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诗的远方(简评)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swd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道,从哪一年起,诗和远方,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流行语。但,我知道,当任性的人们发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时,诗和远方,就给人带来无限憧憬,它意味着挣脱日常规矩的束缚,告别世俗生活的羁绊,走向一种理想的自由、舒展的生活,实现一种身体的自我松绑和精神的自我提升。
  如果,只有远方,没有诗;如果,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辞职”,不能体现多元存在状态的自我选择,而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躲避和逃逸。走向远方,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令人憧憬的精神自由,而更多的是心灵的无奈、纠结、挣扎,还有对远方完全陌生而产生的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1997,距离2017有些遥远,20年一晃就过去了;1997,距离1977也是20年,却不是这么一晃就过去的。当王菲和那英在春晚的舞台上,憧憬着“相约九八”时,我们的主人公——我、表哥、表哥的同学,三个大山深处的苗家少年,在大年初一凌晨五点,告别家人,走向未知的远方。他们只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很远很远,根本没有想到有没有诗。远方,也许有诗,也许无诗,但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与他们发生关系的,只有遠方,没有诗!
  这里是远离城市文明的苗家村寨,还保留着“原生态”的一些生活模式,作者通过打糍粑一节,为我们展示了村寨这一民俗事项,而不是旅游景区带有体验、娱乐性质的“过把瘾”。打糍粑是寨子流传下来的习俗,每家每户到年底时都打糍粑,以迎接春节到来,打糍粑的工具也是从祖辈那时传承下来的。尽管我家遇到了“灾”事,为了乡亲们不跑远路,也为了延续往年的“惯例”,父亲从腊月十九就通知邻居打糍粑的消息,以便大家在集市上买到上好的糯米。作为主人,我们一家精心准备打糍粑的材料:几次三番清洗工具、到镇上购买废木块,打理灶台,生火烧水,等等。异姓大伯来了,杨木匠家人来了,吴俊杰和母亲来了……尽管吴俊杰的父亲和我父亲有几十年的矛盾,这并不妨碍吴俊杰家到我家来打糍粑。一种浓浓的、淳朴的乡情,弥漫在我家的小院内。
  然而,这样祥和、淳朴的日子是短暂的,因为,我即将离开这里,不得不走向远方。
  我是一个中考失利的学生,按照母亲的安排,我应该去复读,以备来年中考。然而,因为大哥结婚时,迎亲半路发生车祸,把周文江从货车上摔下来,人事不省,周文江家人三番五次来闹,讨要医药费和赔偿,大哥和新婚妻子出去打工了,应付周家的事情全部交给了父母。我家生活陷入困顿和烦恼中,我哪里还有心思去复读?上学的梦就此中断了。当周家人抬着昏迷不醒的周文江来到我家,田麻子不理母亲跪求,“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顺手在屋檐下拿了砍柴用的柴刀”,用粗暴、冲动的方式暂时吓走了周文江家人,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我的冲动不仅吓退了田麻子,也引起父母的担心,既然不读书了,村寨里也没有多少活可干,留给我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外出打工。
  表哥,是由二姨带来,在打糍粑接近尾声的时候走进我家。表哥也是一个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门槛上,而且辍学有些时间了。表哥猥亵了村子里的智障女子,二姨担心对方明里和解、暗里报复,一旦表哥有三长两短,传宗接代的愿望就会落空,“怎么对得起刘家的列祖列宗呢?”于是,二姨来和母亲商量,让我和表哥一起外出打工。与我不一样,表哥显然是一个“问题少年”:猥亵智障女子惹了事,还没有外出打工,就在赌场押宝,差点输掉二姨辛辛苦苦借来的路费。
