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乡村教育问题己经成为中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的问题也日趋多元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教育,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意识文化的发展过程。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同社会意识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乡村教育的发展便体现了这样一种独立性。文章从乡村教育的现状出发,总结建国后三十年以来至今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进一步验证了人类意识文化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关键词:唯物史观;乡村;教育
一、我国的乡村教育现状
乡村学校的发展由多种原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乡村教育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民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一种期望,当这种期望落空或是不再具有吸引力之后,乡村学校的衰落则是不可避免的。
(一)家庭因素
1.新的生育观:学龄儿童的减少
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开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强制实行。且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养育子女的花费开始远远高出以往许多倍,尤其是男孩,长大成人时的建房、婚娶通常会将父母多年的积蓄一扫而空。面对现实,乡村的人口出生率降低,每年的适龄儿童开始减少,村小招收的学生人数从十几年前的八九十人降低到了三四十人。学生人数的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学校规模的减小、萎缩,甚至是消亡。
2.无书的世界:教育资源的缺失
文化与教育资源的缺失可能是每个农村都面临的问题。书籍不是乡村生活的必需品,乡村生活中的经验是世代相传的,不需要从书本中获得。尤其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在书本隐去、乡土文化消退的世界里,电视已经开始统治着乡村孩子们的童年与课余时间。尽管电视的存在开阔了乡村孩子的眼界,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但是作为在农村最为普及的大众传媒,电视传播的更多的是一种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现代社会中的急剧世俗化、过分追求物质、消费等观念都在电视中有大量的展现。近年来,随着手机与电脑的普及,更使得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书籍虽然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即使到今天,鲜有农村会有一家书店。家庭中如果没有孩子上学读书,依旧是个无书的世界。
3.超然的态度:家长的默许与纵容
村里人对于读书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只要孩子有能力,他们就会辛辛苦苦地供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家长又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插不上手,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只能证明他不是读书的料,不适合学习,“那就随便上上得了”;如果孩子学习好,那你就好好学习,“上到哪我供到哪”。
(二)学校因素
1.师资的弱化
十几年前,国家实行教师分配制度,毕业生按照国家的指示来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一般而言,分配时会考虑到毕业生的生源地,将其分配回家乡或是邻近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配制度早已取消,开始以招聘制取代,实行教师入编统一考试制。每年毕业的师范生参加市里组织的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来确定去留。成绩好的分配到市镇等重点学校,成绩较差的则分配到乡村学校任教。具体来说就是以城市为圆心,教师们根据考试成绩层层向外推去,隶属于城市的边远山区只能分到水平最低的教师。山区的生存环境越差,师资水平越低。
教师的缺乏和频繁调动也一直是乡村学校的顽疾。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消费观深入乡村,再加上学校疏于管理,不少教师钻空子,外调到镇里或市里。不少幼儿与小学低年级是包班制,初中教师则是一人多职。比如,语文老师顺带教本班的地理,政治老师兼教历史,化学老师同时又是生物老师。至于音体美教师,则是常常缺乏。虽然课程表上有音乐与美术课,但仅仅是在课表上,通常“由班主任所教科目来取代,或者改为自习课”的情况时时发生,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们自己唱歌、画画。
2.理想信念的丢失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已经在悄无声息中被打破。电视机、手机、电脑在乡村社会中的普及,让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知道了许多课堂上不讲,甚至是教师不知道的事情,另一方面教师讲的一套观念与道理也被电视消解了不少。学生们上课不认真听讲,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更大的影响则是学生与外界联系的加强。经济与利益逐渐成为时代最强音的同时,学生们的理想已经从当初的科学家与教师变成了“当老板,挣大钱”。这种现代社会物质主义价值观念的日益增强,一次又一次的告诉学生“读书并不是挣大钱的唯一办法,反而是最难的一条路”。相对于枯燥无味的学习来说,和一群所谓的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似乎是更美好的事情。当这种想法出现并且愈来愈强烈时,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教师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未采取有效的措施,放任这种思想蔓延,厌学情绪在学校铺陈开来。
(三)乡村因素
1.不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教育的硬件与软件都处于劣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句安慰人的空话,要想进入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对于乡村学子来说难上加难,更多的人只能沦为高考淘汰的分母。我国从1999开始实行大学扩招,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己经达到26.2%,虽然高等教育的扩招增加了农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表明增加的高等教育机会(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并不均衡。新增加的高等教育机会过多地向城市作出了倾斜,城市人口所享受的高等教育机会远远高于农村人口所享受的高等教育机会。
2.留不下的城市
