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它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观点遍布哲学、社会观以及教育。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反对等枧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其身心自由发展。而《爱弥儿》就是卢梭主要著作中介绍其教育观点的一个典型代表。
关键词:卢梭;教育思想;爱弥儿
《爱弥儿》创作于1747年,于1762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第一次出版,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乃至西欧的部分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社会政治思想的专著。在《爱弥儿》中,卢梭通过叙述假象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以及与家庭教师的故事,用来说民航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以及系统的阐述他以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新的儿童观,从而完成了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值得注意的是,《爱弥儿》并不是一本育儿指南,不过在这本书中,也的确提出了一部分对于教育子女的忠告。
卢梭在书中提出,教育要从人的本性出发,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贯彻不同的教学原则,来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预设的教育目的,而这也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爱弥儿》共分为五卷,第一卷,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得儿童可以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卢梭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休眠状态,缺乏思维能力,因此卢梭主张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卢梭认为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接受感观教育,已有了一部分经验,所以在这个阶段可以对少年进行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卢梭认为十五岁至二十岁的少年开始逐步进入社会,所以在这个部分应当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卢梭认为,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男女青年开始情窦初开,于是应当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所提出的按年龄阶段来分别进行教育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他对后来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及其可贵的启示。
卢梭在书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以及关于体育、德育、智育等等的论述都蕴含着深刻而精辟的教育思想。《爱弥儿》的出版,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了腐朽的封建主义社会,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也如同一根导火索,直接导致了卢梭的后期的悲惨生活。但是《爱弥儿》为封建社会带了的革命的曙光,引起了众多进步人士的欢呼。歌德称此书为“教育的福音”,而康德则因为阅读《爱弥儿》而忘却了十几年定时散步的习惯。
在《爱弥儿》面世前,欧洲封建主义社会下的教育一直将儿童作为教育中的接受者,而教师则始终是教育的核心,这种教育模式无疑忽略了儿童的价值与人格,也忽视了儿童的天性、生理心理特征,以教師为中心的设想儿童的未来,千篇一律的对儿童进行教育,导致他们失去生命活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老态龙钟”的儿童。而在《爱弥儿》中,卢梭创造性的将儿童提到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下降到仅仅是教育中的引导者,实现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主体转换。卢梭重视儿童的天性,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关于儿童心理、生理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方法、措施和目的,从而揭开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它主要是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原始的倾向”,是一种“内在的自然”,同时它也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身心发展客观规律。而这种规律,由于人类密不可分,卢梭认为,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中,只是由于社会的文明才使得人性扭曲,罪恶丛生,所以只有“远离城市”、“归于自然”的教育,才能有利于人善良天性的保持。
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皆由三种教育构成,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实物的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这三种教育培养起来的。卢梭在书中大力提倡服从自然法则的“自然主义教育”,按照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行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心骨。“自然主义教育”是针对封建主义社会以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手段所发出的挑战,“归于自然”则是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卢梭看来,自然教育的目标,“它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地目标”,即培养自然人。之所以要培养自然人,是因为“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他的价值在于他同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
读完《爱弥儿》后我发现,卢梭所倡导的培养“自然人”和培养“公民”是两个互相对立的目的。卢梭认为,自然人是能够独立自主的人,他能够独立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则是一切依赖于封建主义社会,并没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其次,他认为在自然人的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在公民的社会秩序中,公民是有等级的。再次,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能的,没有什么是能做,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而屈于封建主义社会桎梏中的公民往往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被禁锢于其自身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因此在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选择上,卢梭选择培养身心协调发展、适应社会,同时又摆脱封建主义社会桎梏的资产阶级新人。
三、自然主义教育的方法及原则
前文提到,卢梭将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指定为培养“自然人”,如若要培养“自然人”,依靠传统死记硬背、强行灌输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卢梭在书中提出了“自然人”适用的教育方法及原则,即“遵循自然,跟着他给你画的道路前进”。
要做到遵循自然对儿童进行教育,就要采取以下方法和原则。
(1)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及不同的个性去进行教育。卢梭认为儿童在成人之前不适宜教育成成人的模样,而应当按照自然的法则,培养成儿童应有的模样。他在书中做了具体的阐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年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成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2)儿童必须在活动中,在生活经验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卢梭指出,“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只要儿童可以在经验中得到知识,就不要从书本上去学习。
(3)应当在大自然中进行教育。卢梭认为“社会”是“坑陷人类的深渊”。所以只有使儿童远离城市腐朽的文明和封建教育的影响,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才能使儿童获得新生。
卢梭关于儿童发展的思想对于现世确立科学的儿童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儿童是有自己情感意识的“人”。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儿童,根据其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因材施教。
其次,要把儿童看做儿童。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情,在我们不能够理解他们的心理时,卢梭赞成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現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
最后,卢梭要求我们对儿童进行一定条件下的“直观教育”,即让儿童直面自然,根据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所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主张顺应天性,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封建社会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尽管这个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阻止不了它在教育实践中熠熠发光,《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观点更是值得后世借鉴、参考。
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对卢梭做了评价,用在这里刚好,他说,“卢梭一声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有许多事是傻的;但他认定教育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而研究儿童的要求就可知儿童天才究竟怎样。这种主张非常中肯。我们现在努力追求教育改进,其要点已经被卢梭一语点破,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无不从这个观念出发,去进行研究。”
因此我们说《爱弥儿》是教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说卢梭是天才的、无畏的、伟大的教育家。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
[2]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1.
