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探索边远山区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方法与策略,降低学生结核病患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每年召开一次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联席会,培训一次校医、班主任老师,编印一本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手册,给学生上一次健康教育课,在每个教室内张贴一张宣传画和校园内人群相对集中位置制作一个长期固定的宣传橱窗,每名学生书写一篇主题作文,开展一次考核评价与奖惩挂钩。结果 学生、学生家长、教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学生结核病患病率显著下降。结论 该模式符合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客观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生家长、教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降低学生结核病患病率。
关键词: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患病率
通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心地带,幅员辽阔,经济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以来,我们针对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全县个别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的客观实际,以健康教育为先导,积极探索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学校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无聚集性疫情发生,取得实质性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来源:疫情网络直报、年度疫情分析、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资料、通江县人口年鉴等。
2、方法
(1)县教育局、卫生局每年联合组织召开一次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总结、研究和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培训会,采取县疾控中心培训校医、校医培训班主任老师、老师给学生上卫生课的分段培训方式,对全县中小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老师进行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
(3)中小学校把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每学期以班为单位给学生至少上一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课,不断增强学生对结核病的认知。
(4)4县疾控中心编印《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发放至中小学校校长、校医、班主任老师等达人手一本,作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教材和参考书。
(5)县教育局把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考核,与奖惩挂钩。
(6)县疾控中心编印《防治结核病.健康你我他》宣传画在各中小学校教室内张贴。
(7)在学校人群相对集中位置制作一个长期固定的宣传橱窗,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8)每年春季开学时印发一份《致全县中小学生暨家长一封信》,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编撰其中。
(9)中小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后,每人书写一篇主题作文,强化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0)县疾控中心每年对各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和知晓率调查,评价教育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县教育局奖惩运用。
二、结果
1、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在开展前后通过随机抽取12所中小学校老师、学生、学生家长各30名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其知晓率分别达87%、90%、87%,较开展前分别上升了15%、15%、22%。、。
健康教育开展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人数 知晓人数 知晓率(%)
老师
学生
学生家长 360
360
360 259
270
253 72
75
65
健康教育开展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
调查人数 知晓人数 知晓率(%)
老师
学生
学生家长 360
360
360 313
324
313 87
90
87
2、学生结核病患病情况:健康教育开展前(2008年),全县中小学生患结核病130例,患病率16.67 /10万。开展5年后(2013年),中小学生患结核病78例,患病率9.75/10万,较开展前下降40%。
三、讨论
结核病是我国政府纳入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极易在学校等人群集中场所发生与流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能够传播科学信息,影响周围人群的观念和行为,学生时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对他们一生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积极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在学校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不但可有效预防学校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还可对预防控制结核病发挥长远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对家长的宣传,让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向家庭、向社区辐射扩散,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人群对结核病的认知和了解,促进不良行为改变,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连续5年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老师、学生、学生家长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学生结核病患病率显著下降,充分表明该模式符合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客观实际,特别是边远地区值得推广借鉴。但由于研究时间相对较短,范围较窄,其科学性、适用性和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作者简介:龙腾双(1963-03),男,中专,副主任医师,结核病预防控制。
关键词: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患病率
通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心地带,幅员辽阔,经济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以来,我们针对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全县个别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的客观实际,以健康教育为先导,积极探索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学校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无聚集性疫情发生,取得实质性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来源:疫情网络直报、年度疫情分析、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资料、通江县人口年鉴等。
2、方法
(1)县教育局、卫生局每年联合组织召开一次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总结、研究和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培训会,采取县疾控中心培训校医、校医培训班主任老师、老师给学生上卫生课的分段培训方式,对全县中小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老师进行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
(3)中小学校把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每学期以班为单位给学生至少上一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课,不断增强学生对结核病的认知。
(4)4县疾控中心编印《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发放至中小学校校长、校医、班主任老师等达人手一本,作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教材和参考书。
(5)县教育局把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考核,与奖惩挂钩。
(6)县疾控中心编印《防治结核病.健康你我他》宣传画在各中小学校教室内张贴。
(7)在学校人群相对集中位置制作一个长期固定的宣传橱窗,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8)每年春季开学时印发一份《致全县中小学生暨家长一封信》,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编撰其中。
(9)中小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后,每人书写一篇主题作文,强化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0)县疾控中心每年对各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和知晓率调查,评价教育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县教育局奖惩运用。
二、结果
1、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在开展前后通过随机抽取12所中小学校老师、学生、学生家长各30名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其知晓率分别达87%、90%、87%,较开展前分别上升了15%、15%、22%。、。
健康教育开展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人数 知晓人数 知晓率(%)
老师
学生
学生家长 360
360
360 259
270
253 72
75
65
健康教育开展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
调查人数 知晓人数 知晓率(%)
老师
学生
学生家长 360
360
360 313
324
313 87
90
87
2、学生结核病患病情况:健康教育开展前(2008年),全县中小学生患结核病130例,患病率16.67 /10万。开展5年后(2013年),中小学生患结核病78例,患病率9.75/10万,较开展前下降40%。
三、讨论
结核病是我国政府纳入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极易在学校等人群集中场所发生与流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能够传播科学信息,影响周围人群的观念和行为,学生时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对他们一生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积极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在学校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不但可有效预防学校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还可对预防控制结核病发挥长远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对家长的宣传,让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向家庭、向社区辐射扩散,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人群对结核病的认知和了解,促进不良行为改变,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连续5年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老师、学生、学生家长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学生结核病患病率显著下降,充分表明该模式符合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客观实际,特别是边远地区值得推广借鉴。但由于研究时间相对较短,范围较窄,其科学性、适用性和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作者简介:龙腾双(1963-03),男,中专,副主任医师,结核病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