每个农村个体走向现代都市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故乡联系不断减弱、家族责任不断增强的过程。其精祌和社会参照群体逐渐脱离了村落,与村落的纽带逐渐松弛了,而家庭对个人责任的期待却日渐被加强。这一文化和社会身份的转换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初级关系逐渐丧失、次级关系日渐增长的过程。随着乡村社会网络的松弛,城市则是乡村孩子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学习的社会。来自乡村的孩子一直致力于自己的再次社会化、城市化,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孩子不得不重新学习,改变、甚至是摒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习惯,更好地来适应这个与众不同的环境。 3.回不去的家乡
村落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时刻保持着一种对社会规范的敏感。村落社会的舆论形成了一种压抑性的社会控制,村落中的学子十分敏感地觉察到周围街坊的目光、看法以及闲言碎语,这些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压力。外出求学不是乡村孩子既定的人生轨迹,只是少数具有“天赋”的孩子才有的一种“特权”。他们作为村落中的精英,承担着村民对于城市生活的梦想,是乡村孩子们好好学习的榜样,而留在城市则代表着这种梦想的实现,给乡村孩子继续努力提供前进的希望与力量。相反,回归乡村则意味着失败,不仅是自己的失败,也是这个村落的一种失败。
(四)政府:撤点并校——辍学的新高峰
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布局调整是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一项工作。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方式是“撤点并校”。“撤点并校”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给学校、学生、家庭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在保障每个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优化与整合。但是,由于有些地区不合理地实行学校布局调整,盲目地进行学校撤并,学校的服务半径过大,学生上学距离过远,导致了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上升。
二、乡村教育的未来和发展
从现代乡村的实际出发,乡村教育具有双重意义:其一是直接地为乡村孩子寻求置身乡土社会的精神之根,让他们把生命之根牢牢地植入乡土社会之中,从而让他们从小就能拥有健全的精神生活,而不至于使自己徘徊在现代性的门槛之外;其二就是为整个社会,为全体孩子生命的发展谋求置身现代性之中的精神根基,让他们思想与精神的触角能穿越过现代性的圈隅,直接地让自我在与乡土社会的接壤过程中获得永不衰竭的生命底气。
寻找乡村教育的发展之路,首先要立足于乡村社会,了解在乡土文化开始瓦解,教育的流动功能日益凝固的现代乡村,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在乡村中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其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学校也不再是一种固守的堡垒或浪漫的园地,而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连接起来的,具有真正社会意义的中介组织。
无论城市和乡村,都隶属整个国家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必须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普及性,为城乡每一个适龄儿章提供知识、能力和精神发展的基础。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是我国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的完全同化,土地依旧是乡村重要的经济载体,乡村依旧拥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从现实和长远发展来看,融合乡村与城市二者的文化优点,与城市教育“和”为一体,而有所“不同”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反思
近年来乡村教育问题己经成为中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的问题也日趋多元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教育,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意识文化的发展过程。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同社会意识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乡村教育的发展便体现了这样一种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文化结构有时会落后于经济结构,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有时又会预见到经济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不过,这只是相对的。旧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被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有在社会已经具备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
第二,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文化结构,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经济结构,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意识形态的思想因素和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会继承既有的形体形式,“推陈出新”。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文化结构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及其可以追溯的历史线索,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第三,文化结构对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通过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感情、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来实现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种反作用表现在质上,就是它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的性质,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表现在量上,就是它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等。这里,关键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1.