  第三个少年,是表哥的同学,也是正在读书的年纪,早早辍学回家,背着父母偷偷地跑出来,和我们一起外出打工。
  我们对“远方”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关于未来的规划。父母、二姨对“远方”也没有相应的认知,只是反复告诫我们:到福建后,先找到表妹,希望通过表妹,尽量找到大哥。有大哥在,就不会饿着我。但是,大哥外出三个月没有和家里联系过了,也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
  前路一片茫然。我们在大年初一凌晨,踏上了“向远方”的大巴车,母亲和二姨跟着大巴车跑,“她们怎么能够跑得过大巴车呢”。大巴车隔离开我和母亲、二姨、父亲、二姨丈,我们被现代化交通工具,带上了一个未知的远方,开启了成长的心路。
  我想起了余华发表于1987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那个初次出门、独立闯世界的“我”,仅仅一天的经历,就被打得遍体鳞伤,只能和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在一起。《我的1997》没有写出三位少年“去远方”的过程,而是去远方的“前戏”。但我仍然担心,余华塑造的那个遍体鳞伤的少年,在前方的某个角落等着他们。
  读罢《我的1997》,心绪久久不能平复。从苗家村寨观望福建,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一个未知的地方,只有远方,不关乎诗。从2017年观望1997,何尝不是一个遥远的地方?1997年的苗家村寨,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个远方,同样不关乎诗。
  而作者杨胜应恰恰是一位诗人。“我的1997,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虽然悲伤大过欢乐,但因为有了更多的经历,我迅速地成长着,并在多年以后无比地感怀和追忆那段时光。我想,如果没有那场远行,也就没有如今的我。”在一个不关乎诗的远方,如何成就一位诗人?那是因为在远方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回望故乡,回望苗寨的亲人——母亲、二姨等等,用“远方”的生活体验反复咀嚼故乡的生活,并用这种反复咀嚼出来的经验、梦想、超验,注入“远方”的生活中,从不关乎诗的地方,生发出诗意。是的,诗,永远在心中,不在远方!
  当我们去远方寻找“诗”的时候,却回归了自我内心。“直觉即表现”,心中有诗意,也就成了诗人。诗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东西,距离我们很遥远,需要到远方,行万里路才能找到;诗,又距离我们很近,去远方正是为了回归内心,把握内心的直觉。这就是成长,有代价,也有诗意。
  假若这个“如今的我”,就是诗人杨胜应,上面的“阐释”也许是合理的。然而,还有表哥、表哥的同学、表妹、大哥,“如今的”他们,到哪里去了?
  突然想起了洪子诚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我们为什么犹豫不决?
其他文献
下到底楼亭子间,拨了两通电话,无人接听。雨一直落着,凉风拂来,似有了秋意。独自静坐着,无心上楼,往事遂一一漫上心头。  近年来,给老家每周都打电话,但这一年多,我大多是和母亲说。父亲听力减退了,和他通话吃力。我大声说着,他有时还会听岔。  一次,和父亲说了一半,他突然说,我和你不说了,你和你妈说吧。握着手机,我能感受到他的气恼,他是在气自己不中用吧。我顿时有些伤感。  记得父亲揍过我两次。  幼时
期刊
祖父除了长寿,一百多岁,一生中没有发生过可歌可泣的事情,连来历也是模糊的,没有家谱之类的文字可资查询。我知道祖父的籍贯,在绍兴的一个水乡,阮社一带,但我没去找过,因为去了也没用,我连曾祖父的名讳都不知道。在接续家谱最热闹的这几年也没有阮社方面的人来打听过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曾祖一脉出来讨生活时,身份极其卑微,捕鱼为生,被人忽略了。贫穷总是跟苦难形影相随,这没什么奇怪,但在苦难中依然能活得细水长流,
