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六十六岁(公元1206年) 时在镇江知府任上作。这是一首英雄词章,一曲慷慨悲歌,今日读来,依旧激动人心。当时南宋宰相韩侂胄当政,图谋北伐,并起用了赋闲二十年之久的辛弃疾。辛弃疾在镇江任内十五个月,做了许多伐金的准备工作,他反对冒失进兵,主张“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韩侂胄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结果一败涂地,与金订立了极为屈辱的《开禧和议》。辛弃疾虽然早已被免官解职,此时也不禁满怀悲愤,终于失志以殁。这首英雄词章表现了辛弃疾深刻的政治预见性和爱国精神。这曲慷慨悲歌,勾勒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诗人的感人形象.
怀古诗词多因重游故地,触景生情,或睹物思人,神与物游而作。有的只是抒发一种没有实指的感受,表达一种比较普遍的情思,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咏明妃,吊贾谊,悲宋玉,是因怀才不遇,自伤怀抱,有的实有所指,借古喻今,如李商隐的《隋宫》、《马嵬》等,借过去的史迹讽刺当前现实。辛弃疾这首词则兼两者而有之。试想;这位英雄,白发苍苍的词人,空怀伐金壮志,长期废置不用,而今以垂暮之年,重返前线,形势却不容乐观,抚今思昔,怎能不感慨万端?长江形胜,历来是南北划疆的天堑。他登临青山,俯眺逝水,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个人的身世遭际,如滔滔江流一齐涌上心头……首句“千古江山”,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落笔,使现实和历史得以沟通,造成变与不变相对照的深刻意境。“英雄无觅”有三层意思:一是南宋小朝廷多苟安误国之辈,即以韩侂胄而论,亦非英雄,故日“无觅”,二是这次准备北伐,是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8年)符离之败与金国订立“隆兴和议”后的第一次,也是辛弃疾南渡以来四十余年间日夜萦怀的心愿。但是伐金需要人才,他于兴奋中感到忧虑,真正的英雄又在哪里呢?三是辛弃疾一向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四十多年过去,雨打风吹,英雄老去,不胜感慨欷歔。“风流”,有两种说法:一指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一指舞榭歌台的繁华景象。“山外青山搂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宋一朝,文恬武嬉,骄奢淫逸,完全忘记了民族恨、家国仇,这正是作者积愤所在。把“舞榭歌台”作为实写,与风流事迹流逝对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弦外之音,就是夫子自道,一个“总”字,耐人寻味。以上是怀孙权。
词的过片,从刘裕写到他的儿子刘义隆,可谓顺理成章,正反对比,借古鉴今,表达了作者撰写本词的主旨。“烽火扬州路”,指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掠江淮、陷扬州一段史实,作者就在这一年率众起义,在连天烽火中投身抗金斗争。他至老也忘不了“烽火扬州路”的英勇战斗,豪情胜慨,十分鼓舞人心。就是这股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以垂暮之年重上前线。数十年来,他是多么希望仍象过去那样驰骋在抗金战斗的疆场啊!这首词感情起伏的幅度很大。下阕前三句借刘义隆北伐的失败,婉讽韩侂胄不能草率从事,感情比较萧飒。这三句则是重新唤起青年时代的雄心,积极豪迈,意气风发。至下文“可堪回首”,又是陡地一转,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迸发出更为深沉的叹息。如果承上文顺接,何必用“可堪回首”表示转折呢?这样读来,方能细致地体味作者此时此地登楼远眺的复杂心情。如上所述,“回首”,紧承“四十三年”,但时间上却有一大段的空隙,四十三年间的往事被一笔带过了。就在辛弃疾与耿京决定“奉表南归”那一年,南宋军队在采石击溃金兵,南宋小朝廷却错过大好时机,反与金议和,长期忍辱偷安,不思恢复,冷却壮士心,短了英雄气。而敌占区的有些人竟然忘了敌我,社日还在异族统治者的祠庙击鼓祭神。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他于击败刘宋王玄漠的军队后,南侵到长江北岸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改为佛狸祠。陈亮在一首和辛弃疾的词中说:“长安父老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使人泯灭了民族意识,年轻一代已认不清谁是仇敌了。辛、陈这些词句,语气都十分沉痛。
