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十分重视自己本土文化的保护,并且都努力在学校的教育中引入地方文化教育,我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同样十分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文章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地方文化对学生進行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简单谈了其所达到的几个功用。
关键词:地方文化 创新 实践 情感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其延绵不尽的精神内核,更是其永葆青春焕发迷人魅力的本质所在。在世界文化已经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保护,并且都努力在学校的教育中引入地方文化教育,以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鲜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同样十分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要求“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因此,高中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来感染学生进而教育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地方文化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水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增进学生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可以达到以下几点功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要想保持我国今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储备,而青少年担负着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思想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色彩,注重情感教育的力量,通过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带动他们的思维进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一旦学生的想象空间被打开,各种奇思妙想也就接踵而至,各种创造性才能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地方文化正是承载这一功能的最好工具,由于地方文化源自我们身边,贴近我们生活的实际,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成长之基,学生整日里耳濡目染,因此,极易触及他们心中最敏感的情感之弦,所以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地方文化的核心要素,引导学生走进它们,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如《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名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浓郁的乡土风情、淳朴善良的人性美在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整篇文章就像是一副描绘湘西的风景画——优美、引人入胜。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地域色彩引导学生发掘我们的地方文化。如作品描绘了美丽的湘西特有的婚俗文化:在写到翠翠关于爱情的美丽遐想时都出现了一种植物——虎耳草。第一次是情窦初开的翠翠听外公讲父母的浪漫爱情故事时,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感情。她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耳草。第二次是翠翠梦中听见傩送的歌声,“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可见,虎耳草在这里已经成为了翠翠真挚爱情的象征,因此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教师可以在有了整体感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当地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驰骋其想象的翅膀说出诸如苗族飞歌,定情鞋垫、哭嫁歌、闪花轿等婚俗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当场表演甚至加入自己的创意,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地方文化色彩的省份,单就遵义来说地方文化都十分丰富。有历史文化,有红色文化,有生态文化,还有民族文化,这些种类各异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一个包容巨大的多彩的遵义地方文化体系。以民族文化为例,整个贵州省的30多个民族在遵义几乎都有分布,其中有17个世居民族,至今仍保持有民族的服饰、节日、风俗节日、歌曲、民间文学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积淀也为我们贵州省迎来了“文化千岛”的美誉。所以要想在课堂之上,充分发掘我们当地的民族文化,有限的时间肯定是无法做到的。必须要将其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同时单打独斗的搜集方法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借助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考虑将学生以10人为一组,双休日、节假日深入到某个具体民族之中,通过走访、观察、实地考证的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该民族的文化,并在探究过程中,增进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地方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增进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贵州地处西南,历史上过去一直是个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即使现在,与其他省市相比,发展状况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家乡情感上的不认同。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地方文化教育,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家乡值得骄傲的一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仍以《边城》为例,教师在介绍沈从文的时候,可以追问一句,“沈从文是湖南人民的骄傲,那么我们遵义又有哪些令我们感到骄傲的人呢?”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转到对自己家乡名人的思索上了。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家乡还有哪些令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文化现象呢?”在学生讨论回答过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向学生讲解我们的侗族大歌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其原生态多次在世界音乐节上获奖。苗族飞歌,连外国人听了都流连忘返。尤其是我们遵义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造就我们现在这里的红色文化,她是中国的红都,有红军街,有遵义会议纪念馆,有红军山,还有红军路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了遵义的一面旗帜。通过这些地方文化的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原来我们的家乡还有如此美好的一面,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还可以抚今追昔,缅怀先烈,体会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意志。
总之,地方文化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悠久的历史积淀,美妙的表达形式必将引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共鸣,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增进他们献身家乡建设的理想信念,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地方文化的教育,使之成为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地方文化研究编辑刊》编辑部,地方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出版社,2010.2.
[2]郭鉴,《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
[3](挪威)埃里克森著,董薇译,《小地方,发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
关键词:地方文化 创新 实践 情感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其延绵不尽的精神内核,更是其永葆青春焕发迷人魅力的本质所在。在世界文化已经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保护,并且都努力在学校的教育中引入地方文化教育,以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鲜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同样十分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要求“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因此,高中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来感染学生进而教育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地方文化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水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增进学生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可以达到以下几点功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要想保持我国今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储备,而青少年担负着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思想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色彩,注重情感教育的力量,通过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带动他们的思维进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一旦学生的想象空间被打开,各种奇思妙想也就接踵而至,各种创造性才能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地方文化正是承载这一功能的最好工具,由于地方文化源自我们身边,贴近我们生活的实际,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成长之基,学生整日里耳濡目染,因此,极易触及他们心中最敏感的情感之弦,所以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地方文化的核心要素,引导学生走进它们,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如《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名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浓郁的乡土风情、淳朴善良的人性美在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整篇文章就像是一副描绘湘西的风景画——优美、引人入胜。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地域色彩引导学生发掘我们的地方文化。如作品描绘了美丽的湘西特有的婚俗文化:在写到翠翠关于爱情的美丽遐想时都出现了一种植物——虎耳草。第一次是情窦初开的翠翠听外公讲父母的浪漫爱情故事时,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感情。她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耳草。第二次是翠翠梦中听见傩送的歌声,“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可见,虎耳草在这里已经成为了翠翠真挚爱情的象征,因此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教师可以在有了整体感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当地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驰骋其想象的翅膀说出诸如苗族飞歌,定情鞋垫、哭嫁歌、闪花轿等婚俗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当场表演甚至加入自己的创意,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地方文化色彩的省份,单就遵义来说地方文化都十分丰富。有历史文化,有红色文化,有生态文化,还有民族文化,这些种类各异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一个包容巨大的多彩的遵义地方文化体系。以民族文化为例,整个贵州省的30多个民族在遵义几乎都有分布,其中有17个世居民族,至今仍保持有民族的服饰、节日、风俗节日、歌曲、民间文学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积淀也为我们贵州省迎来了“文化千岛”的美誉。所以要想在课堂之上,充分发掘我们当地的民族文化,有限的时间肯定是无法做到的。必须要将其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同时单打独斗的搜集方法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借助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考虑将学生以10人为一组,双休日、节假日深入到某个具体民族之中,通过走访、观察、实地考证的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该民族的文化,并在探究过程中,增进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地方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增进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贵州地处西南,历史上过去一直是个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即使现在,与其他省市相比,发展状况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家乡情感上的不认同。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地方文化教育,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家乡值得骄傲的一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仍以《边城》为例,教师在介绍沈从文的时候,可以追问一句,“沈从文是湖南人民的骄傲,那么我们遵义又有哪些令我们感到骄傲的人呢?”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转到对自己家乡名人的思索上了。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家乡还有哪些令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文化现象呢?”在学生讨论回答过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向学生讲解我们的侗族大歌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其原生态多次在世界音乐节上获奖。苗族飞歌,连外国人听了都流连忘返。尤其是我们遵义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造就我们现在这里的红色文化,她是中国的红都,有红军街,有遵义会议纪念馆,有红军山,还有红军路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了遵义的一面旗帜。通过这些地方文化的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原来我们的家乡还有如此美好的一面,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还可以抚今追昔,缅怀先烈,体会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意志。
总之,地方文化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悠久的历史积淀,美妙的表达形式必将引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共鸣,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增进他们献身家乡建设的理想信念,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地方文化的教育,使之成为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地方文化研究编辑刊》编辑部,地方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出版社,2010.2.
[2]郭鉴,《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
[3](挪威)埃里克森著,董薇译,《小地方,发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