期刊
有一天夜里,在看厚厚而不好看的稿子,突然觉得饿了。是那种深夜的饿,这种饿未必是身体需要能量或胃部急需食物的填充,而只是到了那一刻,只有食物才能弥补身心一体的虚空感。我跑到厨房,打开冰箱,只发现一罐啤酒,没有其他可方便吃的东西,然后看到了鸡蛋。  我打了三颗鸡蛋,点着火,煎了三颗蛋,然后把那罐啤酒喝了下去。  抬头一看,已经十二点了。心里不免有一点罪恶感,如此深夜吃东西,于身体是不利的,我早知道,可
期刊
杨东标新作《如意之灯:世界搬运车之王储吉旺传》,传主是宁波本地企业家储吉旺先生。对于储吉旺先生,我无缘结识,只知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并携手《文学港》杂志社,捐资创设了“储吉旺文学奖”。通过阅读《如意之灯》认识储吉旺先生,理解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如何艰苦奋斗,如何迫不得已地被社会挟裹着,走上了一条连自己都根本没有想过的人生道路。在所有传记作品中,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性
期刊
一  如果你出生在宁波奉化,一千年前跑到贵州去做生意或看朋友,那里的人说不定会把你误认为是自己人,因为那时黔中也有个奉化州,写《武经总要》的曾公亮说,这地方是“古蛮夷地,春秋庸人率群蛮叛,即其地。秦置黔中郡,五溪蛮之西界也。”让后来流放在那里的王阳明显得像游子返乡似的,也有助于在那里参加高考的徐文长的老爸和长兄双双中举。说得近一点,五六百年前吧,如果你到云南去做生意或看朋友,那里的人说不定也会把你
期刊
我是除夕那天才放的假。本想多睡会儿,可一大早被母亲的电话叫醒。我嘟嚷着说,这么早打来电话啊。母亲说,还早啊,太阳都晒屁股了。不管太阳站在哪里,是站地平线上,还是立在电线杆上,母亲都用这个词来表达时间。母亲叮嘱我早点回去,赶在做祭祀前到家。这是母亲打来电话的目的。末了,母亲又补充了一句,车子开得好。这也是母亲的惯用语。意思是小心开车。  我迷迷糊糊接完电话,继续躺在床上,但已经没有了睡意。  往常,
期刊
灵栖洞  水是柔的,其韧性又显出刚的本质。  建德的灵栖洞就是这样。水的穿越将这里的石灰岩溶蚀成各种形态,树木啦,屏风啦,熊猴啦,宝塔和佛像啦,犹如生活中的林林总总,碎碎屑屑;犹如小说中的你你我我,真真假假,像是山野田园里老人们一个个的传说,又像是明月星空下孩子们一个个的故事,还有佛陀对于这个世界林林总总的玄妙诠释,既真实,又虚幻,空中有实,真中有虚。  在灵栖洞,水是雕塑师,千百万年如一日。面对
期刊
我难以说清这次阅读的感受,这是一次非常偶然的邂逅,陌生得令人惊喜,却又复杂,难以理清。我说的是读了女作家赖赛飞《快手的手》等三篇散文之后的感觉。  猛一想,我也是见识过不少散文的,在我看来,散文之于文学,—如狂草之于书法。它们大致有一个共通点:看似门槛低,实则台阶高,入门易,登堂难。放眼当代散文界,玩票打诨者多,扎马坐科者少;信马由缰者众,张弛有度者寡。正如刘锡诚先生曾批评过的那样:“矫气和贫血是
期刊
我一直好奇,出生于1980年往后的这一代人当中,总有某一些人,像是受到磁场干扰的电子似的,会从商业文化的氛围中逃逸出来,醉心写起纯净、优美乃至晦涩的小说来。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磁场?思索这类无解的问题,当然先是对自己的一种逼问和审视,同时,这些人、这些作品、这种生活的选择与状态,也会以有机的部分,构成一个更大磁场。在那里,除了慰藉,还有发现与照亮。  学者张旭东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
期刊
也许,不少和我差不多年龄的浙江女人小时候都经常听长辈说起老凤祥银楼和红帮裁缝,比如,我的外祖母就曾不止一次提到当年她出嫁时候的首饰是老凤祥的,婚礼上的旗袍也由红帮裁缝量身定制。她希望我出嫁时也能穿上红帮裁缝做的旗袍,戴上老凤祥的新款首饰,因为母亲在“文革”中成婚,一切“革命化”,给老人家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于是,我很小就知道老凤祥的金戒指、手镯项链,加上红帮裁缝精工细作的系列旗袍,是当年最流行的新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