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II-III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表柔比星药物化疗,观察组加用多西紫杉醇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12例,显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3例,显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1.72%,两组相比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用药组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组。结论:应用表柔比星和多西紫杉醇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尤其对II-III期患者疗效显著,可见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3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48-02
新辅助化疗是相对辅助化疗而言,通常说的辅助化疗指的是术后化疗,而术前进行的化疗就是新辅助化疗[1],有些不能切除的肿瘤通过新辅助化疗以后可以变成能够切除的肿瘤[2],有些乳腺癌患者希望在术中保留乳房,但是肿块太大不能保乳,这个时候就可以做新辅助化疗[3]。本组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II-III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表柔比星药物化疗,观察组加用多西紫杉醇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经细胞学穿刺及活检病理确诊为II-III期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39.6±5.3岁;22例为Ⅱ期,27例为Ⅲ期,9例为Ⅳ期。对照组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为41.2±7.9岁;20例为Ⅱ期,28例为Ⅲ期,10例为Ⅳ期。所有病例无1例有化疗禁忌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期等方面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B超、双侧乳腺钼靶片等;基础治疗包括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3w为一周期)表柔比星(一次75mg/m2,一周期一次,第一天静脉滴注)药物化疗,14-15天后可实施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同时加用4周期(3w为一周期)多西紫杉醇(一次175mg/m2,一周期一次,第一天静脉滴注)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疗效。
1.3 疗效标准:
化疗疗效评估结果分为:有效:完全缓解,即即所有可观测的病灶完全消失,维持>4周;显效:部分缓解,即肿瘤病灶的最大垂直横径与最大直径的乘积缩小超过50%,无新病灶出现或任何病灶增大,持续时间至少4周;无效:未缓解,即肿瘤病灶的最大垂直横径与最大直径的乘积缩小小于50%或大于25%,未出现新病变,持续时间至少4周;恶化:病变进展,即1个或多个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及其最大的垂直横径的乘积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12例,显效30例,无效16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3例,显效25例,无效13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51.72%,两组相比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用药组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组,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有效
显效
无效
恶化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8
12
30
16
0
(72.41)*
对照组
58
3
25
13
3
(51.72)
注:与对照相比,* P<0.05
2.2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53例出现出现轻度白细胞降低,5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得以好转,均顺利结束所有疗程,无一例中断治疗或死亡。
3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手术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辅助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随着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地位的确立,新辅助化疗就开始用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4],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不同点在于全身治疗的时间点,而并非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5]。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肿瘤明确诊断后,通过术前化疗缩小肿瘤,从而使不可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6],大大提高了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可杀灭手术区域以外的微小转移灶,又可预防可能由于手术造成的播散,可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使腫瘤缩小,减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便于手术及缩小切除范围,保存周围的组织器官,且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情况可用于判断预后,还可获得肿瘤的体内药敏资料,为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蒽环类是20世纪60年代从土壤微生物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可嵌入DNA双链并抑制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干扰DNA的修复,目前临床常用的蒽环类药物包括表柔比星[7]和多柔比星,前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宽的治疗窗口。紫杉类药物是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来干扰有丝分裂,进而抑制肿瘤增殖的,凭借多项临床试验对疗效和可耐受性的验证,已被广泛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紫杉类药物的出现及其对进展期乳腺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提高了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本组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II-III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表柔比星药物化疗,观察组加用多西紫杉醇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有效12例,显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3例,显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1.72%,两组相比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用药组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组。由此可见,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策略的新发展,应用表柔比星和多西紫杉醇针对II-III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其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启船,孙晓,王青,等.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手术的影响及其近期疗效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1): 20-21.
[2] 邱献华,王海学.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 (9): 1071-1073.
[3] 张恒伟,张娜莎,刘慧,等. 新辅助化疗在可手术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J]. 中原医刊,2006,33(16): 24-2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II-III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表柔比星药物化疗,观察组加用多西紫杉醇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12例,显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3例,显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1.72%,两组相比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用药组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组。结论:应用表柔比星和多西紫杉醇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尤其对II-III期患者疗效显著,可见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3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48-02
新辅助化疗是相对辅助化疗而言,通常说的辅助化疗指的是术后化疗,而术前进行的化疗就是新辅助化疗[1],有些不能切除的肿瘤通过新辅助化疗以后可以变成能够切除的肿瘤[2],有些乳腺癌患者希望在术中保留乳房,但是肿块太大不能保乳,这个时候就可以做新辅助化疗[3]。本组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II-III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表柔比星药物化疗,观察组加用多西紫杉醇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经细胞学穿刺及活检病理确诊为II-III期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39.6±5.3岁;22例为Ⅱ期,27例为Ⅲ期,9例为Ⅳ期。对照组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为41.2±7.9岁;20例为Ⅱ期,28例为Ⅲ期,10例为Ⅳ期。所有病例无1例有化疗禁忌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期等方面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B超、双侧乳腺钼靶片等;基础治疗包括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3w为一周期)表柔比星(一次75mg/m2,一周期一次,第一天静脉滴注)药物化疗,14-15天后可实施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同时加用4周期(3w为一周期)多西紫杉醇(一次175mg/m2,一周期一次,第一天静脉滴注)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疗效。
1.3 疗效标准:
化疗疗效评估结果分为:有效:完全缓解,即即所有可观测的病灶完全消失,维持>4周;显效:部分缓解,即肿瘤病灶的最大垂直横径与最大直径的乘积缩小超过50%,无新病灶出现或任何病灶增大,持续时间至少4周;无效:未缓解,即肿瘤病灶的最大垂直横径与最大直径的乘积缩小小于50%或大于25%,未出现新病变,持续时间至少4周;恶化:病变进展,即1个或多个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及其最大的垂直横径的乘积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12例,显效30例,无效16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3例,显效25例,无效13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51.72%,两组相比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用药组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组,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有效
显效
无效
恶化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8
12
30
16
0
(72.41)*
对照组
58
3
25
13
3
(51.72)
注:与对照相比,* P<0.05
2.2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53例出现出现轻度白细胞降低,5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得以好转,均顺利结束所有疗程,无一例中断治疗或死亡。
3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手术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辅助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随着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地位的确立,新辅助化疗就开始用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4],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不同点在于全身治疗的时间点,而并非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5]。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肿瘤明确诊断后,通过术前化疗缩小肿瘤,从而使不可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6],大大提高了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可杀灭手术区域以外的微小转移灶,又可预防可能由于手术造成的播散,可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使腫瘤缩小,减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便于手术及缩小切除范围,保存周围的组织器官,且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情况可用于判断预后,还可获得肿瘤的体内药敏资料,为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蒽环类是20世纪60年代从土壤微生物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可嵌入DNA双链并抑制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干扰DNA的修复,目前临床常用的蒽环类药物包括表柔比星[7]和多柔比星,前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宽的治疗窗口。紫杉类药物是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来干扰有丝分裂,进而抑制肿瘤增殖的,凭借多项临床试验对疗效和可耐受性的验证,已被广泛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紫杉类药物的出现及其对进展期乳腺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提高了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本组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II-III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术前均给于4周期表柔比星药物化疗,观察组加用多西紫杉醇即采取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有效12例,显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3例,显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1.72%,两组相比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用药组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组。由此可见,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策略的新发展,应用表柔比星和多西紫杉醇针对II-III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其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启船,孙晓,王青,等.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手术的影响及其近期疗效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1): 20-21.
[2] 邱献华,王海学.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 (9): 1071-1073.
[3] 张恒伟,张娜莎,刘慧,等. 新辅助化疗在可手术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J]. 中原医刊,2006,33(16):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