辛弃疾发扬和光大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完成了苏轼尚未能完成的摧毁廓清之功。苏辛相比较,辛词比苏词更雄放,更深沉,更缠绵,形式与风格更加多样化,不论经史诸子,俚语俗语,均可遣情达意,熔铸入词,简直是无往而不可。苏辛虽都有一些写山水风月的“闲适”词,同样表现为旷达洒脱,苏轼是有意忘情,希望超然物外,辛弃疾则是无可奈何,故作狂放之态。读辛弃疾的词,仿佛于金戈铁马声中,间杂风的呜咽,水的哀号,又仿佛弃置匣中的宝剑,虎啸龙吟,铿锵而鸣,然而终不得其用,只能归于叹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虽然回肠荡气,依旧使人奋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词的代表作之一。有人更认为辛词当以此为第一。这首词容量大,感慨深,笔力遒劲雄健,风格沉郁苍凉,那热烈而又曲折、压抑而又亢奋的忧国伤时之情,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为之长啸,为之低吟,为之洒一掬英雄泪,在辛弃疾大量的优秀词作中确有其代表性.第一、辛弃疾是豪放词派巨擘,他的词风以雄豪为主,或洒脱,或秾丽,或缠绵,或沉郁,都不离“放”的基调,但有所侧重。《永遇乐》这首词高度概括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容,豪放不失凝重含蓄,沉郁又包含雄劲峭拔,刚中有柔;悲里寓壮,深刻挚切,不浮不涩,最充分地体现了辛词的艺术特色。第二、辛弃疾的词不是一般文人学士之词,也不是一般武人将帅之词。综观他一生经历,从政是个干吏,统兵是个将才,即使在罢官家居时,也始终是个以光复中原为己任的志士。他对敌国的情况相当了解,对朝廷的腐败更有切肤之痛。他的词或抒政见,或写怀抱,或寄感慨,壮志卓识,俱为一时之冠,与一般纸上谈兵、席间论政、不务实际者不同。《永遇乐》这首词,根据诗人长期的阅历和经验纵论古今,评骘得失,切中时弊,忧愤深广。他提到“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他预感到自己的孤危处境,充分表现了审慎明察和深谋远虑。但是, “男儿到死心如铁”,他并没有因此“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于殷忧中仍充满热情,伐金之志,不折不挠.其实,以议论入词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他把丰富的阅历,深邃的卓见、渊博的学识和炽烈的感情熔于一炉,铸成了英伟磊落、精警奇崛的词章。他有棱有角的个性,胸中有着突兀郁勃的块垒,尤其是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怎能不长歌当哭,倾吐为快?取消饱和着感情和血肉的议论,辛词的特点也就磨平了。第三,辛弃疾的词常使人回肠荡气,不忍卒读。这首词感情的起伏,表现为结构的跌宕与急转。全词凡六折五转:先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接着是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的神往,一转;顺笔而下,对“元嘉”往事深表痛惜,二转;略作停顿之后,由“怀古”导入“讽今”,回忆四十三年前“烽火扬州路”的战斗,三转;然而往事不堪回首,四转;最后以廉颇自喻转入结句,忠而见嫉,自古已然,又不禁抚膺叹息……忽纵忽收,抑扬顿挫,竟写得如此曲折!第四,这首词一连用了五个典故。“用事多”历来也被认为是辛词的一个小疵,论者常引这一首为例。
怀古诗词多因重游故地,触景生情,或睹物思人,神与物游而作。有的只是抒发一种没有实指的感受,表达一种比较普遍的情思,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咏明妃,吊贾谊,悲宋玉,是因怀才不遇,自伤怀抱,有的实有所指,借古喻今,如李商隐的《隋宫》、《马嵬》等,借过去的史迹讽刺当前现实。辛弃疾这首词则兼两者而有之。试想;这位英雄,白发苍苍的词人,空怀伐金壮志,长期废置不用,而今以垂暮之年,重返前线,形势却不容乐观,抚今思昔,怎能不感慨万端?长江形胜,历来是南北划疆的天堑。他登临青山,俯眺逝水,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个人的身世遭际,如滔滔江流一齐涌上心头……首句“千古江山”,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落笔,使现实和历史得以沟通,造成变与不变相对照的深刻意境。“英雄无觅”有三层意思:一是南宋小朝廷多苟安误国之辈,即以韩侂胄而论,亦非英雄,故日“无觅”,二是这次准备北伐,是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8年)符离之败与金国订立“隆兴和议”后的第一次,也是辛弃疾南渡以来四十余年间日夜萦怀的心愿。但是伐金需要人才,他于兴奋中感到忧虑,真正的英雄又在哪里呢?三是辛弃疾一向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四十多年过去,雨打风吹,英雄老去,不胜感慨欷歔。“风流”,有两种说法:一指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一指舞榭歌台的繁华景象。“山外青山搂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宋一朝,文恬武嬉,骄奢淫逸,完全忘记了民族恨、家国仇,这正是作者积愤所在。把“舞榭歌台”作为实写,与风流事迹流逝对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弦外之音,就是夫子自道,一个“总”字,耐人寻味。以上是怀孙权。
