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提出通过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规范、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立足本职工作,结合职业学校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提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职业技能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劳动者自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劳动者要具备职业精神,因为职业精神反映了劳动者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责任和职业归属感等方面的素质,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条件。同时,工作中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良好的職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保驾护航。当职业教育受众越来越广,其受教育者已渗透进各行各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有力一员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教育成为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1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精神与技能培养的脱节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两条平行线,基本没有交集,更谈不上融合,职业精神的不足导致学生很少主动钻研技术、探究技能,很难在技能上有大的进展和突破,极大地影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1.2 学生职业精神淡漠,缺乏责任感
中职学生普遍素质较差,表现在:价值观模糊,缺乏目标,混日子的现象较普遍;具有懒散的特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阅历尚浅,对自己的专业缺乏理性认识;缺乏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职业规范的认识不强。不少学生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有少数学生道德观念不强,职业道德意识淡漠。
1.3 学校欠缺职业精神教育
目前,职业学校普遍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一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虽然开设了职业道德课程,但基本是照本宣科,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无法触及学生的灵魂;二是对校纪校规的执行重罚轻赏,往往依靠强制力维持规章制度,不能有效地结合奖惩制度,把遵守纪律变成对学生的内在要求;三是缺乏对学生团队协作的教育和实践,不能在一些活动中有机融入团队教育;四是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不够,出了问题往往是“和稀泥”,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建立。
2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对策
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生活、行业特点,多途径、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职业精神教育。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中职学校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摒弃职业道德课程是副科的传统观念,配备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干部和教师任教,职业道德课程的课时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要重视对该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考核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把一些志愿者活动、各种主题活动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2 加强职业纪律教育,建立牢固的职业规范
中职学校应在平时校纪校规的督查中,改变管理模式,不要过分依赖惩罚,把奖惩机制完善起来,对遵守纪律的同学应大力表扬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使学生把遵守纪律作为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纪律管理,例如,去实训场所时提前整队行进,操作前检查工具及机器运行状况,操作结束后填写记录,工具归位、机器复位并做好保洁等,这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
2.3 加强合作意识训练,建立团队精神
平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把合作意识融入教育中,可以在布置任务时以小组为单位,促进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学生具备全局观念、资源共享与运用观念、与人及组织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团队精神。充分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安排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学生们三、五人为一组在企事业单位中参与实践,让同学们广泛地接触了解社会,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4 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贯穿责任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话算数,做事讲诚信等;进而延伸到对父母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班级的事负责,从做好值日生、维护班级形象做起,逐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实训等,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让他们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体会各种责任,使之逐步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5 加强校企合作和职业实践,培养职业归属感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联合办学,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企业可以事先把所需要的用工情况跟学校取得联系,使企业急需的人才能让学校尽早进行教学、储备,达到一毕业就能上好岗的目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企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到企业车间中接受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赢。通过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大力为中职学生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在进企见习、顶岗实训、就业实习的过程中,深入感受职业内容,接触职业文化,初步形成职业归属感;通过学校创业园,倡导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创业团队,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管理角色,使其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职业要求,这是培养学生职业归属感的好方法;帮助学生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让学生做他们自己想做、喜欢做的工作,他们自然会觉得工作很快乐,从而对未来职业形成较强的归属感。
2.6 与时俱进,开创德育工作新路子
在加强对学生日常品行规范教育的同时,群策群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加强品德、情操方面的教育。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和技能节,把说教性极强的德育工作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得到教育,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青年志愿者等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理想、情操、道德、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锻炼和提高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更新领导和教师学校管理理念,实现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创建现代企业管理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3 结语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每个企业的人才的构成都呈现“金字塔”形的特点,我们中职院校所培养的正是处于“金字塔”中下部的人才,一个企业能否长盛不衰,根基的稳固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人才是时代对中职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完善教育功能、丰富办学内涵,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实实在在地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唯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国智造”的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河南新县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职业技能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劳动者自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劳动者要具备职业精神,因为职业精神反映了劳动者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责任和职业归属感等方面的素质,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条件。同时,工作中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良好的職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保驾护航。当职业教育受众越来越广,其受教育者已渗透进各行各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有力一员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教育成为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1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精神与技能培养的脱节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两条平行线,基本没有交集,更谈不上融合,职业精神的不足导致学生很少主动钻研技术、探究技能,很难在技能上有大的进展和突破,极大地影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1.2 学生职业精神淡漠,缺乏责任感
中职学生普遍素质较差,表现在:价值观模糊,缺乏目标,混日子的现象较普遍;具有懒散的特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阅历尚浅,对自己的专业缺乏理性认识;缺乏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职业规范的认识不强。不少学生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有少数学生道德观念不强,职业道德意识淡漠。
1.3 学校欠缺职业精神教育
目前,职业学校普遍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一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虽然开设了职业道德课程,但基本是照本宣科,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无法触及学生的灵魂;二是对校纪校规的执行重罚轻赏,往往依靠强制力维持规章制度,不能有效地结合奖惩制度,把遵守纪律变成对学生的内在要求;三是缺乏对学生团队协作的教育和实践,不能在一些活动中有机融入团队教育;四是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不够,出了问题往往是“和稀泥”,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建立。
2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对策
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生活、行业特点,多途径、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职业精神教育。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中职学校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摒弃职业道德课程是副科的传统观念,配备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干部和教师任教,职业道德课程的课时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要重视对该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考核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把一些志愿者活动、各种主题活动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2 加强职业纪律教育,建立牢固的职业规范
中职学校应在平时校纪校规的督查中,改变管理模式,不要过分依赖惩罚,把奖惩机制完善起来,对遵守纪律的同学应大力表扬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使学生把遵守纪律作为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纪律管理,例如,去实训场所时提前整队行进,操作前检查工具及机器运行状况,操作结束后填写记录,工具归位、机器复位并做好保洁等,这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
2.3 加强合作意识训练,建立团队精神
平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把合作意识融入教育中,可以在布置任务时以小组为单位,促进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学生具备全局观念、资源共享与运用观念、与人及组织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团队精神。充分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安排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学生们三、五人为一组在企事业单位中参与实践,让同学们广泛地接触了解社会,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4 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贯穿责任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话算数,做事讲诚信等;进而延伸到对父母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班级的事负责,从做好值日生、维护班级形象做起,逐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实训等,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让他们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体会各种责任,使之逐步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5 加强校企合作和职业实践,培养职业归属感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联合办学,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企业可以事先把所需要的用工情况跟学校取得联系,使企业急需的人才能让学校尽早进行教学、储备,达到一毕业就能上好岗的目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企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到企业车间中接受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赢。通过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大力为中职学生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在进企见习、顶岗实训、就业实习的过程中,深入感受职业内容,接触职业文化,初步形成职业归属感;通过学校创业园,倡导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创业团队,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管理角色,使其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职业要求,这是培养学生职业归属感的好方法;帮助学生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让学生做他们自己想做、喜欢做的工作,他们自然会觉得工作很快乐,从而对未来职业形成较强的归属感。
2.6 与时俱进,开创德育工作新路子
在加强对学生日常品行规范教育的同时,群策群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加强品德、情操方面的教育。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和技能节,把说教性极强的德育工作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得到教育,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青年志愿者等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理想、情操、道德、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锻炼和提高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更新领导和教师学校管理理念,实现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创建现代企业管理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3 结语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每个企业的人才的构成都呈现“金字塔”形的特点,我们中职院校所培养的正是处于“金字塔”中下部的人才,一个企业能否长盛不衰,根基的稳固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人才是时代对中职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完善教育功能、丰富办学内涵,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实实在在地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唯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国智造”的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河南新县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