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是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是课程建设。课程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课改的核心任务就是完善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落脚点的课程建设,其中基于学校改革与发展愿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学校坚持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并重的育人原则,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
“德才文化”为终身发展奠定“宽 厚”的根基
在学校“德才文化”引领下,我们一直进行着有育人目标取向的课程开发与学生社团建设,为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学生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创新,从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德才人”的育人目标出发,具体分为“树德”和“育才”两大领域,从具有优秀品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有一项爱好、掌握一项技能、形成特长六大方面,建立一套六维一体的课程体系,突出对学生的特长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动手实践和特长发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德才人。
学校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自律能力和兴趣爱好也有较大差异。针对这一点,学校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授课方法以及选课方式。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学校课程就安排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内容以动手为主,包括折纸、制作、玩魔方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高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强,学校课程就通过学生自行选修的方式进行,每周都设有机动课,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内容。
“三段一体”让课堂教学产生“通 特”的效应
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段一体”的独特的衔接式教育极大地缩短了重复教学时间,搭配以极富特色与趣味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全面兼顾,以激励的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其实,从广义上说,学生在校内外所感受的一切,都有课程的影子,只是由于我们意识的淡薄和认识的局限,把课程“缩小”了。学校的课程力求使课堂成为“道德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其实就基于课程的可延展性。
学校校本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类、创新科学素养类、身心健康艺术类、社会生存交往类等。这些校本课程从一年级开设至高中十二年级,每周至少2课时。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各年级段学生提供了一份丰盛的“自助餐”,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实践、研究的浓厚兴趣,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造了发展兴趣、培养特长的条件,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加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穿越边界”为个性发展开辟“独 广”的道路
学校秉承“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个性化”的策略,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拓展学校课程研发空间。
生涯规划在中学生学习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其价值。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学生生涯社团、个人生涯咨询“四合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兴趣性向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学校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了解生涯发展历程,了解个人兴趣、人生价值观,意识到“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增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人生决策能力。
学校不仅在课程内容上大胆创新,而且还尝试面向国际的开放办学。为此,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中外文化专题选修课和以西班牙语课、韩语课为代表的小语种选修课,让学生感受其他国家的人文环境,培育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编辑 于萍
学校坚持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并重的育人原则,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
“德才文化”为终身发展奠定“宽 厚”的根基
在学校“德才文化”引领下,我们一直进行着有育人目标取向的课程开发与学生社团建设,为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学生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创新,从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德才人”的育人目标出发,具体分为“树德”和“育才”两大领域,从具有优秀品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有一项爱好、掌握一项技能、形成特长六大方面,建立一套六维一体的课程体系,突出对学生的特长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动手实践和特长发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德才人。
学校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自律能力和兴趣爱好也有较大差异。针对这一点,学校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授课方法以及选课方式。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学校课程就安排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内容以动手为主,包括折纸、制作、玩魔方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高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强,学校课程就通过学生自行选修的方式进行,每周都设有机动课,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内容。
“三段一体”让课堂教学产生“通 特”的效应
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段一体”的独特的衔接式教育极大地缩短了重复教学时间,搭配以极富特色与趣味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全面兼顾,以激励的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其实,从广义上说,学生在校内外所感受的一切,都有课程的影子,只是由于我们意识的淡薄和认识的局限,把课程“缩小”了。学校的课程力求使课堂成为“道德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其实就基于课程的可延展性。
学校校本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类、创新科学素养类、身心健康艺术类、社会生存交往类等。这些校本课程从一年级开设至高中十二年级,每周至少2课时。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各年级段学生提供了一份丰盛的“自助餐”,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实践、研究的浓厚兴趣,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造了发展兴趣、培养特长的条件,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加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穿越边界”为个性发展开辟“独 广”的道路
学校秉承“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个性化”的策略,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拓展学校课程研发空间。
生涯规划在中学生学习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其价值。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学生生涯社团、个人生涯咨询“四合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兴趣性向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学校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了解生涯发展历程,了解个人兴趣、人生价值观,意识到“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增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人生决策能力。
学校不仅在课程内容上大胆创新,而且还尝试面向国际的开放办学。为此,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中外文化专题选修课和以西班牙语课、韩语课为代表的小语种选修课,让学生感受其他国家的人文环境,培育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编辑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