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只要注意观察,学生就可以发掘生活的本真和个性化的细节。作者尝试在班级开展“公共日记”活动,让学生成为素材的捕捉者,有意识地寻找、记录生活,互相借鉴、互相激趣,变难为易,有效解决作文“老大难”的问题。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公共日记”活动 生活之源
一
在一线老师眼里,作文教学是“老大难”问题。现在的初中生,在校语文课累加不过640课时,折合成天数来算,不及传统语文教学的1/10,阅读尚触其冰山一角,作文更是焉得皮毛。没有了过去“唯我独尊”的“霸主”地位,语文教学的时间、内容和空间被严重挤兑,如果不能与信息交流日益频密的生活相关联,仅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率,要求学生在走出课堂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文教学的出路在何方?我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个性化的尝试活动——写公共日记,引生活之源灌作文之花。
二
诚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只要注意观察,依旧可以发现生活的本真和个性化的细节。
如班级的趣事:从课上的“地下活动”到课间的“狙击大战”;心灵的感慨:从考试的顿悟到花开的低语;人物的刻画:从老师的口头禅到同学的新发明……可写的东西真的很多。
对待作文,学生之所以畏之、难之,不得其门而入之,归根结底,是对生活未视之、察之。针对如上情况,我从七年级下学期起开始在实验班开展了“公共日记”活动。
公共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大家轮流写日记。每个小组5人,每人每周按时间顺序记一天。日记本由组长统筹管理,以“班级”为写作主体,字数400字以上。每位学生写日记前必须细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进行批改、打分、写评语,组长负责转传日记本,并督促同学按时完成。
公共日记让大家成为素材的捕捉者,有意识地寻找、记录生活。小组合作则起到互相借鉴、互相激趣、变难为易、变被动为主动的作用。
每逢班会,开展“公共日记交流会”活动,由7位学生评委从文章内容、语言、结构、主旨、朗读五个方面进行点评、打分,我给予适当的指导。会后,部分优秀习作张贴于班级的展示墙上,供同学们赏鉴。
三
一学期下来,实验班46个同学共写了325篇日记,每篇都是班级生活的缩影,有描写身边琐事的,如《校卡失踪记》、《魔法校车》、《一块牛肉干引发的血案》、《今天,你被“愚”了吗?》;有刻画班级个性人物的,如《怀念老组长》、《麻雀的本领》、《野蛮同桌》、《班上的“长爸爸”》;有记录班级学校各类活动的,如《红歌比赛》、《不能忘却的纪念》、《精彩的球赛》、《巨人族VS蚂蚁族》;也有自我审视、互相鼓励的,如《战胜自己》、《团结不是空话》、《告别狭隘之心》、《青春无悔》;还有揭示班级不良现状的,如《老垃圾铲,走好》、《疯狂的作业》、《粗口成章》、《班上的武林高手》,等等。
因为描写的都是自己的所历所感,所以不乏幽默的语句和鲜活的事例,如下面两个片段。
话说抗日时期,新四军六分区有个神枪手叫顺溜,他神出鬼没,打击日本鬼子,创下了一人歼敌70余的壮举,后来他的事迹被拍成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可是导演忘了在片中加上“请勿模仿”的字样,以至于追随者进行同样的狙击练习,使大量的无辜者饱受伤害。
我班的梁坚全同学就是顺溜的铁杆粉丝,从上学期开始就埋伏在教室后排进行狙击,曾创下差一点命中英语老师的“壮举”,被狙击的同学更是数不胜数,被誉为“神枪手”。
该同学热心创作、精于作战,从威力小、狙击面大的三八大盖(丢纸团)到杀伤力大、命中率低的迫击炮(发射矿泉水瓶盖),均运用得得心应手,一学期下来,已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万威凛,《我的兄弟叫“坚全”》
我是一个普通生,这是根据我的各科成绩兼“爱因斯坦相对论”得出来的。
对待学习,我有问必答。老师问:“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是否平行?”小生大喊:“是!”全班瞩目、爆笑,我晕死!
