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
语文是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门重要科目,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为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学科建设,2018年4月20日至21日,“赣渝沪深”四地初中语文学科建设观摩与研讨会在江西省上饶县举办,会议围绕初中散文、文言文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教什么”等问题展开研讨。此次会议关注了语文学科建设中的焦点问题,受到了参会教师、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由江西省教师质量检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深圳市宝安区教研室、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语文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江西省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协办,上饶县教育局、上饶县第七中学承办的“赣渝沪深”四地初中语文学科建设优秀课例观摩与研讨会在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举办。来自上海、深圳、江西等地的语文学科课程专家、骨干教师以及赣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等14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初中散文、文言文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教什么”等问题,以专家微讲座、课例展示、评课议课和学术沙龙四种形式展开研讨。
一、散文教学:立足本篇,教作者的独特情感
4月20日上午,上海市“双名工程”基地特聘导师胡根林博士首先作了题为《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的讲座。胡根林博士指出,文学性散文的文类特征介乎文学和实用文章之间,既具有文章的特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所谓文章的特性,就是指散文是写实的,有外在的言说对象;所谓文学的特性,指散文不是客观的写实,它有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散文关键点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这一位”作者的独特情思。散文阅读要从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体验、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要区分“他人”和“我”,要特别注意体味开篇第一句。散文教学内容要从文本体式和学生学情两个视角选择,即立足于具体学生对“这一篇”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用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这一位”作者的独特情思。
紧接着,来自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的张玉蓉老师与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的许国英老师分别执教了《老王》与《一滴水经过丽江》两节课。张老师分三个环节展开教学:回眸一个人,再现一段回忆,领悟一段心路。教学目标落在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独特情感的理解与体验上。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张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有:梳理整合“老王是何许人”的信息,理解老王的卑微、孤独、不幸和善良的形象;抓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关键词,读懂“老王送鸡蛋、香油”这一部分作者独特的感受:害怕、吃惊和感谢;联系杨绛的人生经历和“文革”时特殊的处境,结合与老王交往的经历,读懂作者“回忆—不安—愧怍”的心路历程。“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教师用杨绛先生的这句人生哲言贯穿课堂,激励学生读出了杨绛先生因愧怍而高贵的灵魂。许国英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寻找游踪、品析语言、领会特色并仿写“经过……经过……”这一排比句式,教学内容的重心落在“游记散文阅读方法”上,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引起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思考和讨论。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荣维东教授,江西省中小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实验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赣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学位点负责人王从华博士以及胡根林博士分别对所展示的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其中,胡根林博士、荣维东教授从“教什么”的角度对两节课教学内容作了点评。王从华博士指出,教学内容选择应依据文本体式特征和学情特征,他借许老师“仿写活动”的组织,抛出“阅读教学中的写作与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有何不同”的问题。
二、文言文教学:于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教其志、其道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学生比较惧怕的文体。为此,王从华博士做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点与教学内容”的专题讲座。他针对教学点是什么进行了深入讲解,指出教学点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文本关键点和学生疑难处关联的地方。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文言,文言文是“文章”與“文学”的统一,所谓“文章”是指其功能,“文学”是指其表现形式,文言文教学应该从其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体认其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广东省深圳市官田学校伍琳老师和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陈亮老师执教的《小石潭记》与《卖油翁》,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上述观点。伍老师从读其韵、游其景、品其情三个环节带着学生深入理解“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关键句,解决文言、文学、文章层面的问题,并在课后设置探究话题,对中国古代贬官文化进行专题学习,旨在解决文化层面的问题,但品其情环节中呈现的资料是否过多,引起了评课专家和与会老师们的质疑。陈老师从读顺、读懂、读好三个层面着手,通过学生演示“沥”,感受卖油翁技艺的高超,引着学生读懂文章主旨句“无他,但手熟尔”,获得评课专家和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根据“无他,但手熟尔”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中的“但”“惟”表示同一意思这一情况,胡博士在评课中指出,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具备文言阅读能力(朗读、断句、推断、理解、品悟、评价),“但”“惟”可让学生学会利用上下文推断语境语义。
