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末梢的营销启示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vbgtyhnm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市场营销,顾名思义,就是说营销要作用于消费者的神经末梢,在30秒之内,打动消费者。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泛滥、媒体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基本上是麻木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人们所知道的却越来越少。在这个时候,广告信息又以非常特殊的方式存在,因为除了广告信息,人们对其他公共信息很难即刻产生反应。比如,人们不可能看到抢劫银行的新闻,就磨刀霍霍地干一把;听说有人中了六合彩,未必就去买彩票。但是人们看到广告之后,有可能在30秒之内就按捺不住了,这就是广告的作用。
  2004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市场营销”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最新的定义为:“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相比20年前AMA 年对市场营销的理解—市场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新定义更多地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强调“关系”和“情感”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物质经济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步入了情感经济时代。情感力在创造购买力,商业经济学原则正在被情感原则取代,情感营销成为营销界最为有效和持久的营销方式。
  在情感营销经济时代,品牌竞争的标准越来越高,企业运用合理的、恰当的营销策略,让品牌更深入消费者内心,更能代表一种精神和文化,也就更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所谓的“神经市场营销学”,是把对于神经学的研究成果和市场营销学的成果结合在一起,通过大脑扫描等方式,根据外界给消费者的刺激,消费者做出什么样的消费决策,观测、研究消费者的大脑和市场营销等之间的关联性。
  神经市场营销学就是以“当人们看到、想到他们想买、不想买的东西时的大脑反应状况”为研究目标,观察消费者内在的需求、兴趣、欲望等情感因素,从而激发这些内在因素,使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
  哈佛商学院杰拉尔德教授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95%的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知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即时做出的购买决策而言,大多数是非理性的,甚至相当一部分是冲动使然。
  在工业经济时代,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是产品好不好,但是到了信息时代,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关键变成了喜不喜欢。
  过去,企业只是顺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注重产品的功能、功效、质量,关注产品的技术含量。如今,消费者认为,形式的意义大于本质。只有牢牢抓住消费者的情感,设计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才有市场。
  品牌是什么?
  品牌就是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熟悉、信任、喜欢、忠诚和依赖。
  消费者买房子说是喜欢周围的环境,买数码产品说是喜欢它的代言人,买汽车说是喜欢它的气派,买冰箱说是喜欢它的颜色。所以,即使是卖工业产品,也要像卖时装一样,关注消费者的情感取向。
  消费者选购时装产品的时候,喜欢一个款式,喜欢一种颜色……任何一点“喜欢”都能成为购买的理由,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
  神经学教授安东尼奥·达马西欧最近在《笛卡儿的错误》一书中,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为“情感营销”提出了新的证明—情感导致决定的做出,并且影响理智做出决定的过程。
  也就是说,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其实也是“理智”的一部分。情感的,就是理智的!
  人们购买商品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如果我这样做了,结果会如何?”
  如果不买,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结果会如何?
  如果买了,情感得到满足,结果会如何?
