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放风格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六十六岁(公元1206年) 时在镇江知府任上作。这是一首英雄词章,一曲慷慨悲歌,今日读来,依旧激动人心。当时南宋宰相韩侂胄当政,图谋北伐,并起用了赋闲二十年之久的辛弃疾。辛弃疾在镇江任内十五个月,做了许多伐金的准备工作,他反对冒失进兵,主张“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韩侂胄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结果一败涂地,与金订立了极为屈辱的《开禧和议》。辛弃疾虽然早已被免官解职,此时也不禁满怀悲愤,终于失志以殁。这首英雄词章表现了辛弃疾深刻的政治预见性和爱国精神。这曲慷慨悲歌,勾勒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诗人的感人形象.
  怀古诗词多因重游故地,触景生情,或睹物思人,神与物游而作。有的只是抒发一种没有实指的感受,表达一种比较普遍的情思,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咏明妃,吊贾谊,悲宋玉,是因怀才不遇,自伤怀抱,有的实有所指,借古喻今,如李商隐的《隋宫》、《马嵬》等,借过去的史迹讽刺当前现实。辛弃疾这首词则兼两者而有之。试想;这位英雄,白发苍苍的词人,空怀伐金壮志,长期废置不用,而今以垂暮之年,重返前线,形势却不容乐观,抚今思昔,怎能不感慨万端?长江形胜,历来是南北划疆的天堑。他登临青山,俯眺逝水,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个人的身世遭际,如滔滔江流一齐涌上心头……首句“千古江山”,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落笔,使现实和历史得以沟通,造成变与不变相对照的深刻意境。“英雄无觅”有三层意思:一是南宋小朝廷多苟安误国之辈,即以韩侂胄而论,亦非英雄,故日“无觅”,二是这次准备北伐,是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8年)符离之败与金国订立“隆兴和议”后的第一次,也是辛弃疾南渡以来四十余年间日夜萦怀的心愿。但是伐金需要人才,他于兴奋中感到忧虑,真正的英雄又在哪里呢?三是辛弃疾一向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四十多年过去,雨打风吹,英雄老去,不胜感慨欷歔。“风流”,有两种说法:一指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一指舞榭歌台的繁华景象。“山外青山搂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宋一朝,文恬武嬉,骄奢淫逸,完全忘记了民族恨、家国仇,这正是作者积愤所在。把“舞榭歌台”作为实写,与风流事迹流逝对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弦外之音,就是夫子自道,一个“总”字,耐人寻味。以上是怀孙权。
  词的过片,从刘裕写到他的儿子刘义隆,可谓顺理成章,正反对比,借古鉴今,表达了作者撰写本词的主旨。“烽火扬州路”,指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掠江淮、陷扬州一段史实,作者就在这一年率众起义,在连天烽火中投身抗金斗争。他至老也忘不了“烽火扬州路”的英勇战斗,豪情胜慨,十分鼓舞人心。就是这股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以垂暮之年重上前线。数十年来,他是多么希望仍象过去那样驰骋在抗金战斗的疆场啊!这首词感情起伏的幅度很大。下阕前三句借刘义隆北伐的失败,婉讽韩侂胄不能草率从事,感情比较萧飒。这三句则是重新唤起青年时代的雄心,积极豪迈,意气风发。至下文“可堪回首”,又是陡地一转,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迸发出更为深沉的叹息。如果承上文顺接,何必用“可堪回首”表示转折呢?这样读来,方能细致地体味作者此时此地登楼远眺的复杂心情。如上所述,“回首”,紧承“四十三年”,但时间上却有一大段的空隙,四十三年间的往事被一笔带过了。就在辛弃疾与耿京决定“奉表南归”那一年,南宋军队在采石击溃金兵,南宋小朝廷却错过大好时机,反与金议和,长期忍辱偷安,不思恢复,冷却壮士心,短了英雄气。而敌占区的有些人竟然忘了敌我,社日还在异族统治者的祠庙击鼓祭神。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他于击败刘宋王玄漠的军队后,南侵到长江北岸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改为佛狸祠。陈亮在一首和辛弃疾的词中说:“长安父老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使人泯灭了民族意识,年轻一代已认不清谁是仇敌了。辛、陈这些词句,语气都十分沉痛。
  辛弃疾发扬和光大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完成了苏轼尚未能完成的摧毁廓清之功。苏辛相比较,辛词比苏词更雄放,更深沉,更缠绵,形式与风格更加多样化,不论经史诸子,俚语俗语,均可遣情达意,熔铸入词,简直是无往而不可。苏辛虽都有一些写山水风月的“闲适”词,同样表现为旷达洒脱,苏轼是有意忘情,希望超然物外,辛弃疾则是无可奈何,故作狂放之态。读辛弃疾的词,仿佛于金戈铁马声中,间杂风的呜咽,水的哀号,又仿佛弃置匣中的宝剑,虎啸龙吟,铿锵而鸣,然而终不得其用,只能归于叹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虽然回肠荡气,依旧使人奋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词的代表作之一。有人更认为辛词当以此为第一。这首词容量大,感慨深,笔力遒劲雄健,风格沉郁苍凉,那热烈而又曲折、压抑而又亢奋的忧国伤时之情,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为之长啸,为之低吟,为之洒一掬英雄泪,在辛弃疾大量的优秀词作中确有其代表性.第一、辛弃疾是豪放词派巨擘,他的词风以雄豪为主,或洒脱,或秾丽,或缠绵,或沉郁,都不离“放”的基调,但有所侧重。《永遇乐》这首词高度概括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容,豪放不失凝重含蓄,沉郁又包含雄劲峭拔,刚中有柔;悲里寓壮,深刻挚切,不浮不涩,最充分地体现了辛词的艺术特色。第二、辛弃疾的词不是一般文人学士之词,也不是一般武人将帅之词。综观他一生经历,从政是个干吏,统兵是个将才,即使在罢官家居时,也始终是个以光复中原为己任的志士。他对敌国的情况相当了解,对朝廷的腐败更有切肤之痛。他的词或抒政见,或写怀抱,或寄感慨,壮志卓识,俱为一时之冠,与一般纸上谈兵、席间论政、不务实际者不同。《永遇乐》这首词,根据诗人长期的阅历和经验纵论古今,评骘得失,切中时弊,忧愤深广。他提到“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他预感到自己的孤危处境,充分表现了审慎明察和深谋远虑。但是, “男儿到死心如铁”,他并没有因此“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于殷忧中仍充满热情,伐金之志,不折不挠.其实,以议论入词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他把丰富的阅历,深邃的卓见、渊博的学识和炽烈的感情熔于一炉,铸成了英伟磊落、精警奇崛的词章。他有棱有角的个性,胸中有着突兀郁勃的块垒,尤其是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怎能不长歌当哭,倾吐为快?取消饱和着感情和血肉的议论,辛词的特点也就磨平了。第三,辛弃疾的词常使人回肠荡气,不忍卒读。这首词感情的起伏,表现为结构的跌宕与急转。全词凡六折五转:先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接着是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的神往,一转;顺笔而下,对“元嘉”往事深表痛惜,二转;略作停顿之后,由“怀古”导入“讽今”,回忆四十三年前“烽火扬州路”的战斗,三转;然而往事不堪回首,四转;最后以廉颇自喻转入结句,忠而见嫉,自古已然,又不禁抚膺叹息……忽纵忽收,抑扬顿挫,竟写得如此曲折!第四,这首词一连用了五个典故。“用事多”历来也被认为是辛词的一个小疵,论者常引这一首为例。