胡根林博士在评课中指出,文言文有一体四面的特征,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贯穿四个维度。伍琳老师的课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比较恰当,在“文章”理解层面做足了功夫,互文解读的方法让学生看出原文隐含的信息,深化了对作者独特情感的理解,但材料呈现和使用的方式还有待改进。陈亮老师的课则教到了文学的层面,老师通过抓住“沥”字,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表演来体验文言文用字的精准,教学内容选择非常恰当,教学落点也非常到位,在国内文言文教学中是难得一见的好课。但胡博士又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两节课能在文言、文章和文学层面教出文化的味道就更精彩了。江西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运遂先生指出:“一节好课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老师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而且学有所获。”从这个角度而言,陈亮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学生沉浸其中,乐而不疲,学有所得,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三、写作教学:创情景、传知识、提策略,教过程写作
4月21日上午,荣维東教授首先作了题为《写作教学理论发展与有效教学设计》的微讲座,他首先介绍了由文章写作、过程写作教学向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发展的历程,强调指出过程写作是适合当前写作教学需求的模式,然后从过程写作的要素和写作教学的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写作教学过程化设计要点,最后指出:“写作教学应该从情境出发,设计真实的交际语境,培养学生运用写作完成任务、解决困难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写作困境,在进行写作课程开发和设计时,精选写作知识,提炼写作策略;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提供支持,进行指导。”
接下来,围绕写作教学“教什么”这一主题,展示了四节写作课:上海市进才北校彭晓老师执教的《侧面描写》,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王从从老师执教的《让动作传神》,江西省赣州市黄金中学、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沈佳琪老师执教的《学会“定点观察”写游记》,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的方可老师执教的《场面描写》。彭老师首先通过姚明与董卿、曹可凡站在一起的图片引入侧面描写,紧接着用《老残游记》与《三顾茅庐》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侧面描写的含义,即可以用周围的事物、人来烘托人物,并通过改写句子、呈现图片写扣球场景、设置情境修改校报文章的方式,逐步提高写作难度,让学生真正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写作。王从从老师的导入非常新颖,先让学生嗑瓜子,然后引入丰子恺《嗑瓜子》例文,指导学生在三吃瓜子中学会运用以下策略把动作写得传神:放慢动作,分解动作;选准动词,关注全身;依据情境主题,取舍动词,调整详略;巧用修辞,让动作着上人物色彩。沈老师首先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明白游记的基本结构之后,呈现例文《黄山游记》,提取定点观察支架图,并给出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在完整的语篇、语境中完成写作任务。方老师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图片引入场面描写的知识,学生在图片的分解中学会视点的抓获,在此基础上,方老师引入《安塞腰鼓》作为例文,期望学生在场面描写上能够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技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专家点评环节,王从华博士指出,这四节课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写作课变得可教。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得明确写作任务需要具备什么知识和能力,开发写作教学内容,要把知识打开,把任务分解。同时,他还强调,当学生没有相关生活经验时,需要补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要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为学生写作搭设支架,帮助学生从不会观察到会观察,从不会构思到会构思,从不会写作到会写作,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写作知识的开发要精细化,写作课要走过程化写作道路,指导学生观察、构思、行文、修改。胡根林博士提出一堂好的作文课有“五有”,即有感知的体验过程、有范例、有知识、有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交流、有反复练习的过程,并以此标准对课堂进行了评价。荣维东教授强调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任务中写作,真实的写作要包含作者、读者、话题、目的、文体等要素,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完成写作任务才算是具备写作核心素养。江西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运遂先生做了总结发言,认为语文教师需要理论的指导,此次研讨会展示的课例说明了作文教学确实是可以教、可以学的,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到东西,并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会议期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江西省教师质量检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贵溪市象山学校校长孙锦明结合贵溪市象山学校的“三层九维”模型以及现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他认为一个学校要形成整体专业特色,要在语文学科中寻找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引领,将研究界生产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现知识的转化。孙锦明博士指出,语文教学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展开积极的探索,不仅有利于实验校语文学科的建设和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提升,沈佳琪老师的精彩表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他希望协同实验学校和江西省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的研究生能够持续参与此类活动,把语文学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email protected]