关键词:卢梭;教育思想;爱弥儿
《爱弥儿》创作于1747年,于1762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第一次出版,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乃至西欧的部分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社会政治思想的专著。在《爱弥儿》中,卢梭通过叙述假象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以及与家庭教师的故事,用来说民航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以及系统的阐述他以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新的儿童观,从而完成了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值得注意的是,《爱弥儿》并不是一本育儿指南,不过在这本书中,也的确提出了一部分对于教育子女的忠告。
卢梭在书中提出,教育要从人的本性出发,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贯彻不同的教学原则,来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预设的教育目的,而这也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爱弥儿》共分为五卷,第一卷,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得儿童可以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卢梭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休眠状态,缺乏思维能力,因此卢梭主张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卢梭认为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接受感观教育,已有了一部分经验,所以在这个阶段可以对少年进行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卢梭认为十五岁至二十岁的少年开始逐步进入社会,所以在这个部分应当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卢梭认为,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男女青年开始情窦初开,于是应当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所提出的按年龄阶段来分别进行教育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他对后来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及其可贵的启示。
卢梭在书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以及关于体育、德育、智育等等的论述都蕴含着深刻而精辟的教育思想。《爱弥儿》的出版,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了腐朽的封建主义社会,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也如同一根导火索,直接导致了卢梭的后期的悲惨生活。但是《爱弥儿》为封建社会带了的革命的曙光,引起了众多进步人士的欢呼。歌德称此书为“教育的福音”,而康德则因为阅读《爱弥儿》而忘却了十几年定时散步的习惯。
在《爱弥儿》面世前,欧洲封建主义社会下的教育一直将儿童作为教育中的接受者,而教师则始终是教育的核心,这种教育模式无疑忽略了儿童的价值与人格,也忽视了儿童的天性、生理心理特征,以教師为中心的设想儿童的未来,千篇一律的对儿童进行教育,导致他们失去生命活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老态龙钟”的儿童。而在《爱弥儿》中,卢梭创造性的将儿童提到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下降到仅仅是教育中的引导者,实现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主体转换。卢梭重视儿童的天性,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关于儿童心理、生理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方法、措施和目的,从而揭开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它主要是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原始的倾向”,是一种“内在的自然”,同时它也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身心发展客观规律。而这种规律,由于人类密不可分,卢梭认为,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中,只是由于社会的文明才使得人性扭曲,罪恶丛生,所以只有“远离城市”、“归于自然”的教育,才能有利于人善良天性的保持。
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皆由三种教育构成,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实物的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这三种教育培养起来的。卢梭在书中大力提倡服从自然法则的“自然主义教育”,按照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行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心骨。“自然主义教育”是针对封建主义社会以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手段所发出的挑战,“归于自然”则是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卢梭看来,自然教育的目标,“它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地目标”,即培养自然人。之所以要培养自然人,是因为“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他的价值在于他同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
读完《爱弥儿》后我发现,卢梭所倡导的培养“自然人”和培养“公民”是两个互相对立的目的。卢梭认为,自然人是能够独立自主的人,他能够独立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则是一切依赖于封建主义社会,并没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其次,他认为在自然人的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在公民的社会秩序中,公民是有等级的。再次,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能的,没有什么是能做,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而屈于封建主义社会桎梏中的公民往往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被禁锢于其自身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因此在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选择上,卢梭选择培养身心协调发展、适应社会,同时又摆脱封建主义社会桎梏的资产阶级新人。
三、自然主义教育的方法及原则
前文提到,卢梭将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指定为培养“自然人”,如若要培养“自然人”,依靠传统死记硬背、强行灌输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卢梭在书中提出了“自然人”适用的教育方法及原则,即“遵循自然,跟着他给你画的道路前进”。
要做到遵循自然对儿童进行教育,就要采取以下方法和原则。
(1)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及不同的个性去进行教育。卢梭认为儿童在成人之前不适宜教育成成人的模样,而应当按照自然的法则,培养成儿童应有的模样。他在书中做了具体的阐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年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成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2)儿童必须在活动中,在生活经验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卢梭指出,“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只要儿童可以在经验中得到知识,就不要从书本上去学习。
(3)应当在大自然中进行教育。卢梭认为“社会”是“坑陷人类的深渊”。所以只有使儿童远离城市腐朽的文明和封建教育的影响,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才能使儿童获得新生。
卢梭关于儿童发展的思想对于现世确立科学的儿童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儿童是有自己情感意识的“人”。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儿童,根据其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因材施教。
其次,要把儿童看做儿童。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情,在我们不能够理解他们的心理时,卢梭赞成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現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
最后,卢梭要求我们对儿童进行一定条件下的“直观教育”,即让儿童直面自然,根据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所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主张顺应天性,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封建社会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尽管这个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阻止不了它在教育实践中熠熠发光,《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观点更是值得后世借鉴、参考。
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对卢梭做了评价,用在这里刚好,他说,“卢梭一声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有许多事是傻的;但他认定教育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而研究儿童的要求就可知儿童天才究竟怎样。这种主张非常中肯。我们现在努力追求教育改进,其要点已经被卢梭一语点破,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无不从这个观念出发,去进行研究。”
因此我们说《爱弥儿》是教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说卢梭是天才的、无畏的、伟大的教育家。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
[2]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