[2]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 吴康宁.教台社会学[M].人民教疗出版社,1998.
[5]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郁丛笑(1991.09- ),女,山西人,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唯物史观;乡村;教育
一、我国的乡村教育现状
乡村学校的发展由多种原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乡村教育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民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一种期望,当这种期望落空或是不再具有吸引力之后,乡村学校的衰落则是不可避免的。
(一)家庭因素
1.新的生育观:学龄儿童的减少
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开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强制实行。且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养育子女的花费开始远远高出以往许多倍,尤其是男孩,长大成人时的建房、婚娶通常会将父母多年的积蓄一扫而空。面对现实,乡村的人口出生率降低,每年的适龄儿童开始减少,村小招收的学生人数从十几年前的八九十人降低到了三四十人。学生人数的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学校规模的减小、萎缩,甚至是消亡。
2.无书的世界:教育资源的缺失
文化与教育资源的缺失可能是每个农村都面临的问题。书籍不是乡村生活的必需品,乡村生活中的经验是世代相传的,不需要从书本中获得。尤其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在书本隐去、乡土文化消退的世界里,电视已经开始统治着乡村孩子们的童年与课余时间。尽管电视的存在开阔了乡村孩子的眼界,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但是作为在农村最为普及的大众传媒,电视传播的更多的是一种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现代社会中的急剧世俗化、过分追求物质、消费等观念都在电视中有大量的展现。近年来,随着手机与电脑的普及,更使得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书籍虽然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即使到今天,鲜有农村会有一家书店。家庭中如果没有孩子上学读书,依旧是个无书的世界。
3.超然的态度:家长的默许与纵容
村里人对于读书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只要孩子有能力,他们就会辛辛苦苦地供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家长又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插不上手,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只能证明他不是读书的料,不适合学习,“那就随便上上得了”;如果孩子学习好,那你就好好学习,“上到哪我供到哪”。
(二)学校因素
1.师资的弱化
十几年前,国家实行教师分配制度,毕业生按照国家的指示来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一般而言,分配时会考虑到毕业生的生源地,将其分配回家乡或是邻近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配制度早已取消,开始以招聘制取代,实行教师入编统一考试制。每年毕业的师范生参加市里组织的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来确定去留。成绩好的分配到市镇等重点学校,成绩较差的则分配到乡村学校任教。具体来说就是以城市为圆心,教师们根据考试成绩层层向外推去,隶属于城市的边远山区只能分到水平最低的教师。山区的生存环境越差,师资水平越低。
教师的缺乏和频繁调动也一直是乡村学校的顽疾。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消费观深入乡村,再加上学校疏于管理,不少教师钻空子,外调到镇里或市里。不少幼儿与小学低年级是包班制,初中教师则是一人多职。比如,语文老师顺带教本班的地理,政治老师兼教历史,化学老师同时又是生物老师。至于音体美教师,则是常常缺乏。虽然课程表上有音乐与美术课,但仅仅是在课表上,通常“由班主任所教科目来取代,或者改为自习课”的情况时时发生,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们自己唱歌、画画。
2.理想信念的丢失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已经在悄无声息中被打破。电视机、手机、电脑在乡村社会中的普及,让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知道了许多课堂上不讲,甚至是教师不知道的事情,另一方面教师讲的一套观念与道理也被电视消解了不少。学生们上课不认真听讲,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更大的影响则是学生与外界联系的加强。经济与利益逐渐成为时代最强音的同时,学生们的理想已经从当初的科学家与教师变成了“当老板,挣大钱”。这种现代社会物质主义价值观念的日益增强,一次又一次的告诉学生“读书并不是挣大钱的唯一办法,反而是最难的一条路”。相对于枯燥无味的学习来说,和一群所谓的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似乎是更美好的事情。当这种想法出现并且愈来愈强烈时,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教师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未采取有效的措施,放任这种思想蔓延,厌学情绪在学校铺陈开来。
(三)乡村因素
1.不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教育的硬件与软件都处于劣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句安慰人的空话,要想进入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对于乡村学子来说难上加难,更多的人只能沦为高考淘汰的分母。我国从1999开始实行大学扩招,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己经达到26.2%,虽然高等教育的扩招增加了农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表明增加的高等教育机会(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并不均衡。新增加的高等教育机会过多地向城市作出了倾斜,城市人口所享受的高等教育机会远远高于农村人口所享受的高等教育机会。
2.留不下的城市
每个农村个体走向现代都市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故乡联系不断减弱、家族责任不断增强的过程。其精祌和社会参照群体逐渐脱离了村落,与村落的纽带逐渐松弛了,而家庭对个人责任的期待却日渐被加强。这一文化和社会身份的转换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初级关系逐渐丧失、次级关系日渐增长的过程。随着乡村社会网络的松弛,城市则是乡村孩子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学习的社会。来自乡村的孩子一直致力于自己的再次社会化、城市化,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孩子不得不重新学习,改变、甚至是摒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习惯,更好地来适应这个与众不同的环境。 3.回不去的家乡
