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江苏省如火如荼地推广,它的活动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活动模式最有价值之处就在于这探究的过程,所有的孩子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锻炼。那么,参考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模式设计的品社教学,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笔者做了一次有趣的尝试,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力,开展品社日常教学工作,上了一堂六年级下册品社课——《从世界看中国》。
一、“左右采获”——教学过程兼顾知识与能力
1.情况调研阶段——发现问题、确认问题
课前组织全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多方面搜集资料,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欣赏图片、观看相关电视节目,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掌握大量信息。之后,通过归纳合并或者民主投票等方式,确认全班共同研究的1~3个大问题,或者是几个研究的方面。以《从世界看中国》这一课为例。课前让学生关注国家时事:如果你想知道某个国家的实力如何,你会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呢?学生可以去采访家人、阅读报纸、观看新闻……提出自己的意见后,全班投票,最终决定从“经济、科技、军事、民生、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2.反馈研究——分析问题、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选择不同主题分组合作。小组成员将各自搜集到的资料汇总、讨论、研究,最终制作成PPT,既向全班介绍该研究主题的内容,又向全班阐述本组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或者研究的感受及思考。各小组成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再交流汇总。一开始,每一个小组的PPT都足够讲上大半节课,汇报的内容虽繁杂,但也丰富,足见孩子们下了工夫。在自己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之后,他们又必须思考,如何才能简化这些信息、更好地传达给别人;如何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引起别人的思考。以经济研究小组为例。一开始,这一小组的PPT中有许多图片和数据,由于学生对经济了解甚少,很多问题不容易阐述清楚,并且又要附加很多的文字说明。小组成员介绍得很辛苦,听讲同学的关注度却并不高,效果不甚理想。经济小组的成员在自己掌握了大量信息资料之后,又专注于简化信息,力图更简洁、更明了。以下是经济研究小组的汇报片段实录:
出示一张PPT:
汇报人1:别被这么多的数据吓到,仔细对比等号两边,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回答)
汇报人1:我国许多省一年的生产总值相当于许多国家一年的生产总值。再来看一头一尾,江苏省一年的生产总值相当于西藏的多少倍?(同学速算回答)
汇报人2:那你们分析一下这组数据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1: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很快。
生2: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不仅仅是沿海城市,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
生3:虽然有的省一年的生产总值相当于一些国家一年的生产总值,但做对比的这些国家并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且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差距还是很大的。
3.自我参与式研究——全体参与、学研同行
根据各小组对研究内容的介绍和表述,其他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同时小组抛出的问题也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其 他学生也参与到研究主题的讨论中,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请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有请环境小组为我们汇报。
小组汇报:
汇报人1:先请大家欣赏一组美景。(PPT展示图片)大家觉得怎么样?(指名回答)
汇报人1:这是美国和日本的环境。那你们看到的中国环境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
汇报人2:课前我们小组发放了一百份调查问卷,认为中国环境问题很严重的人占87% !我国的环境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PM2.5,酸雨,沙尘暴,街道脏乱等等,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PPT展示法律法规名称)
汇报人3:为什么有这么多数不清的法律法规,可咱们的环境仍然问题多多呢?(指名回答)
汇报人3: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严、公民对各项法律法规不够了解,这些都使公共政策不能有效执行。除了公共政策出现问题之外,公民自身有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汇报人4:(PPT展示事例——韩国人惊异于中国孩子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乱扔垃圾)可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管理力度,而且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更加积极主动遵守。
汇报人5:美国就很重视环境保护。著名的雪弗兰公司就曾因破坏环境被罚款95亿美元。以前美国人过圣诞节都是砍伐真树来做圣诞树,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人造树来做圣诞树。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指名回答)
汇报人6: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国家重视,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担起责任。
通过小组的汇报以及问答互动,听课的学生也一同经历了研究的过程。对中国现状的认知及了解,就不仅仅是读资料、看视频、听讲解,如此这般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基于现状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资料吸纳,从而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待、分析现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仰拾俯取”——教学效用促进学生动态发展
1.“学研同行”促高效
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既是指导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与学生共同参与,既保证学生活动的自主与民主,同时也要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给予适当指导。整个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学研同行”,是将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上,亦师亦友的身份使得学生能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体验是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则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尊重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信息中进行个性化思考,促其思辨能力的提升,渗透研究方法的指导。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进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境界。让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40分钟,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汲取,也有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形成,三维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
2.“小组合作”循多元
基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模式的教学活动,也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一个学习小组也就4~6人,每一个人都必须去收集资料。善于组织语言的成员应多承担一些撰写讲稿的任务,善于电脑操作的成员则承担PPT制作的任务,每一个成员最终都要站上讲台,合作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这也迫使一些懒得动手、不敢开口的学生行动起来。本班有一个智力发展缓慢的孩子,平时的课上他很难有发言的机会,因达不到普通孩子的思维水平,他与同学的相处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他第一个将组长分配的讲解内容背了下来。尽管紧张不已,但他还是鼓足勇气站上了讲台,作了响亮的发言。虽然他讲解的内容不多,但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组员的认可、同学的肯定,获得了极大的鼓励。教学活动注重过程、多元与鼓励,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小角色”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品社教学应在原有教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树立大德育观,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力,为品社教学推开一扇窗,使品社教学过程成为师生进行的一种思想与思想交往、沟通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互影响的过程,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充分发展,打造出别样的教学风景!?
