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疑”的思考
“学问”二字很准确地概括了学习的规律。学而无问,不可能;学而不问,学生的知识就会流于表面,十分肤浅。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發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他把问的功效、疑的价值作了很高的评价。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教学方法就是先让学生提出自学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向他质疑,然后他组织学生展开研究、讨论,而他的许多科研课题就是从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确定下来的。
这一做法对笔者很有启发。质疑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价值呢?
1.“疑”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
我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青少年对外界事物是很敏感的,他们活泼大胆,富有探索精神,他们不愿意依样画葫芦,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疑问”的产生,能激起他们去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去发现一个新天地。解疑的过程又给予他们丰富的情绪体验,随着这些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入。如果教者有心,将会发现此时连学生的眼睛也会明亮有神——他们专心致志,而且心领神会、学有所得,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了。
2.“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契机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师相信学生,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辩证地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阅读、讨论、归纳问题等,使学生少走弯路,从多方面、多角度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就是注意了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一般是内因起决定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学习动机。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自然,这“愤”、“悱”状态可以由教师根据经验来猜测,也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与这些途径相比较,由学生质“疑”则更为直接、准确。课前学生的“疑”能使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有的放矢,讲在点子上,启之能发;课中学生的“疑”能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后学生的“疑”有助于师生总结教与学的成果,或拾遗补缺,或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学习行为延伸到课外。
3.学会质疑进而不疑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由见疑、质疑、思疑、释疑组成的。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见疑和质疑的能力。疑是未知通向已知的大门,不会质疑,连“门”都找不着,自然是永远也入不了知识的大门。对学生来说,读了课文能提出问题,其实也就是他们揣摩课文语言文字、思考课文内容思想的结果,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些“疑”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阶梯。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从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阅读教学也必须重过程。对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结论,而是获得这些知识、结论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自己走过一段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路。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有方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质疑”的方法。“质疑”的方法很多,笔者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三处、三点”进行三个层次的质疑。
这“三处”为:1.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2.似懂非懂的问题要质疑;3.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要质疑。
这三点为:1.对题目要质疑;2.对篇章结构要质疑;3.对写法要质疑。这三个层次为设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其中设问性质疑也就是自问自答式质疑,这类疑问实质上是学生自己选定自学的方向,通过自学解决。例如,初读课文时,对字词、课文内容的疏通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就是学生对上文所提到的“三处”、“三点”的自学研究,此时学生往往会在所读文章中做出记号,并试图解疑,形成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部分“疑问”将会因自己无法解答而成为疑难性质疑。需要指出的是,这三次质疑中的前两次提出的疑问并不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学生自我设疑、存疑,学习在似乎无疑之处产生疑问。经过这一番寻疑之后提出的“疑”,大多是有价值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找到了这些解不开的疑,心理上就产生了适度的焦虑,上课时就能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寻疑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学生“自能读书”的实践活动,寻疑有方,无疑是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标志。
三、巧妙设问,导疑有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师教每篇课文,总要提出很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老师的提问,实际是老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按照这些“疑”去学习、思考,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把每个问题写具体的。老师的提问要准确、恰当、有规律可循,因为学生不但通过老师的“设疑”解决了知识,也从老师“设疑”的示范作用中学到了怎样去设疑。教师的提问切忌多而碎,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在此不再赘言。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课题猜谜”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设问性质疑。
四、灵活应对,释疑有术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是我们语文工作者的最终目的,而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途径,释疑得体就很重要。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疑问应尽可能地给予答复。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问题必须在课堂上答复,对于一些个别同学缺乏代表性的疑问,或过于琐碎的问题,可在课后个别答复。如果是由于课前预习不充分提出的问题,应要求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可要求他们先存疑,在下面的学习中力求解疑;若是同学讨论后能释的疑,可将这类疑交给大家讨论,使之成为大家的疑,然后讨论解答;如果是因老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的一些问题,老师应认真解答。
总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疑”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契机,质疑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过程,“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我们要调整学生的“质疑”心态,鼓励质疑,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有方,坚持持久地、主导地鼓励学生质疑。
“学问”二字很准确地概括了学习的规律。学而无问,不可能;学而不问,学生的知识就会流于表面,十分肤浅。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發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他把问的功效、疑的价值作了很高的评价。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教学方法就是先让学生提出自学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向他质疑,然后他组织学生展开研究、讨论,而他的许多科研课题就是从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确定下来的。
这一做法对笔者很有启发。质疑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价值呢?