语文是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门重要科目,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为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学科建设,2018年4月20日至21日,“赣渝沪深”四地初中语文学科建设观摩与研讨会在江西省上饶县举办,会议围绕初中散文、文言文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教什么”等问题展开研讨。此次会议关注了语文学科建设中的焦点问题,受到了参会教师、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由江西省教师质量检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深圳市宝安区教研室、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语文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江西省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协办,上饶县教育局、上饶县第七中学承办的“赣渝沪深”四地初中语文学科建设优秀课例观摩与研讨会在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举办。来自上海、深圳、江西等地的语文学科课程专家、骨干教师以及赣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等14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初中散文、文言文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教什么”等问题,以专家微讲座、课例展示、评课议课和学术沙龙四种形式展开研讨。
一、散文教学:立足本篇,教作者的独特情感
4月20日上午,上海市“双名工程”基地特聘导师胡根林博士首先作了题为《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的讲座。胡根林博士指出,文学性散文的文类特征介乎文学和实用文章之间,既具有文章的特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所谓文章的特性,就是指散文是写实的,有外在的言说对象;所谓文学的特性,指散文不是客观的写实,它有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散文关键点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这一位”作者的独特情思。散文阅读要从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体验、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要区分“他人”和“我”,要特别注意体味开篇第一句。散文教学内容要从文本体式和学生学情两个视角选择,即立足于具体学生对“这一篇”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用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这一位”作者的独特情思。
紧接着,来自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的张玉蓉老师与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的许国英老师分别执教了《老王》与《一滴水经过丽江》两节课。张老师分三个环节展开教学:回眸一个人,再现一段回忆,领悟一段心路。教学目标落在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独特情感的理解与体验上。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张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有:梳理整合“老王是何许人”的信息,理解老王的卑微、孤独、不幸和善良的形象;抓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关键词,读懂“老王送鸡蛋、香油”这一部分作者独特的感受:害怕、吃惊和感谢;联系杨绛的人生经历和“文革”时特殊的处境,结合与老王交往的经历,读懂作者“回忆—不安—愧怍”的心路历程。“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教师用杨绛先生的这句人生哲言贯穿课堂,激励学生读出了杨绛先生因愧怍而高贵的灵魂。许国英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寻找游踪、品析语言、领会特色并仿写“经过……经过……”这一排比句式,教学内容的重心落在“游记散文阅读方法”上,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引起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思考和讨论。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荣维东教授,江西省中小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实验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赣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学位点负责人王从华博士以及胡根林博士分别对所展示的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其中,胡根林博士、荣维东教授从“教什么”的角度对两节课教学内容作了点评。王从华博士指出,教学内容选择应依据文本体式特征和学情特征,他借许老师“仿写活动”的组织,抛出“阅读教学中的写作与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有何不同”的问题。
二、文言文教学:于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教其志、其道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学生比较惧怕的文体。为此,王从华博士做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点与教学内容”的专题讲座。他针对教学点是什么进行了深入讲解,指出教学点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文本关键点和学生疑难处关联的地方。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文言,文言文是“文章”與“文学”的统一,所谓“文章”是指其功能,“文学”是指其表现形式,文言文教学应该从其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体认其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广东省深圳市官田学校伍琳老师和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陈亮老师执教的《小石潭记》与《卖油翁》,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上述观点。伍老师从读其韵、游其景、品其情三个环节带着学生深入理解“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关键句,解决文言、文学、文章层面的问题,并在课后设置探究话题,对中国古代贬官文化进行专题学习,旨在解决文化层面的问题,但品其情环节中呈现的资料是否过多,引起了评课专家和与会老师们的质疑。陈老师从读顺、读懂、读好三个层面着手,通过学生演示“沥”,感受卖油翁技艺的高超,引着学生读懂文章主旨句“无他,但手熟尔”,获得评课专家和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根据“无他,但手熟尔”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中的“但”“惟”表示同一意思这一情况,胡博士在评课中指出,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具备文言阅读能力(朗读、断句、推断、理解、品悟、评价),“但”“惟”可让学生学会利用上下文推断语境语义。