词的过片,从刘裕写到他的儿子刘义隆,可谓顺理成章,正反对比,借古鉴今,表达了作者撰写本词的主旨。“烽火扬州路”,指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掠江淮、陷扬州一段史实,作者就在这一年率众起义,在连天烽火中投身抗金斗争。他至老也忘不了“烽火扬州路”的英勇战斗,豪情胜慨,十分鼓舞人心。就是这股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以垂暮之年重上前线。数十年来,他是多么希望仍象过去那样驰骋在抗金战斗的疆场啊!这首词感情起伏的幅度很大。下阕前三句借刘义隆北伐的失败,婉讽韩侂胄不能草率从事,感情比较萧飒。这三句则是重新唤起青年时代的雄心,积极豪迈,意气风发。至下文“可堪回首”,又是陡地一转,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迸发出更为深沉的叹息。如果承上文顺接,何必用“可堪回首”表示转折呢?这样读来,方能细致地体味作者此时此地登楼远眺的复杂心情。如上所述,“回首”,紧承“四十三年”,但时间上却有一大段的空隙,四十三年间的往事被一笔带过了。就在辛弃疾与耿京决定“奉表南归”那一年,南宋军队在采石击溃金兵,南宋小朝廷却错过大好时机,反与金议和,长期忍辱偷安,不思恢复,冷却壮士心,短了英雄气。而敌占区的有些人竟然忘了敌我,社日还在异族统治者的祠庙击鼓祭神。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他于击败刘宋王玄漠的军队后,南侵到长江北岸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改为佛狸祠。陈亮在一首和辛弃疾的词中说:“长安父老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使人泯灭了民族意识,年轻一代已认不清谁是仇敌了。辛、陈这些词句,语气都十分沉痛。
辛弃疾发扬和光大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完成了苏轼尚未能完成的摧毁廓清之功。苏辛相比较,辛词比苏词更雄放,更深沉,更缠绵,形式与风格更加多样化,不论经史诸子,俚语俗语,均可遣情达意,熔铸入词,简直是无往而不可。苏辛虽都有一些写山水风月的“闲适”词,同样表现为旷达洒脱,苏轼是有意忘情,希望超然物外,辛弃疾则是无可奈何,故作狂放之态。读辛弃疾的词,仿佛于金戈铁马声中,间杂风的呜咽,水的哀号,又仿佛弃置匣中的宝剑,虎啸龙吟,铿锵而鸣,然而终不得其用,只能归于叹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虽然回肠荡气,依旧使人奋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词的代表作之一。有人更认为辛词当以此为第一。这首词容量大,感慨深,笔力遒劲雄健,风格沉郁苍凉,那热烈而又曲折、压抑而又亢奋的忧国伤时之情,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为之长啸,为之低吟,为之洒一掬英雄泪,在辛弃疾大量的优秀词作中确有其代表性.第一、辛弃疾是豪放词派巨擘,他的词风以雄豪为主,或洒脱,或秾丽,或缠绵,或沉郁,都不离“放”的基调,但有所侧重。《永遇乐》这首词高度概括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容,豪放不失凝重含蓄,沉郁又包含雄劲峭拔,刚中有柔;悲里寓壮,深刻挚切,不浮不涩,最充分地体现了辛词的艺术特色。第二、辛弃疾的词不是一般文人学士之词,也不是一般武人将帅之词。综观他一生经历,从政是个干吏,统兵是个将才,即使在罢官家居时,也始终是个以光复中原为己任的志士。他对敌国的情况相当了解,对朝廷的腐败更有切肤之痛。他的词或抒政见,或写怀抱,或寄感慨,壮志卓识,俱为一时之冠,与一般纸上谈兵、席间论政、不务实际者不同。《永遇乐》这首词,根据诗人长期的阅历和经验纵论古今,评骘得失,切中时弊,忧愤深广。他提到“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他预感到自己的孤危处境,充分表现了审慎明察和深谋远虑。但是, “男儿到死心如铁”,他并没有因此“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于殷忧中仍充满热情,伐金之志,不折不挠.其实,以议论入词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他把丰富的阅历,深邃的卓见、渊博的学识和炽烈的感情熔于一炉,铸成了英伟磊落、精警奇崛的词章。他有棱有角的个性,胸中有着突兀郁勃的块垒,尤其是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怎能不长歌当哭,倾吐为快?取消饱和着感情和血肉的议论,辛词的特点也就磨平了。第三,辛弃疾的词常使人回肠荡气,不忍卒读。这首词感情的起伏,表现为结构的跌宕与急转。全词凡六折五转:先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接着是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的神往,一转;顺笔而下,对“元嘉”往事深表痛惜,二转;略作停顿之后,由“怀古”导入“讽今”,回忆四十三年前“烽火扬州路”的战斗,三转;然而往事不堪回首,四转;最后以廉颇自喻转入结句,忠而见嫉,自古已然,又不禁抚膺叹息……忽纵忽收,抑扬顿挫,竟写得如此曲折!第四,这首词一连用了五个典故。“用事多”历来也被认为是辛词的一个小疵,论者常引这一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