一、“左右采获”——教学过程兼顾知识与能力
1.情况调研阶段——发现问题、确认问题
课前组织全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多方面搜集资料,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欣赏图片、观看相关电视节目,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掌握大量信息。之后,通过归纳合并或者民主投票等方式,确认全班共同研究的1~3个大问题,或者是几个研究的方面。以《从世界看中国》这一课为例。课前让学生关注国家时事:如果你想知道某个国家的实力如何,你会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呢?学生可以去采访家人、阅读报纸、观看新闻……提出自己的意见后,全班投票,最终决定从“经济、科技、军事、民生、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2.反馈研究——分析问题、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选择不同主题分组合作。小组成员将各自搜集到的资料汇总、讨论、研究,最终制作成PPT,既向全班介绍该研究主题的内容,又向全班阐述本组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或者研究的感受及思考。各小组成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再交流汇总。一开始,每一个小组的PPT都足够讲上大半节课,汇报的内容虽繁杂,但也丰富,足见孩子们下了工夫。在自己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之后,他们又必须思考,如何才能简化这些信息、更好地传达给别人;如何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引起别人的思考。以经济研究小组为例。一开始,这一小组的PPT中有许多图片和数据,由于学生对经济了解甚少,很多问题不容易阐述清楚,并且又要附加很多的文字说明。小组成员介绍得很辛苦,听讲同学的关注度却并不高,效果不甚理想。经济小组的成员在自己掌握了大量信息资料之后,又专注于简化信息,力图更简洁、更明了。以下是经济研究小组的汇报片段实录:
出示一张PPT:
汇报人1:别被这么多的数据吓到,仔细对比等号两边,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回答)
汇报人1:我国许多省一年的生产总值相当于许多国家一年的生产总值。再来看一头一尾,江苏省一年的生产总值相当于西藏的多少倍?(同学速算回答)
汇报人2:那你们分析一下这组数据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1: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很快。
生2: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不仅仅是沿海城市,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
生3:虽然有的省一年的生产总值相当于一些国家一年的生产总值,但做对比的这些国家并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且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差距还是很大的。
3.自我参与式研究——全体参与、学研同行
根据各小组对研究内容的介绍和表述,其他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同时小组抛出的问题也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其 他学生也参与到研究主题的讨论中,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请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有请环境小组为我们汇报。
小组汇报:
汇报人1:先请大家欣赏一组美景。(PPT展示图片)大家觉得怎么样?(指名回答)
汇报人1:这是美国和日本的环境。那你们看到的中国环境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
汇报人2:课前我们小组发放了一百份调查问卷,认为中国环境问题很严重的人占87% !我国的环境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PM2.5,酸雨,沙尘暴,街道脏乱等等,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PPT展示法律法规名称)
汇报人3:为什么有这么多数不清的法律法规,可咱们的环境仍然问题多多呢?(指名回答)
汇报人3: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严、公民对各项法律法规不够了解,这些都使公共政策不能有效执行。除了公共政策出现问题之外,公民自身有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汇报人4:(PPT展示事例——韩国人惊异于中国孩子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乱扔垃圾)可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管理力度,而且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更加积极主动遵守。
汇报人5:美国就很重视环境保护。著名的雪弗兰公司就曾因破坏环境被罚款95亿美元。以前美国人过圣诞节都是砍伐真树来做圣诞树,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人造树来做圣诞树。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指名回答)
汇报人6: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国家重视,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担起责任。
通过小组的汇报以及问答互动,听课的学生也一同经历了研究的过程。对中国现状的认知及了解,就不仅仅是读资料、看视频、听讲解,如此这般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基于现状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资料吸纳,从而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待、分析现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仰拾俯取”——教学效用促进学生动态发展
1.“学研同行”促高效
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既是指导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与学生共同参与,既保证学生活动的自主与民主,同时也要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给予适当指导。整个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学研同行”,是将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上,亦师亦友的身份使得学生能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体验是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则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尊重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信息中进行个性化思考,促其思辨能力的提升,渗透研究方法的指导。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进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境界。让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40分钟,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汲取,也有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形成,三维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
2.“小组合作”循多元
基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模式的教学活动,也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一个学习小组也就4~6人,每一个人都必须去收集资料。善于组织语言的成员应多承担一些撰写讲稿的任务,善于电脑操作的成员则承担PPT制作的任务,每一个成员最终都要站上讲台,合作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这也迫使一些懒得动手、不敢开口的学生行动起来。本班有一个智力发展缓慢的孩子,平时的课上他很难有发言的机会,因达不到普通孩子的思维水平,他与同学的相处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他第一个将组长分配的讲解内容背了下来。尽管紧张不已,但他还是鼓足勇气站上了讲台,作了响亮的发言。虽然他讲解的内容不多,但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组员的认可、同学的肯定,获得了极大的鼓励。教学活动注重过程、多元与鼓励,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小角色”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品社教学应在原有教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树立大德育观,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力,为品社教学推开一扇窗,使品社教学过程成为师生进行的一种思想与思想交往、沟通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互影响的过程,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充分发展,打造出别样的教学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