其他文献
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中“空间图形”之内容向来是教师觉得学生最难理解、最难掌握的知识,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贫乏、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造成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很为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灵活掌握的学生最多在三分之一左右,其大部分学生学得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是常有的。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操作技术,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并且调整教学策略,重构课堂动态生成。这样才能变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为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  一、明断暗收,巧妙迁移  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
期刊
摘 要:“交流”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传达”与“沟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加强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师生进行广泛交流,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交流能力 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思维能力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能力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在
期刊
看图写话是写作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看图写话的能力方面,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非常推崇“我手写我口”,即怎样说就怎样写,这里说是基础,写是目的。因此,要落实看图写话训练,必先扎实搞好看图说话训练。  一、引导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说话,看是基础,就是先要指导孩子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次夜宴群臣时,突遇大风,吹灭了所有的灯。庄王手下的一个将军借机调戏庄王的宠妃,宠妃向庄王告发此事,让庄王点灯,说她已趁机拔下此人的冠缨。庄王并没有揭露,相反却让所有将军们拔下冠缨,再点灯。不用说这个将军对楚庄王感激涕灵。不久,楚庄王陷入绝境,多亏这位将军拼死力救,才得以逃脱。这个故事告让我联想到我们的班主任是不是也应该像庄王先生学习呢?事实上在育人这个方
期刊
物理学起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因而物理学是地地道道的生活科学。所以,物理教学也应该构筑在生活的基础上,做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终实现教育的核心思想──“生活教育”。教学中,如何深入理解新课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寻求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化授课模式,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围绕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之科学展开思考与探究,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技意识,进而更加有效地
期刊
摘 要:中国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现代化是世界各国都会经历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不应该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弊端,应着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积极影响中找到同时推进二者的方法,是二者兼容并济,互相促进。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兼容  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进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
期刊
认知心理学认为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发生联系和同化,才能获得新知识。怎样才能使学生新旧知识发生同化呢?从教材上讲要重视知识结构,从掌握知识的过程上讲要重视学习迁移规律的运用。  知识结构也就是知识规律。学生只有掌握了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认知结构,形成学习迁移。以语言规律知识为指导,就是为学生建立语文认知结构,通过学习迁移形成学生读写认知结构。  迁移是指学习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之
期刊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occurre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 business english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communication tools in the economic activity among countries. Transla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思想品德 新课改 教育模式 课堂效率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途径。进入20世纪9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