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的舆论界质疑大学英语课程是否有开设的必要,若未来取消大学英语课程,全国众多的大学英语教师何去何从?本文分析了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ESP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转型时期 大学英语教学 ESP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0-023-01
一、前言
大学英语现在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或称之为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这个时期的特征主要有:英语学习年龄的普遍下移和进入大学前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要求区别模糊,因社会发展而造成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全面提升等等。受其影响,大学英语的基础英语教学开始发生改变,规范统一的教学正在向多元化教学发展,即由单纯的综合英语课程向多元、技能、应用、文化、专业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转变。大学英语不再以基础英语的面目出现在课堂,而是被学科英语、学术英语等“用英语学习”的科目取代。刘润清认为,“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语言学习效率终归是意义的学习,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应尽快转为通过以英语面貌出现的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语言水平,而其意义在于尽快提高与国际接轨的英语水平。
二、ESP综述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的缩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贸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国际旅游、科技交流等全球范围内的各种交往空前频繁。国际大交流呼唤一种能担当此重任的交流工具。由于种种原因,英语成了国际交往中的主要通用语言。随着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正在日益得到加强,世界出现了学英语热。为了满足各类人员学习英语的需要,ESP便应运而生;学英语热的持续升温导致了ESP的迅速发展。
1985 年4 月语言学家Strevens 在斯里兰卡ESP 国际讨论会上曾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有四个根本特点和两个可变特点。四个根本特点是:1)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2)课程必须在内容即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4)必须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有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是:1)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例如只限于阅读技能或言语识别等技能的培养);2)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尽管交际法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ESP教学的,但ESP 并不只局限于交际法)。ESP 核心理论是需求分析,以揭示ESP 学习者的需求及其学习目的,不仅肯定需求存在,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认识。ESP 课程是对学习者需求的具体细化,语言课程有学习者需求的内容。这样,学习者就会有积极态度去学,使教学过程成为挖掘他们学习潜力的过程。根据Hutchinson & Waters(1991)的研究,专门用途英语学科主要涵盖三大领域:科学技术(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商务经济(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EBE)、社会科学(人文研究)(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简称ESS)。
三、ESP与大学英语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李宇明司长在讨论中国外语规划的文章中提出,我国由本土型国家转变为国际型国家,对外语有多方面的需求,最主要特点是需要外语服务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需求、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走出去战略贡献力量的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大学,要提高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单靠外语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够。要让更多的大学生把外语学习落到实处,大学英语教师就要负担起不仅仅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职能,而且要在某一文化或专门技能领域为学生讲授课程。可以承担这项工作的除了从海外归来的专业课教师外,还需要一批在教授通用英语之外有其他一技之长的大学英语教师。
专家提出很多不仅仅局限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其他课程方案,如开设应用类的文化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学术英语课程等等。而学科的准备实质上是需要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尽早打破職业发展的瓶颈,重新焕发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生机。
而转变后的大学英语教师将在不同的领域里做进一步的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方向将有三大块:一是基础英语教学,主要负责的仍是基础英语教学;第二是应用课程教学,这当中包括文化类课程、语言技能类和学术用途类的课程教学;第三是开设ESP(English for Speciad Purpose)课程,也即专业英语课程,如:管理英语、计算机英语、商贸英语等等。
开设ESP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这与专业学院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不同。这类课程是站在英语角度学习各学科,也可以称之为Academic Reading或者Academic Writing。开课方向可以根据职业应用英语功能分为:口头汇报,如展示,介绍产品,汇报,说明;阅读说明书、财务报告;写电邮、工作汇报等。也可以根据学校既有学科分类,如管理类、财经类、机电自动化类等。由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开设的ESP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特定的学习群体在特定的语境中,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去实现专业领域内的交际活动,完成专业范围内的既定任务。对于有复合专业背景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发展专业的机会,可更多地利用自身英语和专业的优势,了解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做好ESP课程准备。
