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ng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本文研究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能够改善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德育培养的速度,加强学生个人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历史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学习初中历史,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们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學生在漫长的历史当中进行感悟,获得启发。在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学生能够了解英雄先辈的事迹和精神,明白时代变迁和技术发展的必然,学习到他人高尚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学生在良好的初中历史教学当中逐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得到核心素养尤其是德育的良好培养和提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不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时代对学生的素养和教育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提升和优化,在初中历史的教学当中,各朝代的历史轨迹、大事以及相关的影响意义等都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另外,教学还需要学生们逐渐树立起以史为鉴的意识、发展变化的创新精神、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等,要通过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获得加强。
  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在历史课上并不太活跃,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吸收和掌握效率比较低。
  一是教材内的历史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教材内容通常由事件、地点、任务、事件、影响等构成,言辞刻板。历史教材当中大量的文字内容,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另外,部分历史教材的编写比较混乱,历史知识本身也比较琐碎杂乱,学生难以依靠自己进行整理,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学习历史的难度。
  二是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教学课堂无法吸引学生。有部分教师甚至采用直接勾画、照课本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过于呆板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不能让学生生出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不用心,学生也会比较排斥这样的课堂。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措施
  对于初中历史课堂上的不足,教师要重新认识新课标的要求,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渗透,促使学生的能力和修养提升。其德育渗透策略如下。
  (1)将教材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初中历史的德育教育时,教师要注意利用好新时代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历史教科书,通过两者结合,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知,让学生在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当中产生更深的感悟和启示,获得自身德育的有效培养,促进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
  比如在部编版初中二年级的《鸦片战争》一课,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播放老旧的历史影片或者影视片段,让学生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可以将重点放在吸食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点。通过影视片段,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让学生随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
  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比如看电视、上网等都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教师通过视频片段吸引住学生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为什么西方列强要将鸦片贩入我国?甚至鸦片成为一场战争的导火索?国家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鸦片吗?还有其他什么原因?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历史事件,逐渐探讨看似平常的事件中蕴含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探究精神,加强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的求知欲大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鸦片”这个部分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对人的身心的危害,让学生们不碰毒品,进一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2)生动再现历史人物事迹,树立人物榜样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英雄历史人物的事迹为榜样,教导学生们像英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科研精神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纪录片、科普文章等生动再现历史人物,让学生系统的整体认识人物。
  比如在部编版初中二年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做着重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另外,部分历史人物的经历和行事具有多面性,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选择,教师要教导学生们正确认识这种特性,看到人性是复杂多变的,评价一个事件和人物都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不能过于片面。
  三、结语
  对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品质,需要教师多加费心,加强备课,创新教学,将德育自然且深刻地渗透进课堂当中。
  参考文献
  [1]陈大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 . 家长,2021(20):115-116.
  [2]杨钉霞.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新课 程(中),2019(11):293.
  [3]张牧笛.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德育培养:以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为例[J] .现代交际,2019(2):152.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着班级的发展方向。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所以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的关键。作为班主任应该结合班级实际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成长创建良好的环境。本文就如何建设小学班级文化,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
期刊
摘要:我们现阶段正处在自媒体发展的全新时期,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人们的信息接受70%以上是通过网络传媒得到的。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转变;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此过程中,中学生对于自媒体的关注程度较高,在平时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经常会涉及自媒体,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新时期的自媒体发展特征为依据,从中学生的自身特征出发开展全方位的思考,从而保证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课程体系,也能在利用全新的课程体系后,让学生能更好地克服本人的学习难题,补上本人的学习短板,同时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世界中,更好地消除自我的畏难感和被动感,继而在语文学习的世界中实现更大的突破。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全体的学生构建起一个释放想象力的舞台,在让学生积极提高想象力后,又能让学生更加懂得:强大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强大的想象力是密切联系起来的。小学生要消除本人
期刊
摘要:本文探究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创设创新教育教学课堂的策略,通过创新教学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促进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标优化以后,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更是要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将有
期刊
摘要:时代创新理念拉开了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大幕,教师积极将新资源、新理念和新方法应用于物理课堂,以此探究物理课堂高效发展的强力资源和有效途径。期间,信息技术逐渐在物理课堂上展示出强大的科技力、表现力和实效力,极大地改变了初中生的认知方式、认知状态和认知效果,促进了物理课堂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堂;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教育为契合新课标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更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基于此,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模式也应该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脚步,加速创新、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效衔接,致力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该文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樹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本文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不足,并研究了在课堂上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更好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来促进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发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的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一味追求高分数导致出现“高分低能”学生的错误教学状态正逐步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将更多目光转到学生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之上。正所谓立人先立德,良好的品行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学生们步入社会前的重要教育场所,势必要肩负起高校学生德育教学的重任。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们学业上的良师,更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本文浅要分析了高校辅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当中,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氛围。本文提出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幼儿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 灵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幼儿园教学相较于小学教学和初中教学来说,是较为特殊的,幼儿园的学生心智并不是很
期刊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而积极的三观,养成健康且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生活化理念是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一,强调让学生在学习中用理论教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本文研究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就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来培养学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