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豪华的辅助手段,让人有一种清新亮丽之感。唐代禅师青原惟信参禅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可以说,这节课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简约灵动,魅力无穷。
  1.简单教语文,求课程本色。
  纵观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点:检查预习——指导朗读——指导写字。三个环节简简单单,清清楚楚。没有华丽的课件展示,没有迂回的环节设计,呈现出来的却是深厚的语文素养。
  当轻轻的朗读声响起,把听课者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也跟随朗读的节奏融入了课堂。于是顿悟:原来这种朗读已润物无声,完全替代了教师絮絮叨叨的环节分析,读中悟情,尽在眼前。
  2.轻松教学生,务儿童本真。
  “老师,你读书读得好。”“老师,我喜欢你写的字。”“老师,你真搞笑。”一句句童稚的语言反映了学生内心最最真实的想法,正是这种魅力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喜欢上了教师。尤其是在引导一个学生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用鼓励的眼神和语言一步步让学生准确地说出了课文内容,不仅教给了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这个学生在后面的教学中,总是高举小手,成为课堂中最想表达的学生。
  整堂课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特级教师于永正那么大的年龄,却依然弯下腰来和学生对话,蹲下身子来写字,和学生一样做着童稚的动作,这些都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因此,整堂课师生相处得是那样轻松、默契,那样接地气。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说:“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大美。
  3.扎实求发展,夯语文基础。
  整堂课中,从教学生理解“踮起脚尖儿”到课文的朗读,生字的书写,无一不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老人是在用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深情演绎语文的激情,是在用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诠释本色语文的内涵。
  二、思索之二:教师的课堂之路该如何走
  1.让语文课走向简单。简单亦如这节课的样子: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单。但这简单里,却包含了深厚的语文素养,亦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提到的“三个敢于”:要敢于向学生说“看我写”,要敢于向学生说“听我读”,要敢于向学生说“跟我说,跟我做”。如果这些能做到了,教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大道至简亦是如此。
  2.让教师的眼睛关注学生。或许有的教师会说:“我哪一次上课不是在关注学生?”是的,教师每天、每节课都在关注着学生,但在这关注里包含的应是对学生深深的爱。 纵观这节课,普普通通的二年级学生,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到了这里就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像被魔术棒点化了一般,居然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结果。这个魔术棒是什么?就是用爱心去教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教学应该如此。
  “朴素是优雅的灵魂”,简约语文,别样魅力,教师应该用毕生的努力去追寻这样的境界。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从一定程度上讲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各门学科成绩的好坏。然而,和所有科目一样,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爱学语文,成绩较差,因此影响到班集体的平均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呢?  语文教学培养的不外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的“写”最让学生头痛,通过大量的学生自主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漪曾说:“中学语文教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成长捷径,是现在职业学校面对的主要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呢?  一、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养高素质人才  “双师型”教师不光要精通学科原理,掌握知识,还必须熟谙生产过程与操作,并且还要让学生学会。他们不仅有“教师资格证”,还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双师型教师不单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为学生提供互动性交流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感官协调参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期刊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要使学生能自觉地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只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就能让学生展现精彩的人。然而,学生每一批都有每一批的不同,怎样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
期刊
《老王》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亦有“我”的生活片段。在写老王,亦在写“我”。老王是“苦”的:生计窘迫,凄凉艰难,孤苦伶仃,却又是善良的:“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知恩必报,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身子拿了香油和鸡蛋上门感谢。杨先生只字未提“我”亦是“苦”的,但我们不难想象:在那个年代,
期刊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综合了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将多种媒体形式组合起来,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并于一体。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能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栩栩如生的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将大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尤其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
期刊
自从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受到广泛的肯定,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一直是个问题。现代教育环境与孔子时代已完全不同,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如何与现代教育形式相结合,是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普通高中的教育特点来说,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必须从因材施教走进因需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无可奈何  1.社会的变化,环境的改变,使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期刊
“如果不是太阳,你就要成为月亮;不是月亮,你就要成为星星;不是星星,你就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发出微弱的亮光!”这句话,恰好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教育责任的基本理念。每一位教师都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这道路或宽阔或逼仄,或平坦或泥泞,或通畅或曲折。有的人成名成家,成就斐然;大多数人则平平常常,平平凡凡。但这些并不妨碍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颗颗石子可以夯实地基,一泓泓清泉可以汇成汪洋
期刊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学习新的知识更为重要。学习的过程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好的习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则让人从成功的宝座上跌下来。因此,
期刊
新时期山区教育的今天,经过一轮轮体制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教育似乎也越来越复杂了,耳闻目睹的,不仅是教师谈论教育心得,而且更多的是取得教育成果的愉悦。然而山区的教育环境虽然优化了,进步了,但是,山区教育一直以来是国家教育整体中一个薄弱环节,再加上学生的多种心理问题,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学校教学环境有关。如,学生胆小、怕事、不大主动等,都是常见现象。因此,从事山区教育的工作者,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