  情感得不到满足的结果是心情不好、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消费者在做出消费决策的一瞬间是理智的,即使是情感决策,也是理智的。
  过去的营销是“以理服人”,当今的营销应该在此基础上“以情动人”。消费者大多都是“通情达理”的,“通情”在先,“达理”在后。
  所以,在“情感营销”时代,企业要尽其所能打动消费者的感情,这样消费者才能对品牌“一见钟情”、“一往情深”。
  品牌,不是存在于排行榜上,而是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本文作者为科特勒咨询集团营销管理部战略副总监。科特勒咨询集团专注于研究发展战略、营销战略,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为公司合伙人之一,致力于为成长中的企业、政府、NGO组织提供国际化的营销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br>    在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  无论是大卖场、超市还是百货专卖店,无论是开架销售还是专柜销售,在渠道为王的零售终端,战斗在市场一线的促销员(或称之为导购员、直销员、宣传员)显然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促销员处在产品流通的最后环节,作为促成销售的最后一个关口,能影响购物者的购买决策,是实现产品价值“惊险一跳”的关键。  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现
期刊
1. 王老吉:媒体联动,深度整合亚运营销(1P)  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中国文化亮相世界舞台的一次绝佳机会,而王老吉借助广州亚运会弘扬中国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把握住了北京奥运会后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营销平台,成为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不仅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品牌实力,而且为民族饮料品牌在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营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2009年2月,王老吉与广州亚组委签署协议,正式成为2010年广州亚
期刊
十几年前,如果李志广没有辞去中国电信营销总监的职位,他的人生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那么,中国第一家男士内衣专卖店、中国第一本男士内衣写真集、中国第一场男士内衣秀、中国第一个专业男士内衣网站、中国内衣行业第一个吉祥物、中国第一个时尚定位的高端男士俱乐部就不知道花落谁家了,而举办了两届的Looksee杯校园营销实战大赛同样会没有着落。  但人生,不容许假设。  1998年,算是半个媒体圈人士的李志广跟同
期刊
The 5 NEW Rules Of 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SMO)  博客主人/Rohit Bhargava  http://www.rohitbhargava.com  与4年前相比,如今社会媒体有了一个主要的转变:分享。当今的社会媒体优化(SMO)中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规则。  从提高网站的可连接性到创造可供分享的内容。5年前,我将工作重点放在网站的可连接性上,因为
期刊
策划人语    我们生长在一个“急”时代。在业绩至上的考核体系中,各种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渠道战、终端战、概念战轮番上演。在激进的状态中,我们逐渐迷失在营销所营造的梦幻里。也许,我们该慢下来,回到原点,寻找那些曾经放弃或者忽视的核心价值。  2010(第七届)中国营销领袖年会主题——“营销回归本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论题。如果说,中国过去的30年,营销让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那么现在,也
期刊
团购这个东西,现在很火。国内搞团购的网站据说已经达到了“千团大战”的程度。  从营销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很时髦的东西,需要值得注意:它该不该列入自己的营销战术考虑中?  有一本最近出版的周刊杂志,编者在扉页上不无惊喜地写道:在某团购网站××网上线销售,第一个小时,销售了90册;第一天,销售了4288册;第三天团购结束,共有7311人订阅了其全年杂志—其中90%以上的人是第一次订阅。  增加了7311
期刊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正试图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转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梦想着让自己的品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品牌。中国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出口国,更应该是在世界知名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大国。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而言,都面临着品牌重新塑造的难题。在以往的快速发展中,中国企业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生存,如何让企业快速成长,对于品牌塑造则不够重视。如今,这种对品牌的忽视已经成为中
期刊
像普拉达这样的奢侈品品牌,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经营呢?让我们听听梅琳达·奥罗克(Melinda O’Rourke)的故事。  2006年9月,梅琳达被任命为普拉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区域经理,全权负责普拉达在当地市场的业务发展和品牌扩张。  这样的任命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梅琳达的资历的确够得上这个高水准的品牌。梅琳达,在管理和营销领域上有着17年的市场运营经验,参与经营的品牌包括伊夫圣罗兰(Yves S
期刊
各行各业都有其行之有年的行规,行规有时代表了产业内的经验累积与专业,但有时只代表了大家已经习惯的做事方法。行规有其方便之处,但同时有其僵化之弊。在日新月异的现今创新年代里,行规成为产业新的进入者需要挑战与突破的传统束缚。  既是行规,意味着已有一定的历史;既是行规,代表了产业内现有竞争者所习惯的做法。正因为如此,多数行规其实是对现在的市场领导者有利,而对新进入者较为不利,产业新进入者如果只是遵循现
期刊
Stella Black brand extension:   hit or miss  博客主人/David Taylor  http://wheresthesausage.typepad.com  比利时时代啤酒(Stella Artois)看来正在为其品牌扩展所困扰。   在推出了酒精含量为4%的新品Stella之后,它将在近期推出另一个高端新品—Stella Arrtois Black。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