作者简介:卢红霞(1978-),女,汉族,江苏泗阳人,英语语言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法。
关键词:转型时期 大学英语教学 ESP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0-023-01
一、前言
大学英语现在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或称之为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这个时期的特征主要有:英语学习年龄的普遍下移和进入大学前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要求区别模糊,因社会发展而造成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全面提升等等。受其影响,大学英语的基础英语教学开始发生改变,规范统一的教学正在向多元化教学发展,即由单纯的综合英语课程向多元、技能、应用、文化、专业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转变。大学英语不再以基础英语的面目出现在课堂,而是被学科英语、学术英语等“用英语学习”的科目取代。刘润清认为,“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语言学习效率终归是意义的学习,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应尽快转为通过以英语面貌出现的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语言水平,而其意义在于尽快提高与国际接轨的英语水平。
二、ESP综述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的缩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贸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国际旅游、科技交流等全球范围内的各种交往空前频繁。国际大交流呼唤一种能担当此重任的交流工具。由于种种原因,英语成了国际交往中的主要通用语言。随着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正在日益得到加强,世界出现了学英语热。为了满足各类人员学习英语的需要,ESP便应运而生;学英语热的持续升温导致了ESP的迅速发展。
1985 年4 月语言学家Strevens 在斯里兰卡ESP 国际讨论会上曾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有四个根本特点和两个可变特点。四个根本特点是:1)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2)课程必须在内容即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4)必须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有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是:1)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例如只限于阅读技能或言语识别等技能的培养);2)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尽管交际法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ESP教学的,但ESP 并不只局限于交际法)。ESP 核心理论是需求分析,以揭示ESP 学习者的需求及其学习目的,不仅肯定需求存在,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认识。ESP 课程是对学习者需求的具体细化,语言课程有学习者需求的内容。这样,学习者就会有积极态度去学,使教学过程成为挖掘他们学习潜力的过程。根据Hutchinson & Waters(1991)的研究,专门用途英语学科主要涵盖三大领域:科学技术(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商务经济(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EBE)、社会科学(人文研究)(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简称ESS)。
三、ESP与大学英语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李宇明司长在讨论中国外语规划的文章中提出,我国由本土型国家转变为国际型国家,对外语有多方面的需求,最主要特点是需要外语服务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需求、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走出去战略贡献力量的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大学,要提高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单靠外语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够。要让更多的大学生把外语学习落到实处,大学英语教师就要负担起不仅仅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职能,而且要在某一文化或专门技能领域为学生讲授课程。可以承担这项工作的除了从海外归来的专业课教师外,还需要一批在教授通用英语之外有其他一技之长的大学英语教师。
专家提出很多不仅仅局限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其他课程方案,如开设应用类的文化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学术英语课程等等。而学科的准备实质上是需要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尽早打破職业发展的瓶颈,重新焕发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生机。
而转变后的大学英语教师将在不同的领域里做进一步的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方向将有三大块:一是基础英语教学,主要负责的仍是基础英语教学;第二是应用课程教学,这当中包括文化类课程、语言技能类和学术用途类的课程教学;第三是开设ESP(English for Speciad Purpose)课程,也即专业英语课程,如:管理英语、计算机英语、商贸英语等等。
开设ESP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这与专业学院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不同。这类课程是站在英语角度学习各学科,也可以称之为Academic Reading或者Academic Writing。开课方向可以根据职业应用英语功能分为:口头汇报,如展示,介绍产品,汇报,说明;阅读说明书、财务报告;写电邮、工作汇报等。也可以根据学校既有学科分类,如管理类、财经类、机电自动化类等。由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开设的ESP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特定的学习群体在特定的语境中,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去实现专业领域内的交际活动,完成专业范围内的既定任务。对于有复合专业背景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发展专业的机会,可更多地利用自身英语和专业的优势,了解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做好ESP课程准备。
作者简介:卢红霞(1978-),女,汉族,江苏泗阳人,英语语言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