对待问题,我积极求证。英语老师在台上狂说英语,我时不时用广州话问同桌:“她到底在说什么啊?”同桌叹气、摇头,作悲愤状。
我的生活就像首歌: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张若,《我是一个普通生》
细心观察之余,学生也学会了用文字吐露心声。他们会痛斥个别男生中午残害壁虎的血腥一幕,也会用婉转的言词告诫各位“街头艺术家”不要在教室涂鸦,应该“用相同的时间、墨水去为班级增添一点创意”,同时号召大家向班级的“信客”学习,多理解老师的“切切察察”。
当然,也不忘为班上的弱势群体打抱不平,高呼:“请不要叫我乡巴佬。”“能不能不要伤害我。”大胆表露:“胖不是一种错,多忽视他人的缺陷,班级才会更和谐。”生活评论外,也不乏个人的真知灼见,如:“时代飞速发展,文字也变成了速食快餐。当文字不再珍贵,或许我们失去的,是郑重对待它的心吧。”
一学期下来,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细节的刻画和主旨的渲染这两部分,绝大多数学生都摆脱了记“流水账”的窠臼,写出了个性和真情。实验班作文均分也从上学期的39分提高到46分(满分60分,广州市天河区网上统一阅卷),我所带的另一个未开展公共日记教学的普通班的均分为42分,这意外的惊喜令我坚定了继续开展公共日记教学的信心,但更值得自豪的是学生不再怕写作文了,读公共日记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乐事。
四
公共日记,让学生们知道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追求、理想、感受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个性化素材;让他们了解到“文以载道”,道从何来?是自己对生活真实的体悟和见解;让他们明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须太多的框架限制,只要有真性真情,即可坦吐肺腑之言。大千世界、生活百象,只需对某人、某事、某物、某理了然于胸,即可随笔随心。
大胆冲破教室的四壁限制,公共日记,让我们创设出了一个更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曾澧生.浅析日记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2]林玉琴.积极体验生活 挖掘作文素材[J].海峡科学,2010,(8).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公共日记”活动 生活之源
一
在一线老师眼里,作文教学是“老大难”问题。现在的初中生,在校语文课累加不过640课时,折合成天数来算,不及传统语文教学的1/10,阅读尚触其冰山一角,作文更是焉得皮毛。没有了过去“唯我独尊”的“霸主”地位,语文教学的时间、内容和空间被严重挤兑,如果不能与信息交流日益频密的生活相关联,仅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率,要求学生在走出课堂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文教学的出路在何方?我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个性化的尝试活动——写公共日记,引生活之源灌作文之花。
二
诚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只要注意观察,依旧可以发现生活的本真和个性化的细节。
如班级的趣事:从课上的“地下活动”到课间的“狙击大战”;心灵的感慨:从考试的顿悟到花开的低语;人物的刻画:从老师的口头禅到同学的新发明……可写的东西真的很多。
对待作文,学生之所以畏之、难之,不得其门而入之,归根结底,是对生活未视之、察之。针对如上情况,我从七年级下学期起开始在实验班开展了“公共日记”活动。
公共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大家轮流写日记。每个小组5人,每人每周按时间顺序记一天。日记本由组长统筹管理,以“班级”为写作主体,字数400字以上。每位学生写日记前必须细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进行批改、打分、写评语,组长负责转传日记本,并督促同学按时完成。
公共日记让大家成为素材的捕捉者,有意识地寻找、记录生活。小组合作则起到互相借鉴、互相激趣、变难为易、变被动为主动的作用。