1.“疑”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
我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青少年对外界事物是很敏感的,他们活泼大胆,富有探索精神,他们不愿意依样画葫芦,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疑问”的产生,能激起他们去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去发现一个新天地。解疑的过程又给予他们丰富的情绪体验,随着这些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入。如果教者有心,将会发现此时连学生的眼睛也会明亮有神——他们专心致志,而且心领神会、学有所得,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了。
2.“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契机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师相信学生,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辩证地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阅读、讨论、归纳问题等,使学生少走弯路,从多方面、多角度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就是注意了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一般是内因起决定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学习动机。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自然,这“愤”、“悱”状态可以由教师根据经验来猜测,也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与这些途径相比较,由学生质“疑”则更为直接、准确。课前学生的“疑”能使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有的放矢,讲在点子上,启之能发;课中学生的“疑”能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后学生的“疑”有助于师生总结教与学的成果,或拾遗补缺,或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学习行为延伸到课外。
3.学会质疑进而不疑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由见疑、质疑、思疑、释疑组成的。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见疑和质疑的能力。疑是未知通向已知的大门,不会质疑,连“门”都找不着,自然是永远也入不了知识的大门。对学生来说,读了课文能提出问题,其实也就是他们揣摩课文语言文字、思考课文内容思想的结果,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些“疑”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阶梯。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从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阅读教学也必须重过程。对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结论,而是获得这些知识、结论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自己走过一段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路。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有方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质疑”的方法。“质疑”的方法很多,笔者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三处、三点”进行三个层次的质疑。
这“三处”为:1.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2.似懂非懂的问题要质疑;3.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要质疑。
这三点为:1.对题目要质疑;2.对篇章结构要质疑;3.对写法要质疑。这三个层次为设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其中设问性质疑也就是自问自答式质疑,这类疑问实质上是学生自己选定自学的方向,通过自学解决。例如,初读课文时,对字词、课文内容的疏通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就是学生对上文所提到的“三处”、“三点”的自学研究,此时学生往往会在所读文章中做出记号,并试图解疑,形成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部分“疑问”将会因自己无法解答而成为疑难性质疑。需要指出的是,这三次质疑中的前两次提出的疑问并不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学生自我设疑、存疑,学习在似乎无疑之处产生疑问。经过这一番寻疑之后提出的“疑”,大多是有价值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找到了这些解不开的疑,心理上就产生了适度的焦虑,上课时就能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寻疑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学生“自能读书”的实践活动,寻疑有方,无疑是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标志。
三、巧妙设问,导疑有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师教每篇课文,总要提出很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老师的提问,实际是老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按照这些“疑”去学习、思考,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把每个问题写具体的。老师的提问要准确、恰当、有规律可循,因为学生不但通过老师的“设疑”解决了知识,也从老师“设疑”的示范作用中学到了怎样去设疑。教师的提问切忌多而碎,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在此不再赘言。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课题猜谜”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设问性质疑。
四、灵活应对,释疑有术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是我们语文工作者的最终目的,而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途径,释疑得体就很重要。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疑问应尽可能地给予答复。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问题必须在课堂上答复,对于一些个别同学缺乏代表性的疑问,或过于琐碎的问题,可在课后个别答复。如果是由于课前预习不充分提出的问题,应要求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可要求他们先存疑,在下面的学习中力求解疑;若是同学讨论后能释的疑,可将这类疑交给大家讨论,使之成为大家的疑,然后讨论解答;如果是因老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的一些问题,老师应认真解答。
总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疑”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契机,质疑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过程,“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我们要调整学生的“质疑”心态,鼓励质疑,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有方,坚持持久地、主导地鼓励学生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