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bi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学习新的知识更为重要。学习的过程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好的习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则让人从成功的宝座上跌下来。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预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能提高学习的质量。课后复习,还能巩固每天所学的知识。
  学生应该在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翻开课本,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对于不懂的知识,要用笔把疑点做上标记。通过预习,让学生能够在自己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提前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就能带着疑问听课,效果会更好,同时也会让基础差的学生获得自信。
  至于课后复习,学生每天在做家庭作业之前,应该先温习课本,看看教师上课讲的内容,看看自己的笔记是怎么写的,再想想教师是怎样讲的,做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然后再做作业。其实,学生一边做作业,一边翻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问题就在于,学生在做作业之前,没有复习。换句话说,学生在上课时,并没有真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真正做到认真地复习所学的知识,才能把每天新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做作业时,才能够运用自如。
  二、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在教师进教室之后再把课本文具之类的拿出来。有的学生甚至发现自己的课本或文具找不到了,然后向教师报告,这样一来,不仅耽误了上课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影响了教师上课的情绪。因此,在上课前应该要求学生做好下堂课的准备,把课堂用的东西规范摆放,预备铃声一响就保持安静,等待教师来上课。
  2.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化,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3.培养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贯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发学生深刻思考, 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三、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作业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学生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认真读题、审题,不认真去分析数量关系,对解题思路模棱两可,导致了题目稍有变形、引申或综合就错误百出。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实在不能解决再和他人展开讨论,打开解题思路。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能偷看或抄袭作业,不能有依赖思想,从思想上端正作业态度。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要靠耐心与细心慢慢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才会逐步培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耐心与学生交流,感受学生的情感,用心、用爱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要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在查漏补缺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俗话说:“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是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方式,阅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阅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对
期刊
近日,偶听一阙《逆流成河》,其曲词我不甚了然,唯对这歌名颇有兴致。  先说说这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河”可谓俯拾皆是,它是生命之本,有河有水的地方,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人类在河边劳作,《伐檀》中云:“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是一首奴隶们的劳动之歌,于大河之畔,他们丁丁伐木,而奴隶主从不知稼穑之艰,却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从一定程度上讲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各门学科成绩的好坏。然而,和所有科目一样,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爱学语文,成绩较差,因此影响到班集体的平均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呢?  语文教学培养的不外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的“写”最让学生头痛,通过大量的学生自主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漪曾说:“中学语文教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成长捷径,是现在职业学校面对的主要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呢?  一、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养高素质人才  “双师型”教师不光要精通学科原理,掌握知识,还必须熟谙生产过程与操作,并且还要让学生学会。他们不仅有“教师资格证”,还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双师型教师不单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为学生提供互动性交流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感官协调参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期刊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要使学生能自觉地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只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就能让学生展现精彩的人。然而,学生每一批都有每一批的不同,怎样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
期刊
《老王》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亦有“我”的生活片段。在写老王,亦在写“我”。老王是“苦”的:生计窘迫,凄凉艰难,孤苦伶仃,却又是善良的:“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知恩必报,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身子拿了香油和鸡蛋上门感谢。杨先生只字未提“我”亦是“苦”的,但我们不难想象:在那个年代,
期刊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综合了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将多种媒体形式组合起来,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并于一体。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能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栩栩如生的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将大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尤其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
期刊
自从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受到广泛的肯定,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一直是个问题。现代教育环境与孔子时代已完全不同,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如何与现代教育形式相结合,是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普通高中的教育特点来说,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必须从因材施教走进因需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无可奈何  1.社会的变化,环境的改变,使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期刊
“如果不是太阳,你就要成为月亮;不是月亮,你就要成为星星;不是星星,你就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发出微弱的亮光!”这句话,恰好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教育责任的基本理念。每一位教师都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这道路或宽阔或逼仄,或平坦或泥泞,或通畅或曲折。有的人成名成家,成就斐然;大多数人则平平常常,平平凡凡。但这些并不妨碍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颗颗石子可以夯实地基,一泓泓清泉可以汇成汪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