每逢班会,开展“公共日记交流会”活动,由7位学生评委从文章内容、语言、结构、主旨、朗读五个方面进行点评、打分,我给予适当的指导。会后,部分优秀习作张贴于班级的展示墙上,供同学们赏鉴。
三
一学期下来,实验班46个同学共写了325篇日记,每篇都是班级生活的缩影,有描写身边琐事的,如《校卡失踪记》、《魔法校车》、《一块牛肉干引发的血案》、《今天,你被“愚”了吗?》;有刻画班级个性人物的,如《怀念老组长》、《麻雀的本领》、《野蛮同桌》、《班上的“长爸爸”》;有记录班级学校各类活动的,如《红歌比赛》、《不能忘却的纪念》、《精彩的球赛》、《巨人族VS蚂蚁族》;也有自我审视、互相鼓励的,如《战胜自己》、《团结不是空话》、《告别狭隘之心》、《青春无悔》;还有揭示班级不良现状的,如《老垃圾铲,走好》、《疯狂的作业》、《粗口成章》、《班上的武林高手》,等等。
因为描写的都是自己的所历所感,所以不乏幽默的语句和鲜活的事例,如下面两个片段。
话说抗日时期,新四军六分区有个神枪手叫顺溜,他神出鬼没,打击日本鬼子,创下了一人歼敌70余的壮举,后来他的事迹被拍成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可是导演忘了在片中加上“请勿模仿”的字样,以至于追随者进行同样的狙击练习,使大量的无辜者饱受伤害。
我班的梁坚全同学就是顺溜的铁杆粉丝,从上学期开始就埋伏在教室后排进行狙击,曾创下差一点命中英语老师的“壮举”,被狙击的同学更是数不胜数,被誉为“神枪手”。
该同学热心创作、精于作战,从威力小、狙击面大的三八大盖(丢纸团)到杀伤力大、命中率低的迫击炮(发射矿泉水瓶盖),均运用得得心应手,一学期下来,已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万威凛,《我的兄弟叫“坚全”》
我是一个普通生,这是根据我的各科成绩兼“爱因斯坦相对论”得出来的。
对待学习,我有问必答。老师问:“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是否平行?”小生大喊:“是!”全班瞩目、爆笑,我晕死!
对待问题,我积极求证。英语老师在台上狂说英语,我时不时用广州话问同桌:“她到底在说什么啊?”同桌叹气、摇头,作悲愤状。
我的生活就像首歌: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张若,《我是一个普通生》
细心观察之余,学生也学会了用文字吐露心声。他们会痛斥个别男生中午残害壁虎的血腥一幕,也会用婉转的言词告诫各位“街头艺术家”不要在教室涂鸦,应该“用相同的时间、墨水去为班级增添一点创意”,同时号召大家向班级的“信客”学习,多理解老师的“切切察察”。
当然,也不忘为班上的弱势群体打抱不平,高呼:“请不要叫我乡巴佬。”“能不能不要伤害我。”大胆表露:“胖不是一种错,多忽视他人的缺陷,班级才会更和谐。”生活评论外,也不乏个人的真知灼见,如:“时代飞速发展,文字也变成了速食快餐。当文字不再珍贵,或许我们失去的,是郑重对待它的心吧。”
一学期下来,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细节的刻画和主旨的渲染这两部分,绝大多数学生都摆脱了记“流水账”的窠臼,写出了个性和真情。实验班作文均分也从上学期的39分提高到46分(满分60分,广州市天河区网上统一阅卷),我所带的另一个未开展公共日记教学的普通班的均分为42分,这意外的惊喜令我坚定了继续开展公共日记教学的信心,但更值得自豪的是学生不再怕写作文了,读公共日记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乐事。
四
公共日记,让学生们知道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追求、理想、感受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个性化素材;让他们了解到“文以载道”,道从何来?是自己对生活真实的体悟和见解;让他们明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须太多的框架限制,只要有真性真情,即可坦吐肺腑之言。大千世界、生活百象,只需对某人、某事、某物、某理了然于胸,即可随笔随心。
大胆冲破教室的四壁限制,公共日记,让我们创设出了一个更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曾澧生.浅析日记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2]林玉琴.积极体验生活 挖掘作文素材[J].海峡科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