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背后的“不简单”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ao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幸能随弋阳学习团队到山东泰安参加“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乡镇组决赛(展示活动)”,两天的观摩学习让笔者真正地走进、了解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模式。综观14位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们的授课类型大都是精读引领课,采取的都是“1+1”的教学模式,学文与学法相融合,以例悟法、略读课和拓展课作为练习,依法自学。如广东的张丽老师执教的《走进奇异的植物园》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相应的表格,在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每换一景时作者的用词,适时为学生讲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对“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有了深刻的印象。而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完成丛书篇目的阅读,填写表格,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
  通过对14堂课的对比与整合,笔者发现所谓的“1+1”不是简单的一篇课文带着一篇丛书文章,而是两篇文章中必须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点,可以是同一个人文主题也可以是有着相同的语用点。虽然模式相同但是教法万千,随着学段、内容、教者对教材处理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展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采。
  这些优秀教师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游刃有余,但不难感知其背后所付出的汗水与辛劳。虽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目的是让老师简简单单教,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但“简单”“轻松”的背后一定是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与精心设计。
  一、教学目标去繁从简
  作为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总喜欢按照教参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在一节或两节课之内灌给学生,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一堂课结束后有时连教师本人都不知道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40分钟的时间都在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通过了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目标,从而去除多而杂的教学目标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由“学过”向“学会”转变,把教师精讲细解的时间省下来带着学生课内大量阅读。这种教学模式不可谓是不令人心动的。
  那么教龄短、资历浅的教师想要准确抓住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该怎么做呢?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熟记于心,才能较好地把握课标对课时的教学要求,制定出恰当的学习目标;其次是在学期初或者学期开始之前就要熟读所教年级段的课本,了解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及主要内容,也可从单元导读中、文中泡泡语和课后习题中获取重要信息。只有对整本课文了然于心才能完成课堂整合,让课堂实现“一课一得”,节省的时间用以实现让阅读课内化、海量化,才能真正向40分钟要质和量;除了研读课标、熟悉教材外,笔者认为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即不能忽略學生,学生在课堂上占有主体地位,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的,所以,课前教师的所有准备和设计都应该是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个性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是有经验的教师会通过预设、交流等方式来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应该掌握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或者通过与学生之前的教师进行沟通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重学轻教
  传统的课堂40分钟总能听到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学生只需端坐静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进行思考、解答。而新课标强调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法,做到“重学轻教”,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举个简单的例子:三年级的《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如果是以传统教法,多数教师可能会从“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教,一堂课结束,学生可能除了要掌握的生字、词语外就知道了要向陶罐子学习,不能像铁罐子一样傲慢无礼、轻蔑他人。而换作“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教师可能会以文中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贯穿全文,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对待人和事的方法,还学会了神态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有的教师也可能会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让学生使用各种方法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也有的教师可能会从“童话”这一体裁入手,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话的特点,学写童话。也许还有更多的可能,笔者就不一一举例。通过举例和对比笔者想要表达的是 “重学轻教”的思想,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体会情感也就是更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课堂上的重难点全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更多的是听与记,而笔者后面所举的例子讲的是在新理念下的教学注重的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甚至更倾向于工具性,利用教材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实现“教课文”到“拿课文教”的思想转变。
  三、加大课内阅读量
  在传统教学中,一册语文课本总共只有30多篇课文,如果一学期只学习一本书那么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达标,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当然爱好阅读的孩子一定能够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但不爱阅读的孩子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自主阅读真的能够做到吗?恐怕结果并不乐观,并且在提倡“减负”的大环境下,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无疑是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阅读效果也难以保证。所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把课外阅读放在课内进行,不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且教师还能随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和效果,是非常可取的。
  “遇见优秀,终将美好”,感恩在山东泰安遇到的这些优秀的教育先行者。教师常常被学生当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耳濡目染,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尤为重要。既然要求学生大量阅读,那么作为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有人说:“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教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教师,教得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要通过整合教学节省时间,授之以渔,然后利用节省出来的课内时间,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师生一起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的确!只有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才能带领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一切转变先从教师自身开始。
  (作者单位: 江西省弋阳县港口小学)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文本再现】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让学生课内大量阅读来学好语文。通俗点说便是在课内,先学好教材这个例子,然后利用教材中所习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与教材内容、情感、表达方法类似的另一篇文章或另一类文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不仅能一课一得,习得掌握技能,而且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8年3月,鹰潭市九小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集体备课成果展示,四
期刊
北大教授温儒敏说:“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诵读与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语文主题学习”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托主题丛书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最终实现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习课文,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
期刊
导 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但如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巧妙运用“通读词语、读准字音、读中理解、边读边用”四步骤,课堂激趣,适当评价,就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一、通读词语  师:这篇文章一共13小节,392个字。作者已经92岁了,写得真好。同学们读过吗?  生(齐):读过。  师:这里一共有六个生字词。(课前板书:数学家、学问、任溶溶、猜中、新鲜、
期刊
7月11日至15日, 在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组织下,由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国家督学、江西省教育学会会长汤赛南先生领衔,省学前教育教研员卢筱红,宜丰中学校长黄建德,九江六中校长梁明等组成的江西省教育厅讲师团一行四人,深入新疆克州,为全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书记、校长(园长)作系列教育专题讲学。  选派内地教育专家远赴新疆开展系列教育专题讲学是江西省教育援疆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此次讲师团由省基础教育泰斗汤赛
期刊
导 读:  整合教学是指把两篇或多篇有关联性的文本结合起来,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对各文本内容进行加工、取舍、重组而进行的教学。比较阅读是运用比较思维进行阅读,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的阅读方法,将其运用在整合教学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比较意境,达成教学目标  师:“壮”和“大”的联系好像是很自然的,那“忧”和“大”呢?现在咱们说说王湾的“大”。同学们可以从比较《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认识厘米”一课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究等过程中不断形成合理信念:不管从尺的哪一条刻度线开始量,被度量的物体里包含几个1厘米,那么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种触及数学学科内核和知识本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片段一】自主操作,引出本质  师:拿出直尺,先试着量一量红色小棒的长度。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生:(图1)我把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上的0,另一
期刊
《背影》这样的经典篇目到底该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可谓众说纷纭。我既不想人云亦云走老路,也不想借培养什么批判性思维对作品搞些颠覆性的解读。只想遵循并坚守着“语文”应有的规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基于以上认识,这堂课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遵循“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原则找到教学的起点。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背影》写于1925年,
期刊
读完著名特级教师刘祥的新作《改变,从写作开始》,收获良多。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普通教师如何成长的书,更是一部全面介绍教育写作方法的专著。对于在教育道路上仍彷徨忧困的教师来说,此书无疑是道亮光,能够引导他们走出昏暗。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领衔的“新教育实验”团队始终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刘祥认为,这四个“不停”正如一把尺子,
期刊
摘 要:  常态的阅读一般不能用阅读文学作品方式去阅读实用文,或用“获取信息”的方式去读文学作品。多数研究者认为支玉恒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取向为“品味语言中的情感”,经过对这篇课例中的话题PCK的仔细分析,发现其表面上虽是“变态”的阅读,实质上却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品味语言”。实用文阅读中情感体验阅读方式的跨界,其实是基于特定文本体式的实用文阅读方式的常态回归。阅读教学的持续有效发展,还需要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