胡根林博士在评课中指出,文言文有一体四面的特征,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贯穿四个维度。伍琳老师的课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比较恰当,在“文章”理解层面做足了功夫,互文解读的方法让学生看出原文隐含的信息,深化了对作者独特情感的理解,但材料呈现和使用的方式还有待改进。陈亮老师的课则教到了文学的层面,老师通过抓住“沥”字,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表演来体验文言文用字的精准,教学内容选择非常恰当,教学落点也非常到位,在国内文言文教学中是难得一见的好课。但胡博士又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两节课能在文言、文章和文学层面教出文化的味道就更精彩了。江西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运遂先生指出:“一节好课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老师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而且学有所获。”从这个角度而言,陈亮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学生沉浸其中,乐而不疲,学有所得,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三、写作教学:创情景、传知识、提策略,教过程写作
4月21日上午,荣维東教授首先作了题为《写作教学理论发展与有效教学设计》的微讲座,他首先介绍了由文章写作、过程写作教学向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发展的历程,强调指出过程写作是适合当前写作教学需求的模式,然后从过程写作的要素和写作教学的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写作教学过程化设计要点,最后指出:“写作教学应该从情境出发,设计真实的交际语境,培养学生运用写作完成任务、解决困难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写作困境,在进行写作课程开发和设计时,精选写作知识,提炼写作策略;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提供支持,进行指导。”
接下来,围绕写作教学“教什么”这一主题,展示了四节写作课:上海市进才北校彭晓老师执教的《侧面描写》,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王从从老师执教的《让动作传神》,江西省赣州市黄金中学、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沈佳琪老师执教的《学会“定点观察”写游记》,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的方可老师执教的《场面描写》。彭老师首先通过姚明与董卿、曹可凡站在一起的图片引入侧面描写,紧接着用《老残游记》与《三顾茅庐》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侧面描写的含义,即可以用周围的事物、人来烘托人物,并通过改写句子、呈现图片写扣球场景、设置情境修改校报文章的方式,逐步提高写作难度,让学生真正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写作。王从从老师的导入非常新颖,先让学生嗑瓜子,然后引入丰子恺《嗑瓜子》例文,指导学生在三吃瓜子中学会运用以下策略把动作写得传神:放慢动作,分解动作;选准动词,关注全身;依据情境主题,取舍动词,调整详略;巧用修辞,让动作着上人物色彩。沈老师首先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明白游记的基本结构之后,呈现例文《黄山游记》,提取定点观察支架图,并给出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在完整的语篇、语境中完成写作任务。方老师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图片引入场面描写的知识,学生在图片的分解中学会视点的抓获,在此基础上,方老师引入《安塞腰鼓》作为例文,期望学生在场面描写上能够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技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专家点评环节,王从华博士指出,这四节课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写作课变得可教。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得明确写作任务需要具备什么知识和能力,开发写作教学内容,要把知识打开,把任务分解。同时,他还强调,当学生没有相关生活经验时,需要补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要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为学生写作搭设支架,帮助学生从不会观察到会观察,从不会构思到会构思,从不会写作到会写作,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写作知识的开发要精细化,写作课要走过程化写作道路,指导学生观察、构思、行文、修改。胡根林博士提出一堂好的作文课有“五有”,即有感知的体验过程、有范例、有知识、有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交流、有反复练习的过程,并以此标准对课堂进行了评价。荣维东教授强调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任务中写作,真实的写作要包含作者、读者、话题、目的、文体等要素,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完成写作任务才算是具备写作核心素养。江西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运遂先生做了总结发言,认为语文教师需要理论的指导,此次研讨会展示的课例说明了作文教学确实是可以教、可以学的,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到东西,并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会议期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江西省教师质量检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贵溪市象山学校校长孙锦明结合贵溪市象山学校的“三层九维”模型以及现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他认为一个学校要形成整体专业特色,要在语文学科中寻找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引领,将研究界生产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现知识的转化。孙锦明博士指出,语文教学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展开积极的探索,不仅有利于实验校语文学科的建设和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提升,沈佳琪老师的精彩表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他希望协同实验学校和江西省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的研究生能够持续参与此类活动,把语文学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