村落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时刻保持着一种对社会规范的敏感。村落社会的舆论形成了一种压抑性的社会控制,村落中的学子十分敏感地觉察到周围街坊的目光、看法以及闲言碎语,这些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压力。外出求学不是乡村孩子既定的人生轨迹,只是少数具有“天赋”的孩子才有的一种“特权”。他们作为村落中的精英,承担着村民对于城市生活的梦想,是乡村孩子们好好学习的榜样,而留在城市则代表着这种梦想的实现,给乡村孩子继续努力提供前进的希望与力量。相反,回归乡村则意味着失败,不仅是自己的失败,也是这个村落的一种失败。
(四)政府:撤点并校——辍学的新高峰
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布局调整是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一项工作。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方式是“撤点并校”。“撤点并校”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给学校、学生、家庭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在保障每个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优化与整合。但是,由于有些地区不合理地实行学校布局调整,盲目地进行学校撤并,学校的服务半径过大,学生上学距离过远,导致了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上升。
二、乡村教育的未来和发展
从现代乡村的实际出发,乡村教育具有双重意义:其一是直接地为乡村孩子寻求置身乡土社会的精神之根,让他们把生命之根牢牢地植入乡土社会之中,从而让他们从小就能拥有健全的精神生活,而不至于使自己徘徊在现代性的门槛之外;其二就是为整个社会,为全体孩子生命的发展谋求置身现代性之中的精神根基,让他们思想与精神的触角能穿越过现代性的圈隅,直接地让自我在与乡土社会的接壤过程中获得永不衰竭的生命底气。
寻找乡村教育的发展之路,首先要立足于乡村社会,了解在乡土文化开始瓦解,教育的流动功能日益凝固的现代乡村,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在乡村中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其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学校也不再是一种固守的堡垒或浪漫的园地,而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连接起来的,具有真正社会意义的中介组织。
无论城市和乡村,都隶属整个国家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必须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普及性,为城乡每一个适龄儿章提供知识、能力和精神发展的基础。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是我国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的完全同化,土地依旧是乡村重要的经济载体,乡村依旧拥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从现实和长远发展来看,融合乡村与城市二者的文化优点,与城市教育“和”为一体,而有所“不同”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反思
近年来乡村教育问题己经成为中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的问题也日趋多元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教育,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意识文化的发展过程。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同社会意识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乡村教育的发展便体现了这样一种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文化结构有时会落后于经济结构,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有时又会预见到经济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不过,这只是相对的。旧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被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有在社会已经具备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
第二,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文化结构,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经济结构,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意识形态的思想因素和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会继承既有的形体形式,“推陈出新”。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文化结构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及其可以追溯的历史线索,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第三,文化结构对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通过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感情、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来实现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种反作用表现在质上,就是它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的性质,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表现在量上,就是它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等。这里,关键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1.
[2]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 吴康宁.教台社会学[M].人民教疗出版社,1998.
[5]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郁丛笑(1991